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一直提倡“以德治國”。但實際上,如果某個封建政權(quán)真的采用“以德治國”,或者說采用單一的“以德治國”的話,這個政權(quán)是絕對會失敗的。
比如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燕王噲,他要講究德行,把自己的王位傳給宰相子之,結(jié)果因為兒子不滿,大臣不滿,造成了燕國的動亂。在這種情況下,外國勢力趁機進入,差點就把燕國給滅亡了。
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漢宣帝劉病已當皇帝的時候,有大臣就向他提議,希望他能夠“以德治國”,用君王良好的德行來化育天下。但是漢宣帝就公開對他說,咱們漢家天下,就不能只講這個,而是要恩威并施,只有這樣,才能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
漢宣帝講的這個話,實際上從劉邦開始就是這樣了。當年劉邦在打天下的時候,當時很多人才都來投奔劉邦,背離了項羽。他們?yōu)槭裁磿侗紕钅?他們說得最多的一個理由,是劉邦會和大家共享天下,會對大家進行分封,而項羽舍不得分封。韓信第一次見劉邦的時候,和劉邦講話的時候,認為劉邦能成功的理由,就是劉邦愿意對功臣進行分封。后來劉邦當了皇帝,問朝臣自己為什么能得天下,項羽為什么不能得天下?當時大臣們也都說,劉邦愿意封賞,項羽不愿意。而劉邦卻不同意,他說,他之所以能得天下,是因為他能用人。他用了三個人:張良、蕭何、韓信。自己能留住人才,而項羽不能,連一個范增都留不住,他怎么可能得到天下呢?
劉邦為什么說這樣的話呢?實際上這是劉邦耍了一個滑頭。因為那時候,他本來是想削藩的。也就是把給諸侯的分封拿回來。既然想削藩,當然不會順著功臣們的想法說話了。而劉邦正是如此,因此才獲得了天下,并坐穩(wěn)了天下。項羽最終實現(xiàn)了分封,因此反而失去了天下。
清朝政府入關(guān)以后,積極地加強漢化,皇帝也積極地學(xué)習(xí)漢人皇帝的做法。當多爾袞去世,順治皇帝終于掌權(quán)的時候,他向大臣們征求意見,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歷史上哪一個皇帝?大臣們都向他建議,應(yīng)該學(xué)習(xí)李世民。但是順治皇帝卻說,他不學(xué)李世民,他要學(xué)朱元璋。李世民和朱元璋的區(qū)別在哪里?李世民凡事不是自己做主,要采納大家的意見,實施“德政”。朱元璋則是都要自己做主,宰相都必須聽自己的,實施“威政”。
古代君王所說的“德”,有很多解釋,比如“仁德”“恩德”等等。這些解釋,其核心內(nèi)容,其實就是一個“讓”字。把自己的利益讓一些出去給大臣,給其它王室成員,給百姓。
但是,恰恰是“讓”,在古代社會是讓不得的。為什么這么說呢?
古代是集權(quán)社會,要想維護皇權(quán)統(tǒng)治,就必須集權(quán),把所有的權(quán)力集中在皇帝的手里。如果皇帝比較荏弱,某個大臣掌控朝政,那么,權(quán)力又將集中在這個大臣的手里。
比如漢朝的時候,漢武帝當了皇帝以后,就大力實施集權(quán),把朝中的權(quán)力都集中在自己手里。漢武帝時期的宰相,沒有一個得到了善終。這些宰相為什么沒有得到善終,就是漢武帝覺得這些宰相威脅到他的權(quán)力。漢武帝去世的時候,選了幾個輔政大臣,包括霍光、桑弘羊、上官桀、金日磾?shù)?。但是霍光先后都把這些大臣打敗了,自己獨掌朝政。
而漢宣帝劉病已正是看到了這一切,因此他當了皇帝以后,別人給他講,要他實施“仁政”,實施“德政”的時候,他才說,不能這樣做,君王必須要“恩威并施”。說的“恩威并施”,實際上主要還是講究“威”,而不是“恩”。
既然君王實際上并沒有“以德治國”,為什么他們卻不斷地提倡“以德治國”呢?
道理很簡單,只有這樣提倡,才能維護君王的統(tǒng)治。也就是說,君王實施獨裁,但是要讓老百姓覺得君王不是獨裁,而是德政。比如,明明在古代社會,皇帝都是被老百姓養(yǎng)起來的,沒有老百姓生產(chǎn)糧食制造布匹,皇帝就會缺衣少食。但是,皇帝卻要宣揚,是他給了老百姓恩惠,是他在實施德政。而當老百姓信以為真,確實感到是他在實施德政的時候,他就成功了。
再比如劉邦在打江山的時候,確實進行了不斷的分封。劉邦是愿意分封的嗎?顯然不是。當韓信想當齊地的“假王”的時候,劉邦差點罵娘。是張良和陳平提醒了他,他才這么干。但等他打下江山以后,對不起,所有分封出去的土地和爵位,都被他收回來了。
這就是古代“以德治國”的秘密。
不過,并不能因為古代是假的“以德治國”,我們就否定“以德治國”。當我們離開了集權(quán)社會的時候,“以德治國”才真正發(fā)揮了它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3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