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道張居正結(jié)局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為大家?guī)碓敿毥榻B,接著往下看吧~
學(xué)過歷史的人恐怕沒有人不知道張居正這個人,明明是大明朝的首輔,為大明朝做了那么大的貢獻,為什么結(jié)局卻這么悲慘?狡兔死走狗烹,令人唏噓。我在研讀明歷史的時候,對于張為何如此,做過一個比較詳細的分析,這里就先拋磚引玉,不足之處,還請各位指正。
張居正真正掌權(quán)的時候,正是明朝一個轉(zhuǎn)型的關(guān)鍵時期。文官制度逐漸成熟所帶來的弊病,還有自開朝伊始沒變過的本朝制度,都給后來大明王朝的覆滅帶來了巨大的隱患,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意識到這一點,然而張居正絕對不是唯一一個,但大多數(shù)人都妥協(xié)了,唯有他頂著巨大的壓力,承受著所有的輿論,從文淵閣里一個左右逢源的小官,變成了一個獨斷專權(quán),卻有遠大志向的首輔。他要改革就必然與整個官僚體系對抗。為此他只能以私人函件的方式授意自己的親信,如戚繼光、譚綸等人提呈奏折,自己再代萬歷批準奏折方能讓改革落實下去。雖然效果顯著,卻過于急躁。
因為他等不起啊,他知道大明朝僅他一人有這個能力,即使可能性微乎其微他也不想放棄。鋒芒太盛的張居正重新制定了嚴格的考核制度,讓一眾官員們心有不安,他們俸祿低,經(jīng)常在稅收上抽水,而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損害了他們的切身利益,所以文官集團不可容納如此大刀闊斧地改革。
一時間,張居正在朝野之中樹敵無數(shù)。但是他不屑于考慮被碾壓的文官集團的想法,認為一切的小動作和心思都是可以解決的。直到最后,張居正身隕,各種攻訐指責(zé)的奏折紛至沓來,群情激憤。
而萬歷對于這位早年時候倍感尊敬的太岳先生的印象也模糊起來,后代史學(xué)家認為萬歷勵精圖治的幾年恰好是萬歷對張居正最信任的幾年。在張去世四年后,萬歷逐漸“縱飲作樂”,中后期不再上朝??梢哉f,萬歷后期對朝廷的對抗,很大程度是張居正“教育失敗”的結(jié)果。
就是可憐太岳先生多年的心血隨之付諸東流。然后自然少不了神宗朱翊鈞,為了擺脫張先生的陰影,不惜自毀長城,全盤推翻。既不顧念張居正推行的萬歷新政,政績卓越,勞苦功高,也不念惜張居正于他的恩師情意,一心想把頭上的緊箍去掉,結(jié)果就是把張居正的門生故吏罷黜,把張居正的家人逼得家破人亡。
但是這么多因素中也有張居正自己的原因。王世貞、馮保等都提醒過他,他自己其實也是知道后果的,帝王寡恩,他心里也是清楚的??赡芩约阂矝]想到的就是他身體太差了,還沒準備好接班人就去世了,結(jié)果沒想到張四維領(lǐng)頭清算他。卻沒想過如何從根本上解決這些制度上的矛盾,不說獲取神宗的支持,至少獲取其他官員的認可。
而且他本身行為也是不端。要求皇帝勤儉節(jié)約,不要驕奢淫逸,自己卻妻妾成群,奢華享樂。這種反差就像是蘋果對夏娃的誘惑,越禁止越好奇和渴望。歸根結(jié)底,他和自私自利的其他官員,和任性的神宗一樣,都是“我死后哪管他洪水滔天”的人。如果能重來,可能他還是會選擇走同樣的路吧。張居正的改革措施對明朝確實起到了可以是說“起死回生“的作用,這是他得以讓眾人敬仰和佩服的地方。
簡單來說,他知道該怎么做最正確,但現(xiàn)實又使他不能那么做,所以他只好找了相近的,卻又有風(fēng)險的辦法去做,但他又不是圣人,不能規(guī)避風(fēng)險,如此就造成了他的結(jié)局。不過歷史還是公正的。百年后的我們自會給他公正的評價??v觀張居正的一生,到底是一位牛人,那樣的時代背景下,沒人能比他做的更好,他值得后人尊敬和學(xué)習(xí)!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8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