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三家分晉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歷史上的三家分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相信大家都有著疑問,為什么這個事件被定義為春秋和戰(zhàn)國的分水嶺呢?從字面意義上來看,三家分晉就是三個國家將近國瓜分,這三個國家分別是韓趙魏,剛開始的時候,建國的實力還是非常強大的,可是到了晉文公的時候,由于諸侯勢力逐漸強盛起來,晉國王室開始逐漸衰弱。公元前453年的時候,趙國聯(lián)合其他兩個國家將晉國滅掉,這個事件也是三國分晉的直接導火索。
公元前376年的時候,晉王室的所有土地都被瓜分完畢,最后只剩下一個軀殼,這個時候的晉已經(jīng)名存實亡,也可以說,晉國徹底從歷史舞臺上退出了,一代強國自此銷聲匿跡,想來真的是讓人唏噓感慨。從當時的歷史角度來考慮,晉國的滅亡之所以預示著春秋時期的結束,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晉國退出歷史舞臺之后,春秋時期曾經(jīng)稱霸的各個國家基本上已經(jīng)各自有了歸宿,這個時候戰(zhàn)國開始初露端倪,因為強盛的七個國家已經(jīng)逐漸登上歷史舞臺,此后的幾百年時間里,諸侯之間割據(jù)和兼并的事件不斷上演,戰(zhàn)國時期的帷幕終于拉開了。
很多小伙伴覺得三家分晉的歷史意義并不大,表面上看只是影響了春秋時期的走勢,其實這種想法是大錯特錯的,晉國退出歷史舞臺之后,直接影響了國內幾千年的歷史發(fā)展方向,不少網(wǎng)友覺得這種說法太過夸張,接下來我們就和小伙伴們一起分析一下。
首先從地理位置上來看,秦國和晉國是鄰國,兩個國家的實力幾乎相當,同時也都是互相牽制的作用,當時秦晉兩國之間的關系非常不錯,因為他們都非常的謹慎,在處理國家關系方面,沖動是最忌諱的,只要能夠通過和平方式解決的,絕對不會訴諸于武力,也正是因為秦晉兩國之間的地理位置關系,讓整個春秋時期維持了很長時間的和平。三家分晉之前,秦國在西部地區(qū)一直占據(jù)著主導地位,但是秦國想要向東擴大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因為晉國的實力非常強悍,秦國想要向東發(fā)展必須滅掉晉國。
憑借當時秦國的實力,他們根本就不敢有這種非分之想,但是三分之后,一切都改變了,強大的晉國瞬間變成了弱小的三個國家,這個時候的秦國就可以虎視眈眈了。從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晉國被瓜分之后,無形中影響了秦國對外的政策,說得稍微嚴重一點,晉國在歷史舞臺上消失之后,秦才有了勇氣向東擴張,繼而才有可能統(tǒng)一天下。所以我們說三家分晉影響著國內歷史的發(fā)展走向,這種說法絕對不是夸張的。
縱觀國內歷史的發(fā)展,我們可以得出一個非常正確的規(guī)律,當一個國家周邊樹立著很多強國的時候,想要向周邊擴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如果一個國家周邊都是小國,那么它們向四周擴散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戰(zhàn)國時期從三家分晉開始,之所以會以這個時間點為分割線,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考慮歷史的走向,如果沒有三家分晉,秦國就不可能考慮對外擴張,接下來的歷史走向也可能會完全不同。就算是日后秦朝開始崛起,只要強大的晉國依然存在著,秦朝想要獨霸天下,這種可能性也非常小,所以說晉國的滅亡對于秦朝來說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轉折點。
戰(zhàn)國時期的終結也以秦朝兼并六國為關鍵事件,把諸多的歷史事件串聯(lián)起來,我們可以得出一個基本的結論,秦國的統(tǒng)一雖然是他的實力所致,但是外部的條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尤其是晉國的消失。三家分晉對國內的歷史發(fā)展有著巨大的作用,很多史學家都非常重視這段歷史,他們也經(jīng)常會拿這個事例去分析,司馬光曾經(jīng)在自己的作品中評價過這個歷史事件,他也給予了高度的贊揚。史學界曾經(jīng)流傳著這樣一句經(jīng)典的話語,想要讀懂國內歷史的發(fā)展趨勢,首先要熟悉三家分晉的背景和歷史意義,雖然這種說法過于夸張,但是也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各個時期和朝代的文人墨客對于三家分晉的看重程度,有的時候表面的影響并不是最主要的推動原因,內在的動力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走向,小伙伴們覺得上面的分析有道理嗎?歡迎大家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49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秦瓊是怎么成為門神的另外一位門神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