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弘瞻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雍正跟他的父親康熙不同,康熙一生子女眾多,但雍正卻只有十個兒子跟四個女兒,而且他們的命也都不好,最后只有四個兒子跟一個女兒活了下來,其他的都早早夭折了。活下來的兒子中當然就包括后來的乾隆皇帝,而雍正最小的兒子弘瞻,因為跟乾隆的年紀相差很大,所以被乾隆百般寵愛,結果不想乾隆一頓懲處之下郁郁而終,結局令人唏噓。
弘瞻在雍正十一年的時候出生,那時候的乾隆已經22歲了,在雍正死后,乾隆即位,弘瞻才2周歲。而這個時候雍正剩下的四個兒子中又死了一個,所以還活著的就只剩下乾隆跟兩個弟弟了,所以乾隆對這兩個弟弟很好,特別是弘瞻,因為比乾隆自己的兒子年齡都小,再加上“長兄為父”的觀念,所以乾隆把弘瞻基本上是當做兒子對待的。
因為弘瞻就出生在圓明園,所以一直住在那里,在乾隆登基之后,乾隆也沒有命令弘瞻離開,并且還常常過去看望他。有一次弘瞻在圓明園內嬉戲,乾隆老遠就看到了弘瞻,本來想讓他過來說幾句話,但是弘瞻年齡很小,見到自己的皇帝哥哥后非常害怕,于是便拔腿跑掉了。乾隆心里當然不高興,但是又沒辦法責怪弘瞻,于是便把伺候的太監(jiān)訓斥了一頓。
隨著弘瞻的年長,乾隆又為弘瞻請了家庭教師來教導弘瞻,這名老師在當時也是個名人,叫沈德潛,在67歲的時候才考中進士,不過在這之前沈德潛就是一位非常出名的詩人,乾隆也非常喜歡他的詩,于是弘瞻就在沈德潛的教導下,學業(yè)飛速前進,在宗室子弟中也因為詩詞做得好而知名。
乾隆三年的時候,由于果親王允禮沒有子嗣,所以就懇請乾隆把弘瞻過繼給他,乾隆聽到后當然非常愿意,因為乾隆非常器重自己的這位叔叔,并且還讓他擔任了總理事務大臣的官職,并且負責管理工部的一些事情,能夠拿到兩份俸祿,弘瞻如果過繼過去,將來也是能夠承襲親王這一爵位的,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在弘瞻成年之后,乾隆便讓他負責管理武英殿、八旗護軍營等處,沒過多久,乾隆又把管理造辦處給了弘瞻管理,因為這些部門都在皇宮左右,讓弘瞻管理這些地方,也是乾隆想把弘瞻留在身邊,便與照顧的原因。在果親王允禮去世之后,按照傳統(tǒng),果親王爵位并非世襲罔替,所以弘瞻繼承了果郡王的官職,也就是降了一級的意思。
弘瞻年紀輕輕就有如此高的官職,在眾多宗室子弟中算是比較高的了,再加上乾隆的恩寵,之后成為親王也并不是不可能,所以弘瞻就漸漸的開始驕縱起來,并且行為上也多有放縱。為了斂財,弘瞻甚至讓他掌管的煤窯侵占百姓的產業(yè),在購買東西的時候所付的價錢也遠遠的低于市場上應有的價格。
有一次乾隆讓他去盛京辦事,弘瞻卻說要先去打獵,然后順道再去盛京,這讓乾隆很生氣。再有就是圓明園起火,本來弘瞻的住處離得最近,但弘瞻卻是最后一個到的,并且還跟他人談笑風生。弘瞻的所作所為徹底勾起了乾隆的怒火,在屢次勸諫沒有效果之后,乾隆終于決定懲處一下弘瞻。于是便在弘瞻母親過壽的時候,故意不表示任何禮節(jié),這讓弘瞻很生氣,而且還遭到了乾隆的譏諷,于是弘瞻心里很郁悶。
后來在一次給皇太后請安的時候,弘瞻跪在了本來應該皇帝才能跪坐的位置上,于是乾隆就以“儀節(jié)借妄”的緣由懲處弘瞻,把弘瞻的郡王職位降為了貝勒,還罷黜了弘瞻所有的官職。從小就沒受過挫折的弘瞻看到乾隆如此對待自己,覺得失去了臉面跟尊嚴,于是心里更加抑郁,終于一病不起。
乾隆在聽說之后,親自去看望弘瞻,本來自己只是想懲處一下自己的這個弟弟,讓他以后知道做人的原則,誰知竟然到了這個地步,這也讓乾隆很無奈。弘瞻在見到乾隆之后也失聲痛哭,悔不當初,于是乾隆回去后就恢復了弘瞻的爵位,可惜弘瞻還是死了。乾隆為此也非常后悔,于是親自寫了一首悼亡詩,刻在了弘瞻的石碑上。
比起康熙和乾隆幾十個兒子的齊人之福,雍正的子嗣確實算比較稀少的,一共只有4個兒子活到了成年。分別為弘時、弘歷、弘晝,以及雍正老來得子生下的小阿哥弘曕(yàn)。
雍正十一年(1733年),56歲的雍正帝生下了小兒子弘曕,因為他出生的地點在圓明園,而且從小也在圓明園養(yǎng)育,所以弘曕小時候有個外號,叫做“圓明園阿哥”。
看過電視劇《甄嬛傳》的朋友,可能以為弘曕是雍正的熹貴妃——即后來孝圣憲皇后“甄嬛”的兒子,但實際上這是電視劇為了劇情而進行的改編創(chuàng)作。事實上,弘曕的生母為謙嬪劉氏,后來乾隆登基后晉封其為謙太妃。不過電視劇中有一處劇情與歷史相符,即雍正的弟弟果郡王允禮去世后未留下子嗣,因此乾隆決定將弘曕過繼給允禮,繼承果郡王的爵位。
雍正皇帝去世時,弘曕才剛滿3歲,新登基的乾隆對這位幼弟是非常喜愛的。然而,弘曕從小在圓明園由太監(jiān)看管照顧,皇帝和太后也沒有花很多心思去照顧弘曕的成長,在太監(jiān)的嬌慣下,弘曕從小養(yǎng)成了比較驕縱的性格。
比如在弘曕3歲時,有一次入宮給太后請安,完了以后沒去給乾隆請安,就徑自回圓明園了。而且弘曕給太后請安時,不稱乾隆為皇上,而叫他為“汗阿哥”,甚不成體統(tǒng)。乾隆念及弘曕年幼,沒有責怪他,而是重重責罰了弘曕身邊的太監(jiān),以儆效尤。
雖然說當時弘曕還小,可能還不太懂事,不過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弘曕長大以后,也沒有改掉從小養(yǎng)成的驕恣放縱的性格。
根據史稿的記載,弘曕讀書功課不錯,尤其擅長詩詞,但卻有兩個很大的缺點,一是待人太過苛刻,二是太貪財。
關于第一點,弘曕在王府中時,每天一大清早就起床巡視,下人但凡犯了一點小錯,就被他罰打大板,導致弘曕的手下個個都過得膽戰(zhàn)心驚。
而關于貪財,弘曕的所作所為更加過分。由于雍正生前很重用果親王允禮,讓他食郡王雙俸,也就是領兩倍工資,弘曕繼承的家產是不少的。盡管已經非常富有,弘曕依然挖空心思去謀財,曾經私開煤礦與民奪利,后來跟隨乾隆南巡時,利用郡王身份,到處以極低的價錢賤買民間貨物。
讓乾隆最為不滿的是,弘曕利用不法手段貪了很多錢,但對自己的生母謙太妃卻非常吝嗇,從來都不給錢奉養(yǎng)生母。為了給弘曕一點教訓,乾隆下旨革去弘曕王爵,降為貝勒,且免除一切差使,在家閉門思過。
乾隆的本意,是想著弘曕年輕,給他一些挫折,希望能夠以此激勵弘曕成才。誰知弘曕從小性格霸道慣了,突然受到這樣大的委屈,在家郁郁寡歡,且郁積日久,竟然到了一病不起的地步。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三月,弘曕病重,彌留之際,乾隆皇帝親往探視,看著弘曕的樣子嘆息道:“以汝年少,故稍加拂拭,何愧恧若此?”
為了撫慰弘曕,乾隆恢復了他果郡王的爵位,然而弘曕已經病入膏肓,回天乏術,不久后就病逝了。
在《甄嬛傳》中,皇六子弘曕滴血認親的一幕非常精彩,他在電視劇里,實際上是甄嬛和果郡王的私生子,這也是為何甄嬛會扶持養(yǎng)子弘歷繼承帝位的原因。
不過,電視劇之所以精彩,是因為演義的部分太多,那么 歷史 上的弘曕究竟是怎樣的結局呢?
說起來,甄嬛的原型,其實就是乾隆皇帝的生母孝憲圣皇后鈕祜祿氏,而弘曕的生母則是謙妃劉氏。
弘曕生于雍正十一年,他比乾隆皇帝小22歲,是乾隆皇帝最年幼的小皇弟。
弘曕不到3歲的時候,雍正皇帝駕崩,乾隆皇帝遵傳位密詔繼承了皇位。
對于弘曕,乾隆皇帝對他相當喜愛。
據《清史稿》記載,弘曕年幼時,乾隆皇帝在圓明園看到他正在玩耍,便召他上前想和他說說話。
誰知弘曕頂怕乾隆皇帝,竟一溜煙地跑掉了。
乾隆皇帝本就是個好面子的人,看弟弟見了自己跟見鬼一樣的,這感覺實在不好。他又不好怪罪弘曕,只好把弘曕身邊的太監(jiān)給罵了一頓。不過這并不影響他對弘曕的疼愛。
對于弘曕的學業(yè),乾隆皇帝也十分上心。他早就仰慕大儒沈德潛的才學,于是便欽點沈德潛為弘曕的老師,教弘曕學習詩詞書法等。而弘曕也頗有悟性,在老師的點撥下,不光博學多才,還善詩能詞,因此乾隆皇帝深感欣慰,也更加疼愛和看重他。
弘曕18歲便先后在武英殿、圓明園八旗護軍、御書處等重要處所擔任重職。兩年后,由于他處理政務得當,乾隆還讓他負責造辦處的事務。
不過,弘曕也有讓乾隆不滿意的地方。
比如,弘曕嗜錢如命。
身為皇子,弘曕要比其他皇子的條件要優(yōu)越得多,為什么這樣說呢?
原來早在乾隆三年的時候,乾隆皇帝的皇叔果親王允禮因病去世。由于果親王無子,乾隆皇帝便把弘曕過繼給了果親王允禮,并襲承了他的爵位。
說起來,果親王早在雍正皇帝的時候,就因操守清廉,辦事周全,為雍正皇帝所器重。
雍正皇帝去世時,還特意留了一道遺諭,命果親王、莊親王、張廷玉和鄂爾泰為顧命大臣總理軍政事務。
乾隆皇帝很敬重果親王,所以在他繼位不久,便“賜與雙俸,便殿賜坐,免除叩拜之禮”。
然而體弱的果親王由于操勞過度,還是在乾隆繼位第三年就病歿了。
弘曕襲承了果親王的爵位,不僅繼續(xù)得享“雙俸”,而且其田產租稅等,每年還有幾萬兩銀子的進項。
因此,年紀輕輕的弘曕在王親貴族中,那也是較為殷富的一個了。
誰知,弘曕卻是頂頂愛財之人。
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四處瘋狂斂財。
比如開設煤窯時強占民地。還比如他命人到各地以極低的價格收購古玩、刺繡、優(yōu)伶等,再轉手高價賣出?;蛘甙殃P外的人參等拿給江南的官員替其售賣等。
當然,與民爭利還不能算是重罪,最重要的是弘曕還有賣官鬻爵、干預朝政的嫌疑,他曾私下找到軍機大臣阿里袞,想在軍機處安插官員。
好在阿里袞正直不阿,拒絕了他的要求,并上奏給了乾隆皇帝。
看到弘曕如此不堪,乾隆皇帝決心好好教訓他一頓。
時逢弘曕的生母謙妃劉氏的壽辰。
按理,乾隆皇帝應該加賜稱祝,但是乾隆皇帝卻假意不知,不但沒有賞賜,連讓人前往祝賀的舉動都沒有。
弘曕為此忿忿不平,在乾隆皇帝面前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不滿,并對乾隆皇帝語言上多有不敬。
乾隆皇帝也趁機指責弘曕,說他“坐擁厚,面侍奉母妃菲薄,反而常向母妃索取財物”,并責問他,這是為人子該有的行徑嗎?
不久后,乾隆皇帝居住的九洲清宴夜里走火,好在火勢不大,不久就被控制了火勢。
但是前來救火的弘曕,卻再次引起了乾隆皇帝的不滿。
原來,九洲清宴起火后,諸王在得到消息后立即趕來救火,倒是住得最近的弘曕姍姍來遲。并且來后,只是和其他王爺和皇子們嘻嘻哈哈,絲毫對他這個哥哥沒有半分關切之意。
很快,乾隆皇帝就找到了打擊弘曕的機會。
這天,弘曕給孝憲圣皇太后請安。
由于說得開心,弘曕往孝憲圣皇太后的面前挪近了些。
湊巧,乾隆皇帝也來給孝憲圣皇太后請安,看到弘曕所跪坐的地方是他平日跪坐之處,于是狠狠責備了弘曕,并以“儀節(jié)借妄”的罪名,將弘曕的爵位降為貝勒。又革去了他所有的職務,還罰了他一萬兩銀子。
從小就在蜜罐里泡大的弘曕,哪里受到過這樣的打擊,所以他在革職后,不僅閉門思過,而且還在驚懼中病臥不起了。
乾隆皇帝本只是想小小的懲戒一下弘曕,沒想到事情會鬧到這個地步.所以他也非常自責,并親自前往探視。
乾隆皇帝沒想到,當弘曕看到乾隆站在病榻前時,以為乾隆又要說他不知禮儀,趕緊惶恐地站起來行跪拜之禮。無奈病勢使然,全然無力撐起身子。于是他便在被衾中勉力做出叩首的行徑,并連連念叨著,臣罪不可恕……
看著弘曕惶恐的模樣,乾隆皇帝又想到弘曕年幼時害怕他的表情,不由愈發(fā)覺得待弘曕太過嚴厲了些。顧念手足之情,乾隆忍不住哽咽,一面遣御醫(yī)勤往救治,一面又對弘曕軟語安慰。
回朝后,乾隆皇帝趕緊恢復了弘曕的親王爵位,可惜弘曕不久還是病逝了。
(參考史料:《清史稿》《清高宗實錄》等)
清朝雍正十三年農歷八月二十三,清世宗雍正在圓明園離奇駕崩,根據雍正的遺詔,傳位于四阿哥弘歷,是為乾隆帝。雍正同時給乾隆安排了4位肱股大臣來輔政,其中,大學士張廷玉、大學士鄂爾泰是雍正的左膀右臂,輔佐乾隆是預料之中的。于此同時,雍正還安排了另外兩個人,他們分別是允祿和允禮,也就是乾隆的兩位叔叔。其中,允禮在乾隆朝只活了3年便去世,年僅41歲。
允祿和允禮分別是康熙的第十六、十七子,雍正登基之時,除了對十三爺胤祥之外,對其他兄弟大多十分刻薄,允祿和允禮因為沒有參加之前的“九子奪嫡”,被雍正逐漸重用。甚至允禮的崛起,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允禮作為康熙的第十七子,康熙駕崩時,他才25歲,資歷尚淺,無任何爵位。再加上他的母親出自漢軍旗,康熙生前他的母親被的位份僅僅是嬪(勤嬪),因此允禮的存在,很容易被人忽略。正是因此這樣,允禮從小就知道皇位與自己無緣,便飽讀詩書,修身克己,形成了謹慎的性格。
雍正登基后,急于培養(yǎng)自己的勢力,經過怡親王胤祥的推薦,雍正開始讓他的十七弟允禮走入朝堂,不過,當時雍正對允禮也只是嘗試性地使用,最初允禮的差事大多是負責修理宮殿、修飾陵園,因為這種差事遠離政治核心。后來,雍正發(fā)現(xiàn)這個弟弟做人十分低調,做事情卻很有章法,而且對自己十分忠心,便封允禮為果郡王,讓允禮管理藩院事,相當于是外交工作。
允禮的工作卓有成效,雍正覺得可以重點培養(yǎng),便讓允禮管理兩個旗的具體事務。但這兩個旗并不是滿洲八旗的核心,而是正黃旗中的蒙軍旗,和鑲藍旗中的漢軍旗。在清朝,蒙軍旗和漢軍旗的編制類似于滿八旗,但地位卻遠遠不如滿八旗。
允禮屬于做事認真,話語不多的郡王,雍正交代他的事情,他都兢兢業(yè)業(yè)完成,從不主動邀功,這種性格很對雍正的脾性。雍正六年,允禮被封為果親王。第二年,胤祥病重,雍正讓允禮負責管理工部,不久,允禮又負責管理戶部。在允禮管理戶部期間,和寶親王弘歷(后來的乾隆)交集頗多,弘歷在和這位叔叔共事期間,對允禮十分佩服。雍正十三年,允禮迎來了他在雍正朝的最后一件差事,去辦理西藏軍務,也就是這一年,允禮腳受傷,從此染上腳疾,走路十分不便。
雍正去世后,允禮身為乾隆的叔叔,又是顧命大臣,奉命從正大光明牌匾后面拿出傳位詔書,親口讀出了乾隆的名字。從此,允禮成為乾隆最為信任的叔叔之一。但允禮患有腳疾,在參政議政時多有不便,有一次,允禮在參拜乾隆時,差點不慎摔倒。乾隆大發(fā)“仁慈”,對允禮說:“十七叔以后見朕,不必下跪,在議政時,欽賜座椅?!币簿褪钦f,允禮以后見了乾隆,不僅不必下跪行禮,而且在討論事情的時候,還可以坐著。當年十三爺胤祥和雍正帝關系親密,但見了雍正也照樣畢恭畢敬地?跪拜,允禮享受到了“御前免跪”的待遇,沒有感覺到危機,反而十分高興。?
果然,到了乾隆二年十月,乾隆在和張廷玉、鄂爾泰、訥親等人討論西北軍務時,群臣爭論十分激烈,半晌過后,果親王允禮才趕到軍機處,他到軍機處后,沒有向乾隆跪拜行禮,徑直坐在椅子上,引起了乾隆的極度不滿。乾隆當眾訓斥允禮無人臣之禮,允禮羞愧萬分,第二日便寫奏折,以身體多病為由,請求辭去總理大臣職務。乾隆悉數(shù)批準,并且免去允禮親王雙俸的待遇。
允禮賦閑在家,悶頭編書,編成了《世宗憲皇帝上諭》一書,乾隆卻并未給允禮任何獎賞。允禮心病難除,抑郁成疾,乾隆三年二月初二,允禮病逝。允禮死前曾對自己的福晉鈕祜祿氏感慨:“一切皆因禮數(shù)而起,我不該因疾廢禮?!庇矛F(xiàn)在的話說,允禮是后悔:乾隆讓我不必跪拜,我不該當真??傊?,允禮對當初接受了“御前免跪”的特殊待遇,十分羞愧和后悔。
允禮死后,乾隆覺得對不住自己的這位叔叔,親臨叔叔家中祭奠,并且恢復允禮生前的所有待遇,還表揚允禮編書有功。這還不夠,因為允禮無子,乾隆便將自己的親弟弟弘曕(雍正第六子)過繼給死去的允禮。當然,這樣做也有兩個好處,第一是安撫了宗室叔伯們的情緒;第二是把親弟弟過繼給叔叔,乾隆的大位更穩(wěn)了。
《甄嬛傳》當中,甄嬛為弘曕選擇了無憂無慮的生活,但是真實歷史上的弘曕結局也十分寂寥。受盡皇兄恩寵,卻利用親王的權利大肆斂財,被乾隆呵斥之后,意志消沉,33歲以后,病逝而亡。
歷史上的弘曕,確實是雍正的第六子,他的生母是一位位分不高的嬪妃。乾隆繼位的時候,弘曕只有四歲,乾隆一直對這個弟弟百般疼愛。弘曕五歲的時候,乾隆將他過繼給了果親王一支,享受親王的封地和俸祿。本來他可以從此做一個安穩(wěn)王爺,卻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
起初,乾隆對弘曕十分信任和疼愛,特意為他請來最好的老師,希望他長大以后能夠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弘曕剛滿18歲,就被乾隆任命掌管宮闈重地,兩年后,乾隆讓他全面管理造辦處。
造辦處是一個肥差,專門負責皇室各類器具的打造,可想而知這其中的油水有多大。乾隆能夠讓弘曕掌管,可見他對這個弟弟的信任和重視。弘曕繼承的果親王的家產和封地,每年光是土地的收入,便有上萬兩白銀。
這么來看,弘曕的身世背景,完全就是言情小說當中的男主角。既不用像哥哥一樣承擔繁重的政務,又能享受作為皇室子弟的最高待遇,還有哥哥全面的信任。只可惜弘曕卻不懂珍惜,他開始大肆利用自己手中的權利搜刮財富。
利用王爺?shù)奶貦啵瑥娬计矫竦耐恋?,高價倒賣珍貴藥物,強買強賣古玩字畫。任何能夠用權勢換來的財富,他都會沾染一二。作為皇室子弟,乾隆本來對弘曕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只可惜他越來越過分,甚至處處逾越規(guī)矩。
乾隆忍無可忍,終于在某天細數(shù)弘曕所犯的過錯,不僅罷免了他的所有官職,而且將他的爵位降為貝勒。弘曕生怕皇兄對自己起了猜忌之心,處處謹小慎微,最終抑郁而終。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18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