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準備了:古代征兵的文章,感興趣的小伙伴們快來看看吧!
古今中外,軍人一直都是每個國家的守護者,關(guān)于軍人的解釋 軍人是對在國家軍隊中服役的軍職人員的稱呼,包括戰(zhàn)斗人員和非戰(zhàn)斗人員,其職責是保衛(wèi)國家安全,保衛(wèi)及守護國家邊境,政府政權(quán)穩(wěn)定,社會安定,有時亦參與非戰(zhàn)斗性的包括救災(zāi)等工作。在中國古代,一般稱軍隊中的底層為士兵,一個能打勝仗的軍隊是由千千萬萬的士兵奠基的。
如今,世界上的許多國家都有著服兵役或者參軍的制度,在一定年齡范圍內(nèi)的男性和女性響應(yīng)國家的號召,去軍隊上服役,進行軍事化訓(xùn)練。另一種說法就是“入伍”,這是中國的獨特說法,因為這是從古代兵制中流傳下來的,軍隊也可以被稱為“隊伍”,那么這個“伍”是怎么來的呢?
在《周禮》中記載著“五人為伍”,是古代軍隊的編制,是軍隊中的最小編制,一伍之長稱為伍長。另外,古代民戶編制也是如此,五家編為一伍,正是從這五家中每家挑一男丁,如此湊成了軍隊中的一伍,“伍”沿用至今,稱軍隊為隊伍。兵制在歷朝歷代中都有所差異,征收士兵也各有各的特色。
早在商周時期,中國就有了征兵制,當時早期社會盛行部落,男女老少都可以參與戰(zhàn)爭,他們相當于“國人”,有著較高的政治地位。在《詩經(jīng)·秦風(fēng)》中記載著“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闭f的是一位秦國青年踴躍參軍,積極保衛(wèi)國家,這時候已經(jīng)到了西周末年。
這時的社會結(jié)構(gòu)變成了“國野制”,行政地區(qū)分為“國”和“野”,這是為了區(qū)分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統(tǒng)治者與被統(tǒng)治者,野是國以外的廣大地區(qū),只有城中的人可以去當兵,不同地區(qū)的人去參軍,所分配到的兵種也是不同的。比如貴族出身的人可以當“甲士”,他們乘坐戰(zhàn)車,普通人家的只能是步兵,軍隊的基干力量是平民組成的。
當時能夠當兵的人都有“特權(quán)”,不是誰想當就能當?shù)?,一家一戶只能出一名合適的男子,他們可以有正式的編制,而其他未被選上的適齡青年則只能成為“羨卒”,這些人是預(yù)備軍,將來也有可能當兵。等到戰(zhàn)國時期,戰(zhàn)亂頻發(fā),每個國家都需要軍隊,所以國家取消了特權(quán),直到封建王朝結(jié)束,采用的都是全國規(guī)模的征兵制。
三國時期還采用了一種“世兵制”,早在戰(zhàn)國時期就已經(jīng)存在,魏國曹操所也曾主張,通俗理解就是說“打仗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到了元明時期 這種征兵制度更加嚴苛,朱元璋建立了軍籍、軍戶制度,一旦家戶中有了士兵,除非朝廷恩準免除兵役,否則他們家就需要有人為兵,若是這家人中挑不出來,那就從他們的族親中挑選,稱為“勾軍”。
在這之前的隋唐宋朝,征兵制沒有這么的“不講人情”,當時有一種福利待遇較高的“募兵制”,通過這種方式招來的士兵與普通士兵不一樣,他們在戰(zhàn)爭中有著特殊用處,能夠得到報酬。到了宋朝,招募的士兵擴大了范圍,任何人都可以前去招募,即便是乞丐也可以,待遇雖沒有那么好,但可以吃飽飯有住處,當時募兵令一貼出,就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前去報名,場面相當盛大。
為了征收男兵,宋朝制定了“黥兵制”,在士兵的臉上刺字,確定他們的身份,這樣才可以拿到朝廷獎賞他們參軍的財務(wù),而且還可以防止他們進入軍營后逃跑,因為士兵逃跑的問題在歷朝歷代屢禁不止,即使朝廷讓他們的家人住在京城當作“人質(zhì)”,但還是沒有太大效果,所以朝廷才會想出在他們臉上刺字的方法。
可能會有人提到,有一種刑罰是“黥刑”,在重刑罰的臉上刺字,以標識他的罪人身份,這也是一種羞辱,如今在士兵的臉上刺字,這說得過去嗎?其實士兵臉上刺的字是說明他的歸屬,比如“某某指揮”,若是士兵改了編制,那么就要重新刺字,一旦有士兵逃走,被抓回來,那么就要在他們的臉上加上“逃走”二字。
在明朝,一些犯下重罪或者被判處死刑的罪犯可以得到恩典,他們可以通過入伍,作為“恩軍”,以功抵過,這樣他們就逃過一死,但是當了士兵后,他們的世代子孫也需要入“恩軍”服役,世世代代,不能斷絕,所以恩軍也被稱為“長生軍”。
最后再說說古代征兵的標準吧,適齡人員通常都是在二十歲左右,從十五歲到三十歲不等,身高要求在不同的朝廷是不一樣的,比如漢朝規(guī)定最低身高是六尺二,也就是大概150cm,而在宋朝要求是五尺二到五尺八,根據(jù)當時的單位計算,也就是162cm到181cm。丈量士兵身高的最初是一批標準身高的士兵,他們作為“兵樣”,后來就有了刻有身高尺寸刻度的長木棍“木梃”,又被稱為“等長杖”。
除此以外,不同兵種有不同的要求,手持重兵器的士兵需要他們身形高大,比如金代對重弩手的要求是身高大于六尺,換算下來就是187cm,而北宋的禁軍要求身高也在六尺以上,達不到只能是當“廂兵”,負責軍中雜役事務(wù)。征兵氏也會進行體能測試、各種特殊的細節(jié)測試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10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