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郭嘉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曹操手下謀士眾多,為何卻獨寵郭嘉一人,并為其痛哭兩次?在曹操率領(lǐng)大軍向北方的烏丸進軍以前,郭嘉就因為患上疾病,最后年紀輕輕就去世了。曹操在第一時間聽說這個消息以后,當著眾人的面就哭了起來,并且直言郭嘉是他最看重的人之一,但是誰又能想到如此年輕有為的人才,居然早早就離開了他,實在是天妒英才。
就在曹操統(tǒng)一了北方全局以后,便率領(lǐng)80萬曹軍向南進發(fā),最終在赤壁大戰(zhàn)中一敗涂地。在遭遇了此次戰(zhàn)敗之后,曹操又想到了已經(jīng)死去的郭嘉,隨后又一次痛哭不止,聲稱這一次如果有郭嘉在的話,那么戰(zhàn)爭也不可能會輸?shù)?。郭嘉只是一個謀士而已,曹操為了他居然還痛哭了兩次,而且還為他留下了許多感慨,這些事情都能證明,郭嘉的確是受到了曹操的器重和信任。能夠在生性多疑的曹操身邊有此待遇,也實屬非常難得了。
大家可以看看之后的賈詡或者荀彧,雖然這二人都有著非常強的業(yè)務(wù)能力,但始終都沒有得到曹操對待郭嘉那樣的信任。從這一點也能夠說明,在曹操的心中,郭嘉是沒有人能夠替代的存在。眾所周知,那時起的曹操手里有著太多的謀士,但他為什么只對郭嘉有著如此的好感?除了郭嘉有才華之外,還有沒有別的因素呢?
首先一點,郭嘉手中的情報系統(tǒng)很受曹操的看重。在當時的社會中,通訊水平非常之差,而且信息方面也很缺乏,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彌補這樣的不足呢?那個時期的郭嘉可以說是天下聞名的文人,而且也結(jié)識各個勢力的大人物,所以每當有什么重要的小道消息,郭嘉準能從其他地方獲知。
比如當時的郭嘉算準了孫策必定會死于非命,這在當時可以說是未卜先知的能力。但郭嘉給出的答案很簡單,孫策雖然非常有才,但在江東樹敵太多,所以他被人報復是一定的,而且這種事情早晚都會發(fā)生。從這件事除了可以看出郭嘉的心思縝密之外,還能證明他在江東是有著人脈關(guān)系的,所以對于江東的一些新鮮事他也能比別人提前知道。
其次,自打郭嘉來到曹營之后,曹魏的實力著實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在郭嘉還沒遇到曹操的時候,曹操曾有過好幾次的失敗,但有了郭嘉的出謀劃策后,曹操在北方發(fā)展的十分順利,但就是郭嘉病逝之后,曹操就在赤壁輸給了弱小的東吳。在曹操的心中,他一直都覺得當年有很大一部分功勞是郭嘉的好運。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讓曹操每一次失敗之后都會想到郭嘉。
筆者以為,郭嘉的業(yè)務(wù)能力一定是非常強的,畢竟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話也不是后世人瞎編的。而且在曹操的心中,郭嘉不僅能給他出謀劃策,還可以帶來好運,所以在郭嘉死后,曹操痛哭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熟讀三國的人都知道,在爾虞我詐、諸侯爭霸、狼煙遍地的三國時代,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史上性格最復雜的人物之一,他多疑、殘忍、狠毒、自私、忌才的人物形象也深入人心。然而這樣嫉賢妒才、生性多疑、缺乏安全感的他,卻對一個人非常信任,每次出征必帶上他,并且對他言聽計從,這個人究竟是何方神圣?竟能得到曹操的垂青,這個幸運兒就是軍事謀略天才郭嘉。大家都知道曹操身邊謀士如云,但為何最鐘愛郭嘉呢?讓我們從歷史中尋找答案,了解一下那些年郭嘉是如何成為曹操心中首屈一指的第一謀臣的。
三國是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文成武將多得不計其數(shù),而郭嘉才識超群、足智多謀、被稱為“當世奇才”,為曹操統(tǒng)一北方立下了赫赫功勛,我們具體來分析一下他是怎樣一步步取得成功的。
一、才華橫溢,是一個出色的軍事謀略天才,并且屢立奇功。官渡之戰(zhàn)前,整個魏國都沒有必勝的信心,當時郭嘉提出了與袁紹相反的“十勝十敗論”,鼓舞了曹操和眾大臣的士氣,讓全軍上下團結(jié)一心、一鼓作氣英勇作戰(zhàn),最終以少勝多,打敗了袁紹。后來滅袁術(shù)、征呂布、襲遼東、選士計定北方四州,為曹操立下了不世之功,因此在曹操心中有著重要的地位;
二、神機妙算、料事如神。在劉備還是寄人籬下、屢戰(zhàn)屢敗的時候,郭嘉就預(yù)料日后劉備會成為曹操的大敵,當時就建議曹操軟禁劉備;在孫策鋒芒逼人、不可一世的時候,就斷定物極必反,必招來殺身之禍;果然這兩個預(yù)測都應(yīng)驗了,曹操本就愛奇才,遇到有這種有驚人能力的鬼才,又怎會不愛呢?
三、與曹操性情相投,兩個都是隨性而至、聰明機警卻不按常理出牌的人。二人不僅理想一致、性情還相近,在軍事戰(zhàn)略和處理日常生活事務(wù)時經(jīng)常不謀而合。和曹操不僅是戰(zhàn)友,還是知己,這份情誼是無法替代的;
四、處事當機立斷與曹操多疑、反復無常的性格形成互補。曹操攻打呂布時并不順利,猶豫不決準備放棄時,郭嘉以項羽的例子勸諫曹操,讓他繼續(xù)攻城,同時水淹下邳城,果然大敗呂布;
五、能洞察人性,通事達理,經(jīng)常幫曹操解圍。曹操的馬因為受到驚嚇,踐踏了麥田,違背了自己的“三令五申”,古代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曹操騎虎難下,不知所措的時候,郭嘉提出了“割發(fā)代首”的懲罰方式,不僅給了曹操臺階下,還堵住了天下人悠悠之口;
郭嘉和曹操相互賞識、惺惺相惜、不僅事業(yè)上是完美的拍檔,生活上還是彼此的良師益友??上於视⒉?,郭嘉年僅38歲就篤疾而夭了,據(jù)說郭嘉死后,曹操曾三次痛哭,仿佛失去了自己的左膀右臂,痛苦不已。盡管三國爭霸的時代離我們相隔千年,無論是一代梟雄曹操,還是奇才郭嘉,都成為了歷史長河中的塵埃,但他們君臣之間的深厚情誼卻成了家喻戶曉的佳話,被后人傳頌至今。
曹操在歷史上留下過兩次著名的“哭”。第一次是“哭典韋”,第二次是“哭郭嘉”。
哭典韋:“《三國演義》第十六回說道:張繡降而復反,曹操幸虧典韋死拒寨門,才得以保全性命,其長子曹昂、愛侄曹安民也死于亂軍之中。脫險后,曹操設(shè)祭祭奠典韋,“哭而奠之”,并對諸軍將士說,“吾折長子、愛侄,俱無深痛;獨號泣典韋也”,結(jié)果,“眾皆感嘆主公之愛士,過于親子”。曹操“哭典韋”一則是因為典韋因為救他而死,二則是安撫軍士。
哭郭嘉:郭嘉是曹操第一謀士,深得曹操的喜愛?!度龂萘x》記載曹操赤壁兵敗后,曹仁置酒與操解悶。眾謀士俱在座。操忽仰天大慟。眾謀士曰:“丞相于虎窟中逃難之時,全無懼怯;今到城中,人已得食,馬已得料,正須整頓軍馬復仇,何反痛哭?”操曰:“吾哭郭奉孝耳!若奉孝在,決不使吾有此大失也!”遂捶胸大哭曰:“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眾謀士皆默然自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67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禪為什么不重用霍戈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