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現(xiàn)代青年來說,因為戀愛自由,婚姻自由,所以門當戶對不是很重要。不過換到了古代,你也這樣想,那就只能GG了。朱元璋和馬皇后的女兒安慶公主就是最好的栗子!
安慶公主在那個年代可以說走在潮流先鋒,在其他姐妹兒都嫁給富二代時,她倒好,相中了窮小子,歐陽倫,唉!又是一個被顏值霍霍的姑娘。
歐陽倫這人顏值爆表,人品卻不咋得,當了駙馬后,背著老丈人干了不少壞事,偷偷派人在境外叛賣茶葉,從中謀取暴利,還縱容家奴毆打侮辱官吏,最后被人告發(fā)。
安慶公主的芭比雖然疼她,但是對于自己女婿做出這樣的事情,一樣不能原諒,賜了歐陽倫死罪,安慶公主也因此開始了自己守寡生涯。
所以,不能說現(xiàn)在的女生太作,如果選個窮小子還不能真心對自己的話,不如選個條件好的。大家覺得呢?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安慶公主的守寡生涯
洪武三十年宮中, 安慶公主在朱元璋面前為自己的丈夫,當朝駙馬歐陽倫求情,請求父親饒過自己丈夫一名 。安慶公主是馬皇后的親生女兒,是朱元璋很疼愛的女兒,但這一次,安慶公主提出的要求被朱元璋否決。
這對父女之間因為一個男人,產生了很多激烈的對話,甚至可以說“翻了臉”。
駙馬歐陽倫做了什么?讓朱元璋下決心讓自己的女兒守寡呢?
安慶公主拼死為自己的丈夫求情,又得到朱元璋怎么樣的答復呢?
歐陽倫原本只是一介布衣,科舉考試中高中進士,一步登天,一舉成名,而且這個小伙長得比較帥,在京城更是很受歡迎。高中進士之后的歐陽倫,可真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顆看盡長安花”。
人長得帥,又有好工作 ,放到現(xiàn)在歐陽倫這種人肯定是人見人愛的,會成為很多女孩的如意郎中。想當時歐陽倫也跟現(xiàn)在差不多,是許多女孩子的如意郎中,不過他卻沒有選擇的權力,因為 朱元璋和他的寶貝女兒安慶公主看上他了。
就這樣,歐陽倫的身份從一介布衣,變成了擁有穩(wěn)定工作,擁有幸福愛情,還擁有無限的升職機會,這樣的人生豈不幸福美滿。
我不知道別人態(tài)度怎么樣,我是十分羨慕歐陽倫。令人羨慕嫉妒恨的歐陽倫,開始了他的幸福生活。
不過可惜的是,歐陽倫只有“善始”,沒有“善終”,甚至連“善中”都沒有做到。
我們不知道歐陽倫具體是什么心態(tài),猜測一下跟那些買彩票中獎了的人一樣吧,典型的暴發(fā)戶心態(tài)。那些中彩票的人 剛開始還能夠很好的生活,后來開始“吃喝嫖賭”,導致“妻離子散,家破人亡” ,最后總結一下那個中獎的彩票毀了自己的生活。
歐陽倫也一樣,這個駙馬身份毀了他。
剛開始他這個駙馬做的很滋潤,也是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可能是剛開始畏手畏腳,也可能是在天子眼皮子底下,不敢有什么大動作。
雖然有朱元璋和駙馬身份的束縛,歐陽倫還是等來了類似“ 中彩票的人的“吃喝嫖賭” ”的機會。
洪武三十年, 歐陽倫被派往四川、陜西一帶, 歐陽倫的機會來了。
在這天高皇帝遠的地方,歐陽倫終于有機會胡作非為了。他要干的是犯王法的買賣——走私。
歐陽倫自己作為駙馬和欽差大臣的身份,在邊界更是如入無人之地, 肆無忌憚的走私茶葉,賺取大量的錢財 ,當?shù)氐墓賳T因為他是駙馬加上朝廷命官,不敢去管,也可能根本管不了。
歐陽倫的策略也很聰明,因為駙馬乘坐的車可以避開邊境官員的檢查,是完美藏茶葉偷偷偷走私東西的好地方,當?shù)氐墓賳T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面對歐陽倫的走私,當?shù)氐墓賳T畏手畏腳不敢行動,歐陽倫的膽子卻越來越大,走私越來越嚴重。
歐陽倫這看似天衣無縫的走私,家奴周保成了壓倒歐陽倫的一座大山。隨著走私規(guī)模的擴大 ,周保也是越做越大膽,十分蠻橫 ,仗著自己主子是駙馬,根本不把當?shù)氐墓賳T放在眼里,還瘋狂羞辱當?shù)氐墓賳T。
有次, 巡檢稅吏遇到了周保,周保羞辱甚至毆打了巡檢稅吏,這個官吏不堪其辱,向朝廷舉報了歐陽倫。 朱元璋知道了這件事后,大怒。按照《大明律》,大量走私茶葉這種是重罪,應該被凌遲處死。安慶公主知道后,為自己的丈夫求情。
這對父女,因為一個男人,大吵了起來。
安慶公主問朱元璋:“ 天下這么多貪污犯你能殺完嗎? ”
朱元璋回答:“ 你怎么知道殺不完! ”
安慶公主又說:“ 駙馬這罪不該死??! ”
朱元璋斬釘截鐵的回答:“ 皇親國戚犯罪,罪加一等! ”
甚至安慶公主都把馬皇后的靈牌拿出來,請求讓馬皇后的在天之靈,幫助自己,留自己丈夫一條性命。
安慶公主一頓死纏爛打,最終朱元璋也只是同意歐陽倫自盡。安慶公主努力死纏爛打,只是 給歐陽倫爭取了個比較體面的死法。
我國古代,酷吏十分鼎盛的有三大時期,分別是西漢武帝時期、武則天時期和明朝朱元璋時期。朱元璋任用了很多酷吏,明初幾大案都是牽連幾萬人的。
有人說朱元璋兩種人不殺:一種是百姓,一種是皇族。 在洪武二十二年,李善長的案子中,李善長的兒子李祺因為是駙馬,他們夫妻二人只是被流放,其他人全部被殺。
或許這個案子給了歐陽倫犯王法的底氣,別人是駙馬,我也是,但他沒有搞清楚的是,別人的罪是“莫須有”的,你自己的罪是實打實的。
歐陽倫就類似于現(xiàn)在我們很多暴發(fā)戶一樣,剛發(fā)家還能克制住自己,但時間越來越久就逐漸迷失了自己。
歐陽倫的經歷,能給我們很多人些教訓吧。
說太明太祖朱元璋,他的脾氣是無人敢惹,殺人如麻,無人敢招惹 。在自己建立明朝時不知殺了對少大臣。自此后,明朝的大臣都很畏懼他,深怕自己說錯了話,就沒有了腦袋。歐陽倫自以為是安慶公主的駙馬,肆意妄為,走私犯法,最后被朱元璋知道后,直接以死刑論處。
一、歐陽倫的得意忘形是自己走向死亡主要條件
歐陽倫,安慶公主的夫君。因為自己博學多才、談吐舉止得體,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甚得朱元璋的青睞,所以決定將安慶公主許配給他?;噬嫌H筆點名,天賜良緣,加上安陽公主是朱元璋最疼愛的公主,倆人的婚后生活定是夫妻雙雙恩愛把家還。
身為皇親國戚,自然從地位上就會被別人高一截,再者,自己娶的老婆還不是一般的老婆,而是當朝皇上最寵愛的公主,他日的仕途之路肯定是順風順水了,畢竟這塊肥肉不是誰都可以吃的起的。就是因為自己的駙馬爺,所以忘記了自己的身份,在婚后,雖與公主百般相愛,但是為人的品質卻是直線下滑。因為看到了走私的紅利,所以他憑借著自己的駙馬身份,開始一點點地貪圖便宜,甚至還因為交稅的問題,將稅務局的官員好生地羞辱了一頓。
二、明朝乃是我的心血,哪能由得你胡來?
朱元璋雖然在大臣的眼里一個比較兇殘的君主,但也是一個講理的君主。明朝是自己一手建立的王朝,當然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長了,所以,在明朝成立之初,朱元璋非常憎惡那些貪官污吏。凡是有此行為的人,都不得好死,即便是自己的親人也算是如此,而歐陽倫就是這樣專門給自己找事兒的一個人。
自知明朝是朱元璋一手建立起的,非常重視明朝的發(fā)展, 對于朝中的大臣自己更是嚴加看管,凡是有忤逆自己的人,一般都不會看見明天的太陽,更不要說是貪污了。結果自己卻因為是當今駙馬而得意忘形,不知天高地厚,居然還挪用國家公款,還拒不繳稅。這一下,直接把朱元璋氣的夠嗆,聽到此事后,不管是誰求情,他依舊毫不猶豫地將歐陽倫送去了刑場。
因為這駙馬歐陽倫犯了國家重罪,朱元璋才會按照國法處死他,可安慶公主救夫心切,便捧出馬皇后的靈位,想讓朱元璋放過她的駙馬一回。朱元璋并沒有給安慶公主這個恩德,不是因為他不在乎與馬皇后的情分,只是駙馬犯的罪實在是罪無可赦,不殺不足以立威,所以他才會不顧愛女的苦苦哀求,也要處死駙馬。
歐陽倫是進士出身,典型的青年才俊。據說他這個駙馬,是安慶公主自己挑中的,所以他們夫妻二人的感情也非常好。可歐陽倫是個喜愛斂財之人,他雖然貴為駙馬,但當時明王朝也就才建立沒多久,再加上之前中原地區(qū)長期混戰(zhàn),明王朝的家底富裕不到哪去。朱元璋又是個貧苦大眾出身,他登基后,雖然不至于還在過簡樸的生活,但也絕不是尚奢侈之風,明王朝的皇室也就是普通富貴人家,離豪門還是有一些距離的。
而且明王朝對待皇親國戚,基本上就不委以要職,也就是說,歐陽倫坐上了明朝的駙馬,沒得權也沒得勢,就更別說能有潑天的富貴。可能這與他想象中的駙馬的待遇相差太大,當然他也不能因為不滿意待遇就甩了公主,除非他不想要命了。既然皇室給不了他要的富貴,那他自己就自發(fā)圖強,開出一條通財之路。
于是歐陽倫便盯上了邊疆走私販鹽和茶葉的營生。自古鹽和茶葉都是生活必需品和高消費品,關乎民生,如果有大規(guī)模走私,必然會影響到官府收入,最后影響到國家財政,嚴重的可能會激發(fā)民變,一般歷朝歷代販賣鹽和茶葉都是官府營生,不允許民間經營??勺咚禁}和茶葉利潤豐厚,基本上要是能壟斷這兩個營生,那就是可以富可敵國,當然要是有人敢走私,那就是跟皇家在搶飯碗,往大了說就是想謀朝篡位,往小了說也是在擾亂帝國的金融秩序,亂了民生,也是國家蛀蟲。所以只要敢走私鹽和茶葉,那就是重罪死罪。
歐陽倫不是不知道走私是重罪,他之所以敢這么做,也是因為他的媳婦安慶公主可是朱元璋與馬皇后最心愛的小女兒,他這個駙馬也跟著沾光受寵。地方上的官員即便知道他在走私,也沒有人敢上告他。就算上告到朱元璋那,按照他媳婦的恩寵,也會力保他無礙,所以他才會肆無忌憚地走私。他在邊疆走私之時,幾乎連遮掩也不遮掩,大張旗鼓的走私,而且還囂張到讓家奴毆打巡查的官員,在當?shù)赜绊憪毫印?/p>
朱元璋知道后,那就一個生氣,要問斬歐陽倫,安慶公主連哭帶求朱元璋好久,朱元璋就是不松口,后來安慶公主只能請出母親馬皇后的牌位,朱元璋還是沒有放過歐陽倫。雖然說駙馬歐陽倫確實犯了重罪,但畢竟是駙馬,他若死了,安慶公主就得守寡,為了愛女,朱元璋也不是不能免他的死罪。主要是歐陽論走私事件影響太壞,他太過囂張,犯了眾怒。而且他身份還特殊,還是朱元璋的女婿,如果朱元璋放過他,皇室子弟便有樣學樣,那朱元璋怎么能讓天下臣民信服明王朝的統(tǒng)治?朱元璋辛辛苦苦建立的威望就會一夜坍塌,所以朱元璋才會不得不殺駙馬在皇室立威。
1,金末元初許衡:我的心還有主人。
許衡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一年夏天,許衡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于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這時,有人突然發(fā)現(xiàn)道路附近剛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于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你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xiàn)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
2,魯迅:嚼辣椒驅寒。
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3,明朝名臣于謙:兩袖清風。
于謙居官清廉。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些當?shù)氐慕伵痢⒛⒐?、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br>4,春秋時期魯班學藝。
年輕的魯班千里迢迢來到終南山學藝。上山的道有千把條,他選中正中間的一條套上山了,他來到山頂?shù)娜g小平房前,拜師學藝。 經過三年苦學,終于學好了手藝,成為木工祖師,他拿起了自己磨的刨子、鑿子和斧子,告別了師傅,下了山。永向人們奉獻出精致的木材。而魯班在人們心中建起了深厚的位置,魯班學藝便成了后人磨練自己的目標。
5,宋代司馬光警枕勵志。
司馬光是我國北宋時代的大學問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xù)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這樣學習的結果,終于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② 有關自律的作文,中間有名人自律小故事
白玉霜是著名評抄劇演員,演技很襲高,被人稱做“評劇皇后”。她為了做到自知、自律,不論三伏酷暑,還是三九嚴冬,一有時間就去練功,練嗓子。有人對她說:“你已成名了,干嘛還這么苦練?”她笑笑說:“戲是無止境的。”并且她能虛心聽取別人的意見,不管什么人,只要給她指出缺點,她都非常高興。
2.吳晗在清華大學時,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因沒有錢,就趕寫了一篇《清明上河圖與金瓶梅的故事》換取了10元稿酬,買了這部書。但他對自己寫的這篇文章不太滿意,在與老師的信中說:“在暑假中倉促草成,本不想發(fā)表,因想買一部《明史紀事本末》一時湊不齊錢,所以只能送與本校周刊,拿到了10塊錢,大概可買一部了?!边@件事吳晗深引以為疚,第二年為這篇文章寫了一個補記,進一步為這篇文章匡正與補缺,使自己的觀點趨于完善。
③ 古今中外一些偉人自律自省的故事10個。
1、宋朝司馬光出生于官宦世家,從小機智過人,勤奮好學.剛滿二十歲即考上進士。他為官清廉,公務之余常利用時間讀書,立志寫一部通志,作為人們的借鑒。
為了把握時間讀書,他特意制作一個圓木枕頭,枕頭的妙用是睡覺時身子只要一翻動,它就會滾動,人也就驚醒了,可以繼續(xù)研究學問,因此稱「警枕」.每當司馬光需休息時,便枕著「警枕」,如此學習的結果,終于成為一位學問淵博的人。
2、我國著名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資本論》最早的中文翻譯者王亞南,1933年乘船去歐洲.客輪行至紅海,突然巨浪滔天,船搖晃得使人無法站穩(wěn).這時,戴著眼鏡的王亞南,手上拿著一本書,走進餐廳,懇求服務員說:“請你把我綁在這根柱子上吧!”。
服務員以為他是怕自己被浪頭甩到海里去,就照他的話,將王亞南牢牢地綁在柱子上.綁好后,王亞南翻開書,聚精會神地讀起來.船上的外國人看見了,無不向他投來驚異的目光,連聲贊嘆說:“啊!中國人,真了不起!”。
3、《屈原洞中苦讀》
這個故事講述了,屈原小時侯不顧長輩的反對,不論刮風下雨,天寒地凍,躲到山洞里偷讀《詩經》。經過整整三年,他熟讀了《詩經》305篇,從這些民歌民謠中吸收了豐富的營養(yǎng),終于成為一位偉大詩人。
4、魯迅先生從小認真學習,少年時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第一學期成績優(yōu)異,學校獎一枚金質獎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樓街頭賣掉,然后買了幾本書,又買了一串紅辣椒.每當晚上寒冷時,夜讀難耐,他便摘下一顆辣椒,放在嘴里嚼著,直辣得額頭冒汗。他就用這種辦法驅寒堅持讀書,由于苦讀書,后來終于成為我國著名的文學家。
5、歐陽修晚年,每天把生平所寫的文字,加以修改,用心極苦.他的夫人叫他不要修改了,說:何必這樣折磨自己?難道還怕老師責罵?歐陽修笑道:不怕先生罵,卻怕后人笑。
6、宋代蘇軾當杭州縣令時,有一縣民做扇子謀生,可是天涼,扇子賣不出去,于是欠稅。東坡就叫他拿扇子來在上面畫上枯木竹石,畫了二十余把扇子,那縣民才走出縣府大門,就有人來爭購。因而把欠的稅,全部還清。
7、明朝名臣于謙居官清廉。一次,朝廷派他巡察河南。返京時,人們買 些當?shù)氐慕伵?、蘑菇、線香等土特產回京分送朝貴,他沒有接受。同時還寫了一首詩表明心 跡:絹帕蘑菇與線香本資民用反為殃。清風兩袖朝天去,免得閭閻(指百姓)話短長。”
8、東漢時,一位叫劉寵的人任會稽太守,他改革弊政,廢除苛捐雜稅,為官司 十分清廉。后來他被朝廷調任為大匠之職,臨走,當?shù)匕傩罩鲃訙愬X來送給即將離開的劉寵 ,劉寵不受。后來實在盛情難卻,就從中拿了一枚銅錢象征性地收下。他因此而被稱為“一 錢太守”。
9、東漢時,楊震在赴任途中經過昌邑時,昌邑縣令王密山來拜訪他,并懷金十 斤相贈。楊震說:”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王密沒聽明白楊震的責備之意,說: “天黑,無人知曉。”楊震說:“天知,神知,你知,我知,何謂無知?”王密這才明白過 來,大感慚愧,怏怏而去。
10、愛迪生出身低微、生活貧困,他的“學歷”是一生只上過3個月的小學,老師因為總被他古怪的問題問得張口結舌,竟然當他母親的面說他是個傻瓜、將來不會有什么出息。 愛迪生雖未受過良好的學校教育,但憑個人奮斗和非凡才智,自信,自強,自立獲得巨大成功。
他自學成才,以堅韌不拔的毅力、罕有的熱情和精力從千萬次的失敗中站了起來,克服了數(shù)不清的困難,成為美國發(fā)明家、企業(yè)家。他發(fā)明自動電報幫電機,留聲機;實驗并改進了電燈(白熾燈)和電話。在他的一生中,平均每15天就有一項新發(fā)明,他因此而被譽為“發(fā)明大王”。
④ 求關于自律的名人故事
1、中國-思想家-許衡
許衡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一年夏天,許衡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于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
這時,有人突然發(fā)現(xiàn)道路附近剛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于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你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xiàn)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
混亂的局勢中,平日約束、規(guī)范眾人行為的制度在饑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許衡因心中有“主”則能無動于衷。在許衡心目中的這個“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才能在沒有紀律約束的情況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2、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后,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
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3、明代-大學士-徐溥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wěn),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茍言笑。一次塾師發(fā)現(xiàn)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贊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并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shù)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jié)u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來終于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松自我監(jiān)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4、漢朝-儒學大師-孫敬
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因為怕自己睡著,就把頭發(fā)用繩子系在屋梁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發(fā)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5、戰(zhàn)國--政治家--蘇秦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4)名人自律的小故事擴展閱讀:
關于自律的名言:
1、為政之要,惟在得人,用非其才,必難致治。今所任用,必須以德行學識為本?!獏蔷?br>2、在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期;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地辦事?!聡じ璧?br>
3、坦白是誠實和勇敢的產物。——美·馬克·吐溫
4、閃光的東西,并不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并不都是好話?!ⅰど勘葋?br>
5、財能使人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勢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豈在塵埃里?——邵雍
6、廉者民之表也,貪者民之賊也?!?br>
7、莫羨牡丹稱富貴,卻輸梨橘有余甘?!R白石
8、對別人的意見要表示尊重。千萬別說:“你錯了?!薄突?br>
9、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铡に上滦抑?br>
10、自我控制是最強者的本能。——蕭伯納
11、真懂的人不需大聲叫?!_。芬奇
12、清貧,潔白樸素的生活,正是我們革命者能夠戰(zhàn)勝許多困難的地方。
13、人有兩耳雙目,只有一舌,因此應多聽多看少說。——蘇格拉底
14、不患人之不能,而患己之不勉。——北宋·王安石
⑤ 名人自律自覺的事例有哪些
名人自律自覺的事例有:
柳傳志的自律:
時間觀念反映著一個人的工作態(tài)度和生活態(tài)度。柳傳志以“自律”在業(yè)界享有盛名。他就是以“管理自己”的方式“感召他人”。守信首先表現(xiàn)在他的守時上,柳傳志本人在守時方面的表現(xiàn)讓人驚嘆。在20多年無數(shù)次的大小會議中,他遲到的次數(shù)大概不超過五次。
有一次他到中國人民大學去演講,為了不遲到,他特意早到半個小時,在會場外坐在車里等待,開會前10分鐘從車里出來,到會場時一分不差。
2007年上半年,溫州商界邀請柳傳志前往“交流”。當時,暴雨侵襲溫州,柳傳志搭乘的飛機迫降在上海,工作人員建議第二天早晨再乘機飛往溫州,柳傳志不同意,擔心第二天飛機再延誤無法準時參會,叫人找來“公務車”連夜趕路,終于在第二天早六點左右趕到了溫州。當柳傳志紅著眼睛出現(xiàn)在會場,溫州的那位知名企業(yè)家激動得熱淚盈眶。
明代大學士徐溥儲自律:
明代大學士徐溥自幼天資聰明,讀書刻苦。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wěn),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茍言笑。一次塾師發(fā)現(xiàn)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贊賞。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并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shù)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jié)u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來終于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
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松自我監(jiān)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⑥ 名人自律成才的故事有哪些
1.一九四八年美國大選,杜魯門總統(tǒng)從白宮趕往其家鄉(xiāng)投票,有一批記者先生,追到總統(tǒng)家中,竟沒有見到總統(tǒng)。后來碰到總統(tǒng)時,一位記者就問他一路發(fā)生了什么事,杜魯門總統(tǒng)回答:有一輛警車要我們停下來,看樣子彷佛今天有一位要人要經過這小城。
有一次,有個新聞記者問肯尼迪:你怎樣成為二次大戰(zhàn)時的英雄的?肯尼迪回答:他們把我的巡洋艇弄沉了,我就成名了。我們知道肯尼迪當時搭DT-O八號小艇,被敵方擊沉,他也因此負傷。
蘇格拉底的太太非常兇悍,有一次,她大發(fā)脾氣,把蘇格拉底大罵一頓后,還有余怒未息,就提了一大桶水,澆在她先生頭上。蘇格拉底搔了搔淋濕的頭發(fā),笑到:雷聲以后必有大雨,這是自然法則,也證明這是真理。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后,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2. 楊震在擔任荊州刺使時,發(fā)現(xiàn)秀才王密是個人才,便舉薦王密為昌邑縣令。后來楊震改任東萊太守,路過昌邑時,王密對他照應得無微不至。到了晚上,王密悄悄來到楊震住處,見室內無人,便捧出黃金10斤送給楊震。楊震連忙擺手拒絕說:"以前因為我了解你,所以舉薦你;你這樣做就是你太不了解我了!"王密輕聲說:"現(xiàn)在是夜里,沒人知道。"楊震正色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說沒人知道!"王密聽了,羞愧地退了出來。
⑦ 關于自律的名人故事
1、中國-思想家-許衡
許衡是我國古代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天文歷法學家。一年夏天,許衡與很多人一起逃難。在經過河陽時,由于長途跋涉,加之天氣炎熱,所有人都感到饑渴難耐。
這時,有人突然發(fā)現(xiàn)道路附近剛好有一棵大大的梨樹,梨樹上結滿了清甜的梨子。于是,大家都你爭我搶地爬上樹去摘梨來吃,唯獨只有許衡一人,端正坐于樹下不為所動。
眾人覺得奇怪,有人便問許衡:“你為何不去摘個梨來解解渴呢?”許衡回答說:“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問的人不禁笑了,說:“現(xiàn)在時局如此之亂,大家都各自逃難,眼前的這棵梨樹的主人早就不在這里了,主人不在,你又何必介意?”
許衡說;“梨樹失去了主人,難道我的心也沒有主人嗎?”許衡始終沒有摘梨。
混亂的局勢中,平日約束、規(guī)范眾人行為的制度在饑渴面前失去了效用。許衡因心中有“主”則能無動于衷。在許衡心目中的這個“主”就是自律。有了自律,才能在沒有紀律約束的情況下亦能牢牢把握住自己。
2、英國-物理學家-牛頓
牛頓研究學問非常專心。有一次,朋友請客,席間,他想起家中有瓶好酒,于是叮囑朋友稍等,自己回家取酒。這位朋友左等右等,就是不見牛頓回來,只好去看個究竟。原來牛頓在回家的路上,想起一項實驗的做法,到家后,就一頭栽進實驗室,做起實驗,把取酒招待朋友的事忘的一乾二凈。
又有一次,他餓了,煮雞蛋吃,卻一邊想問題,一邊把雞蛋放進鍋子中,等問題解決了,想吃雞蛋時,揭開鍋蓋,撈起的竟是自己的懷表。
3、明代-大學士-徐溥
少年時代的徐溥性格沉穩(wěn),舉止老成,他在私塾讀書時,從來都不茍言笑。一次塾師發(fā)現(xiàn)他常從口袋中掏出一個小本本看,以為是小孩子的玩物,等走近才發(fā)現(xiàn),原來是他自己手抄的一本儒家經典語錄,由此對他十分贊賞。
徐溥還效仿古人,不斷地檢點自己的言行,在書桌上放了兩個瓶子,分別貯藏黑豆和黃豆。每當心中產生一個善念,或是說出一句善言,做了一件善事,便往瓶子中投一粒黃豆;相反,若是言行有什么過失,便投一粒黑豆。開始時,黑豆多,黃豆少,他就不斷地深刻反省并激勵自己。漸漸黃豆和黑豆數(shù)量持平,他就再接再厲,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久而久之,瓶中黃豆越積越多,相較之下黑豆?jié)u漸顯得微不足道。直到他后來為官,一直都還保留著這一習慣。
憑著這種持久的約束和激勵,他不斷地修煉自我,完善自己的品德,后來終于成為德高望重的一代名臣。徐溥對自己行為的高標準約束顯示了他強烈的自律意識,即使是在個人獨處時,也能自覺地嚴于律己,謹慎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
慎獨是自律的最高境界,它能讓一個人在獨立工作、無人監(jiān)督的時候仍然能夠不被外物所左右,而是絲毫不放松自我監(jiān)督的力度,謹慎自覺地按照一貫的道德準則去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一如既往地保持道德自覺。
4、漢朝-儒學大師-孫敬
孫敬小時候讀書十分刻苦,經常讀到深夜,因為怕自己睡著,就把頭發(fā)用繩子系在屋梁上,每當自己昏昏欲睡,頭垂到一定的時候頭發(fā)就會被拉得很痛,從而防止自己打瞌睡犯困。
5、戰(zhàn)國--政治家--蘇秦
戰(zhàn)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視?;丶液?,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fā)奮讀書。 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 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⑧ 關于名人自律自省的故事
在是非面前要有辨別能力,在誘惑面前要有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要有悔過能力。
只有警鐘長鳴,才能警笛不響。
以最廉潔的行為從事最開放的事業(yè)。
做人一身正氣,為官一塵不染。
名節(jié)源于覺悟,腐敗止于正氣。
做人德為本,做事民為先,做官法為上。
上不愧黨,勤政之根;下不愧民,廉政之源。
清正在德,廉潔在志。
朝省、夕省、朝夕自??;上廉、下廉、上下齊廉。
弱水三江,取一瓢足飲,多則無益;米粟萬種,僅三餐裹腹,無欲為高。
一草一木當曉百姓利益,一言一行勿忘黨的宗旨。
權大不忘責任重,位尊不移公仆心。
不勤,無以成就事業(yè);不廉,難以凝聚人心。
領導干部辦事三問:講道理時,先問自己是否明白;提要求時,先問自己是否做到;批評人時,先問自己有何責任。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防意如城,遠離腐敗筑堤壩;慎終如始,恪守桑榆重晚節(jié)。
"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正其身。
戒酒戒色戒貪欲,律已律妻律子女。
儉為百幸之根,奢為萬禍之源
朱元璋鐵腕懲貪官 一查到底數(shù)萬名同案犯全斬首
朱元璋懲治貪官污吏雷厲風行,從不手軟,丞相胡惟庸廣收賄賂,結果被處以死刑。戶部侍郎郭桓在任期間,勾結地方官吏,大肆貪污政府錢糧,其數(shù)額累計高達2400萬石精糧,相當于當時全國秋糧征收的實數(shù),并涉及到12名朝廷大臣及數(shù)以萬計的地方官吏和地主,實屬震驚全國的頭號大案。朱元璋聞知后極為憤怒,他下令一查到底,最后將郭桓及數(shù)萬名同案全部斬首示眾。
為了杜絕當時的財務混亂現(xiàn)狀,他還認真總結經驗教訓,實施了一系列新的管理措施,其中重要的一條,就是將漢字中的數(shù)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在進行的錢糧等財務登記時改寫為“壹、貳、叁、肆、伍、陸、柒、捌、玖、拾、陌、阡”。這一舉措對于堵塞財務管理上的漏洞,確實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時成為我國歷史上金額大寫字的首創(chuàng)。不過,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人們在實踐中逐漸將“陌、阡”二字改寫為“佰、仟”,并在財務往來中一直沿用至今。
朱元璋對貪官污吏不僅嚴懲不貸,而且執(zhí)法嚴明,鐵面無私。安慶公主的丈夫歐陽倫是他的三女婿。此人無視朝廷禁令,私自販賣茶葉,并貪污受賄,其家奴周保還指使地方官吏在民間征調幾十輛車子,替其主子私運茶葉。經一小吏告發(fā),朱元璋堅持按國法辦事,下令賜死歐陽倫,并殺了周保,表彰了不畏權貴的那位小吏。
在嚴懲貪官污吏的過程中,朱元璋還注重表彰廉吏。有一年正遇干旱,百姓正忙著抗旱搶種,當?shù)乜h令卻下令征集民工修城,方克勤連忙請求中書省取消了這項徭役。在他進京朝見時,朱元璋特地為他賜宴,對其進行表彰獎勵。
弘文館學士羅復仁是當朝有名的大秀才,有一天,朱元璋微服私訪時,看到羅復仁的居室破爛不堪,就感嘆地說:“好秀才怎么能住這樣破爛的房子?”于是,隨即下令賞給他一幢新房
⑨ 有沒有關于自律的小故事!
一、管寧割席分坐
漢時,管寧與華歆二人為同窗好友。有一天,兩人同席讀書,有達官顯貴乘車路過,管寧不受干擾,讀書如故,而華歆卻出門觀看,羨慕不已。管寧見華歆與自己并非真正志同道合的朋友,便割席分坐。管寧其后終于事業(yè)有成!
二、玄奘苦學佛法
玄獎是唐代一位高僧,為了求取佛經原文,玄奘從貞觀三年八月離開長安,萬里跋涉,西行取經,終于到達印度,歷時十七年,著有《大唐西域記》,為佛教和人類進步、世界文明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三、祖逖聞雞起舞
當初,范陽人祖逖,年輕時就有大志向,曾與劉琨一起擔任司州的主簿,與劉琨同寢,夜半時聽到雞鳴,他踢醒劉琨,說:“這不是令人厭惡的聲音?!本推鸫参鑴Α6山院?,左丞相司馬睿讓他擔任軍咨祭酒。
祖逖住在京口,聚集起驍勇強健的壯士,對司馬睿說:“晉朝的變亂,不是因為君主無道而使臣下怨恨叛亂,而是皇親宗室之間爭奪權力,自相殘殺,這樣就使戎狄之人鉆了空子,禍害遍及中原。
現(xiàn)在晉朝的遺民遭到摧殘傷害后,大家都想著自強奮發(fā),大王您確實能夠派遣將領率兵出師,使像我一樣的人統(tǒng)領軍隊來光復中原,各地的英雄豪杰,一定會有聞風響應的人!”
司馬睿一直沒有北伐的志向,他聽了祖逖的話以后,就任命祖逖為奮威將軍、豫州刺史,僅僅撥給他千人的口糧,三千匹布,不供給兵器,讓祖逖自己想辦法募集。
祖逖帶領自己私家的軍隊共一百多戶人家渡過長江,在江中敲打著船槳說:“祖逖如果不能使中原清明而光復成功,就像大江一樣有去無回!”于是到淮陰駐扎,建造熔爐冶煉澆鑄兵器,又招募了二千多人然后繼續(xù)前進。
四、文徵明習字
文徵明貼寫《文字文》,每天以寫十本作為標準,書法就迅速進步起來。他平生對于寫字,從來也不馬虎草率。有時給人回信,稍微有一點不滿意,一定三番五次地改寫它,不怕麻煩。因此他的書法越到老年,越發(fā)精致美好。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蘇宣的生平
下一篇: 鄭旦是什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