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給大家?guī)泶髠b吃飯,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看一看。
眾所周知,中國的酒文化自古以來就很盛行。沒有什么是一頓酒解決不了的,古代的很多俠客們也都非常喜歡喝酒,千杯不醉往往代表著他在書中或電視上是有一個“大氣概”的人,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似乎在電視劇或者小說的時候,那些豪爽的俠客們到了路邊的酒館往往都有“兩斤牛肉一斤酒”的說法,這是怎么來的呢?
其實,真實的古代社會里的俠客們基本很少有人真的吃過牛肉,因為牛作為農(nóng)耕的好助手,在古代是非常貴重的資源,經(jīng)常有許多人家一家人就靠一頭牛生活,直到牛老死才會買新的牛,而按照律法,也只有意外死亡或者老死的牛才能吃,否則就是犯法。
那么武俠故事里好漢們?yōu)槭裁匆欢ㄒ啊皟山锱H庖唤锞啤蹦?其實,這種說法源于《水滸傳》??催^《水滸傳》的人都知道《水滸傳》里的人物好聽點說是綠林好漢,難聽點說其實就是逃犯,這些人本身就已經(jīng)犯法了,被抓到結(jié)果都很慘,自然也就不會在乎不能吃牛的規(guī)定了。
不僅如此,在他們的心目中,敢不敢吃牛還是一種“象征”,因為一般的老百姓都是不敢,也不舍得吃牛的,而“好漢”們自然和普通老百姓不一樣,不僅百無忌憚,還能給人非常豪爽的感覺,畢竟牛肉可不便宜,后來《水滸傳》流行開來,許多人就以此為標桿,以能吃牛肉,喝大酒作為好漢的象征。
《水滸傳》里有108將,個個武藝非凡,你認為你最像其中的誰呢?
這些好漢之所以在喝酒的時候要吃牛肉,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就是牛肉的外觀可口,讓人看了就很有食欲。第二牛肉作為一種高蛋白高能量的食物,它可以補充這些江湖好漢所需要的能量。第三就是這些江湖好漢都喜歡過上一種大碗喝酒,大碗吃肉的江湖生活,在他們看來,一壺酒配上一碗肉是再愜意不過的了。這也因此讓牛肉在人們喝酒的時候成為了一道可口的下酒菜,人們都愿意在喝酒的時候來上這么一碟牛肉,以犒勞自己早已饑腸轆轆的胃。
說到這里我們又不得不提,我國古代社會是一個農(nóng)耕社會,在農(nóng)耕社會最重要的是什么,那就是勞動力人作為農(nóng)耕社會的一個基本勞動力,他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在人的能力有限的狀況下衍生出來了許多其他的勞動工具。那就是牛,牛在我國古代社會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能夠提高我國古代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效率,同時也增加了古代農(nóng)耕社會居民的收入,對于大多數(shù)的農(nóng)民來說牛就是一種吉祥物,也是他們賴以生存的工具,在很多農(nóng)民看來,有的時候一條人命都還沒有一頭牛值錢。
那么既然牛這么值錢,人們?yōu)槭裁催€要去吃牛肉呢?難道牛肉可以被拿來殺掉嗎?這個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牛也有生老病死的時候,在古代每當牛要死了的時候,或者是快老了走不動了的時候,人們都會將牛賣掉,賣牛也是非常麻煩的一件事情,他需要經(jīng)過官府的報備審批,官府同意之后這些牛才可以被進行販賣,也只有這樣在店里面我們才能吃到鹵牛肉。
我們在許多的古代電視劇中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一幕,一些江湖好漢紛紛來到酒樓,首先進入酒樓的第一句話就是,?小二來一壺好酒加兩盤牛肉?。因此牛肉成為了人們生活中不可分開的食物,它已經(jīng)逐漸融入了社會百姓的生活。一直到現(xiàn)在為止,人們的生活也經(jīng)常會吃到牛肉,說到這里,我們的味蕾又不禁食欲大增,看來讓我們一想到牛肉我們的身體就會發(fā)生不由自主的化學(xué)反應(yīng),這正是牛肉給我們帶來的一種魅力所在吧!
在古裝劇中,一般都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來形容好漢。他們行走江湖,行俠仗義,快意人生。如《水滸傳》中所敘,武松來到景陽岡,肚子餓了的他找了個飯店想要吃飯。誰料當時店里熟牛肉,其他什么都沒有了,于是武松就吩咐小二拿兩斤熟牛肉上來,同時又要了一些酒。武松這一次可吃得不少,一次切兩斤牛肉,還讓小二上了兩次牛肉,這算下來就是足足四斤牛肉了。酒更是喝了十五碗,吃飽喝足后,才心滿意足的過去。還順道打死了一只老虎。于是武松打虎的故事便流傳開來。但是仔細一想,這《水滸傳》本是虛構(gòu),里面的事跡也就不可信了。
我們都知道,在古代,耕牛可是除了人力以外生產(chǎn)糧食的主要勞動力了,幾乎每朝每代都是禁止吃牛肉的,而且都有明文規(guī)定的,一旦發(fā)現(xiàn)吃耕牛,是會被判重罪的,就算是有幾個膽子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吃呀。?
《禮記》中曾記載,諸侯無故禁止殺牛。既然諸侯都禁止殺牛,那小商販誰還敢隨意殺牛呢?漢代關(guān)于禁止殺牛的律法更是嚴苛,殺牛要償命,管你是殺的別人家的牛還是自家的牛,只要殺了牛,都得償命。漢代以后雖然殺牛不償命了,但是還是禁止殺牛。古代之所以要禁止殺耕牛,其實原因很簡單,這是因為那時候以農(nóng)為主,為了發(fā)展農(nóng)業(yè),不得不這么做。而且一頭耕牛的價值,遠遠大于一個成年勞動力的價值。?
一般情況下,誰家有幾頭牛,全部都是需要在官府備案登記的,就連牛病了、死了也要進行嚴格登記。如果牛老了,生病了,想要宰殺的話,也是需要去官府申請的,批準了才可以宰殺。就算是宰殺的病牛、老牛,價格也是非常貴的,在那個時候,吃牛肉可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并不是想吃就能吃得到的。所以電視劇里那些梁山好漢一吃牛肉就是吃幾斤的,不現(xiàn)實。
古代大俠都是非常有錢的,他們根本不在乎那點銀子。古代大俠武功都是非常高的,他們行俠仗義的時候可能就會獲得很多銀子,有時候即使沒錢了,遇到了一個比較富有又很壞的家庭,他們可能就會去打家劫舍,而在幫助窮人的時候,他們其實也可以給自己留點銀子來花的,畢竟即使一個人的境界再高,生活還是要繼續(xù)下去的。
大俠還有一個特點就是不走尋常路,他們認為自己是特別的,所以結(jié)賬的方式也不同。平??措娨晞〉臅r候,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很多大俠飯后都是直接把錢放在桌子上,他從來不擔心自己給的錢不夠,因為他每次給的都是會多,以前其實普通人吃飯的時候都是給錢幣,很少人會給銀子,而大俠都是很好面子的,畢竟是練武之人,和別人的境界也不同,他們應(yīng)該不可能在那里等著小二給他們找零,不然會顯得他們和普通人是一樣的。
其實很多古代的練武之人都是出生于富貴人家。不然他們也沒有閑心去周游世界,古代沒錢的人都是在家中的好好的孝敬父母,而應(yīng)該只有那些有錢人才會去學(xué)習(xí)武功,然后行俠仗義,他們大多數(shù)人應(yīng)該都是出身不凡,父母才會把他送去學(xué)武,這初心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夠生長的更好,但是有的人卻過慣了這樣的生活不愿意再回家繼承家產(chǎn),所以他們普遍是非常有錢的人,當然也不在乎那一點小錢。
大俠之所以稱之為大俠,就是因為他們不經(jīng)常露面,那么他們對錢財怎么花應(yīng)該也不太了解。電視劇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情節(jié)就是一個大俠如果下山來,即使拿了很多的銀子,但是沒幾天就花完了,因為他們根本不懂物價到底是怎樣的,所以花錢也沒有節(jié)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18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