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劉表的故事,歡迎關注哦。
東漢末年漢室傾頹,適逢天下大亂之際,各地稍微有些實力的諸侯紛紛割據(jù)一方,開始各自的爭霸大業(yè)。在這些爭霸天下的諸侯當中有一人比較特殊,他坐擁全天下最富庶的地區(qū),手底下文臣武將數(shù)不勝數(shù),本來能夠在這亂世之中成就一番大事,卻因為性格問題不思進取固守一方,他也因此被人認定為平庸之輩,這個人就是劉表。
劉表死后其實留下來很多比較出名的將領,比如蔡瑁文聘甘寧霍峻以及黃忠魏延等人,這些都是能征善戰(zhàn)沖鋒陷陣的當世名將,然而在這個不思進取的主公手下卻不能盡情顯露自己的才華,所以其才能并不能被世人知曉。跟隨曹操的文聘,跟隨孫權(quán)的甘寧,以及跟隨劉備的魏延,這三個人都是能夠獨當一面鎮(zhèn)守一方的將帥之才,在跟隨劉表的時候未盡其能,換了主公之后猶如猛虎下山,巨龍飛天,開始嶄露頭角。
提起魏延,大家可能第一印象感覺他并不是太重要,因為他并沒有位列后來的五虎將軍一列,但是事實上,魏延的能力在近些年來也得到了大家的普遍認可。他不僅僅可以獨自沖鋒上陣,更可以獨自治理好一方,固守一地領土。后人津津樂道的就是魏延在坐鎮(zhèn)漢中的那么長時間里,漢中可謂是固若金湯,在后期跟隨諸葛亮北伐的途中也表現(xiàn)得非常好。
這三位曾經(jīng)都是劉表手下的幾員大將,但是論綜合實力來說還是魏延比較厲害,雖然他沒有十分突出的地方,但是綜合起來他的能力是在其他兩位之上的。所以說劉備最占便宜大家對于這三位大將還有什么自己的觀點嗎?
劉表是三國時期的重要諸侯之一,他占據(jù)著諸葛亮口中?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的荊州之地,以中立的態(tài)度在東漢末年的亂世格局中維系生存。不過,正所謂?唇亡齒寒?,在北方的其他諸侯被有梟雄之姿的曹操相繼消滅后,這位新晉的北方霸主為了統(tǒng)一,便將視線轉(zhuǎn)向了占據(jù)地利,又平庸無能的劉表。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厲兵秣馬,想要南下攻取荊州,而當時,劉表已然是年老體衰、疾病纏身。第二年,劉表去世,因為生前沒有明確繼承人,所以其次子劉琮便被擁立為荊州的新主。面對曹操的南下,劉琮選擇了舉州投降,于是荊州的大部地區(qū)便被曹操輕易取得。那么,劉琮投降后,劉表麾下的七大猛將去哪了呢?
荊州被曹操取得后,原本統(tǒng)屬于劉表的七大猛將都各投其主,其中,有的甚至是早就投靠了其他諸侯。不過總的來說,一般認為的劉表麾下七大猛將,指的是文聘、蔡瑁、張允、魏延、霍峻、黃忠,以及甘寧。其中,文聘、蔡瑁、張允三人是投靠了曹操,魏延、霍峻、黃忠選擇了劉備,而甘寧則早早就投入了孫權(quán)的帳下。
文聘本是奉劉表之命守衛(wèi)北方,劉琮投降后,他為自己沒能盡責感到愧疚,而曹操見其忠實,便夸獎道:?仲業(yè),卿真忠臣也?,并讓他參與了對劉備的追捕任務。史載,后來曹操?以聘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委以邊事?,而文聘則有?攻羽輜重于漢津,燒其船于荊城?的戰(zhàn)績。他駐守江夏數(shù)十年,積累了無數(shù)功勞,最終得以從祀太祖廟庭。
蔡瑁、張允二人能力一般,但在劉琮投降曹操的過程中,他們?功不可沒?,于是,他們后來在曹操陣營混得了一官半職,不過曹丕對他們評價很差,或許可以證明他們后來的日子并不算很好過。與他們相比,投奔了劉備、孫權(quán)的原荊州猛將們要幸運得多。其中,尤其以甘寧最被重用。
甘寧出身水賊,所以被自詡名士的劉表所輕視,后來他來到黃祖帳下,也沒能發(fā)揮什么才能,直到投降了東吳后,甘寧才被徹底激活。在江東,甘寧發(fā)揮了自己勇猛靈活的特點,立下了無數(shù)戰(zhàn)功,還被孫去哪夸贊道:?孟德有張遼,孤有甘興霸,足相敵也。?總的來說,在七大猛將中,甘寧能力十分出眾,結(jié)局也非常好。
投靠劉備的三位將領中,黃忠老當益壯,憑借定軍山怒斬夏侯淵的驚艷戰(zhàn)績被封為后將軍,并在后世被列入了五虎將之一。魏延雖然最初名不見經(jīng)傳,卻被劉備發(fā)掘并給予了鎮(zhèn)守戰(zhàn)略要地漢中的艱巨任務,作為諸葛亮北伐時難得的猛將,他對蜀漢有著不小的意義。
至于可能是七人中知名度最低者的霍峻,他在歸附劉備后隨之前往益州,并僅靠數(shù)百人就抵擋劉璋軍萬余人長達一年的圍攻,最后還將敵軍大破。后來,霍峻與張飛一同防守蜀漢北境,但不久便離世。史載,劉備為了表示對他的哀悼,?親率群僚臨會吊祭,因留宿墓上?,可見他在劉備心中的地位之高。
縱觀漢末三國這段歷史,劉表集團的實力是最?名不副實?的,很多人認為他坐擁荊州固若金湯。
事實上并非如此,只不過那群諸侯根本沒有騰出手來找他的麻煩,劉表坐鎮(zhèn)荊州的時間不長,還沒有完全掌控荊州的實權(quán)。依靠的都是蔡瑁、蒯良等荊州大族的影響力,在任人方面很大程度上受這些家族的影響。麾下根本就是一群烏合之眾。
董卓亂國期間,曹操逃出京師,于公元190年率先舉起討伐董卓義旗,并偽造了天子檄文號召天下群雄聯(lián)合討伐董卓。這時候,任長沙太守的孫堅胸懷大志,也舉兵北上試圖與盟軍會合。在出發(fā)之前,孫堅逼死了一貫反對他的荊州刺史王睿。但是,當孫堅拿下南陽張咨后,董卓卻指派了一個新的荊州刺史,這個人正是劉表。
劉表單馬入荊州上任,不過年輕時候的劉表也非常有能力,迅速拉攏了蔡瑁、蒯良等當?shù)卮笞澹芸炀头€(wěn)固了荊州內(nèi)部形勢。孫堅由于無家可歸,只能與南陽的袁術(shù)結(jié)盟,并屈居袁術(shù)之下。【當時袁術(shù)實力也不是很強,僅依靠南陽發(fā)展軍力】
董卓被擊敗后,北方各諸侯中,公孫瓚、韓馥、袁紹、陶謙四路諸侯實力最強,而曹操、袁術(shù)、孫堅等實力偏弱。當時曹操也只是寄居在陳留太守張邈之下,沒有實際領土。在四路實力最強的諸侯中,又屬公孫瓚與袁紹的雄心最大,袁紹一直試圖取代韓馥,而公孫瓚也覬覦冀州稱霸北方。因此北方就發(fā)展成了公孫瓚、袁紹爭雄的局面。
公孫瓚拉攏了陶謙、袁術(shù)(包括孫堅),而袁紹也拉攏了曹操與劉表,整個北方地區(qū)分為兩股勢力對抗。袁紹被公孫瓚牽制,無暇顧及劉表,而曹操正在盤算兗州。僅袁術(shù)麾下的孫堅試圖打回長沙,劉表與孫堅的戰(zhàn)爭中,荊州被打得很慘,樊城短期淪陷,襄陽?四面楚歌?岌岌可危。只不過后來孫堅太過自信,被暗殺了,所以導致劉表可以存活到曹操統(tǒng)一北方。
曹操統(tǒng)一北方的過程中,同樣是無暇顧及劉表,畢竟曹袁聯(lián)盟撕破了臉皮,曹操面對的是北方最強大的霸主袁紹。甚至連一個張繡都成了曹操、袁紹爭相拉攏的對象。
因此劉表在這段時間外部環(huán)境非常安逸,孫策死后,十幾歲的孫權(quán)連東吳內(nèi)務都搞不定,對荊州根本不夠成威脅,沒人能夠威脅到荊州的安危。
劉表麾下有哪些猛將?無非就有一個文聘稱得上名將,一個老頭子黃祖竟然頂了荊州的半邊天。而黃忠不受重用,魏延在正史中沒有投靠劉表。剩下的基本全是蔡瑁等人培養(yǎng)的爪牙。劉表坐擁荊州十余年,從來沒有向外擴張過一寸領土。不是不想,而是沒有實力。
當年沈彌、婁發(fā)、甘寧等人背叛益州投靠劉表,生性懦弱的劉璋甚至都派大軍進駐巴東郡的朐忍,試圖與劉表開戰(zhàn)。但劉表連打劉璋的勇氣都沒有。因此,劉表荊州固若金湯是一種?假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67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王振為什么會讓明英宗被俘真相是什么
下一篇: 劉禪為什么不重用霍戈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