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信是中國軍事思想“謀戰(zhàn)”派的代表人物,被人奉為“兵仙”、“戰(zhàn)神”。王侯將相”他一人全都勝任,還有人評價他“功高無二,略不世出”,可是這樣一位將軍卻受過胯下之辱。
韓信從小就失去了父母,靠著釣魚維持著基本的生活,他經(jīng)常受人欺負,一次,一個屠夫嘲笑他說:“你雖然長得又高又大,喜歡帶刀配劍,其實你膽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話,你敢用你的配劍來刺我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br/>
韓信自知硬碰硬肯定吃虧,于是,當著許多圍觀人的面,從那個屠夫的褲襠下鉆了過去。所以,韓信忍受得了一時羞辱,方能成大事。正所謂,丈夫能忍天下之不能忍,故能為天下之不能為之事。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韓信胯下之辱的由來是什么
說的是當年韓信衣食無著,很落魄,經(jīng)過一個河邊,有個洗衣服的老婆婆看見了,就給了他飯和衣服,韓信說將來一定報答他。
后來在劉邦手下功成名就,就【至楚,召漂母,賜千金。召辱己少年令出胯下者,以為中尉,告諸將相曰:“此壯士也。方辱我時,我寧不能殺之邪?殺之無名,故忍而就此?!薄?br>就是到了楚地,召見漂母(就是洗衣服的婆婆),賞了千金(不是金子,是銅)。又召見當年受胯下之辱的少年,讓他做了中尉。
歷史上對韓信的記載,大概就是從他少年時代開始的。
少年時的韓信,性情放縱,不拘禮節(jié),整日佩帶一把不知從哪里來的寶劍,浪跡鄉(xiāng)間,游手好閑,這樣的形象很容易讓人覺得韓信是一個好逸惡勞、愛慕虛榮、眼高手低的廢物。
因為沒人瞧得上,又沒有經(jīng)商謀生之道,少年韓信只得靠四處蹭飯,勉強活下去,日子過得很悲哀,甚至有些厚顏無恥。
但就是在這樣的處境下,韓信卻做了一件事,雖然窮得叮當響,但他還是執(zhí)意為亡故的老母親找了一塊又高又寬敞的墳地,而且還說,他找的這塊墳地可安頓下一萬戶人家。
從窮困潦倒堅持佩劍,到身無分文要為亡故的老母親找萬戶墳地,從貶的角度講,韓信這人確實太愛慕虛榮,而如果從不那么貶的角度講,韓信這人內(nèi)心有傲氣,有抱負,但他的傲氣、抱負也有致命的問題,那就是他有強烈的功名欲望。
可以說,后來劉邦要殺他,就是因為他的功名欲望太不可控,雖然在能反的時候沒有反,但他的內(nèi)心始終是不安分的。
除了為亡母找墳,少年韓信還有兩件事很有名,一是漂絮老母給他的?一飯之恩?,一是惡少屠夫讓他遭受的?胯下之辱?。
漂絮老母的?一飯之恩?,韓信終生銘記,并且在衣錦還鄉(xiāng)后隆重地謝了這?一飯之恩?。
雖說人杰記恩是常態(tài),但此事發(fā)生在韓信身上還是極具宿命的意味。
韓信的發(fā)跡之路不像那些一路拼殺的亂世梟雄,他是攜天才之姿一夜成名,并且在一夜成名后一發(fā)而不可收拾。
相比那些歷經(jīng)磨難而成功的梟雄,韓信的發(fā)跡之路太順,太簡單,太干凈,因而他對人性的洞察并不深刻。
如果他天生是個心狠手辣的人,倒還好說,關鍵他是個看重?一飯之恩?的性情中人,而劉邦何嘗又不是另一個給他?功名一飯?的恩主呢,所以后來叫他反劉邦,他做不到,總是寄希望于人性的善與義,但作為開國帝王,劉邦是皇權至上,一切有可能威脅他大漢皇權的都必須毫不留情地剪除。
內(nèi)心有著強烈的功名欲望,但又有著一味講恩情、講善義的單純性情,如此矛盾的韓信一旦陷入險惡的政治漩渦,怎可能會有好下場。
韓信,秦末淮陰(今江蘇淮陰市西南部)人。他小時候讀過書,拜過老師,學得文武雙全。后來,他父母雙亡,家中越來越窮,只好流落街頭。
他雖然很窮,但也像武士、俠客一樣,身上總佩著一柄寶劍?;搓幊抢锏囊话嗌倌昕戳撕懿豁樠郏H⌒λ?,他也不跟他們計較。一次,他們又在街上相遇,這班少年要捉弄一下韓信,攔住他說:“韓信,你文不文、武不武的,像個什么呀?我們看你還是把身上的劍摘下來扔了吧!”
這班少年中,有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沖著韓信說:
“你身上老是帶著劍,好像很有兩下子似的。但我知道你是個膽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嗎?敢,就拿劍來刺我;不敢,就在我的褲襠下鉆過去!”
說著,這屠夫的兒子撐開兩條腿,在大街上來個騎馬蹲。韓信盯著他看了一會,趴下去,從他的褲襠底下爬了過去。這班少年見了,一個個笑歪了嘴,給韓信起了個外號叫“鉆褲襠的”(文言叫胯夫),認為韓信是個無用的懦夫。
可就是這個胯夫韓信,在楚漢戰(zhàn)爭中被 劉邦 拜為大將,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西漢王朝建立后,韓信被漢高祖 劉邦 封為楚王,以下邳(今江蘇睢寧西北)為都城。韓信便捧著楚王大印,衣錦還鄉(xiāng)。
淮陰也屬楚地。韓信到了下邳,就派人到淮陰把那個屠夫的兒子找來。那屠夫的兒子嚇得直打哆嗦,以為韓信要報“胯下之辱”的仇,不料韓信對他說:“你不必害怕,鬧著玩的事有的是,何必這么認真呢?你當時倒是挺勇敢的,就在我這兒做個校尉吧!”
那屠夫的兒子沒想到韓信這么寬大,不由連連叩謝。韓信對手下的將士說:“他也算是個勇士。當初他侮辱我的時候,我難道不能把他殺了嗎?可那有什么意思?就因為我能忍辱負重,才有今天。因此,也可以說他是督促我上進,去建功立業(yè)的人?!?/p>
手下的將士聽了,都十分欽佩。
后來,“胯下之辱”這一典故,用來形容有才能的人未顯達時被人鄙視、嘲笑,遭到羞辱。(牟楚)
《史記·淮陰侯列傳》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年幼時家里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韓信白天幫哥哥干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
于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給別人當傭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持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韓信說將來一定要報答她。
后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jīng)給他幫助的老人。他于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里,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
擴展資料
歷史評價——
司馬遷:“韓信、盧綰非素積德累善之世,徼一時權變,以詐力成功,遭漢初定,故得列地,南面稱孤。內(nèi)見疑強大,外倚蠻貊以為援,是以日疏自危,事窮智困,卒赴匈奴,豈不哀哉!”?[34]?
班固:“周室既壞,至春秋末,諸侯耗盡,而炎、黃、唐、虞之苗裔尚猶頗有存者。秦滅六國,而上古遺烈掃地盡矣。楚、漢之際,豪杰相王,唯魏豹、韓信、田儋兄弟為舊國之后,然皆及身而絕。橫之志節(jié),賓客慕義,猶不能自立,豈非天虖!韓氏自弓高后貴顯,蓋周烈近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秦始皇祖母夏姬如何成為太后的
下一篇: 中國古代服裝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