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廣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guī)硐嚓P(guān)的文章
提及楊廣其人,后世對于其看法,大多是比較的無能,昏庸,是末世之君,好好的一個大隋王朝,毀了在楊廣的手里,他不是昏君,誰是?
但是,楊廣本身并不能被定義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昏君,這主要是因為在楊廣剛剛做上皇位的時候,其實還是有著很大的功績的,這也是一個歷史的事實,那個時候的楊廣同很多的雄主一樣,在自己的內(nèi)心里想把大隋發(fā)展到一個極致,在這樣的想法的驅(qū)使之下,楊廣做出了很多的重大改革。
將隋朝的國都遷至洛陽,這樣做的好處是使得國都能遠離當(dāng)時的關(guān)隴集團的控制,擁有更多的發(fā)揮空間。
大運河的修建,對于絲綢之路的開拓,這對于隋朝的南北運輸,和相關(guān)的運輸成本的降低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的,這對于刺激經(jīng)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
楊廣親自率軍隊進入青海之地征戰(zhàn),并取得重大之勝利,而這也是我們的古代王朝之中,第一次將遠在西北的青海高原融入了自己的版圖之內(nèi)。
在科舉方面,楊廣也有重大的改變,他始典定科舉制度,建進士科,恢復(fù)國子監(jiān)、太學(xué)以及州縣學(xué),這樣對于廣大的寒門士子來說,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對于國家來說,廣納人才,也是極為有利的。
在這些舉措之下,楊廣在做皇上五年之后,隋朝的國力達到了一個空前的高度,人口猛增,而當(dāng)時的人口數(shù)量,直到后來的大唐天寶年間才重新恢復(fù)過來,我們知道,在古代人口的數(shù)量趨勢,是可以直接反映出一個王朝的興衰的,所以,從這一方面來看,楊廣還真不簡單的稱其為昏君,甚至他的作為有很多的所謂的明君也不一定能達到。
楊廣的舞臺形象那么,就是這樣的一個楊廣又為什么會成為末世之君呢?
筆者認為,楊廣有君王之雄心,但是他又有太多的文人的傷春悲秋之特點,這一點對于一個文豪來說,自是好事,但是對于一個君王來說,卻并非好事。隋朝與高句麗的戰(zhàn)爭,本來是可以不失敗的,但是楊廣的虛榮之心太強,對于高麗句那幼稚的詐降計卻沒有能看出來,導(dǎo)致近三十萬軍隊被擊潰,這對于隋朝的軍事方面的打擊可以說是非常的嚴(yán)重的。
而面對著內(nèi)部出現(xiàn)的一些反對的聲音和情況,楊廣又不聞不問,甚至直接去南方轉(zhuǎn)悠,大有坐山觀虎斗之心,這對于任何一個君王來說,是非常的危險的,但是楊廣似乎并沒有過多的在意這些事情,仍然是“大好頭顱,任誰斬之”,只剩下自欺欺人的怯懦、和茍延殘喘的絕望。
而隋朝的巨額的財產(chǎn),楊廣居然會直接的交到兩個年幼的孺子幼兒手中,這不相當(dāng)于將一大筆財富直接在鬧市之中,當(dāng)著眾人的面給了兩個無知的孩子嗎?其手段確實不能算是高明。
對內(nèi),對外,楊廣處理的都不算是出色,甚至可以說是非常的愚蠢,這也加劇了隋朝的消亡和他自己的末路,再者,楊廣對于天下大勢的分析太過于的膚淺和想當(dāng)然了,也缺乏一個君王應(yīng)該有的目光的思路,所以,最終走向了自己的王朝和人生的末路,也就不是那么奇怪的事情了。
隋煬帝之所以亡國,跟他施行暴政是有關(guān)系的。暴政之君,可以開疆拓土,但不能使百姓安居樂業(yè),休養(yǎng)生息,所以,民不聊生,官逼民反就是必然的結(jié)果。隋煬帝奢侈無度,橫征暴斂,窮兵黷武,自然造成了天下動蕩。
歷史上的亡國之君,幾乎都會被描述為昏君、暴君,從夏桀、商紂到周幽,從秦二世到漢桓帝、漢靈帝,無不是暴君、昏君的典型。楊廣作為隋朝二世而亡的皇帝,也被描述成無道昏君。無論在史書上還是影視劇中,他總是沉浸在驕奢淫逸、酒池肉林中,絲毫看不出有一點作為。
那么,隋煬帝楊廣果真如此驕奢淫逸嗎?果真如史上所載他弒父殺兄淫嫂,好大喜功三征高句麗皆失敗,修運河下江南只為看瓊花?筆者認為雖有基本事實,實際上卻在很多歷史細節(jié)上夸大事實,讓人乍一聽瞠目結(jié)舌。
實際上,皇帝的家事自古以來就很亂,無論是有道明君如唐太宗、清雍正,還是無道昏君如宋高宗,皇位的繼承經(jīng)常伴隨著殺戮和陰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之前,殺兄屠弟,逼迫父親禪位,不也沒有影響他的圣明?雍正登基也隱藏了太多的陰謀,在他登基后對兄弟子侄的清洗可以想見在尋求最高寶座那些年,他們究竟過著什么樣的生活。楊廣其實也不例外,他替父出征,戰(zhàn)功顯赫,最終野心蓬勃,想要自立,符合人的個性。
再看他三征高句麗,是延續(xù)南北朝對外戰(zhàn)事的傳統(tǒng)。南北朝期間,天下大亂,諸侯林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征伐早已習(xí)以為常。戰(zhàn)事失敗不代表楊廣昏庸,只能代表自己技不如人。
修運河一說就更扯淡,修通運河是大一統(tǒng)朝代所必須做的政事,主要為發(fā)展漕運。從秦朝修靈渠再到后世王朝,幾乎歷朝歷代都在修理運河。同樣大運河也非一日之功,唐宋元明清幾乎每個朝代都在修繕,只不過我們今天所知道的大運河的主體是在隋朝修建的。
對待帝王的看待一定要一分為二,實際上在隋煬帝期間中國的科舉制度正式建立,隋朝的軍事程度也非常強。隋煬帝作為皇帝,也曾有一番作為。從隋煬帝的過往,他平定天下諸侯,最終消滅陳朝,我們就應(yīng)該知道他并非一般人。
所以,單純的談他是明君還是昏君實在過于無聊。
楊廣作為隋朝第二個皇帝,在中國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位君王,謚曰“煬”。煬者——古代《謚法》說:“好內(nèi)遠禮曰煬,去禮遠眾曰煬,逆天虐民曰煬,好大殆政曰煬,薄情寡義曰煬,離德荒國曰煬。““煬”,是楊廣被縊殺當(dāng)年,唐朝開國皇帝李淵加的謚號,表示“好內(nèi)怠政”、“外內(nèi)從亂”,為“下謚”、“惡謚”。
后世對隋煬帝的評價,主要來源于唐朝史官編纂的《隋書》。在后人眼里,隋煬帝是“天下第一荒淫皇帝”,此評價似乎千百年來已成定論。然而,從歷史辯證法或歷史唯物主義的角度看,這一看法似乎有失偏頗。既然歷史要求我們一分為二地看問題,那么就有必要客觀地看待楊廣。評論歷史人物,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不折罪,瑕不掩瑜,歸根結(jié)底要看他歷史活動的社會意義,是進步還是反動。
暫時撇開“煬帝”這一稱謂的含義,就從楊廣所建立的功績來說,與之前的秦皇、漢武相較,隋煬帝也可以算得上一個偉大的歷史人物,是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建樹最多的皇帝之一。 下面我們來看:
其一,率兵滅陳,統(tǒng)一南北。588年秋,20歲的楊廣受命率領(lǐng)數(shù)十萬隋軍,一舉突破長江天塹,進據(jù)建康(今南京),俘獲了藏在井里的陳后主和其貴妃張麗華。后來民間傳說楊廣迷戀張麗華美色,衍生出許多桃色段子,但多部史料記載,正是楊廣親自下令斬了張麗華。結(jié)束國家近百年的分裂戰(zhàn)亂,開啟一個統(tǒng)一、強盛的新時代,楊廣由此建立了較高的威望。
其二,治理江南十年,使南方諸郡徹底歸附大隋。當(dāng)時,陳朝初平,江南局勢未穩(wěn),地方豪強地主勢力相煽作亂,“婺州人王文進、會稽人高智慧、蘇州人沈玄憎等皆舉兵反,自稱天子,署置百官?!边€有不少土豪“自稱大都督,攻陷州縣”。先起淮左、三吳、浙東、浙西,后又蔓延至浙閩。為平定叛亂,文帝改派楊廣為“揚州總管,督江都”,總督揚州四十四州軍事。“前后七百余戰(zhàn),轉(zhuǎn)都千余里”,終于平定了叛亂。楊廣當(dāng)時立足揚州,悉心經(jīng)營南方,籠絡(luò)人才,為他以后登上皇太子位,進而登基做皇帝奠定了根基。當(dāng)然,他能當(dāng)皇帝,與他善使陰謀詭計也有關(guān)系。
第三,開鑿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通涿郡,南達余杭,是南北交通的大動脈,對南北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和國家統(tǒng)一的鞏固起了很大的作用。運河的開通產(chǎn)生了久遠而積極的影響。它為以后的歷代所用,成為南北交通的大動脈,促進了南北經(jīng)濟文化的交流,澤被至今;對鞏固統(tǒng)一和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都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第四,推行體制改革,首創(chuàng)三省六部制,確立科舉制,為唐朝以后各王朝所沿用,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特別是科舉制,打破了魏晉以來門第的限制,給一般的知識分子提供了做官參政的機會,同時也為統(tǒng)治者吸收、籠絡(luò)人才拓寬了道路。直至清朝末年才廢除,可見其作用之久遠。
第五,對外大肆征戰(zhàn)、開拓疆土:打擊突厥、摧毀契丹大本營、征伐越南、遠征高麗;設(shè)置隴西四郡、吞并越南北部、接管琉球、四方歸附者更是不計其數(shù)。
楊廣之壞并非昏庸無能、殘暴無義,而是雄心勃勃不可一世,隋煬帝其實是很有文治武功的,試看其在僅有的十幾年時間里所建功績,能與之匹敵者又有幾人!
北周大定元年(581年),權(quán)臣楊堅廢周敬帝自立,改國號隋,他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即位后,幾年間北逐強胡,南滅殘陳,統(tǒng)一全國,結(jié)束了中國近400年的大分裂局面,建立起了一個強大的、統(tǒng)一的帝國。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感情甚好。獨孤后是鮮卑大貴族的后裔,有一定政治能力。隋文帝想通過她收攬鮮卑貴族,因此也畏懼她三分,讓她參與政事,宮中稱為"二圣"。獨孤后對隋文帝管束很嚴(yán),因此隋文帝不敢接近別的妃嬪。
隋文帝共有五個兒子,都是獨孤皇后所生。長子楊勇被立為太子,次子楊廣被封為晉王,其余三個兒子也被分封為王。隋文帝曾經(jīng)驕傲地對群臣說:"前代帝王,都有很多寵妃,嫡庶紛爭,遂有廢立,甚至亡國。我旁無姬侍,五子同母,可說是真兄弟。哪能有嫡庶紛爭的憂慮!"其實,他未免太過于自信和樂觀了。他完全沒有料到,正是自己的親生兒子使自己亡國喪身,并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殘的丑劇。
隋文帝曾教訓(xùn)太子楊勇說:"歷觀前代帝王,沒有喜好奢華而能長久的。你當(dāng)太子,應(yīng)該崇尚節(jié)儉。"然而,楊勇卻辜負了他的希望。
隋文帝稱帝那年,即立楊勇為太子。楊勇性格寬厚、直率,處理問題也有一定的能力,隨文帝起初還是很信任他的。但后來楊勇便逐漸奢侈起來,聲色狗馬,無所不為。有一年冬至,百官到東宮朝賀。楊勇違反禮治,大講排場,張樂受賀。隋文帝知道后,對朝臣說:"內(nèi)外百官,都到東宮去朝賀,這成什么禮?"從此,他對太子的恩寵有所衰減。
楊勇不僅奢侈,還很好色。他有很多內(nèi)寵,其中云妃是他最喜歡的。太子妃元氏不為楊勇所喜愛,每天郁郁寡歡,后來生病兩天就死掉了。元氏是獨孤后選中的,很受她的喜愛。獨孤后聽說元氏突然死了,便懷疑是云妃害死的。于是對太子也開始產(chǎn)生不滿。
隋文帝次子晉王楊廣于開皇九年(589年)率軍滅陳,養(yǎng)成很大的勢力。他很有野心,一心想取太子的地位而代之。楊廣非常善于偽裝。他做出種種姿態(tài),竭力討隋文帝和獨孤后的歡心。
隋文帝反對奢侈,楊廣外表就裝得十分節(jié)儉,室內(nèi)擺設(shè)用具和衣著都很不講究,車馬侍從也非常儉樸。獨孤后限制隋文帝親近妃子和宮女,楊廣就裝出一副不好女色的樣子,除了和晉王妃蕭氏生的孩子外,和其他妃子生的孩子都偷偷害死。有一次,隨文帝和獨孤后到他府里去,他事先得到消息,把宮中的美女都藏起來,只留一些又老又丑的宮女出來侍候。他還故意把樂器弄得殘缺不全。隋文帝來后,看見樂器的弦斷了,上面又有很多灰塵,好像許久不用了,以為楊廣不好聲色,非常高興。
隋文帝和獨孤后每次派身邊的人到楊廣那里去,不論地位高低,楊廣和蕭氏都親自迎接,熱情款待,送以厚禮。所以這些人都稱其仁孝。楊廣還經(jīng)常送重禮給隋文帝的寵妃沈氏,后來楊廣能當(dāng)上太子,她起了很大作用。
楊廣時刻不忘偽裝自己。他率軍滅陳后,將府庫封存,資財無所取,天下稱賢。他傾心結(jié)交朝臣,對讀書人也很有禮貌,甚至對普通士兵也注意拉攏。有一次行獵遇雨,身邊的人要給他披上雨衣,他說:"士卒們都被雨淋著,為什么單單讓我披雨衣?"讓人把雨衣拿走。這些表演蒙蔽了很多人,使他的聲望越來越高,遠遠超過其他諸王。隋文帝和獨孤后也越來越喜歡他。
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讓人給幾個兒子看相??聪嗳苏f:"晉王眉上雙骨隆起,貴不可言。" 隋文帝又問大臣韋鼎:"我的幾個兒子,誰能夠繼承我?"韋鼎說:"皇帝和皇后最喜愛誰,誰就應(yīng)該繼承皇位,這不是我所敢于預(yù)料的。" 隋文帝笑著說:"你不肯明說吧!"
楊廣看出父母不喜歡太子卻喜歡自己,就抓住時機加緊活動。一次,他入朝后要返回揚州總管任上,進宮向獨孤后辭行,說:"臣雖然愚魯,但很注意維護兄弟間的情誼。也不只因為什么得罪了太子,他總想暗算我。"說著,哭泣不止。獨孤后相信了他,也淚流滿面,忿忿地說:"太子越來越不象話了。我為他娶元家姑娘,他竟不以夫婦之禮對待她,專寵阿云。以前毒死太子妃,我還沒治他們的罪,現(xiàn)在又要來暗算你!我在世時尚且如此,我死后還不把你整死!"楊廣又拜伏在地,嗚咽不止,獨孤后也悲不自勝。從此,獨孤后拿定主意要廢掉楊勇,立楊廣為太子。
楊廣和安州總管宇文述非常要好。一次,他向宇文述問計。宇文述說:"皇太子失愛已久,令德不聞于天下。大王以仁孝著稱,才能蓋世,南平殘陳,北伐突厥,屢建大功?;噬虾突屎蠖己茜姁勰?。四海之望,實歸大王。但廢立太子是國家大事,處人父子骨肉之間,實在不容易謀劃。越國公楊素,深得皇上信任。當(dāng)今能勸說皇上廢立太子的,只有楊素一人。而楊素所信任的人,只有他的弟弟楊約。我很了解楊約這個人,請允許我到京師找他商量,共圖大事。"楊廣聽罷大喜,給了宇文述很多珠寶,讓他相機行事。
楊約當(dāng)時任大理寺卿,楊素要干什么事,都要先找他拿主意。宇文述到長安,有意接近楊約,賭博時故意輸給他,把楊廣給自己的珠寶都輸光了。楊約得到很多珠寶,拿出一些送給宇文述。宇文述乘機說:"這些珠寶都是晉王賞賜的,讓我和您共為歡樂。"楊約大驚,說:"為什么這樣做?"宇文述便把楊廣謀奪太子位的事告訴了他,并勸他說:"您的兄長楊素,執(zhí)掌大權(quán)已經(jīng)有一些年頭了,為他所屈辱的朝臣,不知有多少,連太子也被他得罪了。雖然皇帝對他很好,但想危害他的人也很多?;噬弦坏┤ナ溃l還能庇護他?"
楊約聽了這番話,不免有些緊張,問道:"依兄之見,當(dāng)如何處置?"
宇文述道:"如今太子失愛于皇后,皇上也素有廢黜之心,這是您所知道的。若在此時請立晉王為太子,也就在賢兄的一句話。要是能在這個時候建立大功,晉王必然刻骨銘心,感激不盡。這是去累卵之危,成泰山之安??!"
一席話,說得楊約不住點頭,連連稱謝道:"多謝仁兄賜教,使我愚兄弟一家去危存安,我這就去同家兄商量。"
楊約告別宇文述后,匆匆趕往楊素府第,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并道:"晉王勢在必立,若是我家擁戴于未定之時,他必然感恩戴德。一旦他臨朝執(zhí)政,對兄長還能不言聽計從嗎?"
楊素沉思良久,方才說道:"這件事我何嘗沒有想過,不過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楊約不解,說道:"兄長的意思是……"
楊素道:"太子自然是應(yīng)該廢掉,皇上也有這個意思;可是,你看晉王有人君之德嗎?"
楊約道:"晉王才兼文武,且有仁德。朝野上下,有口皆碑。兄長還有什么不放心的嗎?"
楊素道:"你忘了張麗華的事情了嗎?"
張麗華是陳后主的寵妃,是江南有名的長發(fā)美女。隋軍攻取建康后,楊廣立即派人向看押陳宮婦女的隋朝老將高G索要她,高G以為她乃是亂國的禍水,不僅沒給,而且立即將張麗華殺了。楊廣對此,銜恨至今。
楊約道:"此事早已過去多年,何必提起?"
楊素道:"由小知大,見今知遠。只怕他當(dāng)上皇帝,比當(dāng)今太子也好不到哪里。"楊約道:"只要能長保咱家的富貴,管他好壞呢!"
楊素道:"他未必是個以德報德的人,我擔(dān)心的也正是這一點。"
楊素一生,歷仕兩朝,什么樣的人沒見過?什么樣的事沒經(jīng)過?他自然比楊約想得深,看得遠,認得準(zhǔn)。只可惜貪欲勝過了智慧,他沒有能夠作出正確的決斷。后來,楊廣上臺,第一個遭到滅族之禍的,便是楊素一家,這是后話不提。
聽楊素這么一說,楊約不禁有些失望:"看來兄長是不想管了?"
楊素搖了搖頭說:"既然他已經(jīng)找到我們頭上,不管豈不更糟?"
楊約這才高興地說:"皇后之言,主上無不聽從。兄長既然肯于出面,何不先從皇后入手!"
過了幾天,楊素到宮中侍宴。席間,他屢次提到晉王仁孝謙恭,以此來試探皇后。獨孤后哭著對他說:"你說得很對,我這個兒子非常孝順,每當(dāng)和人說起自己遠離父母,都痛哭流涕,不像太子終日和云妃歡宴,專門親近小人,猜疑兄弟。我之所以越發(fā)疼愛晉王,是怕太子要暗算他。"說著,他給了楊素一些金子,讓他勸說隋文帝廢掉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多少知道他們的密謀后,非常恐懼,不知如何是好,時常有反常表現(xiàn)。隋文帝讓楊素去查看楊勇動靜。楊素來到東宮,故意拖延時間,讓楊勇等了許久。見面后,楊勇不免埋怨他一通。楊素回來對隋文帝說:"太子怨望,恐有他變,應(yīng)該加以防備。"隋文帝聽了,對楊勇更加疏遠。
獨孤后時常派人窺視東宮,搜集丑聞,然后添油加醋地向隋文帝報告。
楊廣又令親信段達收買東宮近臣姬威,讓他誣告太子圖謀不軌。
在獨孤后的屢次勸說之下,隋文帝終于拿定主意。開皇二十年十月,隋文帝在武德殿召集諸王和文武百官,當(dāng)眾宣布廢掉楊勇,改立楊廣為太子。
楊勇被廢后囚禁在東宮,隋文帝令太子楊廣看管他。楊勇自以為廢非其罪,屢次要求面見隋文帝申訴冤情,都被楊廣阻止。楊勇于是爬到樹上大喊大叫,想讓隋文帝聽到后接見他。楊素對隋文帝說,楊勇被癩鬼附體,已經(jīng)神志昏亂,不可救藥了。隋文帝竟信以為然,楊勇從此再也沒見過隋文帝。
獨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很好,對他看管得也很嚴(yán),限制他親近妃子和宮女。一次,隋文帝見到一個宮女長得很美,就住在她那里。獨孤后知道后很生氣,乘隋文帝上朝時,把那個宮女殺了。隋文帝聞訊大怒,騎馬從后苑跑出,信馬由韁,深入山谷二十多里。經(jīng)高G、楊素等大臣扣馬苦諫,半夜才返回皇宮。他曾嘆息著說:"我貴為天子,而不得自由!"
這回,獨孤后死了,沒有人看管他了。他便縱情聲色起來。無奈歲月不饒人,六十多歲的隋文帝,終因縱欲過度病倒了。
仁壽四年四月,隋文帝臥病仁壽宮。七月,病情加重。這時,他才有些后悔,對身邊的侍者說:"若是皇后還健在,我不至于此。"
隋文帝自知不起,乃召太子楊廣入居大寶殿,隨時侍奉。楊廣拜見父皇,故作愁容,詳問病狀,隋文帝略略相告。尚書左仆射楊素、兵部尚書柳述、黃門侍郎元巖等也都入閣侍疾。隋文帝與眾臣握手辭決,自言兇多吉少,眾臣皆出言相慰。
楊廣見父親病重,料想死期不遠,心里十分喜歡。他即位心切,就給楊素寫信,問他皇帝一旦駕崩,應(yīng)該注意哪些事情。楊素將注意事項一一寫清,封好后吩咐宮女送給太子。
偏偏事有湊巧,那宮女誤將楊素的回信送到隋文帝那里。隋文帝看后大怒,心想自己還沒死太子就準(zhǔn)備繼位登基了,心腸也太狠毒了。一時肝氣上沖,喘息異常。當(dāng)時在旁侍疾的寵妾陳夫人和蔡夫人慌忙上前救護。一陣忙亂過去,隋文帝才漸漸平復(fù)原狀,悲嘆數(shù)聲,朦朧睡去。半夜醒來時,見兩個寵妾仍在旁侍候,隋文帝有些不忍,遂令二人更衣休息。
天色微明,隋文帝正在閉目養(yǎng)神。忽見一人搶入門來,定睛看時,原來是陳夫人。隋文帝見她神色有異,頓生疑竇,忙問原因。陳夫人欲言又止,經(jīng)一再詰問,不禁泣下,嗚嗚咽咽地說出"太子無理"四個字。
原來這陳夫人本是南朝陳宣帝之女,生得國色天香,且性情聰慧。陳亡,被隋文帝納入后宮。獨孤后性情奇妒,后宮罕得進御,惟陳夫人有寵。等到獨孤后病逝,陳夫人進位為貴人,專房擅寵,主斷內(nèi)事,六宮無人能比。楊廣慕她美貌,早已垂涎三尺。陳夫人今晨出去更衣,被楊廣撞見,便欲行奸污。陳夫人極力掙扎,才得免于受辱。
隋文帝聽罷,躍然而起,用手捶床道:"畜牲怎么能托付大事?獨孤誤我!"說著,即呼內(nèi)侍入室,令其速召柳述、元巖。二人奉詔而來,隋文帝一邊喘一邊說:"快召我兒!"二人將呼太子,隋文帝道:"不是楊廣,是楊勇!"
柳述、元巖出閣,找來紙筆,草擬詔書,切磋多時,方才草就。他們正要派人去召楊勇,不料外面跑進許多衛(wèi)士,不由分說,將二人捆綁起來。不一會兒,只見宇文述手執(zhí)詔書趕到。詔書中說柳述、元巖二人侍疾謀變,圖害東宮,應(yīng)將二人拘系下獄。兩人如同作夢一般,便被關(guān)進大理獄中,關(guān)押起來。
原來,隋文帝令柳述、元巖草擬詔書一事,早已為楊素偵知。他趕忙告訴楊廣。楊廣聞言大驚,急忙偽造圣旨,逮捕了柳述和元巖。又派心腹劉恕、郭衍率衛(wèi)士包圍仁壽宮,禁止出入。再派心腹張衡入殿問疾,同時密囑一番。
張衡進入內(nèi)殿,將陳夫人、蔡夫人和眾宮女盡行趕出。眾人走不多遠,就聽里面?zhèn)鱽硭逦牡酆巴粗?,一陣高似一陣。過了一會兒,聲息皆無。張衡出來報告太子,說是皇上駕崩。楊廣率眾人入內(nèi)撿視。果然見隋文帝一命嗚呼,氣息全無,只是雙眼圓睜,甚是恐怖。屏風(fēng)上濺有斑斑血跡,不知為何。楊廣派心腹守住殿門,不準(zhǔn)宮嬪、內(nèi)侍等進入。
陳夫人等聞變,相顧戰(zhàn)栗失色。晚飯后,楊廣派人送來一個小金盒子,賜給陳夫人。陳夫人見了,非常害怕,以為要讓她服毒。經(jīng)來人再三催促,陳夫人才將盒子打開,只見里面有同心結(jié)數(shù)枚。眾宮女見了,都很高興,說:"這下可以免死了!"陳夫人很生氣,不肯拜謝,經(jīng)眾人催逼,才叩頭謝恩。當(dāng)夜,楊廣就前來奸污了她。
乙卯這一天,為隋文帝發(fā)喪,楊廣即皇帝位,是為隋煬帝。不久,他偽造隋文帝遺詔,將楊勇及其十個兒子全部處死。后來,又殺了他剩下的兩個弟弟(另一個弟弟隋文帝時已死)。至于那個為楊廣謀殺親父的張衡,后來也被楊廣借故處死。臨死前他大聲叫道:"我為人做了何等大逆不道的事情,哪能奢望久活人世?!"
楊廣即位那一年,陳朝的亡國之君陳后主恰好死去。楊廣給他訂了一個惡謚叫"煬"。謚法:好內(nèi)遠禮曰煬;逆天虐民曰煬。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十四年以后,他被臣下處死,也戴上了他自己制定的"煬帝"的丑名。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29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