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輿萬國全圖》。下面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相關內(nèi)容。
清朝從建立到滅亡,對外交流是一個從開放到封閉,再到被迫開放的一個過程,等到清朝滅亡的時候,清朝基本上已經(jīng)被迫融入了世界體系,但是是一種被挨打被欺負的角色,其實康熙當時與國外的交流還是不少的,而且康熙皇帝本人也喜歡研究西洋的東西,只不過他只是自己研究并沒有推廣。但是到乾隆皇帝閉關鎖國以后,清朝與世界交流的大門關閉,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的時候,很多官員甚至不知道英國在何方,就這種狀態(tài)不輸才怪。
從漢朝以來,中國幾乎歷朝歷代都是持開放態(tài)度的,漢朝的長安、隋朝的洛陽、唐朝的長安、北宋的開封,那都是當時世界上國際大都市,聚集了世界各國的商人,因此當時的人民對于各種膚色、各種民族的外國人都是見怪不怪,到了明清時期才逐漸走向封閉,縱觀整個大明,雖然曾經(jīng)實行海禁,但與世界的交流持續(xù)不斷,比如同時期的歐洲強國荷蘭、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家,明朝都與他們有交流,很多火炮、手槍都是模仿的他們的。
正是在這個背景下,才有了著名的《坤輿萬國全圖》誕生,它是太仆寺少卿李之藻在1602年(萬歷三十年)繪制。一直被認為是國內(nèi)現(xiàn)存最早的、第一幅出現(xiàn)美洲的世界地圖;現(xiàn)被南京博物院所收的藏本,為明萬歷三十六年宮廷中的彩色摹繪本。
《坤輿萬國全圖》總共有幾個版本?
《坤輿萬國全圖》自誕生以來,就衍生出了很多版本,其最早的繪制版本已經(jīng)遺失,現(xiàn)存世有四種版本:1602年李之藻刻本、1603年刻本(此版名《兩儀玄覽圖》)、1608年明宮廷摹繪本、日本摹繪本。
每個版本的件數(shù)也不同,其中1602年李之藻刻本存世共有7件,全部在國外,兩件在梵蒂岡教廷,三件在日本,一件在巴黎,一件在意大利。1603年刻本(此版名《兩儀玄覽圖》)現(xiàn)存遼寧博物館,1608年明宮廷摹繪本存于南京博物院,日本摹繪本當然是在日本,這也足以說明《坤輿萬國全圖》價值有多高,另外就是落后就要挨打。
《坤輿萬國全圖》是怎么誕生的?
《坤輿萬國全圖》一直被認為是李之藻在意大利的傳教士利瑪竇的幫助下繪制的,《利瑪竇中國札記》有記載,說其“母圖”是基于1570年的《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認為,主要還是因為當時歐洲先進入了大航海時代,而且是哥倫布先發(fā)現(xiàn)了美洲,《坤輿萬國全圖》中有關于美洲的地圖,再加上地圖是李之藻在利瑪竇的幫助下制成的,那么這種說法也就很容易被人接受了。
然而最近有學者研究發(fā)現(xiàn),其實《坤輿萬國全圖》有跟《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所不相符的地方,如《坤輿萬國全圖》近500個地名,包括美洲一半地名,沒有載于1570年的奧特里烏斯世界地圖,同時代歐洲繪制的其他地圖,地名地域與《坤輿萬國全圖》不一致,而且混淆東南西北,雖然這并不能完全肯定中國發(fā)現(xiàn)美洲更早,但可以確定,李之藻在繪制地圖的時候肯定還參考了其他的資料,我們更大膽一點考慮,會不會是鄭和下西洋時候留下來的材料,或者是當時中國東南沿海海盜得來的資料,到底是哪一種可能,這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
《坤輿萬國全圖》上南極的廣袤土地是南極洲嗎?
在看地圖的時候,我們發(fā)現(xiàn),在南極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一片廣袤的雪白的大陸,《坤輿萬國全圖》繪制于1602年,而人類最早證實看見南極洲可狹義認定發(fā)生在1820年,分別由法比安·戈特利布·馮·別林斯高晉(俄羅斯帝國海軍艦長)、愛德華·布蘭斯菲爾德(英國皇家海軍艦長)及納撒尼爾·帕爾默(美國斯托寧頓海豹捕獵人)三人所見。
1820年發(fā)現(xiàn)的南極洲怎么會出現(xiàn)在1602年的《坤輿萬國全圖》上,難道中國人早就發(fā)現(xiàn)了南極洲?當然不是,《坤輿萬國全圖》南極的白色大陸實際上源于歐洲未知南方大陸的假想。
古希臘的時候,人們經(jīng)??吹教柍霈F(xiàn)在南方,這現(xiàn)在看來是其實是公轉(zhuǎn)造成,但當時的人們不知道,于是就有人開始思考,南邊會不會也有一塊和我們這里一樣的大陸呢?最早提出這個觀點的是亞里士多德。
這個觀念后來由托勒密進一步擴展,他并相信印度洋就位在南方大陸的附近,因為這項才能與北半球的大陸達成平衡,因此就有了未知的南方大陸這一說法,在歐洲人的地圖上,都會有這樣一塊大陸存在,也就是我們看到的《坤輿萬國全圖》南極附近那塊廣袤的土地。
也就是說《坤輿萬國全圖》并沒有南極大陸,而是參照了歐洲的南方未知大陸這一畫法。
《坤輿萬國全圖》這幅地圖還有很多未解之謎,對于我們研究當時的歷史以及當時人們對世界的認知有很大的幫助,期待能有更多的成果發(fā)布。
馮兩努曾說過:“世界會向那些有目標和遠見的人讓路?!痹诎l(fā)展的路上,能夠長遠放眼未來是一種很重要的能力。先鋒的步伐永遠不會一成不變,墨守成規(guī)的人只會在無形之中被潮流拋棄。就像那將閉關鎖國貫徹到極致的清朝,從一開始就放棄了進步的機會,最終只能把這份愚昧化作了最大的笑柄。
從14世紀開始,在航海術的發(fā)展下, 探索 未知之地的潮流在各地掀起。冒險者就是最大的開拓者,而也正是這段時間里,各種各樣的地理大事件頻繁被發(fā)現(xiàn)。對于世界的了解在歐洲已經(jīng)達到了一個很高的地步,世界地圖也一度被視為一種開放的象征。
可毋庸置疑的是,自1723年起雍正帝就已經(jīng)拉開了閉關鎖國的帷幕,到了乾隆時期的大力推行,清朝早已經(jīng)陷入了徹底的封閉之中??伤麄儾]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還在沉浸在自己的“強大”里。但對比一下,當看到了明朝繪制的世界地圖之后,人們才終于明白清朝皇帝的愚昧已經(jīng)到了什么地步。
1581年,一位名叫利瑪竇的意大利傳教士遠渡重洋,來到廣東進行了傳教布道。但在這個由航海帶領起來的文化交流熱潮中,除了傳播信仰他還帶了很多頗具西方特色的東西。其中,一本名為《萬國圖志》的圖冊引起了萬歷皇帝的注意。
受到傳喚,1601年利瑪竇獲得了機會進宮朝見。這一次他向明朝天子展現(xiàn)了所有他帶來的精彩之物,并獲得了很好的反響?!度f國圖志》是根據(jù)意大利人的認知描繪的世界地圖,如此稀奇的物品讓萬歷帝非常喜歡。沒有任何猶豫,他立刻派遣大臣李之藻前往協(xié)助傳教士,用漢語制作一個全新的版本。
早在1405年的時候,永樂年間就有過鄭和下西洋這種航海壯舉。對于明朝人來說,大海已經(jīng)不是一個陌生無比的東西,留下的《鄭和航海圖》更是宛如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所以在面對世界地圖的時候,萬歷帝表現(xiàn)出了極高的熱情,這種對于新領域的認知正是明朝皇帝們最熱衷的事情。
1602年,在李之藻和利瑪竇二人的努力之下,《坤輿萬國全圖》橫空出世。它全長近乎4米,用不同的顏色標注出了當時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五大洲。除了還沒有被人踏足的澳大利亞外,就連尚處于傳說中的南極洲都有了標注。清晰無比的地理劃分讓明朝對于世界有了更新的認知,而它也堪稱是當時最為全面的世界地圖了。
這一張地圖不僅僅只是意味著萬歷皇帝對于新事物的開放,更是表達了一種明朝對于未知之處仍愿意不斷 探索 的心。而相比緊隨其后的清朝,他們不僅僅走上了閉關鎖國的道路,更是對這張成功的世界地圖絲毫不重視,最終讓之正本流失,僅有拓本傳世。
失去了開放創(chuàng)新和不斷 探索 的心,終究是不會再擁有什么發(fā)展了的。在明朝末年,面對趁內(nèi)亂之際來犯的外國軍隊還能以強勢的態(tài)度大獲全勝,可清朝就是一邊倒被壓制。成功從不會等待冥頑不化之人,從他們對于世界地圖上的態(tài)度就可以看出,清朝的皇帝們有多愚昧無知了。
?八方稱雄,天下為尊。?這是很多網(wǎng)絡小說形容秦始皇的語句,可以說是充分表達了秦始皇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氣概。但可惜的是,大部分人在描寫這一段的時候都是強調(diào)天下的概念,而這個天下在古人的認知中,就是所謂的宇宙及時間與空間的總和。
但是后來我們都知道,中國不是天下,也不是天下的中心,我們只是世界組成的一部分,我們認知中的地圖,只是我們想象中的局促區(qū)域。還記得當年第一幅世界地圖出現(xiàn)的時候,所有的人都無比的震驚,原來世界那么大,原來我們那么小,原來地球還是個圓的。西方人憑借著這樣的知識,刷新了自己對于世界的認知,并且開啟了新航路。
根據(jù)史書記載,第一張世界地圖來自于明朝萬歷皇帝時期,但是它帶給我們的影響確實有些尷尬。那么這個尷尬到底是什么呢?
一、古代中國第一張世界地圖
關于中國的第一個世界地圖,在王樹增老師的《1901》有描寫到,這個世界地圖的名字叫做《坤輿萬國全圖》,而且是由利瑪竇親自為萬歷皇帝繪制的。
一般來說,當中國擁有了世界地圖,那就暗示著中國地理認知的大進步,也是明代科技的一次大發(fā)展。但可惜的是,《1901》里面講述的內(nèi)容真的格外沉重,甚至有些讓人心痛。因為,利瑪竇把這幅世界地圖貢獻出來的時候,整個大明王朝迎來了一次地震,整個知識分子都迎來了一場山呼海嘯般的刺激。
據(jù)說,當時萬歷皇帝被驚嚇的根本無法坐穩(wěn),而且大罵利瑪竇是一個妖人。當時旁邊的太監(jiān)更是直接表示,大明乃天下之核心,大明乃天下之根本,怎么可能如同地圖一般偏遠中心。
于是,利瑪竇在一片疑惑聲中被人給差點趕了出去,直到后來仔細了解關于天下的概念以后,他才立刻改了過來,硬生生的把中國劃在了世界的中心。
王樹增老師的描繪真的讓人看了揪心,因為中國人看到的世界地圖不是興奮而是恐慌,知識分子的恐慌是因為他們曾經(jīng)對于天下的信仰崩塌了,萬歷皇帝的恐慌是因為原來大明王朝不是天下之中心,他的統(tǒng)治信心遭到了刺激。
所以,當年的第一幅世界地圖造成的影響之大,真的如同山呼海嘯,也正因為如此,這幅地圖并沒有真正改變大明王朝的命運。
二、地圖背后的含義
但可惜的是,當世界地圖登場的時候,大明王朝的統(tǒng)治者和他的士大夫不得不面臨一個殘酷的事實,明王朝不再是天下的中心,而且對國家擁有極度自信的大國臣民們,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原來也是微不足道。這樣的刺激讓大國無法接受,讓皇帝無法接受也讓士大夫覺得恐慌,所以他們寧愿沉浸在夢里,也不愿意再去有一絲一毫的探索欲望。
因為,越是接近這個地圖,越是去探索世界,越會發(fā)現(xiàn)地圖是真的,這是一種夢的破滅,也是一種大國自尊的毀滅。萬歷皇帝不能接受,士大夫集團也不能接受,但這卻是東西方合作的一次崩盤,也是明朝的悲哀。
所以,從王樹增老師的著作來看,這一次東西方的交流真的很失敗,而且給明朝造成了巨大的自我打擊。
那么,這幅地圖真的沒有任何好處嗎?答案也不完全。
三、地理概念的認知
當年,利瑪竇面臨這樣一個尷尬的狀況,他內(nèi)心的恐慌與失望肯定是難以言喻的。因為利瑪竇認為東方有東方的好,西方有西方的妙,兩者結合必然會產(chǎn)生一個非常悠久偉大的東西。
但可惜的是,他突然發(fā)現(xiàn)東西方無法融合,但是這個傳教士也的確有一套,他學會了以東方的方式去宣傳西方的知識。于是利瑪竇很快就改頭換面,以一個儒家學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在東方的高級人員身邊,他不斷的以東方人的學術概念來闡述西方的一些理論知識。
于是,在這個背景之下,大家了解到了世界,大家了解到了地球是圓的。但是這些知識實在是太過于荒謬,所以以東方的言論來說,根本就讓人無法接受,而如果西方的言論來說,東方人會視之為邪惡。
因此,利瑪竇的學術,雖然在一些頗有知識人網(wǎng)的學術分子之中得到了很好的保存,但卻并沒有真正推廣開來,他們只是把這當成了奇思妙想。但不管怎么說,地理的認知概念已經(jīng)在利瑪竇的手中傳播了出去,并且被知識分子保留了下來。
四、萬國全圖的創(chuàng)造性
如果真的要說《坤輿萬國全圖》沒有改變明王朝和大明皇帝,這句話是對的,但是它對于中國的影響實在是很大,如此精密的繪圖結構,被大明王朝的這些官員給記了下來。
而且,關于地圖的標注,還有地方特產(chǎn),還有各種各樣的風土人情的融合,都使得中國的地圖技術得到了極大的突破。但是這種突破不是當代而需要到未來,而且這種研究與歷史性,只是被偷偷摸摸的進行。
更為重要的是,萬國全圖是代表著東西方合作的產(chǎn)物,雖然它已經(jīng)由東學西間變成了西學東漸,但其融合性質(zhì)依舊沒有降低,而且成為歷史的里程碑。
五、歷史的無奈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富有傳奇意義的歷史古董,他既沒有貝利瑪竇傳播到全國,也沒有為這些知識分子推廣利用,只是被束之高閣,甚至在長時間里面成為萬歷皇帝的心魔。有明一朝沒有把它成為真正的科技研發(fā),但是卻被很好的保存了下來,當做歷史的見證。后來到了清王朝時期,這些歷史古董都被無情的拋棄,原本無限的與西方和平接軌,卻被另外的殘酷方式被斬斷??萍佳邪l(fā)之路也最終回到了封建野蠻之路,雖然清朝不是有意為之,但這也是一種很大的無奈。西學東漸的和平嘗試,就以這樣的方式尷尬破產(chǎn),而等到再一次西學東漸的時候,則是后來的船只與大炮,不得不說,這真的是讓人感慨萬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0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