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于崇禎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崇禎絕對是歷史上最窮的一個皇帝。明朝經過薩爾滸、廣寧之敗,朝廷大筆的金銀都用在了修建關寧錦防線上,前后花了至少五百萬兩。要知道,明朝在張居正改革后一年的財政收入也才兩百來萬兩。但是,國家再窮也不能不管邊防。于是,崇禎咬咬牙,把內帑中的錢全拿出來支援了邊防建設。
崇禎也是明朝最勤政的一位皇帝。據(jù)史料記載,崇禎“雞鳴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勞成疾,宮中從無宴樂之事”,有一次去拜見劉太妃時竟然坐著就睡著了。除了照例應免日期之外,還要每日視朝,并參加日講和經筵,可以說是宵衣旰食,夕惕朝綱,二十多歲頭發(fā)已白。即便如此,局勢也沒有因為他的勤政而有所緩解,反而日益嚴峻。
首當其沖的是經濟問題。為籌措軍餉,崇禎不惜一切地裁剪用度。將冊封親王時用的金冊由純金降為鍍金;大批裁撤宮中人手,以節(jié)省開支;宮里的金銀器皿、大殿的銅壺也被充作軍餉典當;他本人身穿的龍袍破了,也只能補補再穿。但是,節(jié)流遠不如開源,崇禎把主意打到了王公大臣身上。
內閣首輔薛國觀是崇禎手下為數(shù)不多的肯辦事的閣老。和魏藻德等人比起來,稱得上是老好人一個。為解決財政問題,薛國觀向崇禎建言,可由京城權貴們捐資助餉。
理論上,這是一個非??尚械霓k法。明朝官員俸祿雖低,但朱元璋定下來的政治制度還是不斷地朝著向士人有利的方向傾斜。京官每年都在享受著地方官員進獻的“冰敬”、“炭敬”,基本上處于半合法狀態(tài);商稅極低、科舉士大夫免稅,官僚士紳可光明正大地接受投獻田、開設各種工場鋪坊。體制的僵化帶來的是階層的固化。國家窮得叮當響,不得不加派三餉,收上來的錢糧全進了士紳的口袋,百姓被逼得造反,士紳們卻富得流油。崇禎作為一國之君,找個借口宰幾只肥羊充實國庫,不算過分吧?
但是,理想很美好,現(xiàn)實是殘酷的。捐資助餉令一下,立即在皇親國戚中掀起軒然大波。武清侯李國瑞是崇禎帝曾祖母、明神宗之母孝定太后的親族,擁有大片莊園田產, 家資無數(shù),因拒絕捐銀被崇禎逼死。皇親國戚人人自危,便暗地里與宮中宦官勾結,借五皇子生病之際裝神弄鬼,假造孝定太后顯靈,將五皇子活活嚇死,還放言要殺掉所有皇子。
此事一出,崇禎頓時明白,權貴們不是他能惹得起的。今天能嚇死五皇子,明天就能對他這個皇帝下手。崇禎痛失愛子,卻只能忍氣吞聲,令李國瑞七歲的兒子繼承武清侯位,盡數(shù)歸還李家財產。而始作俑者薛國觀則遭到了權貴們和皇帝的報復。僅僅一年之后,薛國觀就被彈劾收受賄賂。崇禎不查,當即下令將薛國觀下獄。薛國觀受詔后,當場在家中房梁上自盡,兩天后才被收尸。
這場斗爭以權貴們大獲全勝而告終,崇禎最終打消了從權貴們薅羊毛的主意。北京城破前一月,崇禎只能苦求大臣們捐銀而不感威逼。只是,大臣們斗得過崇禎,卻斗不過李自成。李自成進京后大肆拷銀助餉,受刑而死者數(shù)以百計,光是白銀就搜刮出七千萬兩。不知道他們臨死前,是否后悔當初沒有向朝廷捐銀助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94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