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秦良玉的故事。
一個不懂歷史的人,永遠是個孩子!本文由百家號作者經(jīng)典奇聞說原創(chuàng)首發(fā),歡迎關注轉發(fā),每天帶給你不一樣的歷史她打敗張獻忠,是中國史上唯一被封侯的女將軍,死后還有48座陵墓在中國的漫長歷史上,無數(shù)次戰(zhàn)場廝殺,無非是為了權,又或者是為了名,比如說歷代開國者,便是要廝殺半生才能拿下天下,而項羽則是為名廝殺一生,最終終究是成就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墒?,在歷史上固然大多數(shù)廝殺戰(zhàn)場的將領都是男子,女子為將卻也是不少,比如說歷史上商朝的婦好便是一位,不過,我們所熟知的花木蘭或者穆桂英,卻都是虛構而已,這些不過是人們的美好臆想罷了。
不過,今天小編要講的這位卻是真真確確為將的女子,她也是歷史上僅有的被封侯的女將,在她的一生中,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廝殺戰(zhàn)場,到了死后也是風光一點不下于男子,有足足四十八座陵墓存在?;蛟S有些人會奇怪,為什么會有人有四十八座陵墓,在談論真相之前,我們不妨先來看看這位將領的戎馬一生,她的名字叫做秦良玉。不知道大家對于這位女將軍是否熟悉,而她也是歷史上唯一被立傳的女將軍。秦良玉身處明朝,不過,她的家庭背景不是我們所以為的軍人家庭,卻是一個尋常讀書人家庭,這樣的家庭背景之下,本應該養(yǎng)就一個古代典型的淑女模樣的女子,可是,秦良玉卻是在從小跟隨父輩讀書的時候,就已經(jīng)表現(xiàn)出了對于軍事的獨特喜好。她最喜歡看的不是詩經(jīng)這些文雅的東西,而是兵法和武藝。在長大之后,和平常女子一樣,她自然也要尋一個郎君,秦良玉嫁給了當?shù)氐耐了抉R千乘。
馬千乘和妻子很多地方都是相似的很,馬千晨一樣是將門之后,至于秦良玉雖然是出自書香門第,卻是心向兵場,自然是和丈夫多了幾分相似。在萬歷年間,馬千乘帶著部隊去征伐播州,秦良玉便是緊隨其后,帶了小規(guī)模的人馬追隨對方征討敵軍,可是,沒過多久之后,災難卻是降臨這對夫妻,有人嫉妒馬千乘的功勞,所以在背后告對方的黑狀,最后導致馬千乘死于牢獄,而得知這一浩劫之后,秦良玉沒有悲痛到無法繼續(xù)迎敵,反而是接下了自己丈夫的責任,繼續(xù)在戰(zhàn)場廝殺。
而在歷史上,對于這位巾幗也是有外貌的描繪,朝鮮使臣將自己在中國的經(jīng)歷記載到了燕行錄這一本書中,而這其中便是有秦良玉的存在。秦良玉年齡大概三十五六歲,而她的一切裝扮都是效仿男子,從外表上,如果不看臉的話,幾乎人們都無法得知對方原來是女子。而她手持八十斤雙劍。帶著四十多女子,她們也是一樣從軍作戰(zhàn),雖然是女子卻偏偏是一點不下于男子,可以作為明朝的強力軍隊出征。后來,金軍大肆入侵,甚至已經(jīng)進攻到了關內(nèi),在城池即將被攻破之時,崇禎也是慌亂無比,畢竟,敵人已經(jīng)打到家門口了,而崇禎從四方調兵,秦良玉也是響應了崇禎皇帝的號召,來到皇帝面前迎擊敵軍,最后,這只女兵真的為男子所不能為,大敗敵人,崇禎也是很欣慰,在慶功之時,數(shù)次的表彰對方的功勞,后來,張獻忠大敗明朝軍隊,秦良玉再次協(xié)助朝廷抗敵,可是這次卻是大敗。
秦良玉手下的將近三萬人幾乎被打光,到了后來,張獻忠繼續(xù)深入,而秦良玉雖然兵力已經(jīng)不足,卻是依舊和張獻忠抗爭到底,最后由于實力相差過大,隊伍再次被擊垮,而這時候,幾乎大半地盤都是被張獻忠所占據(jù),秦良玉已經(jīng)回天無力,可是,秦良玉卻是表示,自己絕對不會投降,自己的兄弟都是戰(zhàn)死沙場,而自己的丈夫也是一樣為國家戰(zhàn)斗一生,所以,自己一定會繼承他們的遺志。秦良玉不但不投降,反而向手下宣布,凡是投降敵人的,一律處以滅族的懲戒,這雖然是下策,卻也是激起士兵的戰(zhàn)斗欲望,和敵人奮戰(zhàn)到最后一刻。
最后,張獻忠被其打敗,不得不敗退而走,后來,南明政權封其為太子太保以及侯封號,雖然此時的明朝已經(jīng)幾乎崩潰,但是,這樣的榮耀依舊是歷史上首例,當然如果不是因為國家到了如此程度,也不至于秦良玉會被如此冊封,在國家危難之時,男子卻是一個個的退縮,雖然清軍強大,但是當時的明朝百姓如果齊心協(xié)力,和清軍血戰(zhàn)到底,最后是勝是敗也未嘗可知,而當時就連天子的大臣們也是一個個拱手讓出城池,甘心侍奉新的王朝,這樣的男子實在是比不過秦良玉的忠義。
在秦良玉死去之后,她修建了四十八座墳墓,這自然也是秦良玉布下的疑陣,她不想讓自己死后被人擾了清凈,所以最后她的墳墓在修筑成功之后,她招回了所有的送葬隊伍,這些人從四十八座墳墓處歸回,而他們被賜予飯菜,這些飯菜都是有毒的,所以最后,沒有人知道她的墳墓的真實存在位置,而秦良玉的一生也是完美安葬于無人所知的某處。那么,在大家看來,相比于一些虛構的花木蘭之輩,秦良玉是否更甚一籌呢?歷史是一個永遠沒有結論的話題,值得每一個現(xiàn)代人去仔細品味,這里只是經(jīng)典奇聞說的一些個人觀點,真理還需大家自己品讀圖片來自網(wǎng)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本文由經(jīng)典奇聞說原創(chuàng),歡迎關注,與你一起成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00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