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堅是東漢末期地方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他的一生有勇有謀,膽氣過人,堪稱坦蕩君子。
孫堅十七歲時,與父親一起乘船去往錢塘,途中碰到海盜胡玉等人搶掠商人財物,孫堅獨自一人擊退海盜,后來便被郡府征召為代理縣尉。剛上任不久,會稽郡人許昌在句章起兵叛亂,孫堅聯(lián)合同州郡官兵合力擊敗了叛軍。因此,朝廷任命孫堅為鹽瀆縣丞,后又擔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黃巾起義爆發(fā)后,孫堅因討伐叛軍有功,被封為烏程侯。在討伐董卓的戰(zhàn)役中,孫堅被董卓麾下大將華雄打敗,只能逃走。但孫堅不愿放棄,又重新整頓軍隊再一次討伐董卓,此次孫堅大破董卓軍隊,還將華雄斬殺,威震四方。后來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他在追擊敵軍時不幸遇到了埋伏,中箭身亡。
孫堅是一位驍勇善戰(zhàn)的軍事家,他雖享年不久,卻留下了一支頗具戰(zhàn)斗力的軍隊,為孫氏立足江東奠定了武力基礎。
轉載聲明:感謝您對不回頭網的支持,讀史使人明智,以史觀今,讓我們通過歷史中一個個的典故故事去了解歷史。喜歡的朋友歡迎轉載江東猛虎孫堅是怎么死的
孫堅在與黃祖的戰(zhàn)爭中中箭身亡。
據(jù)《三國志·吳書·孫破虜傳》:“初平三年,(袁)術使(孫)堅征荊州,擊劉表。表遣黃祖逆于樊、鄧之間。堅擊破之,追渡漢水,遂圍襄陽,單馬行峴山,為祖軍士所射殺?!?/p>
袁術派孫堅征討荊州,攻打劉表。劉表派黃祖在樊城、鄧縣之間迎戰(zhàn)。孫堅擊敗黃祖,乘勝追擊,渡過漢水,包圍襄陽。劉表閉門不戰(zhàn),派黃祖乘夜出城調集兵士。黃祖帶兵歸來,孫堅復與大戰(zhàn)。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黃祖部將從竹林間發(fā)射暗箭,孫堅中箭身亡,將星就此隕落。
擴展資料:
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qū))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吳國的奠基人。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jié)”。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zhàn)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zhàn)役。后與劉表作戰(zhàn)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后,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歷史評價】
洪邁:“董卓盜國柄,天下共興義兵討之,惟孫堅以長沙太守先至,為卓所憚,獨為有功。故裴松之謂其最有忠烈之稱。然長沙為荊州屬部,受督于刺史王睿。睿先與堅共擊零、桂賊,以堅武官,言頗輕之。及睿舉兵欲討卓,堅乃承案行使者,詐檄殺之,以償囊忿。南陽太守張咨,鄰郡二千石也,以軍資不具之故,又收斬之。是以區(qū)區(qū)一郡將,乘一時兵威,輒害方伯、鄰守,豈得為勤王乎?劉表在荊州,乃心王室,袁術志于逆亂,堅乃奉其命而攻之,自速其死,皆可議也?!?/p>
蕭常:“自董卓稱亂,四方倡義而起者非一,然皆負恃其眾,因之以自封殖,卒無一人嬰其鋒者;獨堅一戰(zhàn)而敗之,遂使西走,修復園陵,祗祀廟社,此其忠義奮發(fā),豈袁、劉輩可同日語哉!惜其孤軍無繼,功弗克就,而其志有足尚也?!?/p>
郝經:“破虜以雄才壯略,遭漢衰末,慨然有撥定之志。崛起吳會,陵蹈中原,討滅黃巾,勸誅董卓,識度遠矣。逮卓廢立劫遷,奮其忠烈,以偏師追亡逐北,使不敢東。修塞園陵,保完漢璽,威震函洛,向非袁術掣肘,扶義而西,漢未必亡。”
王夫之:“孫堅之始起,斬許生而功已著,參張溫之軍事,討邊章而名已立,非不可杰立而稱雄也;奮起誅卓,先群帥而進屯陽人,卓憚之而與和親,乃曰:‘不夷汝三族懸示四海,吾死不瞑目?!氁怨萝娺M至雒陽,埽除宗廟,修塞諸陵,不自居功,而還軍魯陽。當斯時也,可不謂皎然于青天白日之下而無慚乎?故天下皆舉兵向卓,而能以軀命與卓爭生死者,孫堅而已矣。其次則曹操而已矣?!?/p>
羅貫中:“誰道江南少將才?明星夜夜照文臺。欲誅董卓安天下,為首長沙太守來?!?/p>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孫堅(東漢末年割據(jù)諸侯)
三國時期的東吳大將孫堅英勇善戰(zhàn),名震天下,可是他年僅37歲就戰(zhàn)死了,究竟孫堅怎么死的呢?下面是這方面內容的介紹。
01 公元191年,孫堅在討伐劉表之時,劉表派遣大將黃祖和孫堅開戰(zhàn)。黃祖不敵孫堅。孫堅在追擊黃祖時,中了黃祖的埋伏,被士兵亂箭射死。
02 孫堅死后,兒子孫策和孫權等埋葬了孫堅,公元192年,在丹陽縣西處修建了孫堅墓。孫堅墓又名高陵和大墳,坐落在一片寬敞的田間。
03 清代光緒年間,有人編修了《丹陽縣志》。其中,就有關于對孫堅墓的記載。孫堅墓底面直徑大約為30米,封土高為15米,基本保存無損。
04 據(jù)說,宋代年間有人曾對孫堅墓進行了開盜。如今的孫堅墓極富有現(xiàn)代化特色,經過后世不斷地整修,孫堅墓呈現(xiàn)出長方形,表面都有灰色的石頭建成。
05 在孫堅墓碑文的兩側,各有一只大石獅子。孫堅墓置身在一片開闊的田野之中,到了萬物生長的季節(jié),孫堅墓四周都會被綠色植被包圍,顯得格外幽靜雅致。
特別提示 古語有云:將軍難免陣中亡,只是可惜了這么一位年少有為的將軍,如果他不是那么早死,曹操絕對不敢興兵侵犯東吳。
孫堅是與劉表作戰(zhàn)時陣亡的。
孫堅(155年-191年),字文臺,漢族,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區(qū))人。東漢末年將領、軍閥,三國中之吳國的奠基人。據(jù)傳為春秋時期軍事家孫武的后裔。
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jié)”。曾參與討伐黃巾軍的戰(zhàn)役以及討伐董卓的戰(zhàn)役。后與劉表作戰(zhàn)時陣亡。因官至破虜將軍,又稱“孫破虜”。其子孫權即為孫吳的開國皇帝。孫權稱帝后,追謚孫堅為武烈皇帝,廟號始祖。
擴展資料
孫堅人物經歷:
中平元年(184年)孫堅把他的家眷都留在九江郡壽春縣,在淮、泗一帶招募了一些士兵,加上跟隨他在下邳縣當差的同鄉(xiāng)少年,共得精兵一千人。此后,孫堅便率領這一千多士兵,隨朱儁南征北戰(zhàn)。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駕崩,大將軍何進與十常侍爭權同歸于盡,董卓廢少帝劉辯,改立陳留王劉協(xié)為帝,掌握朝中大權,在京城橫行跋扈,恣意妄為。孫堅聞知,拊膺長嘆:“如果當年張溫聽了我的話,朝廷哪會有這場浩劫!”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孫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畫餅充饑的故事是什么
下一篇: 黃忠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