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康王西周王朝第三代國王,姓姬,名釗,周成王之子。
當成王將崩之時,擔心太子釗不勝任,乃命召公、畢公率諸侯以相太子而立之。康王即位之初,在召公、畢公輔佐之下,遍告諸侯,申之以文、武之業(yè),繼續(xù)推行成王的政策,進一步加強了統(tǒng)治,同時,先后平定東夷大反,北征略地,并且西伐鬼方?!缎∮鄱Α枫懳乃泴矸秸饔?,斬獲眾多,僅俘人即數(shù)以萬計,故成康之際,天下安寧,舊史家夸稱當時“刑錯四十余年不用”。他統(tǒng)治時期,天下安寧,民不犯法,刑措40余年不用,號稱為周朝盛世——成康之治。康王死后,他的兒子暇即位,即周昭王。至此,周王室開始衰微。
周康王二十五年(約公元前11世紀),周軍進攻鬼方(今陜西西北部、山西北部和內(nèi)蒙古西部)的一次作戰(zhàn)。
鬼方是古代北方游牧族之一,經(jīng)常侵擾中原地區(qū)。周初,武王滅商后曾將其放逐至涇、洛(今陜西涇河、洛河)以北,令其按時入貢。后因周軍鎮(zhèn)壓東方管叔、蔡叔和武庚的叛亂,進攻東部的準夷等而放松了對西北方的控制,鬼方部落乘機從岐周(今陜西岐山)以西和隴(今陜西干陽、隴縣)之間,經(jīng)常對西周西北邊境侵擾,威脅周都鎬京(今陜西西安西)。二十五年,為了消除邊患,周康王命盂率領大軍進攻鬼方。鬼方亦調(diào)兵迎戰(zhàn)。經(jīng)兩次大規(guī)模作戰(zhàn),周軍斬殺鬼方4800多人,俘獲其4名首領及以下1。3萬多人,還繳獲了很多車馬和大量牛羊。周軍將鬼方又驅(qū)逐至遠離鎬京的汫隴和岐周以西。周西北邊境暫安。
周朝是繼商朝之后的另一個封建王朝,總共有30代皇帝,共計867年。周朝在歷史上存在那么長的時間,因此周朝的統(tǒng)治者也有無數(shù)個,那么您知道周朝都有哪些領導者嗎?周朝歷代皇帝順序是什么樣的呢?今天小編就帶您來了解一下周朝歷代國君吧!
周朝皇帝
周朝歷代皇帝順序簡介
1、周文王姬昌:歷史上一位名君
周文王姬昌簡介:周文王,姓姬,名昌,季歷之子,華夏族人,西周奠基者。季歷死后由他繼承西伯之位,又稱西伯昌。共在位50年。商紂時為西伯,建國于岐山之下,積善行仁,政化大行,因崇侯虎向紂王進讒言,而被囚于_里,后得釋歸。益行仁政,天下諸侯多歸從,其子武王姬發(fā)有天下后,追尊他為文王。
2、周成王姬誦:開創(chuàng)成康之治的一代明君
周成王姬誦簡介:周武王之子。武王克商后在位4年卒,天下聞武王崩而扳,成王即位時年少,由周公姬旦攝政,引起管叔、蔡叔、霍叔等的不滿,制造謠言說周公想謀篡王位,聯(lián)合武庚發(fā)動叛亂,召公_也懷疑起來,史稱三監(jiān)之亂。
周公率兵東征,三年后平亂,管叔自殺,蔡叔被囚,奪商、衛(wèi)、邶、_四國封地。周公攝政七年后,還政于成王,周公擔心成王貪圖安逸,寫了一篇無逸。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享年35歲,太子姬釗即位,是為周康王。
3、周武王姬發(fā):周世祖武王西周王朝開國君主
周武王姬發(fā)簡介:姬發(fā)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tǒng)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fā)繼任后,繼續(xù)積極準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南宮括為元帥,武吉為將軍;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
姬發(fā)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一千諸侯。兩年后時機成熟,姬發(fā)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zhàn)之后,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臺。后姬發(fā)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謚號武王。
4、周康王姬釗:周朝守住祖先基業(yè)的勤政皇帝
周康王姬釗,姓姬名釗,生卒年不詳。漢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畢原。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jié)儉寡欲,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yè)。他和父親周成王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刑錯四十余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周朝皇帝
5、周昭王姬瑕:三次攻楚失敗而客死漢江的皇帝
周昭王姬瑕是西周第四代國王。周康王之子。史記稱他為昭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_王。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yè),繼續(xù)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jīng)由唐、厲、曾、夔,直至江漢地區(qū),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tǒng)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于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
6、周穆王姬滿:歷史上最富于神話色彩的君王
周穆王姬滿,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滿。姬瑕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發(fā)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兩征犬戎,獲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還東攻徐戎,在涂山會合諸侯,鞏固了周在東南的統(tǒng)治。并制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竟達3000條之多。后世流傳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代汲冢出土戰(zhàn)國竹簡穆天子傳所載,雖多不真實,但反映了當時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7、周共王姬_扈:沉溺游玩致使國庫空虛的皇帝
周共王姬_扈,西周第六代國王,謚號共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龔王,有時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國語·周語一載,密康公跟隨共王游于涇上時,有三女子自愿獻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親叫他不能要這三女子,認為這樣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況一個小國的君主。密康公不聽,接納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滅掉。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時間定為前922年至前900年。
周成王姬誦***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姬姓,名誦,周武王姬發(fā)之子,母邑姜***齊太公呂尚之女***,西周王朝第二位君主,在位21年。下面是我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用!
受政周公
周武王克殷商后兩年去世之時,姬誦被立為成主,由于成王年幼,天下初定,叔父周公惟恐諸侯叛周,于是乃親自攝政治理天下。
周公親踐天子之位,引起了管叔、蔡叔等弟兄懷疑,于是管、蔡聯(lián)合武庚發(fā)動叛亂,背叛周朝。周公奉成王的命令,平復叛亂,誅殺了武庚、管叔,流放了蔡叔。讓微子開繼承殷朝的后嗣,在宋地建國。又收集了殷朝的全部遺民,封給武王的小弟弟封,讓他做了衛(wèi)康叔。晉唐叔得到一種二苗同穗的禾谷,獻給成王。成王又把它贈給遠在軍營中的周公。周公在東方接受了米谷,頌揚了天子賜禾谷的圣命。
周公攝政六年制禮作樂,頒度量,天下大服。周公在攝政的第七年,成王年長能親政,于是周公還政于成王,北面就臣之位。
成王以周公治理天下有功,將周公分封到曲阜,地方圓七百里,革車千乘。并命后世魯公可以天子禮儀祭祀周公。
成王踐奄
奄國主要分布于今山東曲阜附近,是商朝極有實力的方國之一,在商中期,商王南庚、陽甲均曾定都于奄,到盤庚時才遷都于他處,而奄保留了大量商朝子民,逐漸發(fā)展成東方的強大方國,又因與商的密切關(guān)系,而被大量史料稱為"商奄"。
"三監(jiān)之亂"爆發(fā)后,原分封于殷商舊地的管叔、蔡叔及殷紂之子武庚祿父起兵叛亂,叛亂還得到徐國、奄國、薄姑等東方小國的支援。據(jù)史書記載,奄君薄姑當時勸祿父說:"武王剛死,成王年幼,周公被天下人懷疑,這正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請舉事!"叛亂的影響很大,成王命周公調(diào)大軍東征,"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才得以平叛。而此次叛亂的主角,武庚被殺,管叔自殺,蔡叔被俘,奄國被滅,并將其國君遷到蒲姑***現(xiàn)在的山東青州附近***。
營建洛邑
平叛"三監(jiān)之亂"之后,周成王開始繼承武王的遺愿,在"有夏之居"的"土中"建立新的都城,用以管理東方廣大的領土。成王首先派太保召公到洛邑察看地形,具體規(guī)劃建都的地址。召公在途中走了半個月,三月初五到達洛邑。初七日,召公指使殷民在洛水北岸規(guī)度城郭、宮室、郊廟、朝市的位置,到十一日規(guī)劃完成。
第二天,周公到達洛邑,全面視察了新邑,并且進行了占卜,在澗水東、瀍水西之間和瀍水東的洛水之濱營建新邑,皆卜兆大吉。于是周公便把營建洛邑的地圖和卜兆呈送給成王,得到成王的贊許批準后,于十四、十五日,殺牛、羊、豬等犧牲,在新邑立廟祭地。又過了七天,周公向各諸侯國民和殷民頒布命令,之后命令殷民開始大舉動工,經(jīng)過八九個月的興建,年底成周城便告建成。
不久,周成王來到洛邑,召公令各方諸侯前來朝賀,他向周公、成王奉獻玉璋、大弓等禮品。召公向成王獻詞:"皇天上帝讓你做黎民之元首,請接受上天賜您的神圣職責。殷紂無道,萬民哀號。上天憐憫蒼生,把天下托付盛德的文王、武王。今王嗣位,宜勉修德政,以祈不負上天重托,不廢先王之功業(yè)。王雖然年幼,但為國之元首,望能和洽民眾。今王遷宅于土中***洛邑***,親理朝政,動靜語默,均須持重,應敬重德行,躬行德教。上天將根據(jù)帝王的德行賜智慧,賜吉兇,賜享國期限。我王初據(jù)新都,更應崇尚美德,祈求上天賜予永久的治理天下的使命。今我率眾邦君長,入朝進賀,并非慰勞君王,只是供奉禮品,獻祭于上天,使王位世代相傳,永無止期。"
周成王對召公說:"我還年輕,需要您的輔佐。希望公發(fā)揚偉大光顯的功德,使我繼承文王、武王的事業(yè),奉答上帝的教誨,使四方百姓和悅,定都在洛師,隆重舉行大禮,辦理好盛大的祭祀,都有條不紊。公的功德光照天地,勤勞施于四方,普遍推行美好的政事,雖遭橫逆的事而不迷亂。文武百官努力實行您的教化,我這年輕人就早夜慎重進行祭祀好了。"
宅茲中國
成王五年四月,周成王在京宮大室對武王進行了豐福之祭,并對宗族小子何進行訓誥說道:"何的先父公氏追隨文王,文王受上天大命統(tǒng)治天下。武王滅商后就告祭于天,將以洛邑作為天下的中心,統(tǒng)治民眾。你們這些后輩要記住祖先的蔭福。"隨后周成王賞賜何貝三十朋。
成王七年二月,周成王遣太保召公先前往之洛邑相土,三月又遣周公到成周占卜吉日遷宅。
在洛邑舉行祭祀大典時,周公說:"新都洛邑已成,它將是您始作萬民明君之地。在那里,你將首次奉行隆重禮儀,在洛邑舉行祭祀大典,這一切都已經(jīng)有條不紊地進行了安排。"成王說:"你勤勉輔佐我這個年輕人,指示我弘揚文王、武王之功業(yè),奉答天命,和撫萬民,居于洛邑,舉行大典。您的教導,我無不順從。"
朝賀已畢,成王率滿朝公卿、眾邦君長在洛邑舉行冬祭,時在周公攝政七年十二月十二日。次年正月初一,成王親政,以朝享之禮獻祭于文王、武王之廟,稟告嗣位大事。在文王廟、武王廟各獻一頭赤色牛。成王入太廟,獻酒于先王之靈。至此,成王完成遷都和親政大禮。
成王遷宅之說,在文獻、考古均也得到證實。20世紀60年代,在陜西出土的"何尊銘文",對成王遷宅洛邑有明確記載,其"遷宅于成周"、"宅茲中國,自之乂民"語,記載了成王遷宅于成周***洛邑***的歷史。古人稱洛陽為中國,意為天下之中,周王朝在這里建立新都,有利于對民眾的統(tǒng)治。
成王親政后,周公寫有告誡之詞《尚書·無逸》,是告誡成王不要過分追求享受,無節(jié)制地游樂、嬉戲、酗酒、田獵,于國于身均不利。
成周之會
周成王七年***公元前1037年***,周王朝苦心營建的洛邑宣告竣工,隨即就以"四方入貢道里均"為由,決定以洛邑為新都,史稱"新邑",頒布《召誥》、《洛誥》,并為此舉行盛大的諸侯 *** 。這是周成王即位以后第一次會盟諸侯,在周朝的歷史上也是第一次,各方諸侯以其方物進獻王室。史載,這場檢閱諸侯的盛會規(guī)模盛大。成周朝會諸侯,壇上掛著紅帳子,用黑羽毛作裝飾。天子成王面朝南方,冠冕上沒有垂珠,朝服八彩色,腰間插著大圭。唐叔、郇叔在左,周公、太公望在右,都有冠冕,也沒有垂珠,朝服七彩色,都腰插笏板,依傍天子站在壇上。
成康之治
成王臨終,擔心太子姬釗勝任不了國事,就命令召公、畢公率領諸侯輔佐太子登位。成王逝世之后,召公、畢公率領諸侯,帶著太子釗去拜謁先王的宗廟,用文王、武王開創(chuàng)周朝王業(yè)的艱難反復告誡太子,要他一定力行節(jié)儉,戒除貪欲,專心辦理國政,寫下了《顧命》,要求大臣們輔佐關(guān)照太子釗。太子釗于是登位,這就是康王??低跫次?,通告天下諸侯,向他們宣告文王、武王的業(yè)績,反復加以說明寫下了《康詔》***康王之誥***。所以在成王、康王之際,天下安寧,一切刑罰都放置一邊,四十年不曾使用,史稱"成康之治"。
周成王姬誦的人物評價
總評
周成王作周建立統(tǒng)一封建政權(quán)后的第二代君主,在他期間完成了對東國的一系列征伐,鞏固了周在東方的統(tǒng)治。此外,他繼承了武王遺志,在周公的輔助下為周初政權(quán)鞏固做出了杰出貢獻。
在西周的史墻盤和徠盤中,都認為成王是一個能夠統(tǒng)御四方,能夠剛?cè)岵⑴e的"憲圣"的君主。
歷史評價
曹植:"成王繼武,賢圣保傅。年雖幼稚,岐嶷有素。初疑周公,終焉克寤。旦、奭 佐治,遂致刑錯。"
范曄,《后漢書》:"高宗、成王有雉雊迅風之變,而無中興康寧之功也。"
房玄齡,《晉書》:"及成王之為太子也,則周召為保傅,史佚昭文章,故能聞道早備,登崇大業(yè),刑措不用,流聲洋溢。"
朝階級表 周朝享國約800年,為中國歷史上最長的朝代,從公元前11世紀中期到公元前256年,共傳30代37王,共計存在約為791年,其中西周是中國第三個也是最后一個世襲奴隸制王朝,其后秦漢開始成為具有從中央到地方的統(tǒng)一 *** 的大一統(tǒng)國家。史書常將西周和東周合稱為兩周。周朝分為西周和東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終于幽王,共13帝。 周武王姬發(fā) 西周世祖武王(約前1087年—前1043年),西周的建立者,華夏杰出領袖,漢族,姬姓,名發(fā),謚號武王廟號世祖,西周時代青銅器銘文常稱其為斌王。是周文王的次子。約前1056年文王死,他繼承王位。 姬發(fā)繼承其父遺志,推翻商朝統(tǒng)治,成為西周王朝的開國之君。姬發(fā)繼任后,繼續(xù)積極準備滅商,任命姜尚為軍師,負責軍事;南宮括為元帥,武吉為將軍;任命其弟周公旦為輔佐,負責政務;任命召公、畢公等人為助手。 姬發(fā)抓住時機,觀兵孟津,大會一千諸侯。兩年后時機成熟,姬發(fā)親率大軍伐商。牧野大戰(zhàn)之后,商軍全線潰退,紂王逃回殷都自焚于鹿臺。后姬發(fā)建都鎬京,改國號為大周,在位13年崩,謚號「 ”武王”。 周成王姬誦 周成王姬誦(公元前1055年—前1021年)。姓姬,名誦,周武王之子,是中國西周第二代國王,謚號成王。周成王繼位時年幼,由周公旦輔政,平定三監(jiān)之亂。周成王親政后,營造新都洛邑、大封諸侯,還命周公東征、編寫禮樂,加強了西周王朝的統(tǒng)治。公元前1021年,周成王駕崩,享年35歲。周成王與其子周康王(姬釗)統(tǒng)治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 ”刑錯四十余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周康王姬釗 周康王姬釗,姓姬名釗,生卒年不詳。漢族,成王子,成王死后繼位,在位26年,病死,葬于畢原。姬釗繼位時,召公、畢公為他舉行了隆重的登基儀式。召公、畢公還率領諸侯陪姬釗來到祖廟,把文王、武王創(chuàng)業(yè)的艱辛告訴康王,又作了一篇文章,告誡姬釗要節(jié)儉寡欲,勤理國事,守住祖先的基業(yè)。他和父親周成王在位期間,社會安定、百姓和睦、「 ”刑錯四十余年不用”,被譽為成康之治。 周昭王姬瑕 周昭王姬瑕簡介,西周第四代國王。周康王之子。《史記》稱他為昭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卲王。昭王欲繼承成康事業(yè),繼續(xù)擴大周的疆域,從昭王十六年開始,親率大軍南征荊楚,經(jīng)由唐(今湖北隨州西北)、厲(今湖北隨州北)、曾(今湖北隨州)、夔(今湖北秭歸東),直至江漢地區(qū),大獲財寶,鑄器銘功。昭王十九年,他親自統(tǒng)帥六師軍隊南攻楚國,全軍覆沒,昭王死于漢水之濱。南征的失敗,不僅是周王朝由盛到衰的轉(zhuǎn)折點,也是楚國強大到足以與周王朝抗衡的一個標志。 周穆王姬滿 周穆王姬滿,在位55年。周朝第五代王。姬姓,名滿。姬瑕之子。穆王致力于向四方發(fā)展,曾因游牧民族戎狄不向周朝進貢,兩征犬戎,獲其5王,并把部分戎人遷到太原(今甘肅鎮(zhèn)原一帶)。還東攻徐戎,在涂山(今安徽懷遠東南)會合諸侯,鞏固了周在東南的統(tǒng)治。并制定墨、劓、臏、宮、大辟5刑,其細則竟達3000條之多。后世流傳穆王西征的故事,如晉代汲冢出土戰(zhàn)國竹簡《穆天子傳》所載,雖多不真實,但反映了當時穆王意欲周游天下,以及與西北各方國部落往來的情況。 周共王姬繄扈 周共王姬繄扈,西周第六代國王,謚號共王。西周青銅器銘文多稱他為龔王,有時又作恭王。周穆王之子?!秶Z·周語一》載,密康公跟隨共王游于涇上時,有三女子自愿獻身于密康公,密康公的母親叫他不能要這三女子,認為這樣的事情即使共王都受不起,何況一個小國的君主。密康公不聽,接納了三女。一年后被共王滅掉。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共王在位時間定為前922年至前900年。 周懿王姬囏 周懿王姬囏,西周第七代國王,謚號懿王?!妒酚洝酚涊d懿王時期,周朝開始衰落,有人寫詩諷刺他?!吨駮o年》記載:「 ”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鄭”,指的是周懿王元年,在一天之內(nèi),接連出現(xiàn)兩次天亮的現(xiàn)象,當時在陜西華縣的鄭國一帶可見到這個奇景。夏商周斷代工程把懿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99年至前892年,《太平御覽》引《史記》云「 ”懿王在位二十五年”。據(jù)白川靜的西周斷代銘器分類結(jié)果,懿王在位時間有15年以上。死后由周孝王姬辟方即位。 周孝王姬辟方 周孝王周孝王(?—前886年),姓姬,名辟方,西周第八代國王,謚號周孝王。陜西眉縣楊家村出土《逨盤》銘文作考王。生年不詳,崩于公元前886年。夏商周斷代工程把孝王在位時間定為前891年至前886年,有人質(zhì)疑它的準確性。周共王弟弟,周懿王叔父。周懿王病死后奪位。在位6年,病死,葬處不明。 周夷王姬燮 周夷王姬燮,生卒年不詳。周懿王子,周孝王侄孫。孝王死后繼位。在位30年,病死,葬處不明。姬燮對諸侯十分感激,一改以前天子站在堂上受諸侯禮拜的慣例,變?yōu)槌姇r步下堂來和諸侯相見,天子的威嚴了就大為下降。他在位朝間,被穆王遷居太原一帶的犬戎不斷地反叛,姬燮幾次派兵征討,都未能根除?!吨駮o年》記載:夷王三年「 ”烹齊哀公于鼎”?!妒酚洝こ兰摇酚涊d:當周夷王之時,王室微,諸侯或不朝,相伐。根據(jù)虢季子白盤銘文記載,周夷王曾命虢季子白率軍大敗嚴狁。30年病倒,立子姬胡為太子。姬燮死后的廟號為夷王。 周厲王姬胡 公元前878~前841年在位。他在位期間,橫征暴斂,加重了對勞動人民的剝削,同時還剝奪了一些貴族的權(quán)力,任用榮夷為卿士,實行「 ”專利”,將社會財富和資源壟斷起來。因此招致了貴族和平民的不滿。他還不斷南征荊楚,西北方面又防御游牧部落,西北戎狄,特別是獫狁,不時入侵。與周邊的少數(shù)民族也有矛盾。曾臣服于周的東南淮夷不堪承受壓榨,奮起反抗。周厲王為壓制國人的不滿,任用衛(wèi)巫監(jiān)視口出怨言的人,發(fā)現(xiàn)就立即殺死,這些引得國內(nèi)各項矛盾愈來愈尖銳。公元前841年,發(fā)生了國人暴動,人民包圍了王宮,襲擊厲王,他倉皇而逃,后于公元前828年死于彘(今山西霍縣)。他出逃后,召公(召穆公虎)、周公(周定公)管理朝政,號為共和(一說由諸侯共伯和攝行政事)。自共和元年(前841)中國歷史有了明確紀年。周共和十四年(前828年)死。姬胡的謚號是厲王。 周宣王姬靜 周宣王姬靜,中國周朝第十一位王。在位時間(前827年——前781年),華夏族,姬姓,名靜(一作靖),周厲王之子,死后被追謚為世宗。宣王即位后,整頓朝政,使已衰落的周朝一時復興。宣王的主要功業(yè)是討伐侵擾周朝的戎、狄和淮夷,史稱「 ”宣王中興”。 周幽王姬宮湦 周幽王姬宮湦(前795年-前771年),姓姬,名宮涅sheng(一聲)。周宣王之子,西周第十二代君王,自前782年至前771年間在位,共11年,謚號幽王。《法苑珠林》卷四十三引《搜神記》言「 ”周宣王三十三年(前795年),幽王生”幽王二年(前780年),關(guān)中發(fā)生大地震,有一位叫伯陽甫的人認為這是周朝將滅亡的征兆。幽王三年,絕世美女褒姒入宮,非常得到幽王寵愛,不久懷孕,褒姒生下一個兒子伯服。于是幽王廢其正室申后與太子宜臼,改立褒姒為后,以其子伯服做太子。 周攜王姬余臣 周攜王姬余臣(一說「 ”余”)(?─前760年,一說前750年),生年不詳。西周末王周幽王廢申后及申后所生太子宜臼。立褒姒為后,其子伯服(一作伯盤)為太子。以幽王朝廷勢力為一方,申后之父西申侯勢力為另一方的政治斗爭數(shù)年后転為戰(zhàn)爭。西申侯聯(lián)合繒國等諸侯和犬戎,與王軍戰(zhàn),幽王敗死。西周滅亡。西申侯等諸侯共尊宜臼為周王,即周平王。虢公翰立王子余臣為王,史稱攜王。周二王并立。相持若干年后,晉文侯殺攜王,終結(jié)二王并立局面。 周平王姬宜臼 周平王姬宜臼(約前781年―前720年),東周第一代王。西周幽王之子,母親是幽王的王后申后,申后是申侯之女。公元前770年―前720年在位。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殺死,都城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經(jīng)犬戎侵襲,十分殘破。太子宜臼受到申、許、魯?shù)戎T侯擁戴,在西申(今陜西寶雞)即位,是為平王。為避犬戎,平王把都城從鎬京東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史稱東周。周平王依仗晉、鄭、虢等諸侯的力量,勉強支持殘局。但是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去其天下共主的地位,諸侯各國之間的兼并愈演愈烈,中國歷史從此進入春秋時期。平王死后,因其太子泄父早死,立平王之孫林為太子,是為周桓王。 周桓王姬林 周桓王姬林(?—前697年),在位23年(前720年—前697年在位)。周桓王為姬泄父之子,周平王之孫。平王病死時,太子姬狐正居于鄭國為人質(zhì)。鄭莊公和周公黑肩迎姬狐回朝繼位。姬狐因一路上哀傷過度,回朝后就病死。姬林便被鄭伯和周公黑肩扶立為天子。即位之后,為了壓制鄭莊公的權(quán)利,周鄭交惡,最后雙方在繻葛開戰(zhàn),鄭國將領祝聃射中姬林左肩,周天子的權(quán)威于是蕩然無存。 周莊王姬佗 周莊王姬佗(?―前682年),在位15年(前697年—前682年在位),是周桓王長子,桓王病死后繼位。他的兄弟王子克在姬佗在位時發(fā)生內(nèi)亂,史稱「 ”王子克之亂”公元前682年10月,姬佗病死。死后的謚號為莊王。 周厘王姬胡齊 周厘王姬胡齊(?—前677年),東周第四代君王,謚號厘王(史稱周僖王)。前682年—前677年在位,在位5年。他是周莊王姬佗的長子,但是姬佗并不喜歡姬胡齊,而是喜歡姚姬生的小兒子姬頹。姬胡齊能繼位是因為他是長子,姬胡齊死后,弟弟王子頹(姬頹)就犯上作亂,之后被鄭厲公平定。 周惠王姬閬 周惠王姬閬(?-前653年或前652年),東周第五代國王,謚號惠王。他是周僖王的兒子。周惠王在前676年繼位后,占用為國的園圃飼養(yǎng)野獸,為國的人民不滿,惠王二年有五大夫作亂,立王子頹為周天子,惠王奔溫(今河南溫縣南),鄭厲公在櫟地(今禹州市)收容惠王,并在惠王四年與虢國攻入周朝,協(xié)助平定「 ”子頹之亂”,惠王復辟,鄭國因功獲賜予虎牢(今河南滎陽汜水鎮(zhèn))以東的地方,虢國也獲賜土地?!妒酚洝ぶ鼙炯o》稱惠王在位25年,《左傳》稱周惠王在魯僖公七年(前653年)冬天去世。 王子頹姬頹 王子頹姬頹(前696年-前673年),姬姓,或簡稱子頹,周莊王的庶子,為莊王所寵愛。在東周春秋時代發(fā)動叛亂并稱王。 往后的君主基本上,沒什么好說了的,權(quán)利被架空,領地僅限都城。 圖文均來自網(wǎng)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66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康熙臨終前點名要此人陪葬,這個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