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來,公主出生便地位尊貴,這就注定了她們在出嫁之前的時光都是相對美好的。不過出嫁之后嘛,能過好日子的就不多了。其中寶慶公主,就是極端反差的代表人物。
寶慶公主是朱元璋最小的女兒。雖然幼時在嫂嫂徐皇后的身邊長大。不過朱棣兩口子,對這個幼妹呵護備至,如同親生女兒一般。公主19歲時,嫁給了當時著名的小鮮肉,金川門守門小將趙輝。成婚那日,朱棣不但準備了豐厚的嫁妝,還讓公主的大侄子,當朝太子朱高熾親自送嫁,一時風光至極。
但在婚后,公主才發(fā)現(xiàn)趙輝此人不僅愛找小三,還喜嗜食女人月事,令她顏面丟盡。在終日抑郁下,年僅38歲的寶慶公主就,過早離世了。不過諷刺的是在公主過世后,趙輝更加肆無忌憚,不但娶了一百多名妾室,還熬過了8任皇帝,活了九十多歲,成了歷史上著名的“禍害遺千年”。
轉(zhuǎn)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wǎng)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zhuǎn)載寶慶公主的一生
單論生育子嗣方面,朱元璋若排第二則無人敢排第一,在他七十年的人生和三十一年的皇帝生涯中,共計誕育了二十六位皇子和十六位公主,在其四十多名兒女中,有像懿文太子朱標、明成祖朱棣那樣在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子,但是更多的皇子和公主則不為人知,我們下文將要提到的這位,就是朱元璋眾多低調(diào)的子女中的一位,她就是朱元璋的皇十四女含山公主。雖然這位含山公主在歷史上籍籍無名,但是她卻在朱元璋的眾多兒女中創(chuàng)造了多個第一。
奉天紫禁城內(nèi)的一名女嬰的啼哭聲打破了宮城內(nèi)的寧靜,原來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妃子韓氏誕下了一名女嬰,按照齒續(xù),這是朱元璋的第十四個女兒,雖然是一名對于江山社稷并沒有太大益處的女兒,但是這個女嬰的降生,仍然讓已經(jīng)五十三歲的朱元璋欣喜不已,大喜過望的朱元璋親封其為含山公主,公主的封號“含山”實際上并沒有特殊的含義,只是朱元璋家鄉(xiāng)安徽的一個縣城而已,朱元璋給自己的女兒們的封號,通常都會選擇一個自己家鄉(xiāng)的地名,例如“安慶公主”、“寧國公主”。
憑借著父皇的疼愛,含山公主的童年過得相當不錯,而她那位原本并不太受朱元璋寵愛的母親,也因為女兒的降生而能夠經(jīng)常得到皇帝的召見,這讓這位來自朝鮮的妃子的地位和待遇也得到了很大的改變,然而韓氏確是一個苦命的女人,生下公主沒幾年,福氣還沒來得及享受,便病逝了,自幼失去母親讓含山公主更早地學會了獨立。
隨著公主的日漸長大,朱元璋還為其請了師傅,專門教授公主讀書識字,含山公主天資聰慧,對于師傅教授的要領總是能夠很快的掌握,并且還能夠舉一反三,熟練運用,朱元璋在繁忙的朝政之余也會抽考含山公主的學業(yè),而每次,面對父皇得到考問,含山公主總是能夠好對答如流。女兒的聰慧好學讓朱元璋十分欣慰。含山公主漸漸長大,經(jīng)過多年的學習,含山公主已經(jīng)成為了以為飽讀詩書的才女,宮中上下都極為拜服。
公主日漸長大,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朱元璋經(jīng)過權衡挑選,最終選定了一位叫做尹清的青年才俊。洪武二十七年,十四歲的含山公主下嫁尹清。這位朱元璋親自為女兒挑選的駙馬雖算不上什么豪門望族,但是確是一位出身書香門第的公子,朱元璋知道,給自己這位頗通詩書的女兒挑選一位書香世家的公子才算得上是琴瑟和諧。事實上,公主和駙馬的婚后生活,也確實沒有辜負朱元璋的苦心,兩人相敬如賓,舉案齊眉,婚后的一段時間里,公主與駙馬十分恩愛,成為了宮中人們羨慕的對象。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就在朱元璋滿懷希望地以為自己的這位女兒將會與駙馬幸福的白頭到老共度一生之時,駙馬尹清卻突發(fā)疾病去世了,此時距離公主下嫁駙馬才不過三年多時間,而剛剛十八歲的含山公主則不得不從此成為節(jié)婦,過著孀居的生活。公主守寡后,朱元璋非常心疼女兒,除了日常的召見外,每逢年節(jié),含山公主得到的賞賜總是多于其他公主,素來以狠辣無情著稱的朱元璋,實際上也有舐犢情深的一面。含山公主就這樣在朱元璋的憐愛下度過了洪武一朝剩余的時光。
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明惠宗建文皇帝,建文一朝,作為侄子的建文帝對這位皇姑的遭遇十分同情,因此在生活上也是百般照拂。建文四年,燕王朱棣靖難成功,僭越登基,是為明成祖永樂皇帝,朱棣登基后,也并沒有為難自己這位同父異母的妹妹,含山公主就這樣安然度過了永樂一朝的二十二年時間,這期間,公主曾隨朝廷遷都北京,遷都北京后,皇兄朱棣還曾專門派人修建了含山公主府,讓自己守寡的妹妹居住,含山公主從此定居在北京。
永樂二十二年,明仁宗朱高熾即位,含山公主因為地位尊崇,與朱元璋的其他女兒寧國公主、懷慶公主、大名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汝陽公主、寶慶公主一同獲封大長公主。仁宗在位一年便駕崩,隨后宣宗朱瞻基即位,視為宣德皇帝,宣德年間,公主與駙馬尹清所生的兩個兒子已經(jīng)長大成人,在母親含山公主的嚴格教育下,這兩位兒子非常爭氣,宣宗得知后將含山公主之子尹勛為孝陵衛(wèi)副千戶,食祿不任事。
宣宗在位十年病逝,英宗即位,作為英宗祖曾祖母輩的含山公主依然健在,由于輩分尊崇,含山公主受盡了明英宗的禮遇。之后英宗年間發(fā)生的土木之變、奪門之變和曹石之變,含山公主都曾親歷,含山公主眼見曾孫輩的英宗與代宗骨肉相殘,心中十分不是滋味,然而卻又無可奈何。天順六年十月,已經(jīng)二次登基的明英宗特命含山大長公主次子尹玉、嫡孫尹輝,封為南京錦衣衛(wèi)帶俸百戶,至此含山公主的兩個兒子和孫子都有了官職,此時的含山公主已經(jīng)八十多歲了,雖然早年孀居,然而看到自己的兒孫都有了好的前程,含山公主也算沒有遺憾了,但是就在含山公主人生的最后一年,這位飽經(jīng)滄桑的老公主卻又迎來了皇家的一個莫大榮耀。
明英宗天順六年,含山公主收到了明英宗的一封信,新的原文是這樣說的:“朕每念皇高祖所生親王公主四十人,而享有高壽者今惟祖姑一人,誠難淂也。近者承喻用度有缺,朕心惻然,特遣太監(jiān)藍忠賫送珠翠九翟愽鬢冠一頂,白金三百兩,鈔一萬貫,各色紵絲十匹,紗十匹,羅十匹,生熟絹三十匹,奉至府中,以表親親之義,至可收領,尚宜自愛,以膺悠久之福?!毙诺拇笾乱馑际牵禾娓呋实郏ㄖ煸埃┧乃氖粌号?,如今在世的僅有您一位,這十分難得,因為擔心祖姑生活用度上有所缺,所以遣太監(jiān)給您送些東西以表孝心,希望祖姑保重身體,好好享福。
信中提到的金銀珠寶翡翠瑪瑙都還算尋常,但是那個博鬢冠就非常難得了,因為在明朝是只有皇后才有資格戴的鳳冠,親王妃、公主不得違制僭越,含山公主在八十二歲之年獲此殊榮,實為難得。令人遺憾的是,就在公主獲此殊榮后的兩個月后,也是其剛滿八十三歲的時候,這位一生歷經(jīng)明朝洪武、建文、永樂、洪熙、宣德、正統(tǒng)、景泰、天順八朝的明初傳奇公主便病逝了。
我們很難用現(xiàn)代人的標準來評價含山公主的一生,雖然生在無比富貴的帝王之家,一生享受榮華富貴,然而早年的守寡孀居生涯卻注定了含山公主的孤單凄苦的一生,可是相比那些食不果腹,每天為生計為發(fā)愁的尋常百姓而言,含山公主的一生又是何等的幸運和幸福啊。
朱元璋終其一生共生育了16位公主,分別是臨安公主、寧國公主、崇寧公主、安慶公主、汝寧公主、懷慶公主、大名公主、福清公主、壽春公主、十公主、南康公主、永嘉公主、十三公主、含山公主、汝陽公主和寶慶公主。那么這十六位公主的結(jié)局最終都是如何的呢?當然歷代的史書對于公主的記載可以說都是一筆帶過,除了生辰、生母、去世和所嫁等最基本的會記載外,其他的記載幾乎都不會有,甚至有些公主連生母、生辰都不會有記載,所以多有遺漏或不詳細之處請見諒。 臨安公主 元璋和孫貴妃所生的第一個女兒。洪武九年年,僅17歲的臨安公主嫁給了韓國公李善長的長子李祺。作為朱元璋第一次出嫁的女兒,對方又是開國功臣李善長的兒子,這場婚事可以驚動了整個南京城,所陪嫁的嫁妝更是連綿數(shù)公里,可謂是恩寵有加。但是在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長而被牽連到胡惟庸案中,所以其公婆家被滿門抄斬,而她的丈夫因是駙馬也得以幸免,但死罪可滅活罪難逃,最終臨安公主和李琪,及其子女被流放到了南京江浦縣,終生不得入朝。但是不管如何作為皇帝家的女兒,其母親又是朱元璋的寵妃,所以臨安公主的生活并不是過得很艱心,較之普通人家更多是有過之而無及的。 永樂十九年臨安公主以六十二歲的高齡病逝在江浦,而永樂皇帝朱棣聽聞自己的姐姐去世后也是輟視朝四日以視哀悼,可以說能得永樂皇帝如此重視,想必臨安公主這一生過得到還是舒心的。 寧國公主 是朱元璋和馬皇后所生的女兒,洪武十一年嫁給了汝南侯梅思祖的侄子梅殷。梅殷可以說是朱元璋的眾多的女婿當中最得寵的駙馬,在朱元璋臨死之前他開始奉命輔佐朱允炆治理朝政,后朱棣反叛后他負責帶兵抵抗,而因其妻寧國公主被朱棣所脅迫不得已投降了朱棣,但是僅過三年也就是1405年,因受朱棣猜忌最終被錦衣衛(wèi)溺死。 后寧國公主并未再嫁,而是安心的培養(yǎng)著與梅殷所生的子嗣,后其中兩個兒子都被朱棣給與了不等的官職?;蛟S朱棣因殺害她的丈夫有愧,亦或者是念在寧國公主是一奶同袍的兄妹,寧國公主的后半生可謂是享盡了榮華富貴。永樂三年被進封為寧國長公主,永樂十五年因壽誕被朱棣賜于鈔萬錠彩幣六十疋,永樂二十二年更是被進封寧國大長公主,可以說她是朱元璋所生的女兒當中地位最高的,也是活的最好的一個,而且她的壽命也極為長壽,直到宣德九年,也就是朱瞻基時才去世,享年七十一歲。 崇寧公主 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女,生母不詳。洪武十七年下嫁給了一個叫牛城的普通人,后牛城因犯罪被流放到了云南金齒衛(wèi),崇寧公主本不用前往,但因其秉性寬厚,雖絕對跟隨牛城而去,皇帝無奈只得同意,但是不知是崇寧公主本身就體弱多病,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崇寧公主在半路上就死去了,而朱元璋聽后十分憤怒,隨命令錦衣衛(wèi)將牛城在金齒殺掉。 安慶公主 朱元璋與馬皇后所生的第二個女兒,生辰不詳。洪武十四年下嫁給了當時的進士歐陽倫,歐陽倫這個雖為進士,但秉性并不好,為人作惡多端,更是借著駙馬之名大肆斂財,后因走私販茶而被告發(fā),最終被洪武帝賜死。而之后安慶公主就再也沒有出現(xiàn)在史書之中,其余的信息也皆不知。不過如果作為公主她的結(jié)局應該不會差,如果能夠活到永樂時期,以她姐姐寧國公主的待遇,想必安慶公主也不會差到哪里去。 汝寧公主 朱元璋第五女,母不詳,生辰不詳。洪武十五年下嫁吉安侯陸仲亨之子陸賢,后陸仲亨因被認為是胡惟庸的同黨而被滿門抄斬,但其子陸賢因是駙馬而得以幸免,不過最終如何無從知曉。 懷慶公主 是朱元璋與孫貴妃所生的第二個女兒,生辰不詳。洪武十五年下嫁王寧,生王貞亮和王貞慶兒子,其中王貞慶是景泰十才子之一。史書載王寧「 ”能詩,頗好佛?!?,王寧因與懷慶公主結(jié)婚而被封為后軍都督府事,后因在建文一朝將朝廷機密泄露給了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后因懷慶公主的求情而避免了被殺,只是被關進了牢房中,朱棣稱帝后,將其王寧釋放并封為永春侯,但在后期因不受朱棣的喜愛,又犯了事就被關進了牢房,后面雖然因懷慶公主數(shù)次求永樂帝被釋放,但不久就因病而死。 不久后,永樂二十二年被加封為懷慶大長公主,洪熙元年去世,由于其生辰不詳,所以不太清楚她到底活了幾歲,但是她的妹妹大名公主是1368年出生的,所以不管如何她大概也是活了五十幾歲,在古代而算是長壽了。 大名公主 朱元璋第七女,生母不詳,1368年出生。洪武十五年下嫁給了驍騎右衛(wèi)指揮僉事李英的兒子李堅,生子李莊,李堅婚后被封為前軍都督府事,后在建文帝和朱棣的戰(zhàn)爭中,以左副將軍的身份征討朱棣,其后因戰(zhàn)功被封為灤城侯,但是在滹沱河之戰(zhàn)中兵敗被朱棣所俘虜,后死于前往北平的路上。 當然雖然大名公主的丈夫是抵御朱棣的建文帝臣子,但是朱棣登基之后并未為難這個同父異母的妹妹,非但沒有為難,相反很寵溺著這個妹妹,永樂二十二年大名公主被晉封為大名大長公主。宣德元年因病去世,享年五十九歲。 福清公主 朱元璋與鄭安妃所生的第八女,1370年出生。福清公主可以說是最比較受朱元璋喜愛的女兒之一,而是史書關于朱元璋女兒當中著墨最多的公主之一,史書載「 ”福清公主琴棋書畫無一不精,善與治國安邦之道,精靈聰慧,并多次獻策為朱元璋解決了很多的難題?!?。洪武十八年(1386年),下嫁鳳翔侯張龍之子張麟,并生子張克俊。后于永樂十五年去世,享年四十八歲。 壽春公主 朱元璋第九女,生母不詳,1370年出生。洪武十九年下嫁潁國公傅友德之子傅忠,壽春公主是朱元璋十六個女兒當中最受朱元璋喜愛的公主,沒有之一,這點可以從她出嫁時所獲得的嫁妝就可以看的出來,當時明朝規(guī)定「 ”公主未受封者,歲給纻絲紗絹布線;已封,賜莊田一區(qū),歲征租一千五百石,鈔二千貫”,可是當壽春公主出嫁時,朱元璋卻給了她良田一百二十余頃、歲入八千石,這可比其他的公主的嫁妝多出數(shù)十倍不止啊。 不過壽春公主雖深受朱元璋的寵愛,但她卻是朱元璋十六位公主當中壽命最短的公主之一,她在洪武二十一年就去世了,年僅18歲。 十公主 所有信息不知,包括出生、生母和死亡等一切信息,不過可知的是她是在沒有得到封號之前死的,但是一般情況下明朝是會在公主出嫁的時候給與封號,所以十公主死亡的時候應該是不超過10幾歲,甚至可能是出生沒多久就死了。同時她的出生的年份應該是在1370年至1373年之間。 南康公主 朱元璋第十一女,生母不詳,1373年出生。洪武二十一年下嫁東川侯胡海子胡觀,建文三年胡觀跟隨李景隆北征朱棣后兵敗被俘,后永樂因是其妹妹南康公主的丈夫而被饒恕,并官服原職,但是在不久之后又被都御史陳瑛彈劾其強搶民女,并娶 *** 為妾而被收監(jiān),之后因害怕過度自盡而死。后南康公主一生未再嫁,仁宗年間被晉升為大長公主,于正統(tǒng)三年因病去世,享年六十六歲。 永嘉公主 朱元璋與郭惠妃所生的第十二女,生辰不詳。洪武二十二年下嫁武定侯郭英之子郭鎮(zhèn),生子郭珍。史書載「 ”郭鎮(zhèn)好學,工詩,熟于禮度”,并十分擅長練兵,后永樂登基封其為遼東總兵,但是在任期滿了之后回到北京的時候,因病不治而死。之后永嘉公主一生未再嫁,后在仁宗年間被晉升為永嘉大長公主,景泰六年去世。 永嘉公主是朱元璋的女兒當中唯一有謚號的公主,由于其子孫郭勛在嘉靖一朝備受寵愛,更是被封為翊國公,后郭勛請求嘉靖賜予永嘉公主謚號,遂嘉靖賜予「 ”貞懿”,是為永嘉貞懿公主。 十三公主 同十公主一樣,無任何記載,史書僅載為朱元璋第十三女,早薨。 含山公主 朱元璋與高麗韓妃所生第十四女,生辰不詳。洪武二十七年下嫁一戶叫尹清的普通人家,仁宗時期晉升為含山大長公主,于天順六年去世。 汝陽公主 朱元璋與郭惠妃所生的第十五女,與永嘉公主同母。洪武二十七年下嫁給明朝開國將領謝彥之子謝達,仁宗時期晉升為汝陽大長公主。其余信息皆不詳。 寶慶公主 朱元璋所生的最后一個女兒,也是朱元璋所有子女當中最小的女兒。當年永樂帝登基之時她只有八歲,于是朱棣對其可是如親生女兒般的疼愛,不但讓徐皇后親自照顧其起居生活,朱棣本人更是對其百般溺愛,當永樂十一年下嫁給千戶侯趙輝之時,更是命其皇太子朱高熾親自送公主出嫁,而這可是歷代公主都從未享受過的殊榮啊,同時她的嫁妝也比其他的關注都要豐厚數(shù)倍。仁宗時期寶慶公主與其他姐姐一同被晉升為大長公主。就這樣寶慶公主在享受了極度的恩寵之后,于宣德八年去世,享年三十八歲。 可以說朱元璋的十六個女兒們大多都善終,但是因為明初時期政治過于混亂,所有大多的公主們都是在二三十歲就被迫守寡,而作為大明的公主卻因為要顧及朝廷的立法而終生不得再嫁,所以說這些公主注定是悲劇的。只能說公主雖看似尊貴無比,但是事實上卻要比平常百姓家過得悲劇多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沈煉的生平
下一篇: 即墨古城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