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zhǔn)備了陳友諒結(jié)拜兄弟張定邊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古代的封建統(tǒng)一王朝,不管統(tǒng)治時間長短,但注定會迎來末期,出現(xiàn)亂世。而每逢亂世,必定會涌現(xiàn)出諸多英雄好漢。就好比東漢末年出現(xiàn)的亂世,各大勢力都人才輩出,光《三國演義》中出場的就數(shù)不勝數(shù)。
而在元朝末年,也涌現(xiàn)了一批亂世英雄。其中有一位,他是陳友諒的結(jié)拜兄弟,曾將朱元璋逼入絕境,可說是朱元璋最痛恨,同時也最尊敬的對手。當(dāng)陳友諒被射殺,他自己走投無路時,也沒有選擇投降朱元璋,而是遁入空門,最后活到99歲。
這個人就是張定邊。
張定邊起初以賣草鞋為生,有一天他正在做生意,突然來了幾名官差。這些官差仗勢欺人,拿了張定邊的草鞋,沒有給錢就想走。張定邊家中困難,自然不能任由他們欺負,于是上前阻止。
官差平時囂張慣了,見有人竟敢攔他們,直接就將張定邊圍起來,打算暴打一頓了事,這是他們一貫的作風(fēng)。誰知他們一窩蜂上去,沒兩下都有好幾人被撂倒,看到張定邊如此勇猛,一時間官差只知在那里傻站著。
就在這時,一位縣衙的小吏經(jīng)過,見到這種情況,就好奇想去看看,并結(jié)識一下這位好漢。雙方交談了幾句后,發(fā)現(xiàn)彼此興趣相投,高興之下,二人就決定結(jié)拜為兄弟。
沒錯,這位小吏就是陳友諒。
陳友諒和張定邊結(jié)拜的時候,約定要生死與共,風(fēng)雨同舟。紅巾起義爆發(fā)后,張定邊就決定要跟隨陳友諒,一起去投靠徐壽輝的部隊。后來陳友諒設(shè)計殺死徐壽輝,他自己收編了其部隊,成為當(dāng)時割據(jù)勢力中的一股強大勢力。
再后來,陳友諒改元稱帝,自稱大漢皇帝,并占據(jù)著長江中游地區(qū)。而朱元璋占據(jù)著長江下游地區(qū),雙方勢同水火,都在找機會一舉殲滅對方。
陳友諒原本有個部下叫康茂才,后來投降朱元璋。公元1360年,康茂才寫信給陳友諒,稱他之前是詐降,愿意與陳友諒里應(yīng)外合,殺朱元璋一個措手不及。陳友諒看到信后很高興,隨即決定照康茂才之計行事。
張定邊認為事情有詐,堅決不肯讓陳友諒草率出兵??申愑颜弰傘棺杂茫豢下爮埗ㄟ吘?,執(zhí)意要出兵。等他到了約定的地點,并沒有見到康茂才出來迎接,而是被早已埋伏好的大軍打得倉皇而逃。
之后朱元璋乘勝追擊,接連攻克太平、江州、安慶等地,陳友諒節(jié)節(jié)敗退。多虧張定邊冒死力戰(zhàn),才保護陳友諒逃離到武昌。
公元1363年,陳友諒不聽忠言,執(zhí)意集結(jié)舉國之兵,號稱60萬,進攻南昌。當(dāng)時的南昌守將為朱文正,在他的堅守下,陳友諒攻了將近三個月無果,不得已退到鄱陽湖。之后,兩軍在鄱陽湖展開生死之戰(zhàn)。
朱元璋的援軍到后,雙方在鄱陽湖廝殺數(shù)日。張定邊認為這樣下去不行,只有先解決掉朱元璋,這場大戰(zhàn)才有希望盡快勝利。于是他經(jīng)過精心準(zhǔn)備,親率3艘戰(zhàn)船,直奔朱元璋而去。
朱元璋本就不擅長水戰(zhàn),很快就被張定邊包圍,甚至還有多名將領(lǐng)先后為保護他而犧牲。張定邊要求朱元璋親自出來談判,結(jié)果韓成假冒他出來,為朱元璋贏得了逃跑的機會。當(dāng)張定邊發(fā)現(xiàn)的時候,常遇春已經(jīng)趕到,張定邊也因此中箭,接著陳友諒被射殺。
受傷的張定邊,又冒死護送陳友諒的尸體,以及他的兒子陳理,逃到了武昌,然后擁立陳理為帝。朱元璋率軍追趕,不久又將武昌包圍。張定邊堅守兩個月后,由于孤立無援,最終陳理投降,張定邊率軍突圍。
雖然順利突出重圍,但張定邊知道大勢已去,這個天下注定歸朱元璋所有了。他不愿歸降朱元璋,于是從此改名換姓,不久遁入空門,自號沐講禪師。
他的不少舊部,也選擇跟著他出家,他便帶著他們開墾了50多畝田地,種植蔬果自給。多余的部分,便送給周邊的貧困百姓。不僅如此,周邊百姓生病沒錢醫(yī)治,張定邊就替他們到深山中采集藥草,從不圖百姓回報。
或許因為他無欲無求,且心地善良不求回報,所以得到上天眷顧,最終活到99歲高齡才去世。
張定邊。
1318 年生人,原籍湖北沔陽,與陳友諒一樣,他也出身漁家。此人不但勇猛善戰(zhàn),而且知天文識地理,甚至還懂得算卦,是陳友諒的兒時伙伴,也是他的死黨,早在湖北時就陳友諒、張必先結(jié)拜為兄弟,發(fā)誓生死與共,陳友諒一生多疑,唯有對此人極為信任。
鄱陽湖之戰(zhàn),率領(lǐng)他的旗艦和兩艘副艦,百萬軍中取元璋首級。后為常遇春一箭射傷。
鄱陽湖之戰(zhàn),朱元璋的全面勝利,陳友諒的全面失敗。陳友諒死后,張定邊盡到了自己的責(zé)任,他將陳友諒的兒子陳理和陳友諒的尸體搶回,并帶回了武昌。但朱元璋并沒有放過陳友諒的后代陳理。
至元二十四年(1364)二月,朱元璋親自趕往陳理所在地,陳友諒的最后地盤武昌督戰(zhàn),主帥張定邊不愧是抓住時機的老手,眼看形勢不妙,就帶著陳理投降了。
?
值得一提的是張定邊,他把對陳友諒的忠誠保留到了最后,部分履行了他當(dāng)年結(jié)拜的諾言,他拒絕了朱元璋的任用,去干了朱元璋原先干過的工作,出家當(dāng)了和尚。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氣,一口氣活到永樂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歲,朱元璋死后,他還活了二十年。
以上內(nèi)容大多摘自《明朝那些事兒》第一部。還望采納,謝謝。
明朝那些事兒里有很多經(jīng)典語句
有時候我看了一次又看二次
看的心里默笑
看來當(dāng)年明月 很會搞冷幽默
比如:
1
張定邊被朱元璋打敗了,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張定邊似乎要和朱元璋斗氣,一口氣活到永樂十五年(1417)才死,年一百歲,朱元璋死后,他還活了二十年。也算是給陳友諒報了仇。諸位可以由此得到借鑒,如果遇到恨透一個人,想要拿刀去砍人的時候,用張定邊的事跡勉勵一下自己,不要生氣,修身養(yǎng)性,活得比他長就是了。
2
無論如何,朱元璋達到了他的目的,“丞相”這個讓人討厭的職位終于消失了,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然而他卻沒有意識到,對于他的王朝和他的子孫來說,這將是他人生中所犯的最大錯誤。要解釋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介紹一下為什么丞相這個職位是必須存在的。下面我們將開始講述:丞相是怎樣煉成的?
很多朋友會問,了解史實不是已經(jīng)很有趣了嗎,為什么還要說這些歷史本質(zhì)類的東西呢,我們有必要讓大家知道這樣做的好處。大家知道,史實豐富多彩,寫起來也有很大的發(fā)揮空間,讀起來也更有趣,而所謂的歷史內(nèi)涵和規(guī)律卻相當(dāng)?shù)目菰?。但請大家注意,掌握這些內(nèi)涵和規(guī)律卻可以讓你擁有想象不到的能力。相信很多人對諸葛亮和劉伯溫這兩個智慧化身非常崇拜,他們往往能夠預(yù)見到事情的發(fā)展方向,即使住在農(nóng)村里,一年進不了幾次城,也能夠知道天下大勢,并能夠準(zhǔn)確預(yù)測未來的走向,如諸葛亮之于隆中對,劉伯溫之于安豐之戰(zhàn),他們?yōu)槭裁茨軌蛑牢磥戆l(fā)生的事情呢。這正是因為他們沒有滿足于看到事情的表面,而是深刻的理解了其內(nèi)在的發(fā)展規(guī)律。我們知道,最讓人畏懼的就是未知,如果人人都知道自己的未來,他們就不會再害怕,但在時間機器沒有發(fā)明之前,我們還是只能向諸葛亮和劉伯溫同志學(xué)習(xí),比如當(dāng)我們知道了地主是怎樣煉成的規(guī)律后,下次當(dāng)你看到史書上的某位農(nóng)民領(lǐng)袖起義,你不需要再往下看,也能對他的將來作出判斷,只要這個人沒有在起義過程中被人干掉,你就能肯定,下一個王朝中必然多了一個地主。這就是規(guī)律的力量。當(dāng)你掌握了那些旁人不知道的規(guī)律和內(nèi)涵時,你就掌握了打開未來的鑰匙!......相信大家已經(jīng)理解了丞相的由來,這個故事雖然簡單,但卻包含了政治學(xué)上一個非常深刻的理論——分權(quán)制衡理論。
3
先講個故事吧,從前有一個人,總是說自己很生氣,脾氣不好,但卻一直無法排解,于是他去找一個和尚幫忙,和尚沒有多說什么,把他關(guān)到了一個小木房里,這個人脾氣本來就不好,于是便大罵起來,和尚沒有理他,每天給他送飯,過了三天,和尚再去問他,你還生氣嗎?那人看見和尚就開始大罵,和尚走了,不再理他,又過了六天,和尚來問他:你還生氣嗎。那人不罵了,對和尚苦笑著說:生氣也沒用啊。和尚對他說:現(xiàn)在還是不能放你出來。又過了六天,和尚再來問他:你還生氣嗎?此人笑著對和尚說:為什么要生氣?此中有真意啊,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生氣的事情,其實在我看來,生氣的根本原因是你不能理解對方的行為及其行為對你的意義。
發(fā)言夸獎你的人,你要感激他,因為他鼓勵認可了你,是你前進的動力;
批評建議的人,你要感謝他,因為他為你指出了不同的道路,補充了你的思維缺陷,為你提供了幫助;
掐架找茬的人,你也要感激并理解他,因為他是為了達到某些目的,并不是針對你個人,而且要認識到,掐你是看得起你,如果經(jīng)歷過社會上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你就會發(fā)現(xiàn),有時掐人的人比被掐的人更可憐。
這些感受是我長期以來的經(jīng)驗之談,并無諷刺之意,在我看來,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就是理解。從對方的角度去想,去理解對方,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不同的世界
4、“立功了,楊善立功了,他繼承了自春秋以來無數(shù)說客、辯手、馬屁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深入大漠,在一窮二白的情況下充分發(fā)揮了有條件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敢死隊精神,空手套白狼把朱祁鎮(zhèn)套了回來。
1.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欠了債兮你要還。[733] 2.必須亮出自己的獠牙,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所有的人,即使是皇帝也不例外.[736]
3.觀點斗爭是假的、方向斗爭也是假的,只有權(quán)力斗爭才是真的。[741]
4.其次,我們知道,但凡高水平的打群架斗毆,都有固定的行動計劃,逃跑路線,事前統(tǒng)一分發(fā)兵器(如菜刀,木棍等),事后找人出來背黑鍋,一應(yīng)俱全才開始行動.[748]
5.這就是傳說中的"官話",俗稱廢話。[753]
6.哭是為了發(fā)泄情緒,流淚是最為重要的,而鬧事要的就是聲勢,低聲哭沒啥用,一定要做到雷聲大雨點小,以最小的精力換取最大的效果。[755]
7.縱使憨直,誠然不屈,這就是明代官員的氣節(jié)。[755]
8.沒有競爭的完全市場只存在于理論想象之中——引自微觀經(jīng)濟學(xu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767]
9.要知道,越接近心臟的部位越能得到血液,同理,天天見皇帝也著實是個美差,甭管表現(xiàn)如何,混個臉熟才是正理。[768]
10.請大家務(wù)必相信,長得帥除了好找老婆外,還容易升官,這條理論應(yīng)該是靠得住的,夏先生就是一個最典型的例子。[768]
11.世界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事實證明,一對一的政治單挑已經(jīng)落伍了,為適應(yīng)潮流的發(fā)展,政治組織應(yīng)運而生,大規(guī)模的集體斗毆即將拉開序幕。[771]
12.人無恥到這個地步,是不容易的。[772]
13.不知為什么,這位皇帝繼位十年,卻一直沒有兒子,原因不詳,這種事向來都是絕對隱私,一般也是大娘大嬸街頭談?wù)摰臒衢T話題,換到今天也得偷偷摸摸地上醫(yī)院,更何況在那萬惡的舊社會。[775]
14.所謂以天下為己任,通俗解釋就是天下都是老子的,天下事就是本人的私事。[780]
15.活著是我的人,死了是我的死人,化成了灰還要拿去肥田![780]
16.其實統(tǒng)治王朝就是經(jīng)營企業(yè),只不過治國這一攤生意更大而已,做一般生意要交稅、還要應(yīng)付工商檢查、安全檢查、消防檢查,逢年過節(jié)還得上貢,流年不利還會虧本破產(chǎn)。
相對而言,建立王朝這筆生意就好做得多了,除了啟動資金過高(要敢拚命),經(jīng)營周期不定(沒準(zhǔn)明天就犧牲)外,只要一朝成功,就立馬鳥槍換炮。從此不但不用交錢,還可以收別人的錢,想收多少自己說了算,除了你管別人,沒人敢管你。
因為開go-vern-ment比開公司的利潤更大,前景更廣,所以自古以來,無數(shù)人都躍躍欲試,但成功者寥寥無幾(就那么幾個朝代)。[788]
17.所謂神秘,就是搞不清,摸不透,整日捧著道經(jīng),四處搜集奇怪的材料,在煙霧繚繞的丹爐前添柴火,然后看著那煉出的鬼都沒膽吃的玩意手舞足蹈,誰也不知道這幫人一天到晚到底在干嘛??傊粋€字:玄。[789]
18.這實在是讓人悲痛的事情,一般到這種時候,都會有固定劇本:跳出來一大幫親戚朋友,說些什么不要悲傷、要正常發(fā)揮水平、告慰先人之類的話,然后主人公擦干眼淚,抬頭望天,握拳作苦大仇深狀,毅然踏上前進的道路。[793]
19.在清除敵人首腦之前,必須先掃除一切外圍和幫手,這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智慧,所謂摻沙子、挖墻腳是也。[803]
20.一個二十歲的青年人是不會懂得這些的,他們太天真,太幼稚,他們或許能夠在考試中得到一百分,卻不可能真正了解其中的含義。所以他們雖然手握真理,卻無法使用,滿懷熱情地踏入社會,卻被撞得頭破血流。[815]
21.什么是知行合一?答:就是知與行的合一。評:廢話。[815]
22.利益,只有充足的利益,才有驅(qū)動人們的魔力,這就是這個世界的真實面目,極其的殘酷,卻異常的真實。面對這個殘酷的現(xiàn)實,徐階終于明白了知行合一的真意,無論有多么偉大正直的理想,要實現(xiàn)它,還必須懂得兩個字——變通。只有變通,只有切合實際的行動,才能適應(yīng)這個變化萬千的世界。[816]
23.因為天真的理想主義者縱使執(zhí)著、縱使頑強,卻依然是軟弱的。他們并不明白,在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卻必須接受。只有真正了解這個世界的丑陋與污濁,被現(xiàn)實打擊,被痛苦折磨,遍體鱗傷、無所遁形,卻從未放棄對光明的追尋,依然微笑著,堅定前行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不經(jīng)歷黑暗的人,是無法懂得光明的。[819]
24.所謂同志,是指志同道合的人。[821]
25.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只要你敢忽悠,什么奇跡都是可能發(fā)生的。正所謂:只有想不到,沒有忽不了。[824]
26.這個“世代”到底有多久?
一般來說,怎么也得有個一百年吧?
一百年?那是起步價,六百年起!還不打折![825]
27.所謂事可以做絕,話不能說絕,是也。[828]
28.雖然這套把戲在歷史上屢見不鮮,卻屢試不爽,而要使出這一招,也并非凡人可行,要知道,突然之間悲從心頭起,鼻涕眼淚說下就下,毫不含糊,對臉部肌肉和中樞神經(jīng)的技巧控制已到出神入化之地步,百年之后,猶讓人嘆為觀止。[830]
29.歷史證明,落水狗如果不打,就會變成惡狼。[831]
30.可是在權(quán)力的擂臺上,不折不扣的好人注定是要完蛋的。[831]
31.可是政治高手就如同江湖大俠,想要金盆洗手一走了之,那是很難的,須知做大俠雖然風(fēng)光,干掉大俠卻更為風(fēng)光。而政治高手們在打架時,從來不會玩三板斧,他們都是耍套路的,從毫不起眼的起手式,環(huán)環(huán)相扣,直到最后那致命的一擊。[836]
32.“即使日后身處絕境,亦需堅守,萬勿輕言放棄!”是的,這句話我一直牢記在心,要隱忍,要忍受痛苦和折磨,要堅強地活下去,只有活下去,才有勝利的希望。[838]
33.這是國家形象問題,換句話說,就算給得起錢,也丟不起人。[843]
34.外交,是指處理國與國之間關(guān)系的方法,但它還有另外一個通俗的解釋——用最禮貌的方式,說出最骯臟的話。[845]
35.犧牲尊嚴(yán)是不夠的,要想在這場殘酷的游戲里笑到最后,還必須背離原則,因為眼前的敵手,是一個不講原則的人。而要戰(zhàn)勝一個無原則的對手,唯一的方法就是放棄所有的原則。[849]
36.這就是傳說中罵人的最高境界——先夸后罵,夸罵合一。[849]
37.但隱忍和沉寂不是目的,而是手段,它終將爆發(fā)在最后那一刻。[850]
38.居廟堂之上,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860]
39.在很多情況下,彈劾是一種政治手段,是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大家同朝為官,混個功名也不容易,彈劾貪污,下次就少貪點,彈劾禮儀,那就注意點形象,就算是彈劾長相不佳,最多不過是去整容,你來我往,相敬如賓。而死劾,并非是簡單的文書,它是一種態(tài)度,一種決心,彈劾的罪狀是足以置對方死地的罪名,彈劾的對象是足以決定自己生死的人,彈劾的結(jié)果是九死一生.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以生命為賭注,冒死上劾,是為死劾。死劾,不是你死,就是我亡![861]
40.明知不能成功,明知必死無疑,依然慷慨而行。一般說來這種行為有著很多稱呼,比如愚蠢、不自量力、飛蛾撲火等等,而在西方人的眼中,這更是一種不可思議的違反邏輯的行為。而在中國古老的哲學(xué)中,這種行為有著一個恰如其當(dāng)?shù)拿Q:明知不可為而為之。我深信,這正是我們這個偉大民族的魂魄。[862]
41.十六世紀(jì)是信息的時代,想在保住腦袋,混碗飯吃,就得時刻掌握朝廷的最新動態(tài)。[863]
42.歷經(jīng)磨難,矢志不移,叫做信念。不畏強權(quán),雖死無懼,叫做勇氣。[870]
43.對付流氓,要用流氓的方法。[870]
44.倭人為寇,是為倭寇。但惡劣的品行并不能否定他們的戰(zhàn)斗力,且不說這幫人的武藝和戰(zhàn)術(shù)水平,單說人家冒著掉進海里喂魚的危險,跑上千里路來搶劫,就能充分說明他們的犯罪決心和毅力。[872]
45.四十個人就敢到南京搞自助游,要有四千個人,沒準(zhǔn)就敢去北京集資建房了(打不過地產(chǎn)商)。[878]
46.事實證明,中華武術(shù)確實是博大精深,拿刀的武士干不過拿棍的和尚,管你什么“陰流”、“劍道”,幾棍子掃過去全部滾蛋。[880]
47.要說這本書,那可真算得上是萬金油,上至外星生物,天外來客,下到世界文明,人類前途,都可以從這本書里推出來,反正隨你去讀。[882]
48.一說起明代的科舉考試制度,總是千人踩、萬人踹,什么葬送人才,禁錮思想等等,比B社會還黑,比十大酷刑還狠,但歷史已經(jīng)證明,在那年頭,這是一個最為科學(xué)的制度。在科舉的考場上,沒有絕對的公正,卻有相對的公平,無論你是世家子弟,還是貧苦百姓,要想奔出美好前途,只有一個選擇——拿起手中的筆,把那張考卷答完。然后封上你的姓名,等待著命運的來臨。事實證明,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才是中第的最佳途徑,想玩花樣,走后門,幾乎肯定是死路一條。[887]
49.明代的言官們是很有民主精神的,幾乎個個都有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的氣度,外加唾液系統(tǒng)非常發(fā)達,且極具窮追猛打的狗仔隊精神,遇到這種事情當(dāng)然不會放過,逮住就咬,咬住就不放。[888]
50。但是歷史無數(shù)次證明,棍棒打不倒經(jīng)濟規(guī)律,發(fā)家致富的意志和決心是無法阻攔的。[893]
51.在日本史書里,戰(zhàn)國被描述成一個英雄輩出的時代,無數(shù)勇猛之士在萬軍之中橫沖直撞,著實壯觀。但是實際情況可能并非如此,比如日本歷史上著名的桶狹間戰(zhàn)役,那位威震日本,號稱無人可擋的大諸侯今川義元,手底下的全部兵力不過四五萬人,僅此而已。當(dāng)時,一般戰(zhàn)役兩方人數(shù)加在一起也就五六千人,要擺在中國,這也就是個儀仗隊,不過倒怪不得日本同志們,畢竟人口有限,要組織個大規(guī)模戰(zhàn)役難度太大,說句寒摻話,能戰(zhàn)死個幾千人已經(jīng)很不容易了。[895]
52.但就在宗禮準(zhǔn)備預(yù)寫他的第四次捷報時,徐海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一個真理——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897]
53.所謂強硬的手段,并不一定是指武力。只要能夠消滅對手,可以使用任何方法。[902]
54.但是閱人無數(shù)的王翹翠依然選中了他,選中了這個可能明天腦袋就要搬家的倭寇,這似乎是一個毫無邏輯的選擇,不是因為金錢,也不是因為權(quán)勢。如果說一定要找出一個理由的話,我相信它的名字叫愛情。[905]
55.為了實現(xiàn)日本同行光榮地去死,義無反顧地去死的武士道主義精神,把背黑鍋啃骨頭進行到底,徐海在出發(fā)前反復(fù)對他們強調(diào),他們即將面對的,是最為強悍的明軍,即將進行的,是一場艱苦的戰(zhàn)斗,正是實現(xiàn)個人價值(戰(zhàn)死)的最好時機。[907]
56.胡宗憲之所以如此安心,是因為俞大猷有一個公認的作戰(zhàn)特點——“計定而后大舉,兵集而后齊發(fā)”。通俗點說就是不見兔子不撒鷹,不見鬼子不拉弦。[908]
57.這也算是老把戲了,就如同水滸傳里的林沖,好不容易上了梁山,王倫大哥卻告訴他,要想入伙,必須下山殺一個人。作為梁山流氓團伙的頭目,王倫的這一指示可謂用心良苦,因為只有殺了人,才能全心全意干壞事,并培養(yǎng)出對組織的高度認同感和深刻的危機感(出了事大家一起完蛋,誰也別想跑)。[911]
58.如果要搞個三千年來的世界暢銷書排行榜,《孫子兵法》至少可以排進前五十名,此書早已打入國際市場,行銷海外,這本書拿破侖買過,希特勒也買過,上到八十歲的老頭,下到四五歲的孩童,都是孫子的忠實讀者。[931]
/topic/main/readSubMain_7870360_0.html
《明朝那些事兒》精彩語錄 [1391]
1. 楊鎬的錯誤,并不是他干了什么,而是他什么也沒干。
2. 而當(dāng)努爾哈赤聽到明軍四路進軍的消息后,只說了一句話:
“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
我仿佛看見,一出悲劇正上演,劇中沒有喜悅。
[1392]
無論從哪個角度講,作為第一次上戰(zhàn)場的將軍,有如此表現(xiàn),就算不錯了。
可是不錯是不夠的
[1393]
劉綎的運氣相當(dāng)不好(或者說是相當(dāng)好),由于他的行軍道路比較偏,走后
不久就迷了路,敵人沒找著他,當(dāng)然,他也沒找到敵人。
[1394] 看上去,局勢十分危急,但事實上,是萬分危急。
[1395]
在當(dāng)年的史料記載中,李成梁的事跡可謂數(shù)不勝數(shù),和他同時期的戚繼光,幾乎完全被他的光芒所掩蓋。
但幾百年后,戚繼光依然光耀史冊,萬人景仰,而李成梁,卻幾乎已不為人知。
[1402]
光宗皇帝的性命,就丟在了這份禮物上。
這份禮物,是八個美女。
對于常年在宮里坐牢,哪都不能去,啥也沒有的朱常洛而言,這是一份豐厚的禮物,辛辛苦苦、畏畏縮縮了幾十年,終于可以放縱一下了。
古語有云: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朱常洛應(yīng)該算是不同凡響,他幾天就變成了瘦子,在史料上,含蓄的文言文是這樣描述的:
“是夜,連幸數(shù)人,圣容頓減?!?br>
[1408] 一大幫子人上門,看架勢很像逼宮,而事實上,確實是逼宮。
[1419]
1.
如果你認為這是一句非常過分的話,那你就錯了,事實上,是非常非常過分,因為左光斗是讀書人,有時候,讀書人比流氓還流氓。
2.
她派出了一個使者,去找楊漣,希望這位鋼鐵戰(zhàn)士會突然精神失常,放棄即將到手的勝利,相信她是一個善良、無私的女人,并且慷慨大度的表示,你可以繼續(xù)住在乾清宮,繼續(xù)干涉朝政。
人不能愚蠢到這個程度。
但她可以。
[1432]
應(yīng)該說,王在晉的熱情是值得肯定的,態(tài)度是值得尊重的,創(chuàng)意是值得鼓勵的,而全盤的計劃,是值得唾棄的。
[1453]
1.
歷史告訴我們,再堅固的防線,也有被攻陷的一天。
歷史還告訴我們,凡事總有例外,比如這條防線。
2.
要想入關(guān),必須攻克寧遠,要攻克寧遠,必須攻克錦州,要攻克錦州,攻克不了
[1469]
可到地方一問,才知道人家服務(wù)好,收費也高,割一個得四五兩銀子,我估算了一下,合人民幣大概是三四千塊。
這可就為難魏公公了,身上要有這么多錢,早拿去賭博翻本,哪犯得著干這個?
割還是不割,這不是一個問題,問題是,沒錢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09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