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梁,是南朝第三個朝代,由梁武帝蕭衍建立。一說到蕭衍,筆者總愛聯(lián)想起清代的乾隆皇帝,兩人做皇帝的時間都很久,一樣的高壽,一樣的文治武功。倘若不是晚年有“侯景之亂”、臺城悲劇,梁武帝真和乾隆帝一樣有點“十全老人”的風(fēng)采??上v史不能假設(shè),精于棋藝的蕭衍下錯了一招棋,翻轉(zhuǎn)了整個南朝風(fēng)云,也使自己帶著悔恨與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
梁武帝蕭衍
蕭衍是西漢丞相蕭何的二十五世孫,他爹與南齊創(chuàng)立者蕭道成是同族兄弟,所以仗著老爹的關(guān)系,蕭衍在南齊上位很快,漸漸地把持了軍政大權(quán)。公元502年,蕭衍接受南齊末帝蕭寶融的禪位,建立南梁,然后一口氣當(dāng)了47年的皇帝,書寫了梁朝的大半部歷史。
南齊和帝蕭寶融
蕭衍是有理想的人。他目睹了皇朝更迭帶來的血雨腥風(fēng),所以有“仁義”之心的蕭衍要改變這一切,他給前朝皇室以活路,對家族中人寬仁大度,栽培有加,推動蘭陵蕭氏日益鼎盛,一躍而成為南方四大士族之一,隋煬帝娶蕭氏為后,李唐有八位宰相出于梁蕭一族。
蘭陵蕭氏之隋朝蕭皇后
蕭衍是個追求大同和諧的人。他創(chuàng)立“三教同源說”,促進儒釋道三教和諧共存。他篤信佛教,造佛造寺,鑄十方金銅像。多次開會講經(jīng),盛況空前。杜牧寫的“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恐怕寫不盡南梁香火之盛,道不明蕭衍禪心所向。他見多了刀光劍影,沾染了太多的鮮血,恐怕是想用佛家思想來讓大眾覺悟,化解世間戾氣,打造一方大同和諧世界。
蕭衍是個有大才的人。文學(xué)、書法、下棋,樣樣精通,騎馬、射箭、陰陽學(xué)、占卜術(shù)……都很擅長。在軍略權(quán)謀上,他攻心為上,一封空信逼反蕭穎胄,談笑定荊州;在文化發(fā)展上,他重置五經(jīng)博士,設(shè)集雅館,立士林館,以文化道;在經(jīng)學(xué)上,他撰寫《春秋問答》、《周易講疏》等二百余卷;在史學(xué)上,他主持編纂了六百卷的《通史》。如此才華橫溢之帝王,確實罕見!
有才者往往自負,梁武帝就是太自負了,他實在想不到他收留的侯景,這個門第低下、相貌丑陋、只有幾百人隊伍的侯景,會給他和南朝帶來滅頂之災(zāi)。但想不到的卻陰差陽錯地發(fā)生了,一場“侯景之亂”毀掉了江南多年的發(fā)展,也斷送了蕭衍“十全老人”的理想結(jié)局,以86歲高齡在建康臺城困餓而死!
南梁的風(fēng)雨樓臺,蕭衍還會記得嗎?
在中國歷史上,皇帝駕崩的原因不外乎生老病死,或被弒殺,有些可能因為某些原因死于非命,但餓死的皇帝真的不多見,尤其是有作為的皇帝,按照正常思維就更不可能餓死了,但歷史總是有例外,一位很有作為的皇帝,平日也厲行節(jié)儉,卻在晚年被餓死了,相當(dāng)可憐,他就是南北朝時期的南梁開國皇帝梁武帝蕭衍。
蕭衍(464年—549年),字叔達,蘭陵郡武進縣(今江蘇省丹陽市訪仙鎮(zhèn))人,西漢開國功臣蕭何二十五世孫,南齊高帝族弟蕭順之的長子,生母張尚柔,南北朝時期南梁開國皇帝,謚號武皇帝,廟號高祖。
蕭衍自幼聰明,博學(xué)多才,文武雙全,早年因皇室家族身份在南齊朝廷任職,曾參與南齊的宮廷政變,擊敗北魏的進犯等,后逐漸掌握南齊軍政大權(quán),公元502年(中興二年),蕭衍篡位,齊和帝蕭寶融被迫禪位,蕭衍登基為帝,歷時23年的南齊滅亡,南梁建立。
梁武帝在位期間,勵精圖治,任用賢能,南梁在他的統(tǒng)治下強盛一時,而在個人生活上,不縱情聲色,厲行節(jié)儉(這點和宋太祖趙匡胤很像)。
根據(jù)史書記載,他“一冠三年,一被二年”,他不講究吃穿,衣服是洗過好幾次的,御膳也是粗茶淡飯,如此勤儉節(jié)約的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數(shù)一數(shù)二的。
但不幸還是降臨了,公元548年(太清二年),梁武帝受降北魏叛將侯景,此時南梁不時出現(xiàn)宮廷斗爭,心術(shù)不正的侯景找準(zhǔn)機會,發(fā)動震驚朝野的“侯景之亂”。
都城建康(今江蘇南京)很快被攻破,梁武帝被其囚禁,長時間斷絕水糧后,梁武帝被活活餓死,終年85歲,南北朝時期如此有作為的南梁武帝蕭衍,最終竟然被餓死,真的不得不令人唏噓。
梁武帝當(dāng)上皇帝以后為了自己的子孫后代能永生永世的繼承皇位,在朝野上下實行暴政,百姓怨聲載道。梁武帝自己信奉佛教,如果臣子不信奉便是不遵守法律,強迫百姓吃齋念佛。就是這樣的固執(zhí)才導(dǎo)致后來他將自己的江山丟掉,活活將自己餓死。
梁武帝崇尚佛教,他將佛教事業(yè)看得比自己的江山還重要。他在城中建造了很多的寺廟,花費重金去資助佛教事業(yè)的開展,在當(dāng)時就形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的局面。梁武帝將朝廷政務(wù)放在一邊連續(xù)幾個月也不會去過問,同時也請了很多的和尚到宮里面去講法,不過問政事,整日將自己的時間花費在佛法上面,甚至剃發(fā)出家當(dāng)了和尚。
在當(dāng)時的朝廷上這樣的事情引起了軒然大波,朝野內(nèi)外怨聲載道。他作為一國之君不但沒有為自己的百姓謀福利、也沒有為國家勞心勞力,反而由于自己的信仰花盡國庫,給國家?guī)砹藰O大的負擔(dān)。梁武帝的昏庸將自己的國家推向了懸崖,朝廷中奸佞當(dāng)?shù)?,百姓民不聊生,社會一片黑暗?/strong>
到了晚年時期得梁武帝仍舊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是更加的沉溺于佛教,將自己作為皇帝的權(quán)利拋之腦后。終于,侯景造反了。由于全國上下極其消極,士兵更是沒有戰(zhàn)斗力,所以侯景的軍隊一路上幾乎是沒有受到什么阻礙,勢如破竹。當(dāng)梁武帝聽到侯景造反即將逼宮時,他仍舊在敲木魚、誦佛經(jīng)。侯景進入首都建康后,將梁武帝軟禁起來。這時他意識到了恐懼,茶飯不思,最終將自己餓死。
梁武帝蕭衍,出生顯赫,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成為了皇帝,在位期間也是勤政愛民,國泰民安,又為何會活生生的餓死呢?
梁武帝蕭衍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
梁武帝生于蘭陵世家,并不似許多富家子弟渾渾噩噩虛度光陰,更不是一個沉迷玩樂的紈绔子弟,相反,他有著過人的才智,能文能武,有勇有謀,另外他在棋藝書法、音樂繪畫以及史詩經(jīng)文等方面也十分的精通,有著很高的造詣,可以稱得上是一個全能之才。
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身世背景對一個人的前途起著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而蕭衍的門閥背景無疑是他步步高升的一塊墊腳石,出生名門的蕭衍初為官便是衛(wèi)將軍王儉的下屬,當(dāng)然,他也沒有辜負眾人的期望,倚靠自己的才智得到了南齊掌權(quán)大臣蕭鸞的重用,并幫助蕭鸞奪得了政權(quán),助他登基,之后也一直忠心耿耿,為國效力,安定國家。
出人意料的是蕭鸞僅僅在位5年便因病去世了,太子蕭寶卷即位,但這位太子是一個無能的昏君,不學(xué)無術(shù),整日飲酒作樂,在登基之后更是過分,不但不理朝政,還濫殺無辜,聽?wèi){宦官的讒言,殺掉了許多忠心耿耿的大臣,令朝中正直之士都人心惶惶,但又敢怒不敢言。
當(dāng)時蕭衍洞察時局,審時度勢,招募了很多士兵,聯(lián)合南齊康王蕭寶融一起攻打齊國,鏟除了昏君蕭寶卷,擁護蕭寶融登基,蕭衍也因此立了大功,提升為了大司馬,掌管著國家的軍事大權(quán)。
之后更是在眾人的擁立下滅掉了齊國,成為了梁國的開國皇帝,在他在位期間,國家繁榮發(fā)展,政局穩(wěn)定,國庫充盈,百姓也安居樂業(yè),可以說他算是一位難得的明君。
癡迷信佛,埋下禍根
梁武帝是個虔誠的佛教徒,虔誠到什么程度,身為皇帝坐擁后宮佳麗三千,卻40年不肯入后宮,堅持守色戒;在皇宮中就是終日拜佛燒香,覺得在皇宮里氣氛不夠濃烈,干脆剃度出家,去寺廟專心禮佛,后來禁不住朝臣的再三央求才搬回皇宮,臨行之前還吵著說僧人還俗得交贖身費,大臣們無奈,湊了好大一筆贖身錢才將梁武帝帶了回來,這樣的戲碼上演過可不止一次,據(jù)說梁武帝前前后后剃度三四次呢!
佛教徒梁武帝一向主張寬以待人,當(dāng)時朝堂中如果有人犯了錯,他都只是小小的懲治一下,用來警示,而他終日只顧燒香祈禱,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逐漸不理朝政的地步,許多王公貴族和宦官奸臣們也就借此以下犯上,這也為梁武帝蕭衍之后被餓死的悲慘結(jié)局埋下了禍根。
當(dāng)時有個叫侯景的將士前來投靠梁武帝,此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小人,自私,朝中的大臣們都勸說梁武帝不要輕信他,不要接納他,無奈忠言逆耳,梁武帝不僅接納了侯景,還將他封為河南王。
梁武帝早年膝下無子,便將自己的侄子蕭正德過繼到了自己的膝下,并且封為太子。但命運卻造化弄人,之后梁武帝又有了自己的兒子,他當(dāng)然希望自己的親生兒子承襲王位,便又罷黜了太子,將自己的親生兒子蕭統(tǒng)封為太子。
但蕭正德也不是一個等閑之輩,性情兇狠又有野心,受到了如此這般的屈辱,自然是想要報仇的。因此候景便借機與蕭正德聯(lián)合起來造反,并且向蕭正德承諾造反成功后會擁護他為王,蕭正德信以為真,從此便在私底下偷偷的與侯景勾結(jié),暗中幫助候景。
之后候景發(fā)起叛亂,讓軍隊包圍了臺城,此時梁武帝醒悟過來已經(jīng)為時已晚了,而他又久不理朝政,當(dāng)時也并沒有人趕來救駕,因此梁武帝便被侯景囚禁在了臺城中。此時梁武帝已八十六歲的高齡,剛開始候景還會派人送一些粗茶淡飯給梁武帝,慢慢的便什么也不送了,斷絕了梁武帝的飲食。多日不曾進食,沒有食物來填飽肚子,加之梁武帝年事已高,缺衣少食,最后竟活活餓死了。
梁武帝的悲慘結(jié)局與他過分的?菩薩心腸?脫不了干系,也跟他癡迷于燒香拜佛,到了不理朝政的地步密切相關(guān),由于他寬容的饒恕了奸臣們的所有罪行,讓朝中的大臣們變得更加的放肆張狂,而他不聽勸阻接納侯景的行為,便是他被活活餓死的導(dǎo)火索。
貴為帝王,華衣美食是伸手即來。但中國歷史上卻有一位皇帝,最后被活活餓死在宮城中,這就是南朝梁武帝蕭衍。一位皇帝淪落到被餓死的下場,說起來也是他咎由自取。
梁武帝是一位衡迷的佛教徒,本人曾四次舍身到同泰寺(今南京雞鳴寺)當(dāng)和尚,被人稱為“和尚皇帝”,而每一次又都被朝廷用重金贖回來,寺廟因他獲得可觀的收入。因為一心崇佛,梁武帝經(jīng)?;膹U朝政,社會矛盾不斷激化。他早年沒有兒子,過繼侄兒蕭正德為嗣子作太子,結(jié)果后來自己又生了兒子蕭統(tǒng),只得將侄子改封為西豐侯。蕭正德對此十分不滿。就在這時,東魏大將候景因與政敵高歡不合,投降了梁朝,被梁武帝封為河南王。候景見皇族矛盾很深,認(rèn)為有機可乘,于是勾結(jié)蕭正德發(fā)動叛亂,答應(yīng)事成之后讓蕭正德做皇帝。
最后,叛軍政進了建康城,包圍了宮城,后又到引玄武湖水灌宮城,梁武帝被困宮中一等莫展,也沒有人過問,最后就被活活搬死了。章正德后來也被侯最殺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7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11歲嫁給親舅舅,如何評價張嫣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