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漢末三國時期,軍師不僅是一個職業(yè),也是一個官職。按照介紹,軍師,三國時三公及常設(shè)將軍所置屬官,其職為參謀戰(zhàn)事,類似幕僚?!度龂尽の簳ぼ髫鼈鳌分杏涊d曹操取冀州,皆軍師荀攸之謀。荀攸旋轉(zhuǎn)為中軍師,并且曹操還設(shè)立了前軍師等官職。亦有以軍師而掌兵權(quán)者。《三國志·諸葛亮傳》中記載劉備以諸葛亮為軍師中郎將,后進為軍師將軍。
其中,就諸葛亮來說,不僅曾是劉備的軍師,在蜀漢建立之后,諸葛亮作為丞相,和丞相曹操一樣,也在丞相府設(shè)立了軍師這一官職,以此輔佐自己南征北戰(zhàn)。在此基礎(chǔ)上,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期間,先后任命了兩位前軍師。因為蜀漢只有諸葛亮曾擔任丞相一職,所以蜀漢的前軍師這一官職,事實上也只有以上兩人曾擔任。值得注意的是,對于蜀漢的兩位前軍師,雖然都是棟梁之臣,但是他們的結(jié)局卻截然不同。
一
一方面,就蜀漢的第一位前軍師,是魏延這位名將。建興五年(227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準備北伐曹魏,進駐漢中,升魏延為丞相司馬、涼州刺史。在此之前,魏延擔任鎮(zhèn)北將軍、漢中都督等官職?,F(xiàn)在,魏延擔任丞相司馬,意味著他還成為丞相府的屬官,以此輔佐諸葛亮北伐中原。在漢末三國時期,丞相府中的丞相司馬、丞相長史,一武一文,可謂丞相的左膀右臂。對于蜀漢來說,楊儀就曾擔任丞相長史一職。也即諸葛亮將朝廷中的不少人才,都納入到丞相府中,以此方便自己北伐中原。
在成為丞相司馬之后,魏延參加了諸葛亮的五次北伐中原之戰(zhàn)。建興八年(230年),曹魏三路大軍進攻蜀漢漢中地區(qū),其中兩路因大雨退還,此時的魏延也率一支偏師西入羌中,攻擊曹魏涼州地區(qū)。在這場戰(zhàn)役中,魏延率軍行至陽溪一帶,遇到曹魏后將軍費瑤、雍州剌史郭淮的大軍。雖然是客場作戰(zhàn),并且兵力上處在劣勢,但是,魏延大破費瑤和郭淮。
二
獲得大勝的魏延也因此被提拔為前軍師、征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jié),進封為南鄭侯。由此,對于魏延來說,成為蜀漢第一位前軍師,就魏延擔任的前軍師,準確的來說,應(yīng)該稱之為丞相府前軍師,也即前軍師是丞相府的屬官。至于后面的征西大將軍,則是丞相府之外的常見武將官職。作為前軍師,魏延不僅征戰(zhàn)沙場,也擁有為丞相諸葛亮出謀劃策的職責。建興九年(231年),諸葛亮第四次北伐,與司馬懿對峙。據(jù)《漢晉春秋》記載,司馬懿親率主力與諸葛亮正面決戰(zhàn)。諸葛亮使魏延、高翔、吳班逆戰(zhàn),魏兵大敗,獲甲首三千級,司馬懿還保營。
魏延善養(yǎng)士卒,勇猛過人,但性格高傲,性情極惡,人人都避其鋒。唯獨楊儀不屑魏延,與他勢成水火。諸葛亮愛惜二人,費祎也常為二人調(diào)解。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為前鋒。同年秋天,諸葛亮病情加重,所以做了蜀漢撤軍的安排。按照諸葛亮的計劃,是要魏延斷后的,不過,因為和楊儀矛盾的爆發(fā),魏延最終被楊儀派遣的馬岱做斬殺。
三
另一方面,就蜀漢第二位前軍師,則是鄧芝。和魏延一樣,鄧芝也是蜀國的棟梁之臣。鄧芝(178年-251年),字伯苗。義陽郡新野縣(今河南新野)人。東漢名將鄧禹之后,三國時期蜀漢重臣。建安十九年(214年),劉備入主益州,鄧芝被任命為郫縣的縣令,后升遷為廣漢太守。任內(nèi)頗有治績,于是入朝為尚書。
章武三年(223年),劉備于永安白帝城病逝。此時鄧芝面見諸葛亮說:“現(xiàn)今陛下年幼,在位不久,應(yīng)該派遣使臣重新與東吳結(jié)好?!敝T葛亮回答:“我想了很久,不知道任用誰,現(xiàn)在我找到了?!编囍柺钦l,諸葛亮說:“就是使君您了!”于是派鄧芝出使吳國。在鄧芝出使東吳之后,蜀漢和東吳的聯(lián)盟重新建立,這無疑為諸葛亮北伐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外部環(huán)境,也即免去了諸葛亮的后顧之憂。建興六年(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時,鄧芝和趙云一起參加了箕谷之戰(zhàn)。
四
最后,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病逝,鄧芝升任前軍師、前將軍,領(lǐng)兗州刺史,封陽武亭侯,不久再督領(lǐng)江州。孫權(quán)多次與鄧芝互致問候,饋贈豐厚。由此,對于鄧芝來說,成為蜀漢第二位前軍師。相對于第一位前軍師魏延,鄧芝更偏向于文臣。不過,實際上,不管是魏延還是鄧芝,都是文武雙全之輩,比如魏延不僅作戰(zhàn)勇猛,也能提出子午谷奇謀這樣的謀劃,這說明魏延一定做了相應(yīng)的準備工作。而這,自然也是諸葛亮重用魏延的原因。
延熙六年(243年),鄧芝被后主劉禪晉升為車騎將軍,后被授予假節(jié)。延熙十二年(249年),涪陵國人殺死都尉反叛,鄧芝率軍前往征討,將其渠帥梟首,使百姓安居。對于鄧芝來說,不僅可以出使東吳,和孫權(quán)及其手下的大臣高談闊論,也可以鎮(zhèn)守一方,率軍平定叛亂。所以,在筆者看來,鄧芝的才干,顯然是可以和魏延相提并論的。延熙十四年(251年),鄧芝這位老將逝世??偟膩碚f,對于魏延、鄧芝這兩位前軍師,都是蜀國的棟梁之臣。不過,在最終的結(jié)局上,魏延被馬岱斬殺,而鄧芝不僅善終,也獲得了后人的高度評價(比如陳壽就評價“鄧芝堅貞簡亮,臨官忘家”),這無疑是截然不同的結(jié)局了。對此,你是怎么看的呢?
回答以《三國演義》為背景。不當之處請指點。
三國中蜀國的?五虎上將?人人皆知,個個武藝高強,有些還不乏謀略。蜀國五虎上將是:關(guān)羽、張飛、馬超、黃忠、趙云。
其中關(guān)羽死在戰(zhàn)場上,被東吳軍殺害,身首異處;張飛醉酒后被部下殺害,首級被獻給東吳,正非常死亡;黃忠是為了急于替關(guān)羽報仇,中了東吳的埋伏被殺,被馬忠用箭射死,死在戰(zhàn)場上;馬超是病死的,正常死亡;趙云是老死的,正常死亡。
五虎上將中就有三個是死于戰(zhàn)爭,只有兩個是善終,正常死亡。那么五虎上將的副將是怎么死的:
1、關(guān)羽的副將:關(guān)平、周倉
關(guān)平在演義中是關(guān)羽的義子,原是冀州關(guān)家莊莊主關(guān)定的兒子,關(guān)羽過五關(guān)斬六將時被關(guān)羽收為義子,后成為關(guān)羽的副將,隨關(guān)羽南征北戰(zhàn),成為關(guān)羽手下的大將。
曾經(jīng)與龐德大戰(zhàn)三十回合,不分勝負,襄樊之戰(zhàn)隨關(guān)羽一起參戰(zhàn),東吳偷襲荊州后,隨關(guān)羽敗走麥城,與關(guān)羽一起被東吳軍隊俘虜,被孫權(quán)殺害。
周倉在演義中是黃巾軍出身,原來是黃巾軍地公將軍張寶手下,張寶死后,周倉和另一黃巾軍首領(lǐng)裴元紹占山為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路過臥牛山,周倉因為聽聞關(guān)羽大名,獨自追隨關(guān)羽,成為關(guān)羽的副將。
隨關(guān)羽參加襄樊之戰(zhàn),關(guān)羽水淹七軍時,周倉在水中與曹魏名將龐德的戰(zhàn)斗中,生擒龐德。在關(guān)羽父子被殺后,周倉自殺而死。
2、張飛的副將:雷銅和吳班。
雷銅原是益州牧劉璋的手下,劉備攻打劉璋時,雷銅與吳蘭前往雒城,被黃忠擊敗,之后雷銅、吳蘭中了劉備的埋伏被俘虜,因而投降劉備。
益州平定后,雷銅后隨張飛守巴西,一起擊敗曹魏名將張郃,在戰(zhàn)斗中,雷銅被張郃詐敗而殺,然后張飛使用計謀大敗張郃,為雷銅報仇。
雷銅戰(zhàn)死后,吳班成為張飛的副將,吳班的妹妹是劉備的吳皇后,吳班的族兄吳懿也是劉備手下的大將,吳班的身份不一般。吳班作為張飛的副將,協(xié)助張飛一起守閬中,張飛因為鞭打手下,被部將范疆、張達刺殺,張飛死時只有55歲。
之后劉備伐吳,以吳班為前鋒,擊敗東吳將領(lǐng)孫桓,一直打到了宜都。劉備在夷陵大敗后,吳班勉強突出重圍,后來被趙云所救。
后來吳班隨諸葛亮北伐,歷經(jīng)六次北伐,數(shù)有戰(zhàn)功,尤其是第四次北伐,不僅隨諸葛亮大破司馬懿,且攻破魏國大將曹真的營寨,在最后一次隨諸葛亮北伐中,吳班因為乘木筏率軍去燒魏軍的浮橋,被魏軍用箭射死。
3、趙云的副將:張翼
張翼原來也是劉璋的部下,后來投降劉備,劉備攻打漢中時,張翼作為趙云的副將參與漢水之戰(zhàn),與趙云一起在漢水大敗曹軍;劉備東征伐吳時,張翼以中軍護尉身份跟隨參戰(zhàn),夷陵大敗時,張翼跟隨劉備逃回益州。
劉備去世后,跟隨諸葛亮南征南中,及六次北伐,諸葛亮死后,張翼一直活到魏國大舉伐蜀,之后隨姜維一起投降鐘會,鐘會、姜維叛亂時,張翼被亂軍殺害。
4、馬超的副將:龐德和馬岱
龐德原是馬超父親馬騰的部將,馬騰進京后,龐德成為馬超的左右手,龐德有能有謀,隨馬超南征北戰(zhàn),立下不少戰(zhàn)功。馬超被曹操擊敗后,南下投靠漢中張魯,之后馬超又投靠劉備,而龐德要養(yǎng)病而留在漢中。
曹操攻打漢中張魯時,龐德為張魯迎戰(zhàn)曹軍,龐德一個與曹魏名將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將單挑,而不輸,之后曹操用離間計離間龐德與張魯,龐德于是歸降曹操。
龐德之后屢立戰(zhàn)功,在濡須口之戰(zhàn)斬殺東吳名將陳武,漢中之戰(zhàn)中打敗蜀漢名將魏延。襄樊之戰(zhàn)暴發(fā)后,龐德隨左將軍于禁出戰(zhàn)關(guān)羽,力戰(zhàn)關(guān)羽父子,關(guān)羽水淹七軍時,龐德被周倉俘虜,因?qū)幩啦环蓝粴⒑Α?/p>
馬岱是馬超的族弟,馬岱最初隨馬騰入許昌,因為馬超在西涼反對曹操,馬騰一族被曹操殺害,而馬岱喬裝打扮而逃出來,之后一直跟隨馬超作戰(zhàn),成為馬超的副將,馬岱隨馬超救援劉璋時,曾與張飛大戰(zhàn)十余回合,才被張飛擊敗。
馬超投降劉備,馬岱跟隨,之后成為蜀漢將領(lǐng),在諸葛亮去世后,因為魏延作亂,領(lǐng)諸葛亮遺命斬殺魏延,保證蜀漢軍隊的穩(wěn)定,馬岱的結(jié)局不管是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史書中都沒有交待,估計是正常死亡。
5、黃忠的副將:嚴顏
嚴顏原是劉璋的部下,張飛在平定巴郡時,擊敗并俘虜了嚴顏,因為嚴顏的義正,張飛就釋放了嚴顏,待為上賓。隨張飛一起合圍成都后,嚴顏成為黃忠的副將,隨黃忠一起參與漢中之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之后嚴顏的結(jié)局也不得而知,估計也是正常死亡,老死或者病死吧。
最后。當然不同時期,他們的背后還有其他的副將,以上是我所熟知的八大副將。戰(zhàn)爭年代,武將的結(jié)局大體都是不太好,尤其是中下級武將,戰(zhàn)死沙場的是大多數(shù),生老病死的反而是少數(shù)。
八大副將,就有六個是死在戰(zhàn)場上,這樣的結(jié)局不太好。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缺點那就是缺少智謀,在戰(zhàn)場上光靠蠻力是不會取勝的。
魏延被殺是其剛愎率直的性格所致。
三國演義中對魏延性格的描述有三:
一曰爽直率性。第四十一回中魏延與劉備素無謀面,可他一廂情愿地“砍死守門將士,開了城門,放下吊橋”,并大呼“劉皇叔快領(lǐng)兵入城,共殺賣國之賊!”第四十三回中更是直爽得近乎粗魯。先是“揮刀殺入,砍死刀手,救起黃忠?!焙笥帧爸睔⑸铣穷^,一刀砍韓玄為兩段,提頭上馬,引百姓出城,投奔云長?!辈还軇e人是否領(lǐng)情,只要看你忠義我就把心掏給你。這是魏延的做事風格。在殺韓玄獻長沙這件事上,黃忠絕對不贊成這樣做的??晌貉硬还苣且惶祝蟻砜︵昃桶秧n玄砍了。黃忠與魏延“殺其主獻其地”迥然不同,他的反應(yīng)是非常矜持穩(wěn)重的。先是關(guān)羽請其相見時“托病不出”,后玄德“乃親往黃忠家相請,忠方出降,求葬韓玄尸首于長沙之東”,并“待忠甚厚”。魏延自以為勞苦功高,卻被孔明喝令刀斧手推下斬之,并下了“觀魏延腦后有反骨,久后必反”的讖語。諸葛亮一見面就給魏延來了個下馬威。魏延救下黃忠、向關(guān)羽殺主獻城、對劉備相見恨晚都是一廂情愿,都是其爽直率性性格的集中體現(xiàn)。
二曰傲慢少禮。在第五十三回中“玄怪其傲慢少禮,不肯重用,故屈沉于此?!比绱诵愿裢槐蝗私邮?。早在第四十一回中有一句“只見城內(nèi)一將引軍飛馬而出,大喝‘魏延無名小卒,安敢造亂!認得我大將文聘嗎!’可以想見魏延在劉表手下亦不為重用。
三曰恃功務(wù)高、人皆下之。在第一百四回中魏延與費祎的談話中可見一斑。魏延曰“丞相雖亡,吾今現(xiàn)在。楊儀不過一長史,安能當此大任?他只宜扶柩入川安葬。我自率大兵攻司馬懿,務(wù)要成功。豈可因丞相一人而廢國家大事耶?”當時諸葛亮將一應(yīng)大事托與楊儀,用兵密法授與姜維,試問你魏延算哪棵蔥?竟然如此大言不慚!
魏延性格的這三方面,確實難以令人接受。若是山大王尚能圖個快意恩仇,可魏延的身分不是山大王,是領(lǐng)兵打仗的將軍。軍令如山,要求的是絕對服從;若自行其是勢必引發(fā)混亂,釀成不可預(yù)料的惡果。
開始還小打小鬧,口生怨言“丞相若聽吾言,徑出子午谷,此時休說長安,邊洛陽皆得矣!今執(zhí)定要出祁山,有何益耶?既令進兵,今又教休進,何其號令不明!”(第一百回)挑唆得陳式丟了性命。后來蜀軍退兵危急存亡的關(guān)鍵時刻“燒絕棧道,引兵攔路”,終于自取其禍,身首兩分。
常言說,性格決定命運。魏延的剛愎自負注定了他以后悲慘的結(jié)局。
三、魏延的前榮后辱
如果將魏延的一生分兩個階段,可以這樣劃分:劉備生前其“榮”,劉備死后其“辱”。
先說“榮”。魏延先反劉表后殺韓玄,直到遇見劉備才遂了心愿忠心耿耿起來。盡管沒有被列入五虎將,卻每每被視為大將使用,大仗硬仗必上。劉備入川時與五虎將并肩多立戰(zhàn)功——攻雒城、射曹操、鎮(zhèn)守漢中。當然這時盡顯五虎將之神威,魏延還處于磨礪階段。劉備死后魏延才脫穎而出大展拳腳,沒能讓對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劉備一覽其才,這也是一種缺憾。
再說“辱”。諸葛亮南征北伐時魏延便被調(diào)離了漢中,由馬超繼任。從此魏延就成了一枚真正的棋子,有氣有火只能窩在心里,任由他人驅(qū)使。此的他如一朵怒放的鮮花,能為發(fā)揮得淋漓盡致,“敗郭淮,取西蜀,擒孟獲,射張郃,戰(zhàn)司懿?!比松靡馊绱?,快哉!
然而明了眾人對魏延內(nèi)心的真實看法后,就明白這只是表面現(xiàn)象,背后潛藏著莫大的“屈辱”。
初遇孔明即被冠以“腦后有反骨”的惡名,在一百回鄧芝言及魏延、陳式無禮時,孔明再次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因惟其勇而用之。久后必生患害?!边@是諸葛亮對魏延的一貫看法。諸葛亮的繼任者蔣琬對魏延的看法也是如此“平日恃攻務(wù)高,人皆下之”,董允奏曰“自恃功高,常有不平之心,口出怨言,向所以不反者,懼丞相耳。今丞相新亡,乘機為亂,勢所必然……”
既為蜀國社稷拼死征戰(zhàn),又見疑于諸人。非“辱”而何?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既然劉備已亡,知音難覓,為什么甘愿受如此屈辱,不另尋出路呢?
四、魏延何以身敗名裂
三國演義對魏延被斬的前后描寫極為細致,“魏延反,馬岱斬”婦孺皆知,可那只是小說而已。
事實絕非如此,魏延身敗名裂的真正原因是與楊儀之爭。
楊儀任丞相長史,籌度糧草、參贊軍機,才干敏達;魏延領(lǐng)丞相司馬,攝行軍事。二人自恃功高,早已勢同水火。孔明在時尚有所顧慮,死后矛盾便白熱化了。特別是當魏延得知丞相一應(yīng)大事皆托與楊儀時,心里的火氣“嗵”一下爆發(fā)了,“楊儀不過一長史,安能當此大任?”而楊儀“見延攝行軍事,懼為所害,乃張言欲舉眾北附,遂率其眾攻延……”,先是造謠魏延謀反,然后“名正言順”地追而殺之。
魏延本就不得人心,其時更是孤掌難鳴,楊儀率眾滅之又有何難?而且在魏延死后楊儀踏其首夷其族屬懲罰叛臣之舉,終于雪了平生之恨!
常言道,多行不義必自斃。權(quán)欲熏心的楊儀最后落了個削職為民羞慚自刎的下場。
可惜的是魏延,沒有死于疆場之上,卻死于自己人的屠刀之下,而且被冠以謀反之名。他與楊儀的紛爭中很不明智,意氣用事,全沒了大將風度。
如果魏延的性格能夠平和些,如果在蜀軍兵退時不意氣用事,如果在楊儀之爭中以大局為重,如果……
五、信任產(chǎn)生的力量
讀過三國的人多為劉備的長厚所傾倒,對諸葛亮的事必躬親大不以為然。在劉備的長厚中蘊含對屬下的信任,體現(xiàn)了高超的領(lǐng)導(dǎo)藝術(shù);而事必躬親,“罰二十以上皆親覽焉”則極易產(chǎn)生分工不明越俎代庖之舉,不利于人才的成長。
書中體現(xiàn)劉備信任手下的描述很多。特別是對大將魏延的提拔重用,用人之高明比曹操孫權(quán)還勝一籌。再就是第四十一回趙云于曹操百萬軍中往來沖殺時,糜芳、張飛皆疑“趙子龍反投曹操去了”。劉備獨不信,曰:“子龍從我于患難,心如鐵石,非富貴所能動也。”后果應(yīng)其言。還有在第八十五回,劉備退至白帝城時,有近臣奏稱黃權(quán)降魏并建議將家屬送有司問罪。他處理得非常妥當,“黃權(quán)被吳兵隔斷在江北岸,欲歸無路,不得已而降魏,何以罪其家屬?”仍給祿米以養(yǎng)之。后來曹丕拜黃權(quán)為鎮(zhèn)南將軍,權(quán)堅辭不受。
而對諸葛亮的事必躬親則頗為懷疑,是不是蜀國無人才可用了呢?當然不是,即使比不上中原的曹魏人才濟濟,可“蜀中多才俊”,也不至于“罰二十以上皆親覽”。其實這是諸葛亮對屬下極有信任所致,說得難聽點他搞獨裁。以致蜀漢后期“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边@種人才的斷層與匱乏,與諸葛亮的選人用人制度有很大的關(guān)系。
諸葛亮對魏延的不信任散見于各章回中。一見面就給魏延戴了一頂“腦后有反骨”的大帽子,并恐嚇“若生異心,我好歹取汝首級?!?尤其是一出祈山魏延獻計兵出子午谷時不予采納,還自以為是振振有詞:“吾從隴右取平坦大路,依法進兵,何憂不勝!”第一百回中,陳式違軍令被斬首時,孔明笑曰:“魏延素有反相,吾知彼常有不平之意……”為何不平?魏延曾力諫“愿得精兵五千,取路出褒中,循秦嶺以東,當子午谷而投北……”諸葛亮不采納其建議倒也罷了,還借口怕大傷銳氣,純粹是怕成就了魏延的威猛之名自己卻相形見絀。街亭一戰(zhàn),馬謖所部或死或降,又何止五千?讀書每每此時都要感慨成千,有一天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個故事來。
傳說古希臘塞浦路斯島有一位年輕的王子,名叫皮革馬利翁,他酷愛藝術(shù),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對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愛不釋手,整天含情脈脈地注視著她。天長日久,女神終于神奇般地復(fù)活了,并樂意做他的妻子。
這個故事蘊含了一個深刻的哲理:期待是一種力量,愛與期待的力量,永遠比強制與打擊要有效得多。
魏延對劉備曾何其死心塌地!他有很高的成就感榮譽感,為了蜀國鞠躬盡瘁為了劉備這個伯樂萬死不辭!然而就在魏延雄心勃勃之時,那份由來已久的猜忌悄然彌漫且鋪天蓋地而來,“腦后有反骨”,就因為砍了一個輕于殺戮的韓玄,諸葛亮給扣上的那頂大帽子便永遠地摘不去了。蜀國上下便豬一樣地盲從著一直戴有色眼鏡看魏延。
魏延,你死得冤!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29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