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為大家?guī)砹艘黄P(guān)于朱高煦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大明皇朝在太祖朱元璋建立起來后,經(jīng)過多年的苦心經(jīng)營,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社會開始穩(wěn)定,皇朝慢慢進入正軌。
到了明成祖朱棣統(tǒng)治時期,越發(fā)強大,而作為成祖朱棣的兒子們自然成了這個大王朝的直接受益者。明朝從朱元璋開始,就有傳統(tǒng),一旦繼承者即位,就要盡早議立太子。而作為朱棣的三個兒子,都希望能成為王朝的未來接班人。特別是二兒子朱高煦則時時覬覦太子之位。
朱高煦,明成祖的二兒子,其母是明朝著名將領(lǐng)徐達的女兒。也許是有繼承其父或其外公的基因,朱高煦從小就是頑皮搗蛋、恃強凌弱。到了年長些,更是喜歡舞槍弄劍、愛出風(fēng)頭,卻不愛學(xué)習(xí)。
在明太祖之時,各路藩王都派兒子到京城接受教育,而朱高煦由于不愛學(xué)習(xí)傳統(tǒng)文化,明太祖很不喜歡他。而同去的哥哥朱高熾,溫順仁厚、問答有禮、謙虛跟隨大家學(xué)習(xí),深受朱元璋的喜歡,指定燕王的世子就是他。而心高氣盛的朱高煦則很不服氣,后來他的舅舅徐輝祖也出面勸說他要接受長輩的教導(dǎo),改過自新。朱高煦不但沒有聽取舅舅的勸告,還偷走了舅舅一匹好馬奔回了燕地。
到了靖難之時,朱高煦有幾次都是在朱棣被打得要失敗之際,帶領(lǐng)著驃悍的軍隊來救援。這自己引來了朱棣想換太子的想法,而朱高煦本人,卻憑借著這一次次的勇猛,救父于危難之中的表現(xiàn),開始慢慢高傲起來。開始結(jié)幫拉派,還使人在背地里造謠中傷太子朱高熾,以此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對于朱高煦的一次次的中傷,太子都表現(xiàn)出很大度,還幫他脫險。越是這樣,朱高煦越是覺得太子好欺負(fù)。有一次,一起去拜祭中,由于朱高熾身體肥碩,腳也有毛病,行動不便,走起來還會跌倒,時不時還要人扶持。而走在旁邊的朱高煦見此情景,就取笑說,前面的人跌倒,后面的人要警惕呀。對自己的親哥哥,不但沒有一句關(guān)心的話,還說出這樣無禮的話來。
而在后面的朱高熾的兒子朱瞻基,即后來的明宣宗,聽到后,很識趣的也說了一句,更后面的人更要知道警惕呀。老子不說話,作兒子的幫著頂,在朱瞻基看來,二叔你覬覦皇位,那還有這個大侄子呢。
明成祖最終還是選擇了更有愛心,做事更穩(wěn)重的朱高熾為太子,而對于朱高煦則是越來越反感。特別是知道他做了許多壞事后,更是一怒之下,直接要把他封到遠在千里之外的云南,最后于心不忍又改封在青州,最后再次封在樂安。
到了仁宗即位,越發(fā)無法無天的朱高煦,還是想有所作為,最后也讓仁宗制服。但是在宣宗即位后,很快又起事,最后逼著朱瞻基親自率領(lǐng)軍隊去討伐他,對于這樣一個有能勇無謀的人,身邊又是一些無能之輩的人來策劃。而朱高煦本人卻還以為自己真是能在這些無能之輩的幫助下,能創(chuàng)造奇跡,實在是令人怡笑。
從明太祖開始批評他要學(xué)習(xí),不要老學(xué)公子哥,不但不聽,還一怒偷了舅舅的好馬逃回去。救父于危難之中,自以為功績過人,而不樂于接受別人意見,改過自新,踏踏實實,低調(diào)去做人,最后反而搞得身敗名裂,最后一場空。
主要是因為他得到了來自父親朱棣錯誤的暗示,覺得父親可能會冊封他為太子,因此一直心存期待。
朱高熾
公元1402年,朱棣在南京稱帝,是為明成祖。當(dāng)上了皇帝,自然要考慮選誰當(dāng)太子。而一直讓他猶豫不決的,一個是朱高熾,另一個就是朱高煦。
朱高煦
朱高熾和朱高煦,都是徐皇后的兒子,雖是親兄弟,但兩人性格卻孑然不同。哥哥朱高熾比較安靜,又喜好讀書,唯獨身體不是很好,弟弟朱高煦則比較好動,屬于武將,擅長帶兵打仗,好幾次在朱棣遇到危難時朱高煦都挺身而出救了自己的父親。正是因為這樣,朱棣比較喜歡讓朱高煦跟隨自己上戰(zhàn)場打仗。并在朱高煦的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時的影子。而朱棣曾向朱高煦暗示,說朱高熾身體不好,說不定過不了多久就會死掉,如果他死掉的話看,將來朱高煦有繼位的可能性,希望朱高煦能夠再接再厲。因此在朱高煦心目中一直抱有上位的希望。
影視截圖
誰料過了兩年,朱棣卻立了朱高熾為太子,又封朱高煦為漢王,想借機調(diào)他去云南,被朱高煦果斷拒絕,于是此事只好作罷,此后,朱高煦便一直都為皇位有所期待,或者說是想等朱高熾駕崩后,他好上位。當(dāng)然,直到最后他都沒能如愿。也就是這一種執(zhí)念, 讓他一心想要當(dāng)皇帝。
歷史上,在靖難的緊要關(guān)頭,朱棣的燕軍攻打建文帝的盛庸部隊?wèi)B(tài)勢不太妙,多虧二兒子朱高煦及時帶著援軍感到,為了勉勵朱高煦,朱棣對他說了一句話?!笆雷佣嗖。戤?dāng)勉勵之”,關(guān)于這句話的具體措辭也有一些差異性說法,但意思其實都差不多,那就是“努力,世子身體不好”。
這句話中的世子指的就是朱棣的長子朱高熾,這句話隱含的意義也不難理解,那就是“你哥哥身體不好,你努力幫我打下江山,將來太子的位置你是有機會的”。朱高煦果然備受鼓舞,奮勇作戰(zhàn),朱棣最終能在決勝局取勝朱高煦功不可沒。然而從后來的歷史中我們也不難得知,這句話只是朱棣給出的一張空頭支票,其實是在給朱高煦畫餅。當(dāng)然,漢語的魅力也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xiàn),單就這句話的字面意思來說,朱棣并未給出明確的承諾,朱高煦要想埋怨他卻也埋怨不著。
這句話在電視劇《大明風(fēng)華》中被編劇拎出來大做文章,雖然朱棣對朱高煦說這句話的場面并未出現(xiàn),但劇中圍繞這句話卻展開了不少劇情。
一天深夜,朱棣忽然要召見太子朱高熾。彼時朱高煦剛剛制造了靖難遺孤刺殺事件來彈壓太子,朱棣也順?biāo)浦鄣亟铏C打壓了一下太子,把他監(jiān)國期間處理的奏章都拿來親自審閱,并軟禁了太子。所以,被深夜問話的太子自然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但他終究是有智慧的,臨行前沒忘記把朱瞻基(在劇中實際上是孫若微題的)題詩的解縉畫的老虎圖帶上。
見了朱棣,太子充分表現(xiàn)了他慫的一面。朱棣說他看了監(jiān)國的奏章覺得不錯,問他要什么賞賜,太子當(dāng)即跪地痛哭說自己是個無用之人,請求辭去太子之位。其窩囊的樣子簡直讓人又好氣又好笑,不過想來這可能只是大智若愚的太子使出的一招以退為進。
接下來朱高熾再次展現(xiàn)了他的智慧。當(dāng)朱棣問他不當(dāng)太子想要去哪,是不是想要回順天時,他敏銳地察覺到了朱棣其實是在給他挖坑,若他說要回順天那么朱棣定會疑心他離開京城去發(fā)展自己的勢力日后另圖其他。于是他趕忙說自己哪都不去,只留在皇帝身邊做個無用之人即可。這其實是在說“我就在您眼皮子地下服服帖帖的受您監(jiān)視還不行嗎?”
在此之后,朱棣話鋒一轉(zhuǎn),問朱高熾,他不當(dāng)太子那么誰來當(dāng)呢?不得不說此處王學(xué)圻老師的表演出神入化,語氣甚是輕飄飄,可眼神之銳利就足以讓人不寒而栗。太子繼續(xù)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說,可以讓二弟來當(dāng),并哭著訴說朱棣曾和朱高煦所說的“你哥哥多病,你要努力啊”,言下之意是“我此時辭去太子,不正好成全了你們倆嗎?”這話雖說得梨花帶雨,甚是謙卑,話中的威力卻不容小覷,太子還真是個演戲的高手。
隨后,漢王朱高煦也被叫來,他倒是不客氣,直接表示老大不愿意要的江山自己愿意要。然后殿內(nèi)上演了格外兇險的一幕。朱棣給朱高熾遞了一把劍,讓他殺了朱高煦。朱高熾嚇得夠嗆,他當(dāng)然明白,自己若果真殺了朱高煦,朱高煦固然再也成不了太子,而自己的太子恐怕也做到頭了。皇帝始終忌憚別人篡權(quán),哪怕是自己的兒子。朱高熾這時搬出了《虎彪圖》,圖上“虎為百獸尊,誰敢觸其怒。唯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顧?!钡念}詩終于暫時化解了這晚的危機。
次日,朱棣前往雞鳴寺姚廣孝所居之處,太子朱高熾和漢王朱高煦在院子里聽候傳喚。言談之中,朱高熾再次提到了朱棣的那句“太子多病,汝當(dāng)勉勵之”,并說這話已經(jīng)聽得耳朵起繭了,看來在這部劇中這句話在太子、漢王和朱棣這邊是心照不宣的一句話,朱高煦聽到哥哥再次提起,臉上也不禁現(xiàn)出得意之色。
不過接下來,朱棣思慮之后從屋里走到院內(nèi),向包括三楊在內(nèi)的眾大臣及兒子們發(fā)表了一篇演說,其大意就是“我造反是迫不得已的,因為建文(朱允炆)聽了黃子澄、齊泰的教唆,不斷削藩,先逼得我的幾位兄弟流落成平民,還派人監(jiān)視我,逼得我裝瘋好幾年?!?/p>
好了,做了這些鋪墊之后,朱棣終于進入正題。他徑直走向朱高煦,質(zhì)問他:“今日當(dāng)著天下群臣的面你說,我什么時候跟你說過‘世子多病汝當(dāng)勉勵之’這句話?”這是要翻臉不認(rèn)人的節(jié)奏啊!朱高煦無奈,只得說皇帝沒說過這句話,是自己胡說八道,朱棣便命他掌嘴。緊接著朱棣一把把太子拉住,讓他坐在了自己的椅子上,然后向群臣宣告:“太子之位已定,天下可安。”至此,朱棣給朱高煦的這張空頭支票正式被他自己親手撕碎。
歷史上皇帝的一句話,被編劇放大之后可以延伸出如此豐富精彩的劇情,朱棣、朱高熾的臺詞字字珠璣,有許多引申義,可見《大明風(fēng)華》在劇本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朱高煦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明路已經(jīng)是走不通了,他只能把暗中謀劃的本事發(fā)揚光大。歷史上朱高煦對于皇位的覬覦將伴隨著他的一生,后面的劇情中他還會使出怎樣的招數(shù),實在是令人期待。
自己的(148)太子(59)這句話(12)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77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