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硭纬奈恼?,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p>
不管是現(xiàn)代還是古代,都存在貪污的官員。他們就像是國家的蛀蟲,做出的貢獻不多,把大量的國家財富占為己有,最后加速國家的滅亡。要說近現(xiàn)代最大的貪官,莫過于和珅了,相傳當年沒收他財產(chǎn)的時候,他的私有財產(chǎn),相當于清政府15年的收入,可見他平時貪了多少財。
與之相對比,有貪官就有清官。包拯又稱包青天,可以說是史上最為清正廉明的官員了。包拯生活的年代是在宋朝,那個時代重文輕武,很多文官擁有很大的財富,同時又享有很高的地位,所以那個時代也催生了很多貪官。但是包拯出淤泥而不染,他仍然公正執(zhí)法。
包拯的官職大,到底有多大呢?包拯曾經(jīng)做過最大的官職就是三司戶部和樞密副使,其中三司戶部甚至還有調(diào)動兵馬的權(quán)力。但包拯做這些職位的時候都不是很出名,其中最為出名的一次便是包拯做開封府府尹。
電視劇里面所見的包拯也大都是在這個職位,因為包拯做開封府府尹的時間最長,雖然這個官職不是最高,但權(quán)力很大,負責掌管整個開封的治安,放到現(xiàn)在來看,相當于一個區(qū)的警察局局長。而且由于皇帝對包拯很信任,便賜給了他先斬后奏的權(quán)利,這也大大增強了他的實權(quán)。
也就是說,比他身份高的人犯法,他都有權(quán)利直接捉拿,不需要再刻意先去上報,由此可見,皇帝對他的信任。畢竟這樣先斬后奏的權(quán)力,唯有一個清廉的官員才能夠擁有,宋神宗這樣做也是對他給予了厚望了。
相信大家都看過電視劇《少年包青天》,然而這一部電視劇擁有著好幾個版本,里面有一位最讓人深刻的人物,那就是包拯,據(jù)了解他是一位清正廉明還一身正氣的朝廷命官,在電視上看包拯,就覺得他的權(quán)利非常的大,不少人就懷疑按照宋朝的制度來說,那么包拯有多大官,在我們現(xiàn)代來說是什么級別呢?
我們先來了解包拯的官職有多大,那時候包拯也可以說是一名公務(wù)員的進階人物,他除了被貶職一次以外,一共升官了27次,那時候他當官才26年,也就是說包拯一年就要升一次官,包拯能夠快速升官是因為他的自身努力跟做人的方式有關(guān),在那時期就有句話:只要有包拯在,就不會有冤假錯案存在,所以百姓稱他為包青天。
包拯的一生當過很多官,級別比較高的就有好幾種:三司戶部判官,權(quán)知開封府使等等,因為那時候包拯職位高就連俸祿也不低,按照現(xiàn)代的來算那就是1400萬一年,那時候包拯當樞密副使也是最高的官,如果按照現(xiàn)代來說那就是相當于副部長的級別人物了。
那么我們在電視上看見的老百姓有冤就會去擊鼓伸冤,其實這也是宋代為了百姓們創(chuàng)建的制度,如果百姓覺得有冤就可以去擊鼓,朝廷的人就會認真審判,還有一個在古代是不能做的,那就是百姓攔橋喊冤,因為這是屬于越訴,意思是不通過下級審判,而是直接向上級告狀,從隋朝開始就規(guī)定了,如果越級告狀那么會被鞭打的,所以攔橋的事情在現(xiàn)實中是沒有的。
至于為什么會出現(xiàn)在電視劇上,是因為為了更好的把人物體現(xiàn)完美,所以才會有著攔橋伸冤的案件,這些都是電視劇的一些藝術(shù)手法而已,雖然這樣的做法存在,但是古代人卻不會選擇去攔橋,而是去擊鼓伸冤,不知道大家對這件事怎么看?
包拯是宋朝人,他所處的開封古稱汴京,是宋朝的國都,包拯是開封知府,那么他就相當于市長一職。
一、包拯簡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進士第,累遷監(jiān)察御史。
曾建議練兵選將、充實邊備。歷任三司戶部判官及京東、陜西、河北路轉(zhuǎn)運使,后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知諫院時,多次論劾權(quán)貴。再授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zhuǎn)運使,移知瀛、揚諸州,歷權(quán)知開封府、權(quán)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職。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樞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閣待制、龍圖閣直學士,故世稱?包待制?、?包龍圖?。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贈禮部尚書,謚號?孝肅?,后世稱其為?包孝肅?。有《包孝肅公奏議》傳世。
包拯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quán)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師有?關(guān)節(jié)不到,有閻羅包老?之語。后世將他奉為神明崇拜,認為他是奎星轉(zhuǎn)世 ,由于民間傳其黑面形象,亦被稱為?包青天?
二、干事業(yè)的包拯
包拯不僅是一個地位很高的官員,他也非常的有名。所以當時的包拯的官職到底有多大呢?在歷史中就有記載包拯是從縣令一路升上去的做過很多的官在其中包拯做過最大的官職就是三司戶部,做得最長久的還是開封府的府尹,其他的官職大大小小起碼也有幾十個了,從這點就可以看出包拯在仕途上的前途還是很不錯的。今天就以包拯實際權(quán)力最大的一個官職說起。
宋朝中的官員是待遇最好的一個朝代,因為宋朝在所有朝代中是最富有的一個,尤其是其中的文官,俸祿肯定也很豐厚,包拯一月的俸祿大約是五十兩銀子相當于現(xiàn)在大約有30萬人民幣左右,所以當時的文官們不僅在物質(zhì)上還是生活上都很富有,在平時上都是很受到人尊敬的,因為宋朝重文輕武的緣故,所以那些文官可以說是名聲和錢財兩不誤。
包拯當時仕途最高點是樞密副使,大約是正二品的官銜,比包拯曾經(jīng)做過時間最長的開封府府尹還要大一品。雖然這個官職聽起來很不錯,但是樞密副使手中并沒有實權(quán)。因為能夠調(diào)動天下兵馬的權(quán)利還是在皇帝手中,還有就是當時的三司戶部,這個官職要比之前的樞密副使要好,起碼這個官職還是有一些實權(quán)的,雖然只是管經(jīng)濟的這一塊地方。
但是要說權(quán)利最大的還是開封府府尹,當時的整個開封都是在包拯的治安之下,而且下面州衙辦不了的案子,都要交給開封府,在后來包拯從宋神宗的那里要到的御札三道,更是擁有了先斬后奏的權(quán)力,哪怕是當時的王爺也能被包拯判刑。
而且我們也都知道當時的包拯權(quán)利也是挺大的,而且包拯當時斷案非常的清廉,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之所以包拯有這么大的權(quán)利,也是因為給他權(quán)利的讓放心包拯,堅信包拯不會利用權(quán)力做不好的事情。
包拯字希仁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清官,在民間的威望非常高,他身為開封府尹不畏強權(quán)清正廉明、剛正不阿、鐵面無私、斷案如神被譽為包青天,受到歷代老百姓的推崇,在平民百姓眼里包公就是公平正義的化身。
包公這一人物隨著《三俠五義》等文學作品、小說演義的不斷刻畫其形象變得更豐滿,甚至被神化、傳奇化了,漸漸的就有了包公乃天上文曲星下凡的說法,尤其是他額頭上醒目的月牙可通陰陽是通往地府的通行證,他審案可“日斷陽、夜斷陰”,看來不但人間需要包公這樣的清官即便是地府同樣需要包公去主持正義。神化包公其實是表達了平民百姓呼喚公平正義的心聲。
北宋定都東京汴梁也就是開封,包公這個開封府尹的官職至少是三品,分量是很重的。但是三品官兒在整個朝廷中算不上頂級大員,在皇上四帝仁宗眼中還算不上安邦定國的重臣,包公一步登天飛黃騰達是在他奉旨擔任欽差大臣陳州放糧班師回朝之后。
陳州放糧是包公一生中最重要的轉(zhuǎn)折,陳州大旱顆粒無收,老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熱之中,宋仁宗升朝坐八寶金殿決定派一大臣前往陳州放糧賑濟災(zāi)民。仁宗連問三聲誰愿意前往陳州放糧?結(jié)果眾大臣無一人應(yīng)答,原來主政陳州的官員是當朝太師、大奸臣龐吉之子安樂侯龐昱。
龐昱在陳州儼然就是土皇帝,面對天災(zāi)不但無所作為而且搜刮民脂民膏讓百姓苦不堪言。朝中大臣知道招惹不起龐昱因此都沉默不語不愿意干這樣的苦差事?;噬蠜]辦法只得詢問丞相王袍誰可擔此重任?王丞相沉吟片刻推薦了開封府尹包拯。仁宗準奏宣包拯上殿,包公覺得自己位卑言輕到了陳州恐怕難以對付安樂侯龐昱,于是在經(jīng)過跟王丞相商議之后向皇上討下三口銅鍘龍頭鍘、虎頭鍘、狗頭鍘;兩把寶劍以及一面金牌,有先斬后奏之權(quán)而且見官大三級。
包拯到達陳州后與安樂侯龐昱斗智斗勇并躲過了龐昱安排的刺客的暗殺,最終成功斗倒龐昱將龐昱用龍頭鍘給鍘了,包公陳州放糧大獲成功,其秉公執(zhí)法鐵面無私的名聲深入人心。其實除了陳州放糧之外包公還立下一件特殊的功勞那就是破獲了塵封數(shù)十年的貍貓換太子的冤案。
包公陳州放糧途經(jīng)西華縣時遭到了一個老太太的攔轎喊冤,這個老太太不是普通人而是當朝天子宋仁宗的生身母親李妃娘娘。當年宋仁宗的父親宋真宗在世時他的兩個妃子李妃和劉妃同時懷有身孕,真宗表示誰先生下兒子就封誰為皇后。
李妃先生下兒子,劉妃妒火中燒之下命人制造了貍貓換太子的冤案,她指使接生婆將扒了皮的貍貓放在李妃身邊,同時命宮女寇珠將新生嬰兒也即未來的宋仁宗殺死??苤椴蝗绦臍⒑⒆訉⑵浣唤o八王千歲安慶宮中的太監(jiān)總管陳林,陳林又將孩子交由八王夫人狄娘娘撫養(yǎng)。
后來劉妃逼死寇珠又火燒關(guān)押李妃的冷宮企圖將李妃燒死,幸虧冷宮中的太監(jiān)冒充李妃被燒死,真正的李妃則逃出皇宮流落到西華縣跟所認干兒子范榮華相依為命。在包公的努力下李妃終于得以跟皇帝宋仁宗母子相認。由于包公的功勞太大了,宋仁宗一口氣封包公為左班丞相、元閣老當朝一品、金華閣大學士、龍圖閣大學士、太師太保太傅外加十三公、李妃娘娘的御兒干殿下兼任開封府尹,可謂是位極人臣。由此可見開封府尹只是包公眾多職位中最低的一個罷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3993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