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義為何要頻繁改名呢?小編為大家?guī)硐嚓P(guān)內(nèi)容,感興趣的小伙伴快來看看吧。
我們都知道,宋太宗趙光義原名叫趙匡義,趙匡胤登基后才改名叫趙光義,自己登基后又改名叫趙炅。趙匡義為何要頻繁改名呢?
《宋史》中對趙光義改名的經(jīng)歷有這樣的記載:“太宗神功圣德文武皇帝諱炅,初名匡義,改賜光義,即位之二年改今諱?!币簿褪钦f“光義”這個名字是宋太祖趙匡胤賜的,并不是趙光義自己改的。
避諱這個規(guī)矩并不是趙匡胤發(fā)明的,夏商周時期就有了,尤其是對帝王之名進(jìn)行避諱。當(dāng)時不只是趙光義,趙匡胤的四弟趙匡美也改名為趙光美,只是這兄弟的改名之路比較坎坷,趙光義繼位后,他又要避諱,就又改名為趙廷美。
“光”和“匡”只差一個發(fā)音,這其中代表的地位差距可是天差地別,趙光義在趙匡胤陳橋兵變時是出過很大力氣的,按照趙光義的說法,他可是陳橋兵變的策劃人之一,是他將哥哥趙匡胤扶上的皇位。而趙匡胤坐上了皇位,當(dāng)然要鞏固自己的權(quán)威和統(tǒng)治地位,雖說有“避諱”一說,但趙匡胤不提,倒也不會有什么問題。通過改名,君臣之間的關(guān)系和地位就逐漸明晰起來,趙匡胤對自己這來之過易的皇位甚是愛惜,生怕被人輕描淡寫地奪走。
趙光義改名字之所以備受矚目,多半是因為在趙匡胤駕崩之后,趙光義接替了哥哥的位子。趙光義繼位這件事無論是在當(dāng)時還是現(xiàn)在,都名不正言不順,加上趙匡胤死的不明不白,趙匡胤兄弟的關(guān)系也變得不那么清晰了。
趙匡胤作為一位皇帝,怎么會死得不明不白呢?宋代官修的史書《宋史》對趙匡胤的死因并沒有任何記載,對趙匡胤駕崩的這件事也只有只言片語:“癸丑夕,帝崩于萬歲殿,年五十?!碧摎q五十歲的趙匡胤在沒有任何重大疾病的情況下,就這樣突然去世了,這不得不讓人懷疑。而在趙匡胤去世前夜和趙匡胤徹夜飲酒的趙光義就成了最大的嫌疑人之一,畢竟趙匡胤死后,最大的受益人也是他趙光義。
趙光義拿出的證明自己繼位的合法性的依據(jù)就是“金匱之盟”,可“金匱之盟”的內(nèi)容又讓人大跌眼鏡。杜太后為了防止趙匡胤去世后出現(xiàn)后周的悲劇,就讓趙匡胤選擇一位“長君”做接班人,別將皇位傳給小孩子,趙匡胤也是在這時候答應(yīng)將皇位傳給弟弟。有趣的是這番話是在趙匡胤35歲的時候說得,當(dāng)時趙匡胤最大的兒子已經(jīng)11歲了,杜太后未免想得有些太多了。
綜上所訴,趙光義改名可以說并不是自愿的,雖然趙匡胤利用“避諱”及改名劃分君臣的地位,但野心勃勃的趙光義最終還是登上了皇位。趙光義登上皇位后就學(xué)著趙匡胤讓弟弟改名,前面提到的趙光美就又改名為趙廷美了,最終趙廷美還被羅織罪名貶至房州,抑郁而終,年僅38歲,“兄終弟及”這個傳統(tǒng)也隨著趙廷美的去世不了了之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69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