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說起武則天的話,各位一定都有所耳聞吧。
女皇武則天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中一個有著巨大影響力的人,也是獨一無二的女皇。她的一生就是傳奇的一生,她的經(jīng)歷也可以是心酸坎坷的。她先后嫁給了兩個皇帝,唐太宗和唐高宗。在中國古代那個男尊女卑的社會,她開創(chuàng)了女人成為皇帝的先河,而且在她之后,沒有一個女人能達到她這個高度。
雖然她的統(tǒng)治時間只有十五年,但是卻是輝煌的。公元690年登基,到705年李顯帶著百官逼她退位,武則天結(jié)束了她十五年的統(tǒng)治,她的生命也漸漸走向了終點。最終,武則天以八十二歲的高齡逝世,并且以"則天大圣皇后"的尊號葬入了李治的乾陵。
當時李治早已經(jīng)去世多年了,而挖開乾陵在當時是一種違反當時禮法的事情。但是唐中宗就是這么做了。其原因也就是武則天在臨死之前做的幾樣事情,成功的收服了李顯的心。所以即使是武則天這樣一個改國號立新朝的人,也被重新的歸入到了大唐的體系中,并且后世對于武則天的記載也都是褒獎多余貶低。
武則天究竟做了什么,能讓她在當時那種情況下還得到足夠的尊重呢。首先就是繼承人上,她并沒有選擇自己的侄子,而是選擇了她的兒子李顯,這一下實際上就解決了很多問題。兒子在以后肯定會記著自己母親的好,相比較自己的侄子,兒子在自己死后也更好去祭奠自己。雖然她辛辛苦苦創(chuàng)建的大周到最后還是回到了李家人的手里,但是她也可以落得一個皇后的身份,從而順利的進入李家的皇陵。
繼承人是自己的兒子,而且是李顯。實際上當時她還有另外一個兒子李旦的,為什么選擇的是李顯不是李旦呢。這就要從朝廷當時的情況分析了,李顯是當過皇帝的,但是并沒當多久就被武則天攆到均州去了,所以說當時的李顯在朝中是沒有派系的,并不像李旦,手下有人。而且當時的武則天家族和李顯也沒什么矛盾,這就更加堅定了武則天的選擇。
即使是后來李顯從武則天手上取得了皇位,也沒有怎么處置他的這個母親,而是在武則天死后將其葬入了唐高宗的陵墓中。之所以會這樣,也是因為武則天的高明,在她知道她大勢已去之后,就主動的靠近李顯,畢竟當時的李顯在朝中并沒有多少擁護的人,而且還有個弟弟,可以說他的皇位是很不穩(wěn)定的。
這個時候武則天就很聰明,她改自己的尊號為"則天大圣皇后",傳位給了李顯,名正言順的把皇朝還給了李家,也為了她死后能得到名分打下了基礎(chǔ)。為什么不喊她皇帝而是皇后呢?這就體現(xiàn)了武則天的另一個高明的地方了。畢竟當時她也算是篡位才能當上皇帝的,而且奪的還是李家的皇位。現(xiàn)在沒辦法又只有傳位給自己的兒子,也就是相當于白白給李家打了十幾年的工,這個時候一個皇后的名分不僅肯定了她的作為,更是為了以后。
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那如果她還自稱為皇帝,讓之后的皇子皇孫們怎么看呢,不是打李家人的臉嗎。如果真的這樣做了,那她的皇陵可能都要被毀,于是乎她自稱皇后,換得一個和李治合葬的機會,為自己死后的安寧,奠定了基調(diào)。對于她最大的祭祀的問題也就這樣得到了最完美的解決。
所以說武則天確實是一個十分聰明的人,她不僅為自己生前做了諸多謀劃,而且還為自己死后制定了許多的計策。讓兒子上位,讓自己當皇后,這樣不僅不會再擔(dān)心香火的延續(xù),而且可以收獲新皇李顯的心,改國號改稱號都是為了順應(yīng)文武大臣們的心,這么一系列的操作結(jié)束之后,不僅皇帝不會記恨她,文武百官也沒有辦法再去詆毀她了。
武則天的一生雖然坎坷,但是她所取得的成功是完全可以蓋過她所經(jīng)歷的坎坷的。她的高瞻遠矚,她的大智慧,都是她一生能畫下完美句號的必要品格。她成功擺脫了亡國之君的身份,還順利的加入李唐集團為自己留下后路,全身而退。她這個人這樣傳奇的一生,的確是值得我們欽佩的。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78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為什么秦始皇不愿意立皇后原因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