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楊延昭,大家都會想到什么呢
對于楊延昭這個名字,有些人也許還會有一些陌生感,但若是說楊六郎,想來大家都很熟悉。畢竟楊家將的故事流傳甚廣,到了現(xiàn)代也是家喻戶曉,并且楊家將的故事也被改編成了很多影視劇作品,可以說在很多人心目中烙下了深刻的英雄印記。
楊延昭又叫楊延朗,北宋名將,生于公元958年,去世于公元1014年。因為其“朗”字與皇帝名諱一樣,為了避皇帝名諱,楊延朗改名楊延昭。楊延昭是北漢、北宋兩朝名將楊繼業(yè)的兒子,將門出身。幼時沉默寡言,兒童時喜歡多做軍陣之類的游戲,楊業(yè)曾經(jīng)說:“這個兒子像我?!睏顦I(yè)每次出征,一定讓他跟隨軍中。雖然楊延昭稱為楊六郎,但是歷史上真實的楊延昭是楊繼業(yè)的長子??柘乱蛔职謇哂聍梓?,手中一桿素纓蘸金槍,威風無比。
他是怎么被稱為六郎的呢?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在家族中排行第六,因此稱為六郎,并不是因為他是第六子;第二種說法是他對遼作戰(zhàn)二十幾年,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zhèn)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克星,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將星)下凡,故稱為楊六郎。
太平興國年間,楊延昭補選為供奉官。在父親奉命進攻應、朔二州時,楊延昭擔任該軍的先鋒。在這場戰(zhàn)斗中,楊延昭奮勇殺敵,絲毫不懼刀槍箭雨,奮戰(zhàn)在朔州城下。雖然一時不察被亂箭射穿手臂,但是他非但沒有膽怯,反而越戳越勇,一戰(zhàn)成就威猛之名。那一年,楊延昭二十九歲。
六郎備受朝廷重用,從景州知州到江、淮南都巡檢使,任崇儀使,知定遠軍,又到保州緣邊都巡檢使。后來楊延昭的父親楊業(yè)戰(zhàn)死,他毅然決然扛起父親抗擊遼國的大旗,成為北延邊的抗遼大將。
公元999年冬,即公元999年的冬天,缺少食物過冬的遼國,照例將宋朝當做了他們的糧食倉庫。由遼圣宗的母親蕭太后親自坐鎮(zhèn),向宋朝發(fā)動襲擊。當時楊延宗在遂城,遼軍攻勢又猛又急,遂城又小也沒有準備,人人自危。楊延宗將人團結起來,鼓勵大家勇敢抗擊遼軍。他 將城中所有壯丁全部召集起來,給他們分配兵甲器械,讓他們在城頭守衛(wèi)。又借著天氣酷寒的天氣,讓人給整座城墻都澆滿水。水在寒冷的天氣下,瞬間結成冰,堅硬光滑,阻止敵人爬上城墻的腳步,成功守衛(wèi)遂城。
公元1000年冬,遼軍南下入侵宋境,楊延昭把精兵埋伏在羊山西邊,從北面乘敵不備襲擊遼軍,邊戰(zhàn)邊退。等退到西山,宋伏兵發(fā)起攻擊,遼軍大敗,俘虜遼軍將領。
公元1003年夏,遼軍進攻保州,楊延昭與楊延嗣率領宋軍前往救援。此戰(zhàn)被遼軍襲擊,戰(zhàn)敗。
公元1004年,楊延昭奉宋真宗的命令率領一萬精兵抗擊遼軍。宋真宗本意是讓他屯軍于靜安軍的東邊,在遼軍來侵之時,率兵抵御。但是楊延昭到了之后,發(fā)現(xiàn)戰(zhàn)機:遼軍奔襲千里,搶奪了大部分財務,人馬都疲憊。于是在上奏皇帝而沒有答復之時,果斷抓住戰(zhàn)機,率兵直抵遼境,攻破古城(今山西廣靈西南),俘獲敵人甚多。
公元1014年,楊延昭戰(zhàn)死,死后陪葬于永安縣,享年57歲。宋真宗贊其:“治兵護塞有父風”,百姓也自發(fā)將其守衛(wèi)的“遂城”,稱為“鐵遂城”,以紀念其功績。
宋史記載,楊延昭智勇善戰(zhàn),賞罰分明,他把所得的賞賜都用來慰勞軍隊。為將毫無排場,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共苦,身先士卒,作戰(zhàn)獲勝報捷,把功勞歸于部下,所以人人愿意為他效力。他在邊防二十余年,遼軍畏怕他,"楊六郎”的威名也傳遍邊關萬里。
楊延昭本名楊延朗,后改為楊延昭,亦稱楊六郎,并州太原人。北宋抗遼名將楊業(yè)的長子,遼國人認為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顆主鎮(zhèn)幽燕北方,是他們的克星,遼國人就把他看做是天上的六郎星宿下凡,故稱為楊六郎。那么在 麻辣英雄 游戲里的楊延昭是怎樣的呢,下面就和我一起來看看楊延昭的屬性技能分析吧。
稀有度:90
品級:乙
職業(yè):均衡
初始屬性
生命:531
防御:93
攻擊:203
技防:91
技能
北門鎖鑰 造成傷害并有一定幾率眩暈目標(對絕對生效等級以下的敵人必定生效)。
無敵軍魂 對最近目標造成傷害,并暫時增加自己攻速,持續(xù)X秒。
緣分
楊門忠烈 與穆桂英一同上陣,增加13%防御
國仇宿敵 與蕭太后一同上陣,增加13%技防
司馬法 裝備司馬法,增加13%武力
驊騮 裝備驊騮,增加13%血量
歷史上本來就沒有六郎楊延昭這個人物,根據(jù)以評書《楊家將》成名的評書表演藝術家田連元先生的說法,六郎的形象是由當時宋朝對遼作戰(zhàn)的主要將領楊延朗演化而來的。當時的說法是“南斗六星”楊延朗,后來經(jīng)過民間評話的演繹,逐漸變成“鎮(zhèn)守三關楊六郎”。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4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