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懷王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這話難道是楚懷王托夢說的?楚懷王被俘后,曾經試圖逃回楚國,可惜沒有如愿,不存在寧愿做囚徒也不回國的說法。假如說有人不希望他回去話,此人應該是他的兒子楚頃襄王羋橫。
楚懷王就是個歷史大笑話,不可一世的楚國,在他的“努力”下,迅速滑落,不光被秦國人百般蹂躪,丟城失土,還喪失了在中原的帶頭大哥地位。
楚懷王羋槐即位之初,正趕上秦武王???,被大鼎壓死,秦國內亂,而楚國則經過十幾代君主的努力,達到最鼎盛時期。不過,昭襄王即位后,秦國迅速安定,緩過氣來的秦國,重新面露猙獰,揮師東向。
公元前318年,對秦國恨之入骨的公孫衍居中串聯,六國合縱攻秦,楚懷王就是這次軍事行動的帶頭大哥,一時威震天下。
鑒于秦國的咄咄逼人,諸國形成了以楚齊為核心的反秦勢力,一旦秦國稍有行動,兩國立刻動員其它幾國,對秦國形成圍攻,這個格局讓秦國吃盡苦頭。
秦國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人才儲備,各種大牛級的人物薈萃,任你魔高一尺,人家總能道高一丈。面對困局,鬼谷子的高徒張儀站出來:楚國人不是想把我食肉寢皮嘛,讓我去。
秦昭襄王不忍,張儀滿不在乎:放心,楚王殺不了我,說不定我還能給您帶回來驚喜!
張儀是楚懷王一輩子的苦主,就是他“成全”了楚懷王的昏君之名,也一手把楚國推向深淵。張儀一到楚國,大肆賄賂結交子蘭、子椒、靳尚、鄭袖等楚懷王的佞幸。憑借這些人的保駕護航,楚懷王忘了疼,不光沒殺張儀,還被他忽悠瘸了。
張儀說,我們秦王一心想跟您交好,可惜您卻被齊國誘惑,讓人非常不解。咱們是近鄰吶,您跟齊國結盟,跟秦國為敵,一旦發(fā)生戰(zhàn)事,楚國首當其中受害,齊國躲在后面享福,這分明是齊國人的陰謀嘛。相反如果秦楚結盟,咱們兩面出擊,天下誰是對手?
楚懷王心動了,想想也是這個理,每次大戰(zhàn),戰(zhàn)火都燒不到齊國,人家動動嘴而已,還阻礙了自己向中原擴展的通路。
張儀察言觀色,及時拋出一枚香噴噴的誘餌:如果大王您愿意跟齊國絕交,我們秦王愿以商於六百里之地為見面禮,割讓給楚國!
六百里!天吶,那得犧牲多少將士的命才能換來?更關鍵的是,商於位于秦嶺向東,武關一帶,是中原心臟地帶,占有此地,楚國北上、西進都有了重要支點,這種戰(zhàn)略要地,等同于國家安全的命脈。
楚懷王被貪念沖昏了頭,他也不想想,商於對楚國重要,對秦國更重要,秦國憑什么會拿戰(zhàn)略要地做交易?張儀就吃準了一點:只要加碼夠重,不怕貪嘴的魚不上鉤!
“憨厚”的楚懷王為了表示誠意,不等商於之地到手,率先派使臣出使齊國,當面把齊王羞辱一番,斷絕了齊楚聯盟。
當楚懷王滿心歡喜,等待著接管六百里雄關時,張儀一臉無辜:我哪有權利拿秦國的土地上作禮品?您聽錯了,我是說把我的封地六里,送給您!
被當猴耍了的楚懷王,血往上涌,昏招迭出,不顧失去齊國支持勢單力孤的現狀,對秦國發(fā)動了戰(zhàn)爭。結果,楚國連敗數仗,丟失了中原大片土地,葬送了楚國十幾代君主的成果。
五年后,楚懷王品嘗到背盟的惡果,齊國聯合韓魏,在垂沙大敗楚軍。秦國人又趁火打劫,侵占了楚國西部大片土地,從此楚國一蹶不振。
就在楚懷王最后一點血腥被磨光的時候,秦昭襄王又給他拋來橄欖枝:老羋啊,以前都是誤會,咱哥倆該喝一頓,消除誤會,重新結盟,順便把占領你們的八座城池還給你們。
一輩子貪得無厭的楚懷王再次咬鉤,他不顧屈原等人的勸阻,義無反顧地和昭襄王擼串去了。結果嘛,酒席上他見到的根本不是昭襄王,而是秦國大將:我們大王在咸陽等你吃烤全羊!
就這樣,楚懷王成了秦國人的俘虜!
估計楚懷王恨得直跺腳:報應吶,當年老祖宗楚成王,在盟會上抓走宋襄公,幾百年后子孫來還債了。
楚懷王當了一輩子國際笑話,最后關頭硬氣了一把,面對昭襄王割地的無理要求,他輕蔑地撕碎了秦國人的協議書。
昭襄王沒想到,魚兒會有不咬鉤的時候,一時束手無策。楚國人更絕,你不是拿我們的君主要挾我們嘛,對不起,從今以后他不再是我們的國君了。楚懷王的兒子羋橫即位,是為楚頃襄王。
楚懷王,不,準確地說他此時叫前楚王羋槐,不甘心在秦國當囚徒。秦國人因為羋槐成了雞肋,放松了對他的看管。兩年后,他逮著機會,逃出秦國。
秦國得知楚懷王逃跑的消息,第一時間封鎖了通往楚國的關隘。楚懷王傻眼了,只好調轉馬頭,逃往趙國。他滿以為趙國跟秦國勢不兩立,應該可以收留他,可惜在趙國人眼里,羋槐毫無價值,犯不著為他得罪秦國,生生將他擋在境外。
楚懷王欲哭無淚,只好當起魯濱遜,跑到魏國撞大運。當然,魏國人的想法跟趙國人一致,無處可去的他,半路上碰上了秦軍,只好老老實實坐上“專車”,又回到咸陽作客。
此后一年里,楚懷王陷入絕望和憤懣之中。想當初楚國是何等的威風,自己統帥六國之軍,打得秦國人縮在龜殼不敢探頭,如今虎落平陽被秦國人戲耍。自己的兒子似乎也忘記了他,沒有人來跟秦國人談判,把自己迎回去,難道我還不值幾座城池?
就這樣,楚懷王郁悶死在了異國他鄉(xiāng)。
所以,并非楚懷王不想回楚國,而是回不去。那么,假如楚懷回到楚國,他還能重新當國君嗎?
羋橫坐上王位后,肯定會向秦國討要父親,雖然打心眼里恐怕有點不愿意。王位這東西絕不是父子兩人的事,更不是靠親情和感情就能擺平的事,其背后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角逐。因此,只要楚懷王回國,無論父子倆誰坐王位,矛盾和沖突少不了。
其實秦國人做得不夠明智,企圖掐著楚懷王能榨出油水,反而幫楚國解決了楚懷王回國后,楚國內部必然面臨的政治內亂。
羋橫有沒有明里公開討要父親,暗里想辦法阻止父親歸國?史書沒寫,不好猜測,反正秦國沒得到實惠,囚住楚懷王不放,羋橫多少有點心里偷著樂。
客觀說,楚懷王想回國,也算不上明智。也許他想,在秦國當俘虜太過恥辱,回到故國,哪怕從此當個田舍翁,總比階下囚幸福吧??墒牵h(huán)境不同人會變,一旦他回到楚國,他豈能擺脫得了政治漩渦?
就算楚懷王回國能戰(zhàn)勝兒子,重登王位,楚國給自己掛了一塊尿布當門簾,難道楚國人就那么不害臊?難道楚懷王可以那么恬不知恥地嗮太陽?
說來說去,從他被虜入秦國那一刻起,楚懷王的政治生命已經終結,甚至作為人的尊嚴已經塌陷了一半。好在他絕不與秦國人妥協,不出賣楚國利益,幫他找到了活下去的理由。既然如此,自己做的孽自己受,何必再回國當害蟲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6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