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夏侯淵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在漢末三國時期,夏侯淵是大家比較熟悉的一位武將。夏侯淵(?-219年),字妙才,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zhàn),常常出敵不意,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建安二十年(215年)三月,曹操西征張魯。十一月,張魯投降,漢中平定。曹操以夏侯淵行都護將軍職,都督張郃、徐晃等平巴郡。十二月,曹操自南鄭回,留夏侯淵守備漢中,拜夏侯淵為征西將軍。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劉備進軍至陽平關(guān),夏侯淵率張郃、徐晃等將與其相拒,以徐晃破陳式、張郃駐廣石,劉備攻而不克,雙方相持至第二年。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正月,劉備自陽平渡過沔水,駐于定軍山,夏侯淵率軍相爭。在定軍山之戰(zhàn)中,夏侯淵戰(zhàn)死沙場。由此,對于夏侯淵來說,生前最高的官職,就是曹操冊封的征西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征西將軍是一個比較常見的官職,比如魏延、張郃、郭淮、鄧艾等名將就曾擔任這一官職。那么,問題來了,夏侯淵的征西將軍,到底是多大的官職,地位有多高?
一
首先,就征西將軍來說,屬于四征將軍的范圍。四征將軍,包含了征東將軍、征西將軍、征北將軍、征南將軍。從曹魏的角度來看,征西將軍主要是對付關(guān)中、涼州以及巴蜀等地的敵人。比如漢中張魯、益州劉備等。在官職地位上,東漢時期,武將的官職從高到低大致是: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前后左右四將軍→四征將軍→四鎮(zhèn)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
其中,就征西將軍所在的四征將軍,處在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前后左右四將軍之后,而排在四鎮(zhèn)將軍、四安將軍、四平將軍、雜號將軍、偏將軍等官職。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在四征將軍之前,可謂是高級武將官職了,比如大將軍,一般是武將之首,執(zhí)掌天下兵馬。至于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同樣是武將中的佼佼者,比如歷史上第一位驃騎將軍,就是西漢時期的霍去病。在霍去病,歷任驃騎將軍,幾乎都是朝廷重臣。
二
因此,按照東漢時期的武將官職,征西將軍所在的四征將軍可以說是一個中等的官職。不過,到了東漢末年,曹操提升了四征將軍的地位?!端螘ぐ俟僦旧稀分杏涊d:“四征,魏武帝置,秩二千石。黃初中,位次三公。漢舊諸征與偏裨雜號同?!?“四征,魏武帝置”,即曹操重置了四征,此后的四征將軍不再是“漢舊諸征”。東漢末年,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得以執(zhí)掌東漢王朝的大權(quán)。在此基礎(chǔ)上,曹操在掌權(quán)后所置的四征將軍皆為重號將軍。
例如:公元202年的馬騰、韓遂“乃拜騰征南將軍,遂征西將軍,并開府” ;公元215年,張遼拜征東將軍;公元215年,夏侯淵拜征西將軍;公元219年,曹仁拜征南將軍。因此,在漢末三國時期,四征將軍的地位,已經(jīng)不遜色于前后左右四將軍,甚至超過前后左右四將軍了。比如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位魏王,張遼從征東將軍平調(diào)為前將軍,又分封其兄張汛(或作“張泛”)及一子列侯。
三
再比如正始元年(240年),蜀將姜維出兵隴西,郭淮進軍,追至強中。姜維撤退后,郭淮又討伐羌族迷當?shù)炔浚矒嶝底迦?,遷移三千多戶百姓到關(guān)中地區(qū)。郭淮轉(zhuǎn)任左將軍。嘉平元年(249年),郭淮從左將軍升為征西將軍,都督雍州涼州諸兵馬。對此,在筆者看來,因為四征將軍負責征討四方的敵人,可謂位高權(quán)重。對于曹操以及后來的曹魏,自然都在提升四征將軍的地位,也即四征將軍在漢末三國時期的武將官職,幾乎是僅次于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wèi)將軍了,成為地位相對較高的武將官職。
回到征西將軍夏侯淵,于公元219年的定軍山之戰(zhàn)中被黃忠斬殺。彼時,作為征西將軍,夏侯淵可以都督張郃、徐晃等曹魏五子良將。所以,在夏侯淵戰(zhàn)死沙場后,曹魏大軍可謂群龍無首。如果不是郭淮等人推舉張郃代理主帥,曹魏大軍的損失很可能要更加慘重了。并且,在筆者看來,正是因為夏侯淵戰(zhàn)死沙場,促使曹操逐漸下定決心,放棄漢中之地。而這,自然讓劉備攻占了漢中之地,從而進位漢中王。
四
最后,對于征西將軍夏侯淵,如果沒有在定軍山之戰(zhàn)中被殺的話,很可能會成為曹魏正式建立之后的大將軍。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故,曹丕登位,于二月已卯日拜夏侯惇為大將軍,但在四月庚午日夏侯惇便去世。在曹魏正式建立之后,夏侯淵的兄長夏侯惇,被封為曹魏大將軍,這是當時曹魏武將之首了。再比如夏侯淵戰(zhàn)死沙場的時候,另外一位曹魏宗室名將——曹仁,正擔任征南將軍一職,對于征南將軍和征西將軍,地位自然是差不多的。延康元年(220年),曹丕即位魏王,拜曹仁為車騎將軍。曹魏建立后,曹仁由征南將軍晉升為車騎將軍。黃初二年(221年),曹丕拜曹仁為大將軍。也即一年后,曹仁又由車騎將軍晉升為大將軍。
所以,在筆者看來,參考曹仁在曹魏的晉升路徑,如果夏侯淵沒有在公元219年被殺的話,那么一年后,也即曹丕篡位自立后,夏侯淵很可能會擔任驃騎將軍或者車騎將軍,然后等到他的兄長夏侯惇去世后,夏侯淵將接任大將軍一職,成為曹魏武將之首。由此,非常明顯的是,夏侯淵的陣亡,不僅對漢中之戰(zhàn)的走向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也影響到了曹魏的武將格局。比如到了曹魏中后期,夏侯氏在曹魏武將中的地位相對下滑,缺乏問鼎巔峰的名將,而曹仁、曹休、曹真、曹爽等曹氏將領(lǐng)則先后擔任曹魏大將軍一職。對此,你怎么看呢?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和曹洪四人的官職是在不斷變化的,如果以其生前最高職位來排名,職位和地位最高的是曹仁,其次是夏侯惇、曹洪和夏侯淵。而曹操最信任的人,當屬夏侯惇莫屬。
《三國志》:夏侯、曹氏,世為婚姻,故惇、淵、仁、洪、休、尚、真等并以親舊肺腑,貴重于時,左右勛業(yè),咸有效勞。
我們來看下四人的職位變遷和地位分析。
其一:曹操從弟曹仁。曹仁是曹操的從弟(古代人把擁有共同的曾祖父、但是不是共同父親所生的同一輩弟弟稱之為從弟),是曹操集團最早的成員之一。
東漢末年和曹魏時期,將軍的職位最高的是大將軍,其次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等等。
在曹操生前,曹仁最高官職是征南將軍;曹丕繼承魏王后,曹仁被封為車騎將軍;曹丕稱帝后,加封曹仁為大將軍、大司馬。
相比于同樣當過大將軍的夏侯惇,曹仁多了個大司馬的頭銜,是本文四個將領(lǐng)中生前官職最高的將領(lǐng)。
其二:“獨眼將軍”夏侯惇。夏侯惇也是曹操集團早期成員之一,是曹魏集團核心成員之一,和夏侯淵同為西漢開國功臣夏侯嬰的后人。
夏侯惇相比于夏侯淵、曹仁、曹洪,受到的禮遇更重,曹操對夏侯惇的信任也在其他三個將領(lǐng)之上。
為何如此說?因為這四個將軍只有夏侯惇可以不經(jīng)通傳,就可以自由進入曹操的臥室,這對于一向多疑的曹操來說,可謂是極高的禮遇。
在曹操生前,夏侯惇已經(jīng)被封為前將軍。曹丕繼承魏王之位后,封夏侯惇為大將軍,這比同時期被封為車騎將軍的曹仁職位要高。
只是,在同年四月,夏侯惇就去世了,而此時曹丕還沒有稱帝,夏侯惇錯過了曹魏開國后的加封,生前職位定格在大將軍。
如果夏侯惇能活到曹丕即位,其職位應該在曹仁之上。
曹操從弟曹洪。和曹仁一樣,曹洪也是曹操的從弟,是曹魏集團早期成員之一。相比于其他三位將軍,曹洪還曾舍身救過曹操的命。
不過,曹洪的人緣不好,偏偏得罪了曹丕。曹丕稱帝后,先拜曹洪為驃騎將軍,之后不久又找借口罷免,在卞太后說情下才免一死。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逐步恢復曹洪的職位,后又重新封為驃騎將軍。
從生前職位來看,曹洪最高職位是驃騎將軍,在曹仁和夏侯惇之后。
“早死”的夏侯淵。之所以把“早死”加上雙引號,是因為夏侯淵這個早并不是年齡上的早,而是早的不是時候。
夏侯淵戰(zhàn)死于219年,夏侯惇死于220年,曹仁死于223年,可見,他們?nèi)ナ赖臅r間是差不多的。
但是,正是差了這么點兒時間,直接影響了他們的生前職位。夏侯惇撐到了曹丕即王位時的冊封,卻沒有撐到曹丕稱帝時的冊封;而夏侯淵兩個冊封時機都沒有撐到,如果撐到了,職位應該在曹洪之上。
夏侯淵的生前最高職位是征西將軍,遠在他們?nèi)恢?,是四位將軍中生前職位最低的?/p>
所以,曹魏這四位將軍的職位排名是曹仁>夏侯惇>曹洪>夏侯淵。
曹家兩兄弟在職位上高,很大原因沾了活的時間長的光,如果他們四位都活到曹丕稱帝,以之前的職位變化來看,很可能是夏侯惇>曹仁>夏侯淵>曹洪。
對此,大家認為呢?
歡迎大家積極評論交流,發(fā)表自己的看法,喜歡歷史的朋友隨手關(guān)注津城沐雨,更多有用又有趣的歷史知識,敬請期待!
參考文獻:
《三國志》。
曹操病逝后 曹丕繼承了丞相魏王 封夏侯惇為大將軍 數(shù)月后亡 曹丕稱帝時無夏侯惇 。
夏侯淵被曹操封為征西將軍 曹洪不知道沒爭議最小 。
夏侯惇死后 曹仁繼承夏侯惇的大將軍位 。
地位 夏侯惇 夏侯淵 曹仁 曹洪。
曹魏名將夏侯淵,字妙才,沛國譙人,東漢末年名將,擅長千里奔襲作戰(zhàn),官至征西將軍,封博昌亭侯。初期隨曹操征伐,官渡之戰(zhàn)為曹操督運糧草,又督諸將先后平定昌豨、徐和、雷緒、商曜等叛亂。他與曹操是堂兄弟的關(guān)系,二人關(guān)系非常的親近,曹操稱贊他虎步關(guān)右,所向無前。自從跟隨了曹操他就忠誠至死,沒有二心。以前曹操還沒這么出名的時候,曾經(jīng)犯了大罪,那時夏侯淵就出面幫曹操背了鍋挨了罰,二人可謂是生死之交。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三國大將夏侯淵的生平,看看他水平到底如何。
公元212年,曹操為向關(guān)中發(fā)展,任命夏侯淵為護軍將軍,進軍長安,平定了地方軍閥。作為漢中,雍州,涼洲的總指揮,夏侯淵真正的功勞在于拒馬超于長安,協(xié)助主戰(zhàn)部隊破張魯于漢中,在西線真可謂勞苦功高。馬超投奔漢中后,出兵包圍祁山,曹軍諸將認為應請示曹操,夏侯淵認為如請示就來不及了。于是從陳倉狹道,神速出擊。馬超出乎意料,趕緊退走。
夏侯淵繼續(xù)進攻韓遂,韓遂退守興國城。諸將請求攻城,夏侯淵認為敵人兵精城固,不宜進攻,但韓軍中多羌族人,如攻羌族部落,韓必去救援,就可以與敵野戰(zhàn)。結(jié)果韓遂果然前去援救,諸將見韓軍精眾,建議修筑營地工事再戰(zhàn),夏侯淵認為曹軍轉(zhuǎn)戰(zhàn)千里,如筑營,士兵就會疲憊,不如速戰(zhàn)。結(jié)果一戰(zhàn)破敵,乘勝前進,掃蕩了關(guān)西軍閥。曹操稱贊他“虎步關(guān)右,所向無前”。由此可見夏侯淵之智,其用兵之巧妙神速,不愧三國名將。
如果說夏侯淵最巔峰的一戰(zhàn),莫過于隴右之戰(zhàn)了。正是在這一戰(zhàn)之后,夏侯淵的大名威震西北地區(qū)。可以說正是隴右之戰(zhàn),幫助夏侯淵成為了三國時期歷史上有名的武將,接下來就來看一看這隴右之戰(zhàn)的全部過程。當時來看,夏侯淵率領(lǐng)軍隊進攻馬超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勇不可當,直接一波流平推過去。而馬超因為內(nèi)部有人反叛可以說是毫無還手之力,直接就灰溜溜的去投奔劉備了。
從歷史上來看,雖然夏侯淵不如當時出名的五虎上將,但是也是一流猛將,他在曹操麾下發(fā)揮出了最大的實力,雖然軍事智慧不太高,但是作戰(zhàn)殺敵完全夠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2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