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城門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用火燒城門,吃力不討好。
古代攻城,奪取城門是最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在炸藥出現(xiàn)之前,大部隊想入城還是需要通過城門的。后來隨著火藥的出現(xiàn),炸塌城墻或用火炮轟塌城墻也可以允許大部隊入城,但總之還是走城門最方便。
因為相對而言,城門是城墻最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畢竟相比于厚實的城墻,城門就是一道木板。
古人打仗攻城門的方式有,抬著柱子撞門,利用沖車,弩車,火箭等各種方式。
我們電視劇中看到的敵方攻城門樓用的最多的就是爬云梯,這樣的方式其實是損傷最大的,也是最傻的。這樣也很好地詮釋了送人頭這個概念。但實際上軍隊打仗攻城門很少用這種方式。
因為城門作為古人戰(zhàn)斗中最重要的一道防火線,防守一方最為重視,肯定需要周密布置。城門樓上會有重兵把守,守城門的將士們會利用石頭,弓箭,甚至于火燒,潑熱油等方式來防御攻城的敵人。而且力度遠比城墻上的其他地方要大。
古代建筑中用得最多的都是木材,城門也不例外。木頭最怕火燒,那么為什么古人打仗時寧可用各種方法去撞城門,也不用火攻呢?
放心,古人可沒那么傻。在長期攻閥戰(zhàn)爭中,攻守雙方策略方法可能比咱們現(xiàn)代人想象的要多得多,畢竟人家都實踐過,大家考慮的古人也考慮了,那會要是有機槍大炮,也不會費勁修城墻了。
所以他們不是想不到用火攻城門,不過火燒城門成功的難度系數(shù)實在是太大了,不實用。
當然在歷史也有許多火燒城門的例子。公元1461年,司禮監(jiān)掌印太監(jiān)曹吉祥聯(lián)合忠國公石亨在京師謀反,企圖謀害明英宗朱祁鎮(zhèn)。
由于謀反之事意外泄露,曹石二人只得在夜間倉皇中起事。在攻打東安門的時候,石亨就縱火燒門,企圖毀門而入。但讓石亨崩潰的是,東安門的守軍非但沒有滅火,反而給大火添柴,導致火勢越來越大,成功地阻擋了叛軍的進入。
不過這種情況是萬不得已才出現(xiàn)的,通常情況下,城門是燒不著的,即便是燒著了,城內(nèi)也會即使拿石塊、磚頭、土堆給堵上,甚至他們在絕境時期,還會以巨石、鐵水把城門封死,我出不去,你也進不來。
而且城門上邊留了縫隙,一旦遇上城門外防火,通過留的縫隙往外灌水,這樣很快也能夠把火撲滅。例如南北朝時侯景攻云臺,就是“持火炬燒大司馬、東西華諸門”,被守軍“鑿門樓下水沃火”。
再有一個環(huán)境因素,一般城門都有護城河,這就是為何說城門失火,殃及池魚,這種環(huán)境下,還怕火?而且為了加強對城門保護,大型城市城門外的護城河都比較寬,而且守軍在對城門的防護也是非常周密的,敵人想接近城門是非常困難的。
對于防御方來說,守住城門是關鍵中的關鍵,城門失守就等于城池淪陷了。所以城門附近安排的士兵最多,且是精兵。城門上有城門樓,上面布滿士兵,他們居高臨下,對敵人的一舉一動都一目了然,射箭或投擲石頭,潑開水,扔火球等對攻城者重擊。那些企圖燒城門的敵人卻是完全暴露在沒有隱蔽的空間里,而往上射箭殺敵顯然很困難,城下的士兵很快血流成河。
與此相比還不如搭云梯翻城墻,或者用沖車、樓車、發(fā)石車等分散守軍的注意力,掩護同伴用攻城門車撞破城門來的利索。
最重要的是,短時間里這個城門你是燒不壞的。對于城門,在古代是非常重視的,做城門的木頭往往都是到深山里采伐的那些前年巨木,而且木頭還要是堅硬,一般用的是棗木,榆木這樣的木頭,奢侈的用鐵樺木等作為原料。這樣的木頭防火能力很強,一時半會你是燒不著的。而且城門都是相當厚得,即使燒著了,要燒穿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城門做好后,還要經(jīng)過防火處理這道程序,經(jīng)過了防火處理后的城門,還要包上鐵皮,釘上粗大的銅釘,經(jīng)過這樣處理后的城門,你就是在城門洞里鋪滿柴草一時半會也燒不著,而且往城門洞里搬運燃火之物也會造成進攻方很大的損失。
還有你就算是燒了城門,也不一定能進得去,例如明成祖朱棣不但加固了北京城墻,而且對城門加強了防御,以防備沖車、撞木、火燒等對城門攻擊。他在城門后設置可以升降的包裹著鐵釘、鐵皮的實木千斤閘,利用機械的滾動原理控制千斤閘的隨時降落。敵人就算燒了城門,也不會燒掉千斤閘,更不能撞毀千斤閘。有了千斤閘比巨石堵門更方便出城配合援軍作戰(zhàn),千斤閘可謂保護城門的神器。
所以古人一般攻城的方式就是撞城門,或者爬城墻,甚至于挖城墻。
1626年,努爾哈赤率軍攻擊寧遠城,明軍守將袁崇煥誓死抵抗。在攻打寧遠的戰(zhàn)斗中,后金敢死隊一度沖到城南城下,拿著刀斧硬生生地在城墻上鑿出一個大洞,幾乎就將城墻鑿穿了,要不是袁崇煥身先士卒血戰(zhàn)到底,后金軍差點就把城墻給拆了。
相比拆城墻,拆城門的難度肯定是更低的。但是后金卻放著“單薄”的城門不拆,偏偏要去拆堅固的城墻,這顯然不是后金的腦子壞了,而是城門非常難于接近,后金無奈之下才選擇去拆城墻。
對于古人,因為科技的不發(fā)達,低端的條件限制造就了他們的防御模式。但古人不傻,而且是非常有智慧的。對于城防上來說,他們已經(jīng)是物盡其用,保持了最好,最穩(wěn)固的防御模式。
比如說,古代的城門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門都是往里推才能開得,跟現(xiàn)在我們每個家庭里用到的防盜門是反方向的。
這樣的開門方式也是為了更好的防御外敵入侵的。試想一下如果門是往外推的,所有的防御就會處于被暴露的被動狀態(tài)?,F(xiàn)在農(nóng)村許多門口的大門,也都依然保留了古代城門往里推才能開的這點防御優(yōu)勢的。
總的來說,主城門是一座城市防守的重點,守城方必定會對主城門嚴加死守。在真實的戰(zhàn)爭中,攻城方想接近主城門都很艱難,更別提火燒城門了。
而且大多數(shù)城市的城門都是包鐵的,或者外面包有一層鐵架子,燒掉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一塊木板,想點著它也是很費勁的。并且有的城門甚至設了好幾道門,哪怕燒了一道門,結果還有一道。
當年湘軍攻打南京城時,湘軍主將曾國荃放著南京的13座城門不去攻打,而是是通過挖地道,把城墻炸塌了一段才攻入城中的,由此可見城門之堅固,超乎你的想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15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