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時期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和徐禎卿)在現(xiàn)代甚是出名,從電視上我們也能看到其各個文采飛揚,詩詞歌賦、書法、作畫等各有所長,其中唐伯虎最為優(yōu)秀。然而這四人竟無一人入選明朝三大才子之列,到底是何原因,差距在哪里呢?下面首先讓小編來說說明朝三大才子。
明朝三大才子之解縉
解縉從小就有“神童”的表現(xiàn),五歲時聽一遍詩文便可記住;七歲時就能寫文章;十歲時一天可背誦超過一千字的文章;十二歲便讀完了《四書》、《五經(jīng)》。其才華橫溢,下筆有神,尤其擅長五言詩,現(xiàn)存詩歌五百余首,主要代表作《赴廣西別甥彭云路》、《游七星巖偶成》、《廬山歌》等。同時解縉還擅長書法,其楷書、行草俱佳,尤其是草書,開了晚明狂草的先河。
然而解縉一生中最偉大的是他親自主持編纂了《永樂大典》,這部宏偉巨著是當時為止最大最全的一部書籍,號稱“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當時的永樂皇帝朱棣曾經(jīng)這樣高度評價解縉,“天下不可一日無我,我則不可一日少解縉?!?/p>
明朝三大才子之楊慎
楊慎在滇南一直生活了三十年,在此期間博覽群書。寫下了2300余首詩詞,內(nèi)容涉獵廣泛,但主要以思念家鄉(xiāng),緬懷故人這類為主。其還工于書法被當時多位大家所推崇。另外,楊慎繪畫造詣很深,尤其擅于畫蘭花,其繪畫作品栩栩如生,深得世人贊美。
他不僅對經(jīng)史、詩文、詞曲、書畫無所不通,而且對天文、地理、生物、醫(yī)學等也有很深的造詣,可以說是個全才之人。
明朝三大才子之徐渭
徐渭自幼多才多藝,成年后的他更是在詩文、書畫、戲劇、等各方面都獨樹一幟。一生創(chuàng)作多部散文,其中以《自為墓志銘》最為出色。書法方面,徐渭擅長狂草,與當時明朝初期的書法風格截然不同。與此同時,徐渭他的水墨畫更是別出一格,極具創(chuàng)造力,其中以繪畫花卉最為出色。他還精通戲曲,取百家之長,創(chuàng)作多部雜劇集。
徐渭更為與眾不同的地方就是極具杰出的軍事才能,在擔任胡宗憲的幕僚時,多次出謀劃策,為抗擊倭寇做出突出貢獻。
差距在哪里
首先是江南四大才子在當時的知名度不及以上三人;另外就是江南四大才子其各自擅長的領域較小,不像以上三人在各個方面造詣頗深。再者就是,以上三人當時對社會的影響力也遠遠高于江南四大才子。故綜上分析,江南四大才子確實與解縉、楊慎、徐渭這三人存在較大的差距。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江南四大才子無一人入選明朝三大才子的原因。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43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