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小編帶你追尋歷史上真實的元寧宗,探索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歷史故事。
在中國歷史上,幼童沖齡天子并不少見,像東漢、北魏、南宋、清朝都有多位小皇帝?;突痛笤灿袔孜簧倌晏熳?,比如天順帝9歲繼位,元順帝13歲繼位,繼位年齡最小的則是7齡童元寧宗。
在所有的小皇帝中,元寧宗是比較悲劇的一位,父母雙親先后遇害,庶長兄慘遭流放,他本人還是懵懂幼童就被推上皇位,在位月余即龍馭賓天,在還是小學(xué)雞的年齡就經(jīng)歷了諸多坎坷。
01,父母遇害長兄遭流放
元寧宗沖圣嗣孝皇帝(1326.3-1332.11),名字叫懿璘質(zhì)班,也譯為亦璘真班,是元明宗和世瓎的嫡長子,元文宗圖帖睦爾的侄子,元順帝妥歡帖木兒的嫡弟,生母是明宗第一皇后八不沙。
元明宗為了表示對背信棄義的親叔叔仁宗的抗議,他沒有去云南就藩,而是逃到西域察合臺汗國做寓公,等到堂叔泰定帝也孫鐵木兒繼位后,才和朝廷搭上線。
泰定帝是個很仁慈的人,先后給倆堂侄子明宗、文宗娶老婆,元寧宗的母親八不沙皇后,就是由泰定帝做主嫁給明宗的。
八不沙皇后是乃蠻人,生母是泰定帝的姐姐壽寧公主,也就是說,八不沙是泰定帝的親外甥女,與丈夫明宗也算是表兄妹關(guān)系,八不沙的外公甘麻拉,和明宗的祖父答拉麻八剌是親兄弟。
泰定元年(1324)五月,八不沙被舅舅泰定帝派人護送到西域嫁給流亡王子和世瓎。當時,和世瓎身邊已經(jīng)有一個哈剌魯侍妾,即來自阿兒思蘭汗后裔的邁來迪,邁來迪為和世瓎生育的庶長子妥歡帖木兒(順帝)都6歲了。
泰定三年(1326)三月,八不沙在西域為和世瓎生下嫡長子懿璘質(zhì)班,即元寧宗,已經(jīng)7歲的妥歡帖木兒很疼愛小弟弟,在天歷之變前,這一家人在西域的生活是平淡而又安靜的。
懿璘質(zhì)班3歲多的時候,也是天歷二年(1329)正月二十八,他的父親和世瓎登上大元朝的皇位,即明宗皇帝。隨即在八月初六,不甘心讓出皇位的文宗圖帖睦爾毒殺親哥哥明宗復(fù)位,才做了半年的皇帝兒子的懿璘質(zhì)班又變成皇帝侄子。
天歷三年(1330)二月二十四,不到5歲的懿璘質(zhì)班被叔叔文宗封為鄜王,比他大6歲的庶長兄妥歡帖木兒卻沒有受封,小小的懿璘質(zhì)班在母后八不沙的保護下,還不知道叔叔嬸嬸對他一家人的惡意。
在懿璘質(zhì)班封王二個月后,當年四月,他親愛的母后八不沙也被叔叔嬸嬸害死,至此,5歲的懿璘質(zhì)班是父母雙雙死于非命,只能和11歲的哥哥妥歡帖木兒相依為命。
然而,厄運并沒有停止,在母親遇害后不久,哥哥就被叔叔流放到高麗大青島,一年后,叔叔又說哥哥不是父親的親兒子,又把哥哥幽禁在廣西靜江。懿璘質(zhì)班因為年幼,才躲過叔嬸的迫害,得以留在宮中生活。
02,時來運轉(zhuǎn)幼童登大位
由于文宗諸子連續(xù)早夭,迷信的文宗夫妻以為是哥哥嫂子的鬼魂索命,就決定把皇位還給哥哥的兒子。
至順三年(1332)八月,28歲的元文宗駕崩,臨死前再三對妻子卜答失里皇后叮囑,要把皇位還給哥哥明宗的兒子。權(quán)臣燕帖木兒不同意還位明宗子,但他拗不過迷信的文宗皇后,就提出擁立明宗嫡子懿璘質(zhì)班為帝。
就這樣,7歲的幼童懿璘質(zhì)班被嬸嬸卜答失里皇后及燕帖木兒推上皇位,成為大元天子。十月初四,懿璘質(zhì)班即皇帝位于大明殿,大赦天下。
7歲小孩做皇帝當然只是傀儡的命,朝政大權(quán)都在燕帖木兒手中,后宮大權(quán)則在皇太后嬸嬸卜答失里手中,小皇帝寧宗就是光桿司令一個。
卜答失里還在娘家弘吉剌氏家族找一個適齡的小閨女,名叫答里也忒迷失,嫁給小皇帝做皇后,好嘛,7歲皇帝7歲皇后,兩個一年級小朋友,堪稱史上年紀最小的帝后。
別扯漢昭帝上官皇后,上官是最年幼皇后,不到5歲就封后,但她丈夫年齡大,已經(jīng)是少年人了,年齡相當?shù)淖钚〉酆笫菍幾谛煽?。寧宗蹙眉:沒想到我才7歲就是已婚男了。
沒等這對小夫妻青梅竹馬的培養(yǎng)感情,才繼位43天(一說53天)的寧宗童鞋,他龍馭賓天了,通俗點說就是小孩死了。
一直有人陰謀論認為寧宗之死是燕帖木兒伙同文宗皇后下的毒手,是為了給文宗子燕帖古思騰位置,但仔細分析當時的情況,寧宗死于非命的可能性不大,為什么這樣說呢?
首先,文宗夫妻是迷信的人,以為兄嫂索命才還位給明宗子,如果卜答失里為了讓兒子繼位害死寧宗,之后又何必堅持迎立順帝?直接立她兒子不就得了?所以,卜答失里的嫌疑就排除了。
其次,不管是燕帖古思繼位還是寧宗在位,燕帖木兒都是一手遮天的權(quán)臣,在燕帖古思沒有健康長大前,燕帖木兒何必害死寧宗這個擋箭牌?害死了他還要迎立年齡比較大的順帝,對擅權(quán)的他來說并沒有益處,畢竟控制小皇帝比控制成年皇帝更名正言順,所以,燕帖木兒也沒必要害寧宗。
那寧宗的死因是什么呢?以猴格之見,雖然寧宗不是卜答失里害死的,但也和她脫不了關(guān)系,為什么?
時為皇太后的卜答失里是大元的后宮之主,但皇帝卻不是掌權(quán)太后的親兒子,皇帝又是小傀儡,宮中的風(fēng)向是可想而知的,那些宮婢侍從會盡心盡力服侍照顧這個沒爹沒娘的小屁孩嗎?他(她)們對卜答失里忠心多?還是對小傀儡忠心多呢?結(jié)果不言而喻吧!
照顧小孩子是很費力的活,特別在古代,夭折率那么高,一場風(fēng)寒就能要人命,宮廷里都是討好皇太后的,有幾個會真心去看護小皇帝呢?或許還有慢待以及虐待呢?一次兩次,次數(shù)多了,小孩子不可能總會逢兇化吉逃過一劫吧!
所以,寧宗大概率的是因為生病了,又在侍從們看護不經(jīng)心的情況下,才夭折找爹娘團聚去的,是死于病患,而不是謀害。
寧宗駕崩,卜答失里不顧燕帖木兒的反對,迎立寧宗13歲的庶兄妥歡帖木兒,是為順帝。并在至元二年(1336)十二月命省臺議定寧宗的尊謚廟號,次年(1337)正月,寧宗被追上尊謚,升祔太廟。
寧宗那個小皇后就可憐了,在宮中成為小透明,從7歲守節(jié)36年,在43歲的時候死去,被大伯子升祔太廟配享早死的小丈夫,彼時大元朝已經(jīng)窮途末路即將北遷了。
03,猴格說
從史料展現(xiàn)出來的內(nèi)容看,順帝妥歡帖木兒對小弟弟還是很有感情的,在他親政后的至正三年(1343)十月告祭太廟時,曾詢問禮官說:朕是寧宗的兄長,是否也要對寧宗行拜禮呢?
太常博士劉聞就說:寧宗雖然是弟弟,但他做皇帝時,陛下你還是他的臣子。春秋時,魯閔公是弟弟,魯僖公是哥哥,但閔公先做君主,魯國進行宗廟致祭時,沒聽說過僖公不給弟弟行拜禮,所以,陛下也應(yīng)該對寧宗皇帝行拜禮。
順帝聽了很利索的給弟弟行禮,從順帝這個行為看,他對嫡弟的確有感情,如果他心里沒有嫡弟,身為帝皇之尊,怎么可能給在位月余的小弟弟行拜禮?隨便找個理由都能搪塞過去。
順帝不但在太廟給弟弟行拜禮,在至正六年(1346)二月二十四還設(shè)立延徽寺,掌管寧宗的斡耳朵,以奉寧宗祭祀的事,又在至正十四年(1354)九月初九,為弟弟寧宗立影堂神御殿,安奉寧宗的御容。
總之,皇帝該享有的待遇,順帝都讓小弟弟享受,還愛屋及烏,對寧宗的乳母一家是恩寵有加,寧宗的奶公禿魯被封冀國公,后來又加封太尉,進階金紫光祿大夫,哈麻、雪雪兄弟倆是寧宗的奶兄,也在順帝身邊宿衛(wèi),深受順帝眷寵,后來哈麻政斗失敗,被政敵攻擊,順帝還念叨哈麻兄弟是寧宗奶兄,要寬恕哈麻兄弟,這都是看在親弟弟寧宗懿璘質(zhì)班的面子上啊!
如果說順帝對弟弟寧宗有兄弟情,但是,對寧宗皇后答里也忒迷失卻是無視之,在順帝一朝,寧宗皇后處于透明狀態(tài),毫無存在感,不知道是順帝避嫌,還是對這個弟媳婦不感冒。不管怎么說,一個小女孩七歲進宮,禁錮深宮守寡36年,也實在是可憐可悲。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1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