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個神奇的朝代,出了很多奇葩皇帝。有想當將軍的正德皇帝,有喜歡當道士的嘉靖皇帝,也有數十年不上朝的萬歷皇帝,還有一位喜歡和木頭一起玩的天啟皇帝。
1621年,朱由校被群臣擁立登基為天啟皇帝。繼位后,朱由校并不熱衷于政事,整天只喜歡干木匠活。將政事都交給自己的總經理兼秘書,魏忠賢,自己專心搞木藝。史書對其評價為,任用權閹的“木匠昏君”,1627年朱由校病重,留下了“吾弟當為堯舜”的遺詔后,即行駕崩。
當時不少有識之士,認為大明終于風清氣正,中興有望了。、但君子們沒想到的是,天啟皇帝死后,國庫再也沒有了存銀,原來還只在遼東活動的后金,開始叩關劫掠,黃河也再也沒有得到過治理年年泛濫,農民起義更是一浪高過一浪。而他寄予厚望的弟弟,則在17年后國破家亡,吊死在了煤山。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天啟皇帝有何作為
喜歡做木工的是明喜宗天啟皇帝朱由校。
喜歡貪玩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時,外有金兵侵擾,內有明末起義,正是國難當頭,內憂外患的時期。天啟帝卻不務正業(yè),不聽先賢教誨去“祖法堯舜,憲章文武”,而是整天游戲于聲色犬馬,草木魚蟲之間。尤其是對木匠活有著濃厚的興趣,整天與斧子、鋸子、刨子打交道,只知道制作木器,蓋小宮殿,將國家大事拋在腦后不顧,成了名副其實的“木匠皇帝”。
天啟帝不僅貪玩,而且還玩得很有“水平”,朱由校自幼便有木匠天份,他不僅經常沉迷于刀鋸斧鑿油漆的木匠活之中,而且技巧嫻熟,一般的能工巧匠也只能望塵莫及。據說,凡是他所看過的木器用具、亭臺樓榭,都能夠做出來。凡刀鋸斧鑿、丹青揉漆之類的木匠活,他部要親自操作,樂此不疲,甚至廢寢忘食。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據《先撥志》載:“斧斤之屬,皆躬自操之。雖巧匠,不能過焉。”文獻載其“朝夕營造”“每營造得意,即膳飲可忘,寒暑罔覺”。
史書記載;明代天啟年間,匠人所造的床,極其笨重,十幾個人才能移動,用料多,樣式也極普通。天啟帝經自己設計圖樣,親自鋸木釘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張床,床板可以折疊,攜帶移動都很方便,床架上還雕摟有各種花紋,美觀大方,為當時的工匠所嘆服。
明喜宗還善用木材做小玩具,他做的小木人,男女老少,俱有神態(tài),五官四肢,無不備具,動作亦很惟妙惟肖。喜宗還派內監(jiān)拿到市面上去出售,市人都以重價購買,天啟帝更加高興,往往下到半夜也不休息,常令身邊太監(jiān)做他的助手。
天啟帝的漆工活也很在行,從配料到上漆,他都自己動手,并喜歡創(chuàng)造新花樣,讓身旁太監(jiān)們欣賞評論。天啟帝還喜歡在木制器物上發(fā)揮自己的雕鏤技藝。在他制作的十座護燈小屏上,雕刻著《寒雀爭梅圖》,形象逼真。《明宮雜詠》上有詩吟道:“御制十燈屏,司農不患貧。沈香刻寒雀,論價十萬緡?!碧靻⒌鄣褡劣袷?,也頗精工,他常用玉石雕刻各種印章,賜給身邊的大臣、宮監(jiān)。
天啟帝喜歡看傀儡戲,當時的梨園弟子用輕木雕樓成海外四夷、蠻山仙圣及將軍士卒等形象。天啟帝情緒高時,也施展自己的手藝。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約高二尺,有雙臂但無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畫如生,每個小木人下面的平底處安一拘卯,用長三尺多的竹板支撐著。另外還有一個用大木頭鑿訂成的長寬各一丈的方木池,上面添水七分滿,水內放有活魚、蟹蝦、萍藻之類的海貨,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圍朋紗囤成屏幕,竹板在圍屏下,游移拽動,這樣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戲臺。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藝人隨劇情將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聲喧大。當時宮中常演的劇目有《東方朔偷桃》《三保太監(jiān)下西洋》《八仙過?!贰秾O行者大鬧龍宮》等,均裝束新奇,扮演巧妙,活靈活現(xiàn)。天啟帝做得是如醉如癡,看得也是如醉如癡。
每到冬季,西苑冰池封凍,冰堅且滑。天啟帝便命一群太監(jiān)隨他一起玩冰戲。他親自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小拖床,床面小巧玲攏,僅容一人,涂上紅漆,上有一頂篷,周圍用紅綢緞為欄,前后都設有掛繩的小鉤,天啟帝坐在拖床上,讓太監(jiān)們拉引繩子,一部分人在上用繩牽引,一部分人在床前引導,一部分人在床后推行。兩面用力,拖床行進速度極快,瞬息之間就可往返數里。整個工程中天啟帝都親臨現(xiàn)場。
天啟帝親手制作的娛樂工具也頗為精巧。他用大缸盛滿水,水畫蓋上圓桶,在缸下鉆孔,通于桶底形成水噴,再放置許多小木球于噴水處,啟閉灌輸,水打木球,木球盤旋,久而不息,天啟帝與妃嬪在一起觀賞喝彩。有一次他做了個花園,里面的可以走路,鳥可以唱歌,水能流動。
除木工活外,天啟帝還醉心于建筑。吳寶崖在《曠園雜志》中寫到天啟帝曾親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宮殿,形式仿乾清宮,高不過三四尺,卻曲折微妙,小巧玲瓏,巧奪天工。他還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臺林館,雕琢細致,堪稱當時一絕。天啟帝喜歡蹋球,常與太監(jiān)在長樂宮打球,天啟帝覺著玩起來不過癮,就親手設計,建造了五所蹴園堂。天啟帝酷愛建筑,還表現(xiàn)在對朝廷建筑工程的關心上,天啟五年(1625)到天啟七年(1627)間,明朝對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進行了規(guī)模巨大的重造工程,從起柱、上粱到插劍懸牌,整個工程中天啟帝都親臨現(xiàn)場。天啟帝常常在房屋造成后,高興得手舞足蹈,反復欣賞,等高興勁過后,又立即毀掉,重新造新樣制作,從不感到厭倦,興致高時,往往脫掉外衣棵作,把治國平天下的事,早就拋到腦后,無暇過問。
面對這樣的主子,奸臣魏忠賢當然不會錯過這個良機,他常趁天啟帝引繩削墨,興趣最濃時,拿上公文請?zhí)靻⒌叟?,天啟帝覺著影響了自己的興致,便隨口說道:“我已經知道了,你盡心照章辦理就是了?!闭纭蹲弥兄居唷匪觯骸爱旐较鞯靡庵畷r,或有急切章疏,奏請定奪,識字女官朗誦職銜姓名畢,玉音輒諭王體乾輩曰:‘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T奸于是恣其愛憎,批紅施行?!?br>
明朝舊例,凡廷臣奏本,必由皇帝御筆親批;若是例行文書,由司禮監(jiān)代擬批問,也必須寫上遵閣票字樣,或奉旨更改,用朱筆批,號為批紅。天啟帝潛心于制作木器房屋,便把上述公務一慨交給了魏忠賢,魏忠賢借機排斥異己,擴充勢力,專權誤國。而天啟帝卻耳無所聞,目無所見,可嘆他是一名出色的工匠,卻使大明王朝在他的這雙手上搖搖欲墜。
就在整個大明王朝風雨飄搖的時候,一手制造了客魏專政的天啟帝皇帝還在后宮玩樂,在盛夏季節(jié),他喜歡穿上冬裝,模仿明太祖雪夜戎裝巡游,有時扮成宋太祖上臺演戲,游山玩水。因嬉樂過度,釀成了一身的疾病,面無血色,虛弱乏力。
大字不識的“文盲皇帝”:
明天啟帝朱由校是明光宗朱常洛的兒子、明神宗朱翊鈞的孫子。因神宗在位時只顧自己尋歡作樂,無暇顧及皇太孫的讀書問題,光宗又是一個短命的皇帝,因此,16歲的天啟帝繼位時,文化程度很低,堪稱“文盲皇帝”。
由于沒有文化,天啟帝發(fā)布命令指示,只能靠聽讀別人的擬稿來決斷。天啟帝又不愿意全聽別人擺布,往往不懂裝懂,一紙草詔、半張上諭,經多次涂改,往往弄得文理不通,頒發(fā)出去,朝野人士看了啼笑皆非。
有一次,江西撫軍剿平寇亂后上章報捷,奏章中有“追奔逐北”一句,原意是說他們?yōu)槠较⑴褋y,四處奔走,很是辛苦。皇帝身邊的一個叫何費的太監(jiān)胸中也沒有多少墨水,念奏章時,把“追奔逐”北讀成“逐奔追比”。解釋時,把“逐奔”說成是“追趕逃走”,把“追比”說成是“追求贓物”。天啟帝聽了大發(fā)雷霆。江西撫軍不但未得到獎賞,反而受到“貶俸”的處罰。
一年,扶余、琉球、暹羅三國派使臣來進貢。扶余進貢的是紫金芙蓉冠、翡翠金絲裙,琉球進貢的是溫玉椅、海馬、多羅木醒酒松,暹羅進貢的是五色水晶圍屏、三眼鎏金烏槍等。邦國的進貢,而且進的是貴重禮物,天啟帝原本應隆重接待。在金殿上,盡管使臣遞上的是用漢文寫的奏章,宦官魏忠賢接了,由于也是目不識丁,忙轉手遞給天啟帝,天啟帝裝模作樣地看了半晌,把進貢的奏章當成是交涉什么問題的奏疏,不由大怒起來,將奏章往地下一擲,說:“外邦小國好沒道理!”說罷拂袖退朝。
三國使臣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琉球的使臣比較有心計,經多方打聽,才知道大明皇帝原來不識字,使臣們幾乎笑掉了大牙。第二天,天啟帝皇帝弄清情況后,召見三國使臣,使臣們已沒有往日的恭敬了,而且從這年起,外邦各國大都停止了進貢。
昏君之死:
公元1627年八月,天啟帝在客氏、魏忠賢的陪同下到宮中西苑乘船游玩時,在橋北淺水處大船上飲酒。然后,又與王體干、魏忠賢及兩名親信小太監(jiān)去深水處泛小舟蕩漾,卻被一陣狂風刮翻了小船,不小心跌入水中,差點被淹死。雖被人救起,經過這次驚嚇,卻落下了病根,多方醫(yī)治無效,身體每況愈下。
后來,尚書霍維華進獻一種“仙藥”,名叫靈露飲,說服后能立竿見影,健身長壽。天啟帝依言飲用,果然清甜可口,便日日服用。飲用幾個月后,竟得了臌脹病,逐漸渾身水腫,臥床不起。
到了天啟七年夏,天啟帝的病更重了。八月十一日,他預感到自己來日不多,便召弟弟朱由檢入臥房,說:“來,吾弟當為堯舜。”命他繼位,次日,召見內閣大臣黃立極,說:“昨召見信王,朕心甚悅,體覺稍安?!?月乙卯日,天啟帝駕崩于乾清宮,終其一生。《明史卷二十二?天啟帝本紀》評價說:熹宗“在位七年,婦寺竊權,濫賞淫刑,忠良慘禍,億兆離心,雖欲不亡,何可得哉?”
朱由校死后葬于北京昌平德陵。廟號為熹宗,又稱為天啟皇帝。卒后謚號為“達天禪道敦孝篤友張文襄武靖穆莊勤悊皇帝”。天啟帝專心致志地蓋著他的“宮殿”,奸佞們卻在悄悄地挖著他的墻腳,熹宗死后僅十多年,明朝就滅亡了。做生意的是明武宗正德帝朱厚招,在宮廷中開市場。明武宗朱厚照(公元1491-1521年),明孝宗朱佑樘長子,孝宗病死后繼位。在位16年,病死,終年30歲。葬于康陵(今北京市十三陵)。
明武宗朱厚照,生母為張皇后。兩歲被立為皇太子。由于孝宗一生只寵愛張皇后,而張皇后只為孝宗生了兩個兒子,次子又早夭,因此武宗自小就被視為掌上明珠,而且少年的武宗非常聰明,老師教他的東西總是能很快學會,按理說他應該成為一個很好的皇帝,但就是因為周圍的太監(jiān),毀了這個年輕的孩子。
東宮的隨侍太監(jiān)中,有八個太監(jiān)號稱八虎,他們以劉瑾為首,為了巴結日后的新皇帝,每天都進一些奇特的玩具,還經常組織各式各樣的演出,各種體育活動,當時的東宮被人們戲稱為百戲場,試想年幼的武宗如何能抵御這些東西的誘惑,于是就沉溺于其中,而且終其一生沒有自拔,學業(yè)和政事當然也就荒廢了。
孝宗去世后,十五歲的武宗即位,改明年為正德元年,開始了他的帝王生涯。但這并沒有把他從玩樂中拉出來,而是在劉瑾的引導下,玩得越來越離譜。先是在宮中模仿街市的樣子建了許多店鋪,讓太監(jiān)扮做老板,百姓,武宗則扮做富商,在其中取樂。后來又覺得不過癮,于是又模仿妓院,讓許多宮女扮做粉頭,武宗挨家進去聽曲、淫樂,后宮搞的烏煙瘴氣,可急壞了當朝的大臣們,由于弘治時期政治還算清明,給武宗留下了一套非常剛正廉潔的大臣班子,這些人不顧身家性命,聯(lián)名上書請求嚴懲八虎,武宗剛剛即位,還缺乏駕馭群臣的能力,見到如此聲勢浩大的進諫,有些支持不住,想與群臣妥協(xié),除掉八虎,但就在千鈞一發(fā)之際,老謀深算的劉瑾在皇帝面前聲淚俱下地哭訴使武宗心又軟了下來,第二天他懲治了首先進諫的大臣,內閣成員謝遷、劉健以告老還鄉(xiāng)相威脅,但是被武宗欣然批準,群臣失去了領頭人,只好坐罷。就這樣,一場反對八虎的運動,以八虎的最終勝利而告終。
八虎在戰(zhàn)勝了群臣之后,氣焰更加囂張,擅權跋扈。劉瑾又建立了豹房,里面藏有許多樂戶、美女供武宗日夜作樂,武宗玩得更加肆無忌憚,劉瑾也靠著武宗的寵幸權傾朝野,但是他忽略了太監(jiān)內部的爭權奪勢,最終,大太監(jiān)劉瑾死于了另一個太監(jiān)張永之手。劉瑾死后,后宮并沒有安定下來,又出了佞臣錢寧、江彬。
公元1514年正月,乾清宮因玩燈而失火,武宗正去豹房,回顧火光沖天,竟然戲笑著說好一柵大焰火。他不滿足于在京城玩樂,希望有更廣闊的天空,于是他至國政于不顧,帶著江彬等人到處巡花問柳,他經常在夜間闖入百姓家逼令女子作陪,遇到中意的,還要帶回宮去,使得百姓怨聲載道。有個永平知府叫毛思義的,貼出安民告示說今后凡是沒有官府文書,誰敢妄稱皇上駕到,借故擾害百姓的,一律嚴懲不貸。這竟觸怒了武宗,下令將毛思義逮捕下獄。一次武宗來到一個小店,看上了老板的妹妹鳳兒,于是就納鳳兒為妃,并封鳳兒的哥哥做官。誰知鳳兒福薄,在返京途中就死了,武宗非常悲痛。但不久之后,他又看上了一個樂工(當時的職業(yè)演員)劉氏,于是又納劉氏為妃,而且對劉氏寵愛至極,后宮都將劉氏稱為劉娘娘。
有一次,武宗化名為總督軍務威武大將軍總兵官朱壽,到宣府、大同、延綏去巡查西北部邊境。在巡查的過程中正值韃靼小王子帶領五萬大軍南下騷擾。他心血來潮,親自帶兵趕到應州去迎戰(zhàn)。這時,小王子已經退走,他卻督軍窮追,與小王子的小股部隊接仗,殺死了對方十六個士兵,己方卻死傷了數百人,武宗還認為打了大勝伏,命令金鼓齊鳴,凱旋回京,神氣活現(xiàn)地對百官說:“朕在前線親自斬殺了一敵兵,卿等知道嗎?”又命令吏部加封朱壽為太師。又命禮部派遣朱壽前往京郊和山東巡查。遍觀中國歷史,放著皇帝不做而原做將軍的恐怕只有武宗一人。群臣見武宗如此胡鬧,太失體統(tǒng),聯(lián)名100多人上奏勸諫。武宗惱羞成怒,下令一一按名逮捕,或杖死,或降職,或罷官,或罰長跪,制造了一起冤案。
由于朝政的荒廢,大量百姓流離失所,一場動亂正在醞釀之中,而這場動亂的發(fā)起者不是百姓,而是出自明朝皇室。這個人就是寧王朱宸濠,他妄圖效仿永樂帝,趁武宗荒于政事,秘密準備叛亂,并于正德十四年扯旗造反。武宗皇帝并未因此而著急,這正好給了他一個南巡的機會,于是他又打起了威武大將軍朱壽的旗號,率兵出征,可誰知行到半路御使王守仁已經平定了叛亂。這個消息絲毫沒有降低武宗的興致,他又一手導演了一墓鬧劇,他將朱宸濠重新釋放,由自己親自在將他抓獲,然后大擺慶宮宴,慶祝自己平叛的勝利。之后他就逗留江南肆意玩樂,一天,武宗親自駕著漁船在江上打魚,玩得興起,不慎跌入江中,差一點被溺死,左右將他救起,由于當時已經是九月天氣,江水寒冷,加之武宗已經被女色掏空了身體,自此開始生病,這一病就再也沒有好起來。武宗匆匆回到京城之后仍不收斂,照舊縱情荒淫,身體日益虛虧,雖然太醫(yī)們盡心治療,可還是沒有挽回武宗的生命,數月之后,武宗病死于豹房,結束了他荒唐的一生。
由于武宗沒有子嗣,皇位不得不落于皇室旁系之手,孝宗一脈從此結束。
正德十五年,朱厚照在南巡游樂中翻船落水,回北京后于第二年三月死于豹房。謚承天達道英肅睿哲昭德顯功弘文思孝毅皇帝。廟號武宗。葬北京昌平康陵。次年堂弟朱厚驄繼位,是為嘉靖皇帝.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鄭貴妃是如何使大明衰亡的
下一篇: 武則天女皇的婆媳問題是如何演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