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這里是小編,今天給大家說說孝惠章皇后的故事,歡迎關(guān)注哦。
看過《鹿鼎記》的小伙伴們一定對里面的真假皇太后印象深刻吧。假的皇太后大家都知道,他是神龍教的毛東珠??滴醯纳感⒖嫡禄屎笠呀?jīng)去世,那么被他藏起來的真太后又是誰呢?在歷史上她和康熙的關(guān)系如何?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
其實這個皇太后就是歷史上的孝惠章皇后,她是順治的第二位皇后,也是孝莊文皇后的侄孫女,她姓博爾濟吉特,名阿拉坦琪琪格,科爾沁貝勒綽爾濟之女。
她被選進宮是因為當時順治堅決要廢掉第一任皇后,也就是孝莊親哥哥吳克善的女兒,孝莊的親侄女,盡管孝莊極力反對,但是順治已經(jīng)鐵了心要廢后,孝莊也沒有辦法,只得求其次,將皇后貶為靜妃。這在大清史上可是第一次廢后,也是唯一的一次。為了穩(wěn)固和蒙古的關(guān)系,并且安慰自己的母族,孝莊便從科爾沁部落又招來了自己的侄孫女。于是,博爾濟吉特氏就這樣入宮了。
當時的順治帝只鐘情于董鄂妃一個人,所以并不喜歡她。剛?cè)雽m的她本來想著自己老實本分,與人為善,就算得不到皇帝的寵愛,最起碼也不會受到厭棄。然而令她沒有想到的是,順治居然會為了董鄂妃想要廢了她。幸而被孝莊攔住,否則她也會是個被廢的下場。因此她內(nèi)心對孝莊是十分感激的。
誰知董鄂妃紅顏薄命,很快就病故了,隨著董鄂妃的去世,順治萬念俱灰,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出家不成的他很快也病逝了。
順治帝駕崩以后,孝惠章皇后并沒有特別傷心,因為他們二人之間也沒有什么感情,順治的早逝反而令她的日子過得更加自在輕松。況且,康熙繼位后,作為皇后的她被尊為皇太后,日子倒也過得舒心。
康熙皇帝8歲登基,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在他登基兩年后也去世了,這時,和他最親的人除了孝莊便是這位嫡母孝惠章皇后。
康熙的生母去世后,對于沒有孩子的她將康熙當成自己的孩子來對待,幾乎把所有的母愛都傾注在了康熙的身上,她和孝莊一起費盡心血將他撫育成人。
因此孝惠章皇后雖然不是康熙的生母,但二人之間的感情卻極為親近,在宮中地位也非常尊崇。加上她是孝莊的侄孫女,對孝莊十分孝順,素日里溫和淡然,不喜爭權(quán)奪利。因此也很受孝莊的喜歡。在后宮的生活可謂是十分安逸。康熙對她的孝敬,孝莊文皇后對她的喜愛,令她的后半生充實又安然。
孝惠章皇后對孝莊一直懷有很深的感激之情,所以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對孝莊文皇后極為孝敬。后面,雍正繼位后,也舉出了許多孝康章皇后對孝莊文皇后孝順的事跡,要求他的眾母妃對自己的生母孝恭皇太后也要向孝惠章皇后一樣。
在宮中,皇室之中非常和諧,康熙奉祖母孝莊文皇后和孝惠章皇后前往祭謁順治帝陵,康熙的皇后赫舍里也一起隨行。在清朝歷史上,清帝與太皇太后、皇太后、皇后一起謁陵,這是第一次,以后也沒有過,僅此一次。這充分表明了他們祖孫三代及婆媳的深厚感情。這反映了他們的和睦相處,讓世人刮目相看。她們祖孫三代皇后之間的親密和和諧在清朝歷史上也是一個典范。
孝惠章太后年老后,康熙皇帝還專門為她修建了寧壽宮,同時為了讓她的寡居生活不孤單,康熙還把自己的第五個兒子胤祺交由她撫養(yǎng), 讓他陪著老人一起生活。這位皇太后不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在心理上,都得到了康熙皇帝體貼細心的照顧,算是順治眾多妃嬪中最好命的了。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親奉孝惠章太后出巡塞外,一同前往的還有皇長子、皇三子、皇五子、皇七子、皇九子、皇十子、皇十三子及王公大臣等。他們經(jīng)密云越長城,通過承德進入科爾沁草原,這是她離開故鄉(xiāng)40多年后的第一次踏上故土,在科爾沁期間,蒙古各部王公都前來朝見拜謁,草原上一座座裝飾一新的蒙古包,長長的宴桌上擺著美酒香肉,老幼婦孺歡聚一堂,載歌載舞,歡聲笑語,響徹草原。孝惠皇太后回到故鄉(xiāng),看到家鄉(xiāng)的親人們和如此熱情,可想而知,她的心情非常愉悅。
康熙五十六年,77歲的孝惠章太后病體垂危,當時,64歲的康熙皇帝也在病中,雙腳浮腫得幾乎走不動,他用手帕纏著雙腳,讓人將他抬到寧壽宮,當他見嫡母已經(jīng)油枯燈盡,奄奄一息的樣子,不由得悲從中來,眼中噙著淚水,雙手捧著孝惠章太后的手說:“母親,我在這里?!贝藭r,孝惠章太后已經(jīng)不能說話了,只能用眼睛久久地望著他,眼光中對康熙透著無限的眷戀和感激之情。兩日后,孝惠章太后與世長辭,走完了她77年的人生之路。之后,康熙在孝惠章皇后去世的一個月內(nèi)都沒有回到寢宮,他親自在寧壽宮祭奠嫡母。往事歷歷,物在人去,康熙帝悲不自勝,還未開始讀祭文,已痛哭失聲,祭文讀畢,仍抽泣不止。孝惠章太后的逝世,使得康熙帝失去了皇室中的最后一個長輩。
康熙帝的生母孝康章太后去世的時候,康熙才10歲,而孝惠章太后作為嫡母給了康熙無限的關(guān)懷和愛護,這種母愛是康熙帝周圍包括嬪妃在內(nèi)的其他人都無法給予的。所以,嫡母孝惠章太后受到了他一生的愛戴。
順治皇帝的妃子董鄂氏被稱為董鄂妃。
董鄂氏的生平事跡在官方史書中一直避而不談,但有三個版本在電視劇中得到流傳和引申:
首先是官方說法。清史稿.后妃傳中記載,董鄂氏是內(nèi)政大臣鄂碩的女兒,18歲入宮,深得順治寵愛。先是封她為賢妃,后又封她為貴妃。當她被任命為貴妃時,順治還在人間。
第二,董鄂氏是董小宛,江南名妓。董小宛死于二十八歲,當時順治皇帝才十四歲。根據(jù)年代等史料的記載,充分說明這種說法是錯誤的。有些電視劇其實就是用這個表達的,比如:多情江山。
第三,董鄂氏是順治弟弟柏木茂物的妻子。據(jù)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回憶錄中說,順治非常喜歡他弟弟的妻子。順治與皇后相處不好,所以他被董鄂氏的美貌和才華所吸引。她哥哥死后,她被帶進后宮。
董鄂氏的父親在江南做官,隨父在江南生活多年。江南水土讓這個姑娘才華橫溢,容貌秀麗,性格溫柔,貼合人體,讀四書五經(jīng),而且多才多藝,又擅長書法。
對董鄂氏順治來說,這就像久旱逢甘霖。后宮美女雖多,但都來自蒙古草原和滿族家庭。他們的文采遠不如董鄂氏,順治很苦惱。而董鄂氏則才華橫溢,體貼入微,滿足了順治對女性的所有幻想。他與董鄂氏在文化和精神上高度統(tǒng)一,是順治不可多得的紅顏知己。
入宮后,董鄂氏對順治照顧得無微不至,對王太后和孝莊皇后也非常客氣。平日里,董鄂氏待人寬厚,非常節(jié)儉,不喜歡打扮和珠寶,也不干涉政治。
順治見她如此賢惠賢惠,想廢了當時的皇后,立她為皇后。但她反而勸順治。她不在乎那些頭銜。廢除女王也會引起朝臣和公眾的批評。她多次懇求順治不要廢皇后。再加上孝莊皇后不同意廢,順治就打消了廢的念頭。
順治十四年,東阿公主生下皇帝的第四個兒子,順治欣喜若狂。她向世人發(fā)出“這是我的第一個兒子”的詔書,作為對天地的祭品,并接受了大臣們的祝賀。然而,皇帝的第四個兒子剛出生沒幾個月就去世了,東阿公主無法承受失去兒子的痛苦,因此病倒了。順治十七年,東阿公主病逝,時年二十二歲。她死后,順治突破宗法制,立她為“尊皇后”。
東阿公主走后,順治崩潰了。人們害怕他自殺,不得不日夜看著他。在鄂東公主死后的第三天,他為鄂東公主舉行了超豪華的葬禮,并為她修建了一座規(guī)模宏大的水陸兩棲道場。一百零八個和尚為她誦經(jīng),終日燒紙,塵土飛揚。死在宮里的三十個太監(jiān)也為她獻上了人祭。并下令全國哀悼,官一月,民三日。二十一日,東阿公主的遺體將與自貢一起火化,由毛希森和尚丙菊點火。火化后,將骨灰放入“寶宮”。
在清朝,皇帝通常會批準奏折使用朱筆。萬一國喪,他就用藍筆。過了二十七天,他又用上了朱的筆。以及東阿公主的葬禮,順治用藍筆批皇位,從8月到12月,歷時4個月。他還命大學(xué)士寫董氏鄂妃傳和董氏鄂妃語錄,還親筆寫了孝獻皇后行狀向董妃致敬。
東阿公主走后,順治生已無愛情,看破紅塵,棄江山而去五臺山剃度為僧。經(jīng)過毛的規(guī)勸,
清朝入關(guān)后的第一任皇帝是順治,關(guān)于順治的繼位,在史料記載不一。有的史料記載,順治繼位是清朝宮廷斗爭折衷出來的一位皇帝。當時皇太極的長子豪格戰(zhàn)功很多,最有競爭力。而多爾袞作為努爾哈赤的孩子也有即位的實力。最后多方勢力的妥協(xié)下,6歲的順治登基了。
順治登基后,朝政事務(wù)就交給了多爾袞處理。多爾袞為清朝前期穩(wěn)定奠定了基礎(chǔ),但多爾袞勢力也讓順治感到威脅。12歲時,攝政王多爾袞打獵時突然死了,于是順治就開始親政。
別小看順治年齡小,他在位時為清朝做了很多貢獻,也算是年少出英才。順治親政后,首先打擊了多爾袞勢力,肅清了多年來憋在順治心里惡氣,他甚至讓人把多爾袞從墓里挖出來鞭打,從中看出順治對多爾袞的仇恨已經(jīng)達到頂點。
在用人方面,順治重用漢官,研究明朝興衰規(guī)律。在對待鄭成功的事上,順治一直堅持按招扶政策處理。即使大西軍來降的將領(lǐng)孫可望,順治也封為義王。當時大臣不服氣,瞧不起孫可望。但順治堅持自己的許諾,才使孫可望放心。
在國家治理上,順治注重反腐,打擊結(jié)黨行為。他還派出監(jiān)察御史,查看民情民怨,清除一些不合格的官員。還規(guī)定朝廷官員不準結(jié)黨營私。吸取明朝教訓(xùn),不許太監(jiān)參政。這一點比明朝要強,一直到清朝滅亡,雖然有跋扈的太監(jiān),但沒有專擅朝政的事。
順治稱得上是一位有能力的皇帝,但順治卻活得并不長,23歲時就患天花死了。如果多活幾年,或者清朝又是另一番模樣。對于順治的死,后人說法不一,民間史料說順治出家了,還有人說順治被毒殺。但史學(xué)家更傾向于病死說。無論哪種死,這般年齡死去著實讓人可惜。
順治去世后,他的兒子康熙繼位,這也是史上有名的皇帝。很多人不理解,順治這樣年輕就死去,居然還有兒子。其實順治有8個兒子、6個女兒,共計14個孩子,這一點更讓后人不理解。按常人正常推理,即使順治14歲就發(fā)育成熟,那樣的話他一年就有兩個孩子出生。
從史料記載看,順治皇帝對孝莊太后侄女不滿意,廢除皇后,后來又娶了一個博爾濟特氏,依舊不滿意,但并沒有廢除皇后位。順治一生最寵愛的妃子是董鄂妃,而董鄂妃給順治生了一個兒子不久就夭折了。喪子之痛對順治和董鄂妃打擊很多,不久董鄂妃也死了。據(jù)說董鄂妃死后,順治給她治喪的規(guī)格很高,第二年順治就駕崩了。怎么會有那么多孩子?都是誰生的呢?
除了皇四子是董鄂妃所生,其他孩子情況如下:佟佳氏就生了康熙,筆什赫額捏福晉生了皇長子、皇三女、皇五女,皇長子夭折。順治帝還有一位董鄂氏生了次子福全。陳圖塞爾福晉生皇五子、皇長女;唐璟福晉生皇六子,鈕祜祿福晉生皇七子,塞母肯額捏福晉生皇八子,楊喇亥娘福晉生皇二女,庶妃烏蘇氏生皇四女,克里納喇福晉生皇六女。
從這些統(tǒng)計看,為順治生孩子也就10位,但順治卻有37位皇后嬪妃,可見龐大的后宮使其年紀輕輕就生了一堆孩子。德國傳教士說,順治英年早逝,與他男人能力太強有關(guān),加之又有相了的,所以他的孩子也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8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