和珅做過侍衛(wèi)又進過粘桿處,和珅真的很會武功嗎
很多人都不了解和珅武功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
有人要說了
,你這不是瞎問嗎?和珅乃是文臣,我只知他會寫詩會唱曲
,會媚上貪財,沒聽說過他還會武功啊
。
又進過粘桿處,和珅真的很會武功嗎.png)
和珅后來確實是文臣,但在他官場起步的時候
,可并非如此呢
。
據(jù)《清史稿》記載,和珅“少貧無藉
,為文生員。乾隆三十四年
,承襲三等輕車都尉
。尋授三等侍衛(wèi),挑補黏桿處”
。
可見
,最開始的時候
,和珅確實是文秀才
,不過因其父本有官職
,后來接班做了三等輕車都尉
。
這都正常,清朝很多官員子弟是有這種職位的
。但和珅不久之后便被授予三等侍衛(wèi),之后又進了黏桿處
。
我們一個個來說
。
三等侍衛(wèi)在清朝,雖然僅僅是個正五品銜
。但侍衛(wèi)本身,卻不簡單
。
努爾哈赤開始,就從與自己關(guān)系最密切的正黃
、鑲黃
、正白三旗中挑選子弟作為侍衛(wèi)。我們知道
,八旗男子皆軍人,可知這些侍衛(wèi)
,是懂舞刀弄槍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滴醵拍?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擢武進士嫻騎射者為侍衛(wèi)”,這就更不要說了
,戰(zhàn)斗力那是杠杠的
。到雍正四年
,武狀元授一等侍衛(wèi)
,榜眼
、探花授二等
,二甲武進士授三等
。
由上可知
,按著一般規(guī)矩
,三等侍衛(wèi),可真得有那么些本事才當?shù)昧搜?文弱書生
,絕對是不行的
。
再來說說黏桿處
。
這個單位
,表面上看,是拿著根長桿子給公子哥們粘蟬兒玩的
。實際上
,卻是個特務機構(gòu)。在雍正皇帝眼里
,自己的敵人們,都像蟬兒一樣聒噪
,而自己
,就是那個捕蟬的。
當然
,黏桿處有個更通俗的名字——
血滴子。
九〇后朋友可能沒多少印象
,但八〇后朋友們,咱那時流行放露天電影啊
,看得最多的之一,就是血滴子了
。一個像帽子一樣的暗器扔出來
,一顆腦袋就被扯走了……
可見,黏桿處更是高手如云
。
和珅能做侍衛(wèi),又進了黏桿處
,那他真的會武功嗎?
其實說起來,飛檐走壁那樣高深的功夫
,他肯定不會
,但作為旗人,且在那個八旗尚未完全墮落的時代
,走馬射箭,舞刀耍槍
,他肯定是會的;說不定,還能來個胸口碎大石之類……
當然咯
,會玩這些沒大用
。腦子好使,比這些厲害多了。
清朝和珅的功績?
據(jù)說和珅酷似雍正的一個妃子
,而乾隆很喜歡這個父親的妃嬪
,那是和珅還在宮里當侍衛(wèi),雍正和這個妃子歸天
,乾隆即位后
,散步時看見和珅就覺得眼熟,立馬睹人思人
,有心提拔,乾隆就和和珅交談
,發(fā)現(xiàn)和珅又很有才華,所以和珅就上位了
。和珅發(fā)跡后專門研究乾隆的性格
,脾氣和習慣。乾隆發(fā)現(xiàn)和珅很合他的口味就更寵信他了
,寵信度居然更勝舊臣臣劉墉和紀曉嵐!所以他們就想把和珅扳倒
,乾隆皇帝就不如劉、紀等人的愿
,所以和身就被乾隆用來制衡他們的大臣
。即使和珅犯了欺君
、議罪銀等案件還是沒有緝拿和珅
。制衡權(quán)臣是和珅最大的的功績之一
,還有就是乾隆退位后
,和珅又被乾隆當做用來送給新皇嘉慶帝颙琰來立威的人頭
,所以嘉慶很容易又很快得到民心。故所以人們都說和珅是乾隆送給嘉慶的禮物
,鞏固新君地位是和珅的又一大功績
。
如何評價和珅?
提起和珅這個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想必都是王剛先生飾演的那位“和胖子”
!不得不承認,王剛先生的演技是一流的
,把“和胖子”演得壞到了極點
、卻讓人恨不起來,反而覺得有些“可愛”
。但是,“和胖子”是“和胖子”
,與真實歷史上的和珅根本不是一回事兒。真實歷史上的和珅到底如何呢
?是大奸還是大忠
?亦或是……
和珅的發(fā)跡
和珅出身正紅旗滿洲,鈕祜祿氏。鈕祜祿氏出了不少清初的大咖
,如額亦都
、遏必隆父子就姓鈕祜祿氏。但是
,和珅家這個鈕祜祿氏與遏必隆家那個鈕祜祿氏似乎并沒有太大關(guān)系,即便有
,血緣應該也相當疏遠了。但和珅也不是普通老百姓
,他是妥妥的“官二代”
,而且是“高官二代”!和珅的父親常保曾經(jīng)擔任過副都統(tǒng)之職
,武職正二品,地位僅次于駐防將軍
、都統(tǒng)和綠營提督,也算得上是清王朝的高級官員了
。
只可惜
,和珅命苦,九歲時父親就去世了
,并沒有沾到自己這位高官父親太多光。不過
,和珅并沒有像一些八旗子弟那樣
,月月領(lǐng)糧米
,提籠架鷹、游手好閑
。反而刻苦讀書
,后來還考入了咸安宮官學深造,不僅熟讀經(jīng)史子集
,還精通滿
、漢、蒙
、藏四種語言,稱其為“學霸”也不為過
。但是
,和珅的科舉之路并不順暢,參加鄉(xiāng)試卻落榜了
。
就在這個時候,天上掉下一個大餡兒餅
,正好砸中了和珅,名落孫山的他承襲了祖上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
。輕車都尉是清朝異姓功臣爵位的一個等級
,正三品待遇。換言之
,和珅就算什么事也不干,也可以享受正三品待遇
!要知道,清朝各省的按察使也不過正三品而已
。
但和珅并沒有滿足于此,反而自降身價
、屈就謀了一個正五品的三等侍衛(wèi)之職,而這也為和珅后來的發(fā)跡埋下了伏筆
。在擔任三等侍衛(wèi)之后不久
,和珅入選粘桿處侍衛(wèi),擁有了接近清高宗(乾隆帝)的機會
。聰明的和珅不失時機地在清高宗面前賣弄了一把學識,因而得到了清高宗的賞識
,成為了清高宗的“儀仗隊”侍衛(wèi)
。在擔任侍衛(wèi)僅僅三年以后,和珅便成了御前侍衛(wèi)
,清高宗的“貼身保鏢”!
不久之后
,在清高宗的提攜之下,和珅出任了正藍旗滿洲副都統(tǒng)
,算是追平了自己的父親常保
。乾隆四十一年,和珅出任戶部右侍郎
。同年又入選軍機處,成為了軍機大臣
,正式步入權(quán)力中樞
,這一年和珅二十六歲!在這個歲數(shù)
,現(xiàn)在不少人才剛剛大學畢業(yè)
,可人家和珅卻已經(jīng)是副部級官員并且進入了權(quán)力中樞軍機處!比比吧
,汗顏嗎
?反正本人不敢比,也比不了……
和珅的崛起
如果說此前和珅多少還沾了點兒父親常保和祖上的光
,之后就全靠和珅自己了
。在出任戶部右侍郎短短三年之后,和珅便不斷升遷
,坐到了候補御前大臣(在御前大臣上學習行走)的位置上。乾隆四十五年的“大學士兼云貴總督李侍堯貪污案”再一次給了和珅機會
,在整個查案過程中
,和珅處置得法、不卑不亢
,硬是把堂堂大學士、總督給拉下了馬
!自此
,清高宗對和珅的辦事能力刮目相看,愈加重用
。不久之后,和珅出任戶部尚書
、議政大臣處行走。旋即又正式升任御前大臣
、補鑲藍旗滿洲都統(tǒng)
,全面超越了自己呢父親常保并開始了“開掛”的人生
。
過了沒多久
,清高宗又把最喜愛的十公主(和孝固倫公主)許給了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并讓和珅出任了正白旗領(lǐng)侍衛(wèi)內(nèi)大臣。隨著自己地位的提高
,加之圣眷正隆,上門送禮
、行賄之人也越來越多
。于是
,和珅淪陷了……個人對此持不同看法
,和珅地位低微、急需大量銀子鋪路往上爬的時候沒有貪污納賄
,反倒是位極人臣之后卻開始腐敗起來了
,這顯得有些不太正常了,不是嗎
?個人更傾向于和珅是在效法蕭何,以自污求自保
。
人生的巔峰往往是衰落的開始
,和珅位極人臣
、權(quán)力鼎盛
,如果再剛正不阿、不結(jié)黨營私
,恐怕第一個不放心的就是清高宗了
!一旦清高宗對和珅產(chǎn)生猜忌
,他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
,不是嗎
?試想
,因為有了和孝公主這個兒媳,清高宗對和珅賞賜無數(shù)
,他又位極人臣
、不需要再花錢鋪升遷之路,難道會缺錢嗎
?和珅不差錢,也不需要那么多錢
!那么,只能有一種解釋
,他是在效法蕭何
,以自污求自保
。
此外,清高宗對和珅貪污納賄的態(tài)度也非常值得玩味
。和珅雖然權(quán)勢熏天,但卻做不到只手遮天
,換言之和珅貪污納賄清高宗心知肚明
。但是
,他卻保持了沉默
,視若無睹
。為什么
?很簡單,這本就是君臣之間的默契:“你貪心說明沒有野心
,你沒有野心我用著自然放心
!”退一萬步講
,就算和珅掏空了整個國庫
,只要清高宗一聲令下,抄了和珅的家
,任他和珅富可敵國
,還不都是清高宗的?后來的所謂“和珅跌倒
、嘉慶吃飽”不正是如此嗎?當然
,清高宗對和珅也并不完全放心。因此
,到后期時
,清高宗基本上完全收回了和珅手里的兵權(quán),尤其是和珅的胞弟和琳去世之后
,和珅在軍中已經(jīng)沒有任何影響力了。這就是后來清仁宗(嘉慶帝)可以輕松拿下和珅的原因所在
,個人甚至認為,這就是清高宗的政治布局
,他早就準備犧牲和珅了。
不得不承認
,和珅是一把理財?shù)暮檬?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面對所謂“乾隆盛世”虛假繁榮下早已千瘡百孔的經(jīng)濟爛攤子,出身戶部并長期分管戶部的和珅硬是東挪西借
、挖地三尺,給清高宗提供了數(shù)次南巡和成就所謂“十全武功”所需要的
、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持
!僅此一點,就無怪乎和珅能夠平步青云了
。乾隆四十九年,三十四歲的和珅升任協(xié)辦大學士
,這是紀曉嵐臨死前才被清仁宗“賞給”的職位
!兩年之后
,和珅再度升遷,出任文華殿大學士
。清朝不實行“宰相制”,但通常默認大學士兼軍機大臣為事實“宰相”地位
。換言之,和珅三十六歲便成為了清王朝的“宰相”
!
再兩年之后的乾隆五十三年,和珅進爵三等忠襄伯
,達到了彼時文臣的巔峰
。清初文臣爵位普遍偏低,雍正年間的名臣鄂爾泰
、張廷玉,其爵位也不過伯爵而已
,伯爵基本上是彼時文臣的最高爵位了。但是
,和珅的升遷之路遠沒有結(jié)束……
和珅的結(jié)局
乾隆六十年
,清高宗為踐行早年的承諾“在位時間不超過祖父清圣祖(康熙帝)”,不得已選擇了“禪位”
。可是
,權(quán)力欲旺盛的清高宗并不打算交出權(quán)力
,嘉慶元年清仁宗雖然成了皇帝,權(quán)柄卻牢牢把控在清高宗手中
。如此一來,父子矛盾無可避免
。清高宗畢竟年事已高,八十多歲的人了
,已經(jīng)沒有太多精力去和兒子勾心斗角。于是
,和珅成了清高宗制衡清仁宗的一把利器
,不僅進爵一等忠襄公,時人甚至戲稱和珅為“二皇帝”
!
或許有人要說了,難道和珅不知道清仁宗早晚要掌握實權(quán)的嗎
?他為何不及早改換門庭倒向清仁宗
?不是和珅不想
,而是沒有機會
、不可能。自嘉慶元年起
,和珅實際上已經(jīng)成為了清高宗的把門惡犬
,他唯一的作用就是幫清高宗牽制清仁宗。如果和珅的政治態(tài)度有些許曖昧
,他根本活不到嘉慶四年!彼時的和珅雖然權(quán)勢熏天
,但手里卻沒有兵權(quán)
,清高宗想殺他就如同捏死一只螞蟻一般,和珅明知是個坑
,也不得不往里跳!
當咬清仁宗的惡犬
,和珅好歹還能活到清高宗去世
。不當咬清仁宗的惡犬,和珅能不能看到第二天的太陽都很難說
!換言之,到這個時候
,和珅其實已經(jīng)知道自己必死無疑了
。所以,清仁宗后來拿下和珅時幾乎沒有遇到太大阻力
。為什么?因為和珅早有有心理準備
。說白了,清仁宗和和珅都讓清高宗給算計了
,他心里只有他自己
,連親兒子都信不過,和珅算什么
?該舍棄時清高宗眼睛都不會眨一下!
嘉慶四年陰歷正月
,清高宗駕崩
。隨即清仁宗便以二十條大罪拿下了和珅。被拿下五天之后
,和珅被賜死
,從清高宗去世到和珅被賜死
,前后總共不超過一個月。一代權(quán)臣和珅
,就這樣讓清高宗父子給玩了
,清高宗拿和珅制衡清仁宗,清仁宗拿用殺珅立威
,父子雙贏,倒霉的只有和珅……
不過
,清高宗對和珅這條“忠犬”還算是心存仁慈的
,因為和孝公主的緣故,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并沒有受到太大沖擊
。雖然日子過得并不舒心,起碼人還活著
!也算是清高宗對和珅這條“忠犬”的最后一絲憐憫吧
,好歹給他留了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上У氖牵S紳殷德與和孝公主的兒子夭折了……最后和孝公主只得過繼了一個兒子福恩作為豐紳殷德的嗣子
,承襲了和珅祖上留下的三等輕車都尉世職,一切恢復原狀
。早知如此
,和珅還不如當初就守著這個三等輕車都尉世職安安穩(wěn)穩(wěn)過日子呢
,到頭來他的“后代”還是只剩下這個三等輕車都尉……
綜上所述
,和珅早年發(fā)跡和崛起憑的不只是阿諛奉承,這個人的能力還是相當強悍的
!清高宗可不喜歡養(yǎng)廢人
,更何況還是一個家世背景并不那么深厚的廢人?如果和珅知會溜須拍馬
,恐怕很難在清高宗面前長期不倒
、平步青云。
到達巔峰之后的和珅
,實際上就已經(jīng)被清高宗納入了權(quán)力格局的布局之中,清高宗需要他來制衡清仁宗
,以防自己步唐玄宗李隆基的后塵
!到這個時候,和珅基本上已經(jīng)被清高宗吃得死死的了
,他從也得從、不從也得從
!明知是個坑
,也不得不往里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蓱z和珅聰明一世,最后還是讓清高宗父子給算計了
,活著被算計,死了還被利用
、成了清仁宗立威的工具!辛辛苦苦一輩子攢下的家當也落得個“和珅跌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