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朝代的興衰與更替,一個個鮮活的歷史人物,在歷史長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接下來小編帶您走進李自成的故事。
大家都知道,明朝是被李闖王給推翻的,李闖王率軍圍攻北京,最后攻破北京城,而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禎走投無路,最后在煤山上上吊自盡,持續(xù)了將近300年的大明王朝就此終結。但是滅掉了明朝的李闖王本人也沒有討到什么好,因為他在不久之后就被滿清給打敗,最終不得不退出北京城,結果讓滿清占了個大便宜。
現(xiàn)在有一種說法就是,李自成在圍困了北京城之后,并沒有想過要取代大明王朝,建立新的王朝,而是向崇禎皇帝提出封王一說。李闖王希望崇禎皇帝能夠封他為王,然后把西北封給他,他就可以退兵,崇禎皇帝還能夠繼續(xù)當他的皇帝,只不過這一要求被崇禎皇帝給拒絕了。到這里我覺得很納悶,因為這個提法應該還是不錯的,假如崇禎皇帝能夠識時務,答應了李自成的要求,那么大明王朝似乎就可以就此保全,以后說不定是誰得天下,但至少不用便宜滿清了。
歷史上對這種說法也是比較存疑的,因為這種說法并沒有一個確切的證明,只是某些人的說法而已。不過我覺得在李自成攻打北京城之前,有這種想法還是比較正常的。因為李自成以及他的部屬都是一些走投無路的農民,剛開始并沒有什么大的志向,只想生存下去,同時求一個富貴。等到他們圍困了北京城之后,天下似乎唾手可得,但是情況并不是那么簡單。明朝在各地還擁有很強大的實力,即使攻下了北京城,李自成對是否能夠統(tǒng)一天下還沒有那么大的把握,所以估計他想退一步,先封王再說。
這種作法事實上有點像當年朱元璋的行徑,朱元璋當年擁有東南半壁江山之后,也是沒有急著稱帝,而是先稱吳王,最終在壯大了自己實力之后,殺掉了名義上的君主韓林兒,才開始北伐中原,問鼎天下。當時的李自成肯定也是覺得自己這一方實力還是有所欠缺,并不具有能夠得到天下的實力,所以就向崇禎皇帝提出了這一要求。不過崇禎皇帝也非常熟悉歷史,他也擔心李自成會像當年的朱元璋一樣徐徐圖之,最終他就成完全成了傀儡,性命掌握在他人手中。只不過崇禎皇帝拒絕了這個要求之后,李闖王也沒有退讓,很快就攻破北京,他只能夠自殺殉國。
此外還有一種可能,就是李自成當時在進攻北京的途中,雖然一路順風,但是在山西某地還是遭到了忠于崇禎皇帝的軍隊的阻擊,那一戰(zhàn)農民軍似乎損失不小。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李自成對是否能夠奪得天下,還心存疑慮。他當時甚至還想撤兵回西安,只不過在謀士的強烈建議下,還是進軍北京。當然在圍困了北京城之后,他確實派人進入北京城和崇禎談判,但是談判的內容并不是裂土封王,而是要求崇禎遜位,只不過崇禎不肯答應,因為他怕沒有臉面去九泉之下見列祖列宗。
李自成圍困了北京城之后,估計也沒有耐心繼續(xù)等下去,所以就開始攻城,最終崇禎皇帝也只能自盡。李自成打下了北京之后,一下子發(fā)現(xiàn)自己似乎真的可以問鼎天下了,這個時候很是得意忘形,過于飄飄然了。因為農民軍之前沒有想過會這么快就能夠取得天下,以至于根本沒有做好各方面的準備,也沒有合適的施政綱領,也沒有妥善處理好與前朝舊臣之間的關系。也許他們在北京待一段時間后,會適應下來,但是歷史沒有給他們時間。
由于吳三桂家人被農民軍拷打要錢,吳三桂知道之后,降而復叛,勾結滿清入關。李自成由于之前并未料到如此容易攻占北京,所以帶到北京的軍隊非常有限,在和滿清的作戰(zhàn)中完全處于劣勢,很快就被打敗,被迫退出北京城,從而喪失了問鼎天下的可能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21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