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李承乾,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在中國古代史上,歷朝歷代的皇帝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難題,那就是如何選擇一個稱心如意的接班人。不管是圣主君明,還是昏聵之主,在這個問題上出現(xiàn)的困難程度幾乎差不多。按說一個明君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的,但是實則不然。比如我們一直稱頌的大唐第一雄主千古一帝李世民,他在選擇接班人上同樣出現(xiàn)了問題,最終導(dǎo)致骨肉相殘的局面,想來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
本來,李世民的接班人是沒有問題的,因為他早早就按照自古已有的規(guī)矩“立長不立幼”,立下了長子李承乾為太子。這一年,李承乾才不過8歲。那么根據(jù)李承乾的個人情況來看,李世民安排的這個接班人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史載李承乾“性聰敏、特敏惠、豐姿峻嶷、仁孝純深”,根據(jù)這些特點來看,李承乾不但聰明,長相俊朗,而且性格醇厚,孝順父母,心懷寬仁,在后來還代替李世民處理過朝廷政務(wù),都辦理的井井有條,處理的非常得當(dāng),絕對是一塊明君的好材料,李世民只要用心打磨,就肯定是一美玉。
李世民因為李承乾優(yōu)秀的品質(zhì),對這個太子也非常喜歡,但是他們最終出現(xiàn)問題,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原因:其一是李世民和李承乾本身的父子關(guān)系,其二是李世民對李泰的寵愛。
李世民和李承乾的父子問題:李承乾作為一個年輕人,在品味上可能比較另類,他曾經(jīng)喜歡一位美男子,此美男子不但長得極美,而且能歌善舞,大概就類似于今天的那些奶油歌星。而且李承乾還給這個會唱歌的男寵取了一個露骨的名字,叫稱心。
此事被那些大臣,也或許是不喜歡李承乾的大臣報告到了李世民那里,肯定會添油加醋一番,總之大概不會從李承乾這個角度看待此問題,而是從有傷風(fēng)化、道德倫理等等方面來大說特說,導(dǎo)致李世民聽聞之后非常惱火,直接也略去對李承乾的談話步驟,令人就將那個美男子給殺了。
此事的矛盾點就在于李世民沒有和正在叛逆期的兒子進行談話教育,直接殺其所愛,這本身就不符合人情的規(guī)律,作為李承乾難以接受,那是情理之中的事。他非常傷心,這種傷心如果認真去理解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包含兩方面的因素,第一確實是死了愛寵,第二大概也有父親過于粗暴的手段傷了他的心。這件事,使得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在感情上產(chǎn)生了非常微妙的間隙。
說起來這個李承乾也怪倒霉,他自己的屬官天天把他像對待一個小學(xué)生一樣,稍有一點問題就非常苛刻地指責(zé)批評他,甚至有一個屬官說寧死也要指責(zé)太子是為太子好,而且不論場合不講策略和方式。這讓太子李承乾承擔(dān)的壓力就非常之大。除此之外,還有其他官員,尤其是傾向李泰的官員,也整天沒事在李世民面前列舉李承乾的不是。這對李承乾的影響都非常之大。但是這還不算什么,真正對李承乾造成致命影響的是另一個人,即李泰。
魏王李泰雖然是李世民的第四子,但是他和李承乾的年齡相差僅一歲而已。但是李世民對這個李泰十分寵愛,準確來講,應(yīng)該是達到了溺愛的程度,以致于讓群臣都感覺到了這種程度。但是李泰本李世民溺愛,也確實是有原因的,那就是這個李泰才華出眾,而且聰慧絕倫,能說會道,能寫會畫。作為皇帝,看到自己的兒子如此出眾,想不愛都不行。但是作為皇帝,兒子眾多,尤其是有太子,有些愛是需要一個度的,但李世民雖然是千古明君,但卻沒有處理好這個家庭問題。
史載李泰編寫了一本書叫《括地志》,在書稿完稿之日,李世民把這本書當(dāng)做寶貝一樣下旨收入皇家藏書閣,同時大賞李泰,賞賜的財物數(shù)量早已超過了太子。而且在很多事情的規(guī)格上也超過了太子。這既然能被朝臣看在眼里,那么同樣作為李世民兒子的李承乾又不是傻子,他怎么會無動于衷?心里有落差感也是在所難免。但是問題是李世民這種對李泰的愛,最終不但引發(fā)的是心理落差,而是可怕的危機感,就像自己的職位早晚要被奪取的危險。
這種危機感加上李泰的受寵程度,使李承乾擔(dān)心李世民會廢掉他,立李泰為太子。于是,李承乾走了一步危險的險棋:起兵逼宮。這步險棋的因素有兩個,第一是李泰也沒閑著,他的小動作對李承乾構(gòu)成了威脅和逼迫,第二是漢王李元昌和宰相侯君集的煽動。單純從李承乾這方面來看,他是沒有這個野心的,所以說他是在逼迫和煽動之下被推向前去干了這么一件事。但結(jié)果很明顯,失敗了。
李承乾被逼造反失敗,這被抓住可是死罪,但李世民愛子心切,不忍殺之,只是流放黔州。那么既然李承乾這個太子不存在了,那么最受寵的兒子李泰應(yīng)該可以被立太子了,這也是李泰一直和李承乾斗的目的嘛。但作為太子李承乾的對手,李泰卻竹籃打水一場空,原因很簡單,只因李承乾在死前,對父親李世民說的一番話。其實嚴格來說,此時李承乾來沒死,但對于他來說,太子之位丟失,行動失敗,其實他的人生已經(jīng)結(jié)束了,所以說死前也不過分。
李承乾說:“兒子我已經(jīng)是太子,尊貴至極,就是以后的皇帝,我還有必要去圖謀什么嗎?事到如今,我的所做不過都是被李泰所誘逼而已,倘若父皇真的立了他為太子,那么也就正好中了他的圈套?!?/p>
李承乾這句話讓李世民的內(nèi)心也咯噔了一下。此后,再加上朝中重臣長孫無忌和諸遂良都反對立李泰為太子。最終結(jié)果是,李泰費盡心機把李承乾從太子之位拉了下來,但自己卻沒有爬上去,反而給軟弱的李治做了一鍋好菜。李泰不但沒有獲取太子之位,連自己本身的魏王也沒保住,還被降為東萊郡王。這件事,說起來可笑,李泰聰明過頭,機關(guān)算盡,坑了哥哥,也誤了自己。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3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