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滅亡后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自鴉片戰(zhàn)爭以來,清朝深受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敗和軟弱無能,使得清王朝逐步走向滅亡的道路,最后以孫中山為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直接推翻了清朝的封建專制統(tǒng)治。但我們在電視上看過清宮劇,如果在朝為官人員觸犯了法律,皇帝會將這些罪犯發(fā)放寧古塔,那么清朝滅亡后,這些曾經被流放寧古塔的犯人解放出來了嗎,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解開這其中隱藏的奧秘。
我們先來了解下寧古塔名字的來源和地理位置。之所以被稱為“寧古塔”,是因為當年努爾哈赤的六個兒子都在這里住過,而在滿語中“六”發(fā)“寧古”的音,“個”發(fā)“塔”音,所以由滿語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寧古塔。而寧古塔的地理位置位于黑龍江省,通過地圖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這座塔主要在松花江左岸和支流海浪河的南岸,所以,如果被皇帝發(fā)配到寧古塔,犯人想在這種極其嚴寒且條件艱苦惡劣的荒涼之地生存下來,簡直是難上加難。
在當時,被流放寧古塔的犯人也是要根據(jù)等級來分配的,首先一級區(qū)域是在寧古塔距離京城兩千里左右的地方,二級區(qū)域的距離是兩千五百千里,三級區(qū)域是寧古塔的邊遠地區(qū),四級區(qū)域就是寧古塔的極邊煙瘴高寒地區(qū)。就我個人而言,通常情況下重犯若被發(fā)配到三級區(qū)域,就已經瀕臨死亡的邊緣了,想當初紀曉嵐也被流放到邊疆,不過身為大學士的紀曉嵐幸運的是在新疆邊地遭受兩年的疾苦,試想若他被皇帝發(fā)配到寧古塔,那結果大家可想而知。
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假設犯人被發(fā)配到寧古塔附近兩千五百千里的二級區(qū)域,朝廷規(guī)定犯人到達目的地的時間必須在五十天以內,細想當時既沒有交通工具,又要拖著沉重的手銬腳鐐趕路,而且在路途中還會有野獸出沒,有不少重刑犯人還沒到就已經在半路中結束自己的生命了。
事實上,在晚清時期,被發(fā)放寧古塔的犯人已經很少了,據(jù)相關歷史資料顯示,如果被流放寧古塔的犯人在十年之內表現(xiàn)良好且態(tài)度端正,就可以向政府申請回京,但隨著年紀的逐漸增大,由于長時間習慣了這里生活,也已經完全適應了當?shù)氐沫h(huán)境,有的犯人自然也就有心無力了。還有一種說法是當時袁世凱拒絕收留這些從寧古塔解放出來的犯人,并且不允許他們回歸原籍,所以這里面只有一小部分人被家人花錢贖出去了,剩下的大多數(shù)人仍繼續(xù)在寧古塔孤獨終老。
因此,我們了解了當年關在寧古塔的重犯是否被真正的解放出來的真相,但我個人看來,雖然寧古塔只是一個簡單的名字,但是它承載了多少人想回歸自己故鄉(xiāng)的的期望啊,這沉甸甸的相思是無法用言語來表達的。
清朝在滅亡的時間是在1912年,其實距離我們不過百年而已,距離我們許多人出生更是只有幾十年。所以我們對清朝的歷史相對來說更感興趣和更接近歷史真相。
公元1912年末代皇帝溥儀退位以后,清朝關押的犯人又是如何處置呢?由于清朝末年的特殊歷史原因,他更屬于一種和平過渡的方式交接,所以,屬于清朝各地管理機構的衙門就改換門面,后來南方的十四省份獨立,支持共和以后。這些地方更是換上新的招牌而已。但是干的活和性質沒變,所以,當時的社會治安和監(jiān)獄都是延續(xù)清朝的管理。
這樣一來,其實也就是以舊換新而已,大牢還是原來的大牢,犯人還是原來的犯人。不過對于一些犯人,這是一個新希望,因為我們知道歷史上以舊換新,都會進行大赦。接替清朝的機構,肯定要大牢里的犯人所作的事情,重新甄別一次,當然許多人因此受到了釋放。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犯人都會大赦,對于滿清龍興之地的寧古塔的犯人,袁世凱才用了另外一種出來方法
袁世凱為何軟禁清朝在寧古塔犯人對于東北清朝的龍興之地寧古塔,袁世凱卻并沒有讓他們大赦,反而他們過上了比清朝在的時候,更沒有自由的生活,他們被袁世凱禁了足,可以說是永生不能出寧古塔這個地區(qū)。
為何袁世凱要如此為難他們,滿清不是完了嗎?
其實這跟寧古塔的犯人成分有關系,還和寧古塔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有關聯(lián)系,寧古塔的位置,具體在今天的松花江左岸附近。具體位置有兩個,一個舊城,一個新城,不過現(xiàn)在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地方歷史遺跡漸漸少了許多,喜歡考古的大家可以過去那邊看看。
說起寧古塔的歷史,其實和明朝有關,本來也是當時一個流放的地方,寧古的意思,應該是六個的意思,不過后來慢慢歷史變遷,到底寧古什么來源,不可考了,我們就當個地名就可以,
而寧古塔因為氣候條件嚴峻,在古代確實是不適合人舒適生活的地方,但是這里是清朝龍興之地,正是白山黑水的艱苦環(huán)境,才造就出了比明軍戰(zhàn)斗力要強十倍的滿清八旗兵,但是到了清朝入住中原以后,隨著生活的改善,許多的八旗子弟過上了舒適的生活,可以看到康熙開始,八旗的戰(zhàn)斗力在下滑,到了乾隆以后,更不要說八旗是否能上馬彎弓了。
寧古塔作為監(jiān)禁犯人的地方,是由順治開始,并且在后來的其他皇帝中一直延續(xù)使用,剛開始的寧古塔確實比京城各種條件都要差,但是由于這里是龍興之地,所以能來的人不會是阿貓阿狗,許多都是八旗子弟,一來作用是反思,二來是憶苦思甜,
這些人許多是京城的官員,更有些是皇帝身邊的紅人,因為一些過錯和失誤,但是很難說唷一天他們會不會回去,所以寧古塔其實并不是許多書上說的那么妖魔化
后來的寧古塔不但設施完備更是一個擁有各項措施的完好城鎮(zhèn),但是為何大家不喜歡這里呢?想想一個天天在城市燈紅酒綠日子的人,忽然到了一個沒有那么繁華的地方,娛樂也少了很多,還要勞動,任誰也不想。
而袁世凱為何不放這些人出來呢,其實很簡單,這些人在滿清的地位顯赫,自己剛接手的滿清江山,還不穩(wěn)定怎么敢讓他們出來搞事情。
所以這些人非常的悲劇的在那里過完了一生。
不過,并不是全部寧古塔的犯人都會如此,針對的還是一些權貴,那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基本上是釋放了。
所以,最后寧古塔一些人是在那里終老,許多的是被釋放,更有一些不愿意走留了下來
清朝將犯人流放到北方的寒冷之地,最后這些人不是被凍死或者是餓死的話,那么等待這些人的只能是死亡。清朝時期,流放到寧古塔的犯人,基本上都會犯了很大的罪,而且基本上沒有可能會離開寧古塔的。再加上當時的寧古塔還是一個原始森林的狀態(tài),并沒有被開發(fā)。
清朝皇帝之所以會將犯人流放到寧古塔這樣極北之地,其實也是想要開發(fā)這里。在寧古塔的犯人每天不僅要工作,而且還要擔心被野獸吃掉的危險。畢竟清朝時期的寧古塔是原始森林的狀態(tài),有很多的野獸盤踞在這里。所以,對于清朝人來說,聽到寧古塔的名字之后,都會感覺到害怕。
不過,如果被流放到寧古塔的話,那么基本上就是犯了很大的罪,而且這些罪責是無法饒恕的,比如謀逆或者是做出了對百姓危害很大的事情,甚至是誅九族之后,官員會被流放到寧古塔。因為寧古塔路途很遙遠,所以有些犯人還沒有到寧古塔的時候,就因為體質或者是天氣的關系,從而死在了半路上。
畢竟流放到寧古塔的犯人大多都是朝廷中的官員,這些人一般都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成為囚犯之后,很難忍受住惡劣的環(huán)境,再加上前往寧古塔的路途比較遙遠,而古代的醫(yī)療條件都是很落后的,所以如果生病的話,那么等待這些犯人的便是死亡。
清朝時期的極北之地一般都是游牧民族生活的地方,而寧古塔就是現(xiàn)在的黑龍江地區(qū)。清朝時期的黑龍江地區(qū)是一個還沒有開發(fā)的地區(qū)。而清朝時期當時在東北地區(qū)的統(tǒng)治比較穩(wěn)定,勢力范圍也是比較廣泛的。所以當時的清朝皇帝為了開發(fā)黑龍江地區(qū),所以才會選擇寧古塔作為犯人的流放之地。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9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