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春秋宋國很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小編帶來詳細的文章供大家參考。
大家好,我是小編。
在先秦的典籍中,不論是《莊子》還是《韓非子》,許許多多的段子都和宋國人有關(guān)系,比如我們非常熟悉的兩個故事“拔苗助長”、“守株待兔”的主人公都是宋國人,那么宋國人為什么一直被大家嘲笑呢?
我們先來看看三個關(guān)于宋國的冷笑話!
一、莊子
宋國有一個人叫做曹商,這個人挺有才華于是被宋君任命為使者前往秦國執(zhí)行外交任務(wù)。
曹商做的很不錯,秦君就給曹商賞賜了好幾輛馬車。曹商回到宋國后,匯報了本次出使的過程,宋君也非常高興,再次賞賜了曹商一百輛車。
于是曹商開開心心的帶著自己的一百多輛車招搖過市,四處顯擺。曹商在路上碰到了窮困潦倒但是也不出仕的莊子,于是故意嘲諷莊子說:
哎呀,如果一個人整天呆在窮鄉(xiāng)僻壤,靠著織席販履生活,搞得面黃肌瘦,蓬頭垢面的,這是我這樣的人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我也只能干一些拜訪擁有萬乘車輛的大國君,然后隨隨便便就掙回來一百輛馬車這樣的小事情了。
莊子聽見曹商這樣的發(fā)言,呵呵一笑說道:
我聽說秦王曾經(jīng)得了痔瘡,然后全天下懸賞良醫(yī),又能治療好潰痤的,就賞賜馬車一輛;要是有人愿意舔痔瘡的,賞賜馬車五輛!治療效果越好,賞賜馬車越多,您得了一百輛車的賞賜,難道是給秦王治療痔瘡去了嗎?不然怎么會一下子得了這么多車呢?
曹商:……
宋人有曹商者,為宋王使秦。其往也,得車數(shù)乘;王說之,益車百乘。反于宋,見莊子曰:“夫處窮閭阨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所短也;一悟萬乘之主,而從車百乘者,商之所長也?!鼻f子曰:“秦王有病召醫(yī):破癰潰痤者,得車一乘,舐痔者,得車五乘,所治愈下,得車愈多,子豈治其痔邪?何得車之多也?子行矣!”
二、華元
鄭國有一次帶領(lǐng)兵馬去攻打宋國,宋國派遣大將華元率領(lǐng)士兵前去迎戰(zhàn)。到了預(yù)定的戰(zhàn)場,雙方準(zhǔn)備擺開兵馬好好較量一番,結(jié)果華元的戰(zhàn)車司機羊斟因為頭一天晚上華元開戰(zhàn)前動員會的時候,沒有給自己安排一碗羊湯。直接說了一句:羊湯的事情你安排,戰(zhàn)車的事情我安排!
于是羊斟沒等大家準(zhǔn)備好,就駕著戰(zhàn)車,帶著華元沖進了鄭國的大本營。鄭國人還沒開打就俘虜了對方的最高統(tǒng)帥,于是宋國這仗沒法打了,大敗而回。
后來宋國人決定贖人,拿了“兵車百乘,文馬百駟”的重禮把華元從鄭國贖了回來,這個時候羊斟因為不是貴族,早就偷偷跑回國了,華元還替羊斟解釋:我不怪你,這肯定是駕車的馬出了意外吧!
結(jié)果羊斟哈哈一笑說:老子就是故意的!
然后羊斟乘華元追不上,就跑到魯國去了。
這事影響太大,宋國人都知道了。有一次宋國又被敵人圍起來了,華元帶著侍衛(wèi)巡視農(nóng)夫修建城墻。農(nóng)夫看見是華元來了,于是故意大聲唱歌道:
“瞪著眼珠子,鼓著大肚子,這就是丟盔棄甲的大將軍呀!滿臉大胡子,胡子長滿腮幫子,這急速拋甲丟盔逃回來的大將軍呀!”
華元很生氣,但是又自持身份高貴,于是讓手下的人解釋一下,罵回去!華元手下的人于是大聲喊道:
“有牛就有皮,外面山里面犀兕那么多,丟了一副盔甲算啥事?”
農(nóng)夫一聽,哈哈大笑,又唱到:
“就算你有很多的牛皮可以吹,制作盔甲的丹漆要從哪里來?”
華元一聽不好。于是跟部下說:
“我們趕緊走,他們?nèi)硕嗫诒?,咱們說不過啊?!?/p>
華元為植,巡功。城者謳曰:“睅其目,皤其腹,棄甲而復(fù)。于思,于思,棄甲復(fù)來?!笔蛊潋壋酥^之曰:“牛則有皮,犀兕尚多,棄甲則那。”役人曰:“從其有皮,丹漆若何?”華元曰:“去之。夫其口眾我寡?!?/p>
三、狂狡
還是宋國和鄭國發(fā)生戰(zhàn)爭的時候,宋國大夫狂狡駕著戰(zhàn)車在戰(zhàn)場上很是威武,不一會狂狡看到一個鄭國士兵落了單,于是追了上去。
這個鄭國士兵慌不擇路掉進了一個水井里,狂狡不知道咋想的,拿著自己的大戟,倒過來,用戟的柄這個鄭國士兵給救了出來。
結(jié)果鄭國士兵出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手里拿著一把大戟,而有一個敵人的大官現(xiàn)在手無寸鐵……
于是這個鄭國士兵開開心心的帶著一個貴族俘虜領(lǐng)賞去了
狂狡輅鄭人,鄭人入于井,倒戟而出之,獲狂狡。
看完了三個笑話,我們再來說說為什么宋國會被一直地域黑。
其實在小編看來,主要有下面幾個原因。
1、非我族類
武王伐紂后,分封了八百諸侯,其中絕大部分是姬姓,也就是周天子一脈;還有一部分是跟隨周王伐紂的功臣,比如姜子牙的齊國就是這樣。
而宋國則是殷商遺民的封地,為了籠絡(luò)殷商舊臣,周武王并沒有展開大清洗,而是給殷商舊部安排了一個很高的起點:宋公!
要知道周天子以下,稱為公爵的僅有宋國和虞國、虢國、州國,后來還有衛(wèi)國。要知道像齊、魯這樣的重要諸侯都是侯爵而已。
宋國爵位高,占據(jù)的地方也是非常富饒,而且最主要的是和姬姓諸侯之前是敵人、對手。在這樣的情況下,其他國家黑宋國可以說是“政治正確”了。
2、羨慕嫉妒
宋國是商人遺民,而商族人最擅長的就是做生意,如今我們常說的“商人”便是來自于商族人的簡稱。
在先秦的各種段子中,就有關(guān)于宋國人做生意非常好的記載,但是也經(jīng)常是以笑話的形式出現(xiàn)。
比如:宋國人非常講究穿戴,在宋國人民都戴禮帽,穿禮服;越國人則是斷發(fā)紋身,生活在水邊。有個宋國人打算把禮帽、禮服賣給越國人,認為這樣就能發(fā)大財,結(jié)果被眾人嘲笑。
還有宋國人用象牙花了三年時間雕刻了一片樹葉,達到了混在真樹葉中都分辨不出來的地步。這個人被宋國賞賜了高官厚祿,也被人嘲笑。
但是這兩個故事恰恰說明宋國能工巧匠非常多,而且文明程度也很高。之所以被人當(dāng)做笑話,有一部分原因是出自周邊各國的羨慕和嫉妒。
3、延續(xù)古風(fēng)
宋國因為是殷商遺民的關(guān)系,對于古代夏商遺留的習(xí)俗保留更多,但是在禮樂崩壞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這種不合時宜的做法就像個笑話。
比如著名的宋襄公,在戰(zhàn)前還要打起仁義大旗,講究“不半渡而擊,不擒二毛……”結(jié)果不但戰(zhàn)敗自己也受傷死亡,而且成為千古笑柄。
前面笑話中的華元,哪怕被羊斟背叛,也想著肯定不是故意的,而是馬出了問題。被老百姓嘲笑,也沒有動用權(quán)勢阻止,而是灰溜溜的跑掉罷了。
狂狡也是一樣,在戰(zhàn)場上竟然干出挽救敵人的“壯舉”,結(jié)果平白無故送給對方一份大禮……
這些故事雖然都是嘲笑居多,但依然可以看出大部分宋國人的心理還停留在商朝時期的戰(zhàn)爭、文化中,對于禮樂崩壞、戰(zhàn)場上無所不為的新時代缺乏關(guān)注和適應(yīng)。
所以上面這幾個原因加起來,恐怕就是先秦時期大家都愿意嘲笑宋國人的原因吧。
我是小編,每天都有有趣的歷史故事,歡迎關(guān)注。
? ? 宋襄公是沒有什么實力的,而像其他四位春秋霸主,比如齊桓公、晉文公那真是一頂一的霸主,宋襄公一次戰(zhàn)爭都沒有勝利過,寸功未建,最后還被楚國打敗,當(dāng)然會被后世的人們恥笑。 ? ?
宋襄公能成為春秋五霸之一并不是因為他自身的實力,而是因為他父親宋桓公死后,他自然而然成為了宋國的君主。一生之中也只打過一次大型戰(zhàn)爭,就是齊國和楚國的泓水之戰(zhàn),最后還以慘敗告終,最后回國宋國后抑郁身亡。
很多人都覺得宋襄公是假仁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禮讓王位的故事。
當(dāng)時的宋桓公由于心病就要去世了,在去世前想要嫡長子茲甫(也就是后來的宋襄公)繼承王位,但是茲甫覺得自己的哥哥目夷更加的成熟,更加的忠義,只有這樣的人才是真正的候選人。
宋桓公聽后很高興,而目夷也對自己的弟弟很滿意,覺得自己的弟弟才是世界上最仁義的人。目夷自然沒有接受茲甫的禮讓,反而對他更加的忠誠,而宋襄公在表現(xiàn)出別人都不愿意后自己猜去繼承王位。雖然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仁義,總感覺有一點炒作的意思。
?后來宋襄公也是因為齊桓公的威嚴(yán)才能夠召集諸侯盟會,因為他當(dāng)時對齊桓公馬首是瞻,就在宋桓公剛?cè)ナ篮?,宋襄公還在守孝的時候聽到齊桓公要開會,自己屁顛屁顛的就過去了,這就讓目夷比較的生氣。
也不知道宋襄公是真的仁義還只是表現(xiàn)的如此,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懼怕齊國的強大,還是對齊桓公的道德主張打心底的支持和贊同。該仁義的時候不仁義,還殺了別的國君祭天,他的仁義真的一場笑話。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62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