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曹操和孔融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若要分析曹操這個人的性格特點,陰險狡詐和知人善用是少不了的。曹操能夠在三國留下威名,他背后的幕僚團隊功不可沒。傳說這智囊團的人數(shù)有近一百人,只要你有真本事,無論你人品優(yōu)劣、行為作風(fēng),曹操都會提拔重用。
孔融好虛名而不切實際。其實吧,孔融這一生都在為名利而活,且看他讓梨的故事,他一點點的小心機小謙讓就讓父母宗族交口稱贊,當然會嘗到甜頭。他謙讓的動機需要大家思索,謙讓是好事,但是不要總是想著虛的名氣名利什么的,一輩子追逐虛名還有完沒完??兹诤脿巹俣磺袑嵱谩?/p>
這段記載的大意是:孔融被拘捕,朝廷內(nèi)外都非常驚恐。當時孔融有兩個兒子,大的九歲,小的八歲,兩個人依舊在玩琢盯的游戲,沒有一點慌張的樣子??兹趯ε蓙碜ゲ端娜苏f:“希望罪過只加在我一人身上,兩個孩子能否保住性命?”孩子們從容上前說道:“父親您難道見過搗翻了的鳥巢下面還有完好的鳥蛋嗎?”不久兩個兒子也被拘捕了。
當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后,孔融又跟曹操杠上了。史載,曹操攻打鄴城,袁紹家的女子多被掠走,曹丕還娶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兹趯懶沤o曹操:“武王伐紂,把妲己賞賜給周公?!辈懿賳柨兹诖嗽捄我?,孔融答,想想現(xiàn)在發(fā)生的事情就有答案了。曹操討伐烏桓,孔融又譏笑他不自量力。因為饑荒戰(zhàn)亂,曹操準備在民間禁酒,孔融多次寫信給曹操反對禁酒,而且言語多有“侮慢”
孔融此人,只要是上過小學(xué)的,應(yīng)該都知道,“孔融讓梨”的故事都知道,但實際上,不是孔融懂得禮讓,而是因為孔融此人自小就懂得如何討好父親長輩??兹谀晟僦畷r,就有很突出的才華,真正讓他聞名的,是因為在收留被誣陷的張儉暴露之后,孔家一門,母親和兄弟兩都爭相赴死,這樣子,名聲才傳遍了。
孔融因了幼年奇事,名揚天下,世人皆知,遠近聞名。三十八歲的時候已經(jīng)是北軍中候,虎賁中郎將,北海相,也就是北海的軍政一把手了。當黃巾軍前來攻打北海,孔融表現(xiàn)出慷慨激昂的樣子,飲酒上馬,似乎大有掃平黃巾軍的英雄氣慨。但真的動起手來,被殺的落花流水,自夠自地逃命了……
曹操愛惜有才能的人,但是有個條件,那就是不能反對他。尤其不能反對他挾天子令諸侯打天下成霸業(yè)。
東漢末年,朝廷衰微,各路諸侯群雄爭霸。這些諸侯都不是省油的燈,各懷鬼胎蠢蠢欲動,意欲擴張勢進而獨霸天下。曹操抓住時機劫持和控制了漢獻帝,為自己爭得了政治上的便利,但也遭到一些信奉儒家尊崇皇權(quán)的讀書人的強烈反對,孔融就是其中一個。對于這一點,曹操早有心理準備。曹操認為,干大事就不能顧忌太多,什么皇權(quán)、簒逆之類,只要手里有刀槍有實力,什么都能夠解決。等到得了天下,成王敗寇,自有公論。
孔融是孔子的后代,又是個大才子,名望很高,因此被曹操請到許都做官。曹操這種做法完全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在政治上獲得世人的支持。所謂得民心者得天下嘛??兹谝仓肋@一點,可是他這個人有點不識時務(wù)。在他眼里曹操完全是個投機發(fā)家的國賊,根本不是什么漢丞相。他對曹操各種為政舉措大都看不慣,還經(jīng)??诔霾贿d之言,冷嘲熱諷。曹操聽到以后自然是懷恨在心,但是顧忌孔融的名望,沒有對他下手,只是暗地里進行了警告,要他說話做事知趣點,不要引火燒身。
孔融生性耿直,沒把曹操的警告放在眼里,繼續(xù)我行我素。
由于長期戰(zhàn)亂,糧食產(chǎn)量在短時間內(nèi)難以提高,曹軍的軍糧有時候都發(fā)生困難。曹操為了積囤軍糧,下令盡量減少釀酒,說是古往今來經(jīng)常因為喝酒誤事,甚至亡國??兹诠_反對,說自古以來沒有說是喝酒出過什么大事,更沒有什么因為酒而亡國,完全沒必要。他說曹操目的是省下糧食充做軍糧,借著漢獻帝名義到處征伐為自己擴充勢力。
孔融口無遮攔,一下子揭穿了曹操的老底,曹操心里有多恨他可想而知。
……
孔融的死不是偶然的,這是實力派和正統(tǒng)派你死我活針鋒相對博弈的結(jié)果。然而無情的事實是,沒有實力就沒有一切。曹操為了自己的霸業(yè),絕不能容忍和他陽奉陰違的人,更不能容忍唱對臺戲的人。順倡逆亡,政治,從來都是殘酷無情的。
孔融讓梨的故事,表達了他謙讓的品德,但拋棄孔融的身份,來談這種品德,其實很多小朋友都有,只是沒人會去記錄罷了。
謙讓,也不等于“孝順”。
曹操在殺孔融時,給出了他不孝的三大罪:
1、不忠于國家,在國家危難之際招兵買馬,還說出自己可以取代劉姓漢家天下的話;
《后漢書》:少府孔融,昔在北海,見王室不靜,而招合徒眾,欲規(guī)不軌,云“我大圣之后,而見滅于宋,有天下者,何必卯金刀”。
2、挑戰(zhàn)綱常倫理,將父母與自己的關(guān)系,形容成欲望的產(chǎn)物;
《后漢書》:云“父之于子,當有何親?論其本意,實為情欲發(fā)耳。子之于母,亦復(fù)奚為?譬如寄物缶中,出則離矣”。
3、不尊重儒家先圣,對自己祖先孔子不敬。
《后漢書》:衡謂融曰:“仲尼不死?!比诖鹪唬骸邦伝貜?fù)生?!贝竽娌坏溃藰O重誅。
孔融的三不孝,是郗慮暗中狀告和曹操早已對孔融心存殺機的產(chǎn)物。
三國時,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而孔融卻處處與之作對。
曹操的兒子曹丕娶甄氏時,孔融便給曹操送了封信,上面寫著:“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
曹操很疑惑,問孔融,這是什么典故呢?
孔融回答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p>
這個想當然耳,換言之,便是孔融在罵曹操破壞規(guī)矩,胡鬧!
長此以往,孔融處處與曹操作對,早已讓曹操憋了一肚子火,所以郗慮告狀時,算是給了曹操一個正當殺孔融的借口,兩人一拍即合。
文/腦洞趣味歷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討論。
如果喜歡,歡迎點個關(guān)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將為您帶來有趣的文章分享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14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霍去病是怎么死的為何霍去病會英年早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