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知道努爾哈赤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為您講解。
眾所周知,努爾哈赤是清太祖,他也是后金(清朝前身)的建立者,努爾哈赤雖然沒有稱帝,但是他死后的繼位者皇太極卻稱帝建立大清,皇太極也是大清的開國皇帝?;侍珮O建立大清后,將努爾哈赤追封為皇帝,將自己的生母葉赫那拉哲哲追封為皇后,也就是歷史上的孝慈高皇后哲哲,而且,哲哲也成為了官方史料記載中努爾哈赤唯一的一位皇后。
不過,其實努爾哈赤還有另一位皇后,而且這位皇后也是努爾哈赤名正言順的皇后,只不過她的皇后之位僅僅保持了幾個月而已,所以在歷史上留下的信息不多,是一位不為人知的皇后。這位女子就是努爾哈赤的大妃阿巴亥,她還有一個稱呼是孝烈武皇后。
努爾哈赤年輕時為了統(tǒng)一女真部落四處征戰(zhàn),當(dāng)時其他幾個部落都不心甘情愿接受他的統(tǒng)治,因此聯(lián)合組成了九部聯(lián)軍,與建州女真發(fā)生了激烈對戰(zhàn)。后來九部聯(lián)軍慘敗,其中的烏拉部領(lǐng)袖還落到了努爾哈赤的手里,此人名為布占泰。之后努爾哈赤占領(lǐng)的版圖越來越大,聯(lián)軍被瓦解,烏拉部也岌岌可危,布占泰便提出用侄女作為獻(xiàn)禮,與努爾哈赤達(dá)成友好建交的計劃,而阿巴亥就是這個可憐的侄女。
雖然努爾哈赤的年紀(jì)大的都可以當(dāng)阿巴亥的父親了,但阿巴亥還是嫁給了努爾哈赤,因為她沒有主動選擇的資格。阿巴亥個性靈活,很會審時度勢,憑借玲瓏的手段很快就成了努爾哈赤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并且在之后當(dāng)上了大福晉。有了寵,子嗣自然也會緊跟而來,阿巴亥前前后后一口氣為努爾哈赤生了三個大胖小子,分別是阿濟(jì)格、多爾袞以及多鐸,里面最出名的是多爾袞,他算得上是家喻戶曉的大人物。
阿巴亥絕對沒有料到努爾哈赤會死的那么讓人猝不及防,在阿巴亥僅37歲的時候努爾哈赤便撒手人寰,而后皇太極繼承汗位,阿巴亥滿腔謀劃還沒來得及實現(xiàn)就被皇太極視為眼中釘,被迫殉葬了。
皇太極在世時,多爾袞是個賢臣,皇太極撒手人寰后多爾袞就顯現(xiàn)出自己狠辣的一面來了。順治年幼,他籠絡(luò)大臣,緊抓著大權(quán)不放,用攝政王的名義把生母阿巴亥追封為了孝烈武皇后。這么算來,努爾哈赤除了孝慈高皇后之位就另有一位孝烈武皇后了。
但是阿巴亥的皇后之名還沒保持多久就給人剝奪了,始作俑者是順治帝。順治會這樣做主要源于對多爾袞的怨恨,說到底阿巴亥不過是順治與多爾袞矛盾的一個犧牲品罷了。
在清朝建立之前的后金政權(quán)時期,后金大汗的后宮尚未建立系統(tǒng)的后宮妃嬪等級制度,大妃的地位相當(dāng)于清朝時期的中宮皇后,為后宮之首。努爾哈赤一生共有4任大妃,分別為原配妻子佟佳氏、繼妃沙濟(jì)富察·袞代、孝慈高皇后孟古哲哲和孝烈武皇后阿巴亥。需要注意的是,阿巴亥是被其子攝政王多爾袞而非大清皇帝下令追封的皇后,多爾袞死后,順治皇帝下令廢黜阿巴亥的皇后封號,牌位撤出太廟,一般認(rèn)為阿巴亥并不能算是真正意義上追封的皇后。所以,努爾哈赤4位大妃中,僅生育一子的孟古哲哲被追封為皇后。
孟古哲哲系努爾哈赤第三任大妃,14歲嫁給努爾哈赤,18歲為其生下第八子,即后來建立大清王朝的清太宗皇太極。孟古哲哲作為努爾哈赤的大妃,其子又成為了后來清朝的第一位皇帝,被追封為皇后無可厚非。
但是,努爾哈赤的其他三位大妃,嚴(yán)格來說都是皇太極的嫡母,按照清朝祖制都應(yīng)該被追封為皇后,可為何皇太極并未這樣做呢?如果皇太極是處于清朝剛剛建立時期,并未形成完備、系統(tǒng)的追封禮制,可是清軍揮師入關(guān)、定鼎中原以后,“清承明制”的大清王朝為何還是沒有將剩余三位大妃追封呢?
首先,需要明確的是在這三位大妃中,第二任大妃袞代,雖然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二子一女,其中莽古爾泰還位列“四大貝勒”,成為參議國政、共掌國事的成員之一,但這并不能掩蓋袞代曾經(jīng)的罪行。袞代曾經(jīng)和努爾哈赤次子代善傳出過私情丑聞,雖然后世很多學(xué)者認(rèn)為這是其他妃子的誣告,屬于正常的后宮紛爭,但我認(rèn)為如果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或者證據(jù)證明,英明的努爾哈赤不會輕易對袞代下手,莽古爾泰更不會殘忍的因為這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就將生母殺害。
因為丑聞,袞代被廢黜了大妃之位,再加上他的兩個兒子和女兒涉嫌密謀篡位被皇太極大肆清除,嚴(yán)肅處理,袞代未被后世皇帝追封皇后也在情理之中。
佟佳氏
佟佳氏系努爾哈赤的原配妻子,系其第一任大妃,在努爾哈赤起兵征戰(zhàn)女真各部落的過程中,功不可沒。根據(jù)明朝的相關(guān)史料記載,努爾哈赤系佟佳氏家族的上門女婿,努爾哈赤曾經(jīng)一度被明朝官方稱為“佟努爾哈赤”,這一點努爾哈赤也曾經(jīng)親口承認(rèn)過。但是對于清朝的后世皇帝而言,開國皇帝曾經(jīng)做過上門女婿,曾經(jīng)入贅過已經(jīng)成為臣子的家族,畢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如果將佟佳氏追封為皇后,必定要將其生平和事跡詳加記載,那么努爾哈赤曾經(jīng)入贅的秘密就掩蓋不住了,這并不是清朝后世皇帝們希望看到的事情。另外,佟佳氏作為努爾哈赤的原配妻子,為努爾哈赤生下長子褚英、次子代善和有名的東果格格,其后宮地位和前朝影響遠(yuǎn)在皇太極生母孟古哲哲之上,為何凸顯孝慈高皇后的崇高地位,為了彰顯皇帝的至高無上,皇太極不愿追封嫡母為皇后,也算情有可原。
阿巴亥
對于阿巴亥的身后問題處理則彰顯了皇太極、順治兩位帝王的政治智慧和權(quán)謀心術(shù)。
努爾哈赤臨終前,曾經(jīng)將后金政權(quán)的汗位傳承交代給了阿巴亥,遺命將汗位傳給第十四子,也就是阿巴亥的次子多爾袞。為了爭奪汗位,以皇太極為首的“四大貝勒”只能將阿巴亥清除,強迫阿巴亥為努爾哈赤殉葬,而殉葬的理由就是阿巴亥曾經(jīng)也和代善傳出過丑聞,努爾哈赤擔(dān)心自己去世后阿巴亥會做出更加過分的事情,才命令阿巴亥為自己殉葬。雖然阿巴亥被迫殉葬的命令到底來自于努爾哈赤還是“四大貝勒”,現(xiàn)在的我們已經(jīng)不得而知,但歷史史料中給出的殉葬原因就是阿巴亥的罪過導(dǎo)致,罪行嚴(yán)重到都必須殉葬了,還有被追封皇后的道理嗎?
努爾哈赤死后,皇太極之所以能夠越過多爾袞繼承汗位,將阿巴亥逼迫殉葬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阿巴亥的三個孩子中只有一個莽夫阿濟(jì)格成年,但卻沒有足夠的實力和政治智慧與皇太極對抗。多爾袞和多鐸更是尚未成年的孩童,和皇太極沒有可比性
皇太極繼承汗位以后,為了將皇權(quán)集中,唯我獨尊,非但沒有打壓阿巴亥的三個兒子,反而極力拉攏和培養(yǎng),增加自身的政治勢力和綜合實力,用以對抗實力強大的“三大貝勒”。在皇太極的用心提攜和培養(yǎng)下,多爾袞迅速成長起來,在清朝建立的時候,他已經(jīng)成為諸王之上,皇太極之下的實權(quán)派人物。
但在多爾袞心中,皇太極逼死生母的仇恨非但沒有因為皇太極對自己極為恩寵而慢慢消除,反倒是隨著自己權(quán)勢和地位的上升,變得越加濃烈。皇太極當(dāng)然清楚多爾袞心理狀態(tài)的變化,但那時的多爾袞已經(jīng)在自己一手培養(yǎng)下,成為不可替代的左膀右臂,是清軍入關(guān)必不可少的軍隊領(lǐng)袖,除掉多爾袞的做法不明智、不可取。但多爾袞畢竟是先大汗選定的汗位繼承人,皇太極只能極力打壓其生母的位分和地位,才能從根本上遏制多爾袞的地位和聲望,畢竟阿巴亥的大妃身份足以影響朝局,所以,出于政治因素考慮,阿巴亥的皇后之位也不會被追封。
皇太極死后,多爾袞立馬跳出來爭奪皇位,也很好的證明了皇太極的憂慮。
愛新覺羅·福臨年僅6歲繼承帝位,再次與皇位擦肩而過的多爾袞只能退而求其次,成為大清王朝的攝政王。多爾袞大權(quán)在握以后,很快為自己的母親平反,給其追封了早就屬于她的皇后封號,順治皇帝雖然不會樂意,但面對強大的多爾袞,他無可奈何,只能認(rèn)同。順治七年,一代梟雄多爾袞竟然墜馬受傷而亡,隨著順治皇帝對其的大肆清算,阿巴亥這個剛被公平對待的孝烈武皇后又被廢黜了皇后封號,連牌位也撤出了太廟。13歲嫁給清太祖努爾哈赤,為其生育三子,為后金政權(quán)的穩(wěn)固做出巨大貢獻(xiàn);所生三子更是為清朝的建立、清朝揮師入關(guān)、定鼎中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不世之功。這樣一位偉大的母親,一位功績卓著的中宮大妃非但蒙冤而死,死后也得不到客觀、公平的待遇和評價,何其哀也!
(參考文獻(xiàn):《清史稿·后妃列傳》、《清史通鑒》、《多爾袞攝政日記》)
努爾哈赤的后妃(妻妾) 據(jù)文獻(xiàn)記載,努爾哈赤共有16個妻妾.《清史稿》上記載努爾哈赤共有14位妻妾,未記載從殉的2位庶妃.滿族早期實行 一夫多妻多妾 制,不同于漢族的一夫一妻多妾制.大福晉和側(cè)福晉都是妻,都有正式的名分,都稱為 福晉 ,側(cè)福晉只比大福晉的地位略低;小福晉和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 妾 ,都是沒有名分的,庶福晉僅是對她們的尊稱而已,地位遠(yuǎn)低于大福晉和側(cè)福晉.大福晉和側(cè)福晉這些妻所生 子女 都屬嫡出,地位高;小福晉和格格、媵妾、婢妾等 妾 所生子女屬庶出,地位較低,遠(yuǎn)低于大福晉和側(cè)福晉的子女.皇后(追封2位) 孝慈高皇后 ,葉赫那拉氏,名 孟古 .葉赫 貝勒楊吉努之女,葉赫貝勒納林布祿(那林孛羅)、金臺什(金臺失)之妹.明萬歷三年乙亥生.十六年九月嫁努爾哈赤為 側(cè)福晉 .三十一年癸卯九月二十七日薨,年二十九.崇德元年四月,皇太極追封其母為 孝慈武皇后 ,謚曰 孝慈 昭憲純德真順承天育圣 武皇后 .順治元年九月,升祔太廟.康熙元年四月,將太祖謚由“ 武 ”改為“ 高 ”,即為 孝慈高皇后 ;雍正、乾隆累加謚,曰 孝慈 昭憲敬順仁徽懿德慶顯承天輔圣 高皇后 .祔葬 福陵 .子一,皇八子 皇太極 ,即 清太宗 .*孝慈高皇后生前是否當(dāng)過大福晉,尚有爭議.一說,她一直是側(cè)福晉;二說,繼妃去世后,她成為第三任大福晉.追贈旋奪 孝烈武皇后/ 大妃 ,烏拉那拉氏,名 阿巴亥 .烏拉 貝勒滿泰之女.明萬歷十八年庚寅生.二十九年十一月,其叔父貝勒布占泰(卜占臺)送她嫁努爾哈赤為 側(cè)福晉 .前一任大福晉去世后,立為大福晉.三繼(或四繼)大福晉,是最后一任 大福晉 (第三任或第四任).天命十一年丙寅八月十一日,太祖崩;次日,大妃以身殉(或曰大妃之殉焉,為太祖遺命,諸子執(zhí)而逼之乃死),年三十有七.順治七年八月,多爾袞追封其母為 孝烈武皇后 ,謚曰 孝烈恭敏獻(xiàn)哲仁和替天儷圣武皇后 ,升祔太廟.八年二月,因多爾袞得罪,罷皇后名份 ,奪謚號 、 黜廟享 .子三,皇十二子 阿濟(jì)格 ;皇十四子 多爾袞 ;皇十五子 多鐸 .史稱 太祖大妃 .冊封之妃(1位) 壽康妃 ,博爾濟(jì)吉特氏.蒙古 科爾沁 貝勒、后封炳圖郡王孔果爾之女.明萬歷四十三年乙卯正月嫁努爾哈赤為 側(cè)福晉 .順治十八年十月,康熙帝尊封為皇曾祖 壽康太妃 ,行冊封禮.康熙四年乙己十二月二十五日薨.以妃禮葬 福陵之右 .無子女.大妃(大福晉、正妻)(2位) 元妃 ,佟佳氏,名 哈哈納扎青 .塔本巴晏之女.努爾哈赤入贅.元配嫡福晉,為第一任大福晉.子二,皇長子 褚英 ;皇次子 代善 .女一,皇長女,嫁董鄂氏(東果氏)何和禮,稱東果格格,封 固倫公主 .史稱 太祖元妃 .繼妃 ,富察氏,名 袞代 .莽塞杜諸之女.初嫁努爾哈赤三祖索長阿孫威準(zhǔn),生子昂阿拉按昂阿拉.萬歷十三年復(fù)嫁努爾哈赤.繼室大福晉,為第二任大福晉.天命五年二月,以竊藏金帛,迫令自盡(一說,被其子莽古爾泰所殺).葬 福陵之外 .子二,皇五子 莽古爾泰 ;皇十子 德格類 .女一,皇三女,名 莽古濟(jì) .史稱 太祖繼妃 .側(cè)妃(側(cè)福晉)(4位) 側(cè)妃,伊爾根覺羅氏 .札親巴晏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七子 阿巴泰 .女一,皇次女 ,名 嫩哲 .側(cè)妃,葉赫那拉氏 .葉赫 貝勒楊吉努之女;孝慈高皇后之妹.明萬歷三十八年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生卒年不詳.女一,皇八女,名 聰古倫 ,封 和碩公主 .側(cè)妃,科爾沁博爾濟(jì)吉特氏 .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之女.太祖聞其賢,往聘之;明萬歷四十年壬子正月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順治元年二月卒.無子女.側(cè)妃,哈達(dá)那拉氏 .哈達(dá)部貝勒(都督僉事)扈爾干之女,哈達(dá)萬汗見前顯祖次妃之孫女.明萬歷十六年戊子四月,扈爾干遣子岱善(即明實錄之歹商)送之來嫁努爾哈赤為側(cè)福晉.生卒年不詳.無子女.庶妃(妾)(7位) * * 庶妃 ,包括小福晉 、 格格、媵妾、婢妾等,都是沒有名分的妾.其中生育子女者才能成為小福晉,所生子女屬庶出.庶妃,兆佳氏 .喇克達(dá)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三子 阿拜 .庶妃,鈕祜祿氏 .博克瞻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四子 湯古代 ;皇六子 塔拜 .庶妃,嘉穆瑚覺羅氏 ,名 真哥 .貝勒渾巴晏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二,皇九子 巴布泰 ;皇十一子 巴布海 .女三,皇四女 ,名 穆庫什 ; 皇五女 ,嫁達(dá)啟; 皇六女 ,嫁蘇納.庶妃,西林覺羅氏 .奮杜里哈斯祜之女.生卒年不詳.子一,皇十三子 賴慕布 .庶妃,伊爾根覺羅氏 .察弼之女.女一,皇七女 ,封鄉(xiāng)君品級,嫁鄂托伊.生卒年不詳 庶妃 ,名 德因澤 .姓氏不詳.殉太祖.庶妃 ,名 阿濟(jì)根 .姓氏不詳.殉太祖.
阿巴亥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繼母。
阿巴亥簡介:
孝烈武皇后(1590年—1626年),烏喇那拉氏,名阿巴亥(穆麟德:Abahai),烏拉部滿泰貝勒女,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四任大妃,清太宗皇太極繼母。孝慈高皇后去世后被立為大妃,為努爾哈赤生下三子,即第十二子英親王阿濟(jì)格、第十四子睿親王多爾袞、第十五子豫親王多鐸。后金天命十一年被逼殉葬,享年37歲。
后順治皇帝年幼登基,多爾袞掌權(quán)為攝政王時,追尊其為皇后,謚號為“孝烈恭敏獻(xiàn)哲仁和贊天儷圣武皇后”。
順治皇帝親政后以多爾袞曾圖謀篡位為由,開除了多爾袞的宗籍,并將阿巴亥的謚號取消,其神牌也從太廟撤出。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6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