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就給大家?guī)砗筇坪湍咸频奈恼拢M軐Υ蠹矣兴鶐椭?/p>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最輝煌的朝代之一,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唐朝聲譽遠揚海外,以至于在唐朝滅亡后很長一段時間里,外國人仍稱中國人為唐人。不過,歷史上以“唐”作為國號的除了唐朝以外,還有兩個政權(quán),那就是后唐和南唐。他們和唐朝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
唐朝建立于公元618年,開國皇帝是唐高祖李淵。唐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共歷二十一帝,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
唐朝鼎盛時期疆域北至玄闕州(今俄羅斯安加拉河至貝加爾湖以南),南臨羅伏州(今越南),東抵哥勿州(今吉林通化),西至安息州(今烏茲別克斯坦),國土面積達到1237萬平方公里。不過,自從公元755年的“安史之亂”爆發(fā)后,唐朝由盛轉(zhuǎn)衰。之后雖然仍延續(xù)了一百多年時間,但再也沒能回到強盛時期。
唐朝末年,隨著社會矛盾的不斷激化,終于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農(nóng)民起義。唐朝各地的節(jié)度使以鎮(zhèn)壓起義軍為名,乘機擴張自己藩鎮(zhèn)的勢力。最終,唐朝沒有被起義軍推翻,卻亡在了當時最大割據(jù)勢力、宣武軍節(jié)度使朱溫手中。
朱溫竊國后,建立了后梁政權(quán)。與此同時,其他地方的節(jié)度使也紛紛宣布獨立,在各自藩鎮(zhèn)的勢力范圍內(nèi)建立自己的獨立王國。歷史上將這一時期稱為“五代十國”。
朱溫稱帝后,全國的割據(jù)勢力自然都成了他的對手,其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河?xùn)|節(jié)度使、晉王李克用。
許多人看到李克用姓李,又是晉王的封號,自然而然會以為李克用是唐朝皇室家族成員。而事實上,李克用和唐朝皇室在血緣上面沒半毛錢關(guān)系。
李克用原本不姓“李”,而是姓“朱邪”。他是唐朝沙陀族(西突厥的一個分支)首領(lǐng)朱邪赤心(后賜名為李國昌)之子。因此,李克用實際上是沙陀族而不是漢人。李克用家族很早就歸附唐朝,一直世襲唐朝官職。唐朝末年農(nóng)民起義爆發(fā)后,李克用多次成功鎮(zhèn)壓起義軍,拯救大唐社稷于危難之中。因此,唐朝皇帝為其賜予李姓,后來又授予他“忠正平難功臣”稱號,封為晉王。
朱溫篡位后,李克用以光復(fù)大唐為名義,和朱溫在中國北方展開爭霸。908年,李克用病逝,其子李存勖即晉王位,繼續(xù)和朱溫相互攻伐。李存勖驍勇善戰(zhàn),擅長謀略。在他的經(jīng)營下,河?xùn)|鎮(zhèn)(晉國)勢力日漸強大,逐漸蓋過了后梁。923年,李存勖稱帝,沿用“唐”國號,史稱“后唐”。同年十二月,李存勖攻滅后梁,成為了當時中國北方的霸主。
后梁和后唐在北方爭霸的同時,中國南方也有不少割據(jù)勢力在乘機做大做強。919年,割據(jù)江淮地區(qū)的楊隆演宣布獨立建國,史稱“南吳”。不過,楊隆演雖然名義上是皇帝,但朝政大權(quán)實際上都掌握在徐溫和他的養(yǎng)子徐知誥手中。
937年,徐知誥逼迫南吳末帝楊溥禪讓皇位,并改國號為“齊”。徐知誥原本姓李,因被養(yǎng)父徐溫收養(yǎng)后才改姓徐。939年,徐知誥恢復(fù)了自己的姓氏,改名為李昪。他自稱是唐憲宗之子建王李恪(和唐太宗第三子同名)的四世孫,因此將國號改為“唐”,史稱“南唐”。
不過,李昪自稱是唐朝皇室后裔并沒有什么證據(jù),完全就是他個人的一面之詞。就好比夜讀君也姓李,我也可以聲稱自己是老子(李耳)的后裔。但要我拿出證據(jù)證明,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綜上所述,在五代十國時期,中國出現(xiàn)了兩個國號為“唐”的政權(quán),分別是后唐(923年—936年)和南唐(937年—975年)。但要說這兩個政權(quán)的皇帝和唐朝皇室有什么關(guān)系的話,唯一可以確定的就是他們都姓李,僅此而已!
不是的,沒有任何的血緣關(guān)系。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陽(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地區(qū)建立的王朝,定都江寧(今江蘇省南京市),傳三世歷一帝二主,享國三十八年,是十國中版圖最大的政權(quán)。
后唐建立者李存勖雖然信李,但他不是李唐宗室。甚至于連 *** 都不是,他是沙陀人。
這個沙陀族乃是突厥人的分支,所以又被稱為沙陀突厥。沙陀部本屬吐蕃,安史之亂后,唐朝對各地掌控力減低,外族多有侵擾,歸附的少數(shù)民族多有叛亂。唐憲宗時吐蕃與回紇爭奪甘州、涼州,調(diào)沙陀部北上參戰(zhàn)。
朱邪執(zhí)宜認為沙陀部世為唐臣,不愿反叛,勸說其父朱邪盡忠?guī)ьI(lǐng)族人東遷,被吐蕃圍追堵截,朱邪盡忠戰(zhàn)死,朱邪執(zhí)宜率余部萬余人抵達山西代北,被唐朝接納。此后,朱邪執(zhí)宜替唐朝征戰(zhàn),官至陰山都督、代北行營招撫使、朔州刺史,借此統(tǒng)一了代北各部,成為一支強大的軍事力量。
沙陀族歸附了唐朝以后,為唐朝屯守西北,屢立戰(zhàn)功。特別是后來沙陀首領(lǐng)朱邪赤心即李存勖的爺爺因為鎮(zhèn)壓龐勛起義有功,被唐懿宗賜名“李國昌”,這便是李存勖李姓的由來。
這里不得不提一下這個龐勛起義,對于唐末亂世,大家可能比較熟悉的是黃巢這個落榜生,用一場大起義一舉摧毀了唐帝國。但事實上,唐末之亂,起點在于龐勛起義。這段歷史也是頗為有趣,大概就是一群由徐州征發(fā)往桂林駐守的邊軍,為了回家而爆發(fā)的一場起義。當時一共是八百人左右,按照規(guī)矩這些人只需駐守三年,便可換防回家。但其中長官搞鬼,三年過后又三年,之后還想繼續(xù)讓他們在這兒呆著。已經(jīng)被坑過一次的徐州邊軍們再也忍不了,他們已經(jīng)六年多沒有回家和家任團聚了。于是大家索性不管了,在龐勛的帶領(lǐng)下就往家里趕。
其實到這里形勢就已經(jīng)很明顯了,不管原因是什么,私自脫離駐地,違抗軍令,那就是等同于兵變,造反。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場回家之旅,逐漸演變成一場轟轟烈烈的大起義。八百人變成了數(shù)十萬人,他們回到徐州,和唐王朝對峙。為了鎮(zhèn)壓這場起義,唐朝損失慘重,腐朽的唐朝軍隊根本不是龐勛起義軍的對手,最終還是朱邪赤心的三千沙陀騎兵,屢立奇功,最終將這場起義撲滅。
但這事兒沒完,當年那些幸存下來的起義軍骨干們并沒有放棄,還來黃巢、王仙芝義軍的背后,都有著他們的身影。故有學者稱,唐實亡于龐勛起義。
可想而知,朱邪赤心也就是李國昌,以及他的沙陀騎兵有多重要。賜名也就不意外了。但是,李國昌卻因為恃功而驕,不服調(diào)令,擅殺官員,占據(jù)州郡,與李唐王朝決裂,被唐懿宗派兵征討,李國昌不敵,逃亡韃靼。
不過后來黃巢起義,唐朝無人可用,遂免了李國昌之罪,召其子李克用領(lǐng)兵攻打黃巢。李克用的沙陀兵不僅收復(fù)了長安,還剿滅黃巢于野狼谷。唐僖宗以李克用為河?xùn)|節(jié)度使,封晉王。李克用遂擁有了河?xùn)|代北之地,成為沙陀首領(lǐng)。
后來李克用割據(jù)河?xùn)|,他與朱全忠(朱溫被賜名全忠)成為唐朝兩股強大勢力,分別被封為晉王、梁王。雙方相互攻擊,最終,朱溫代唐自立為帝,成為五代第一個朝代后梁,病重的李克用拒絕承認,堅持繼續(xù)使用唐年號,一年后李克用去世,其子李存勖繼位為晉王。
李克用臨死給了兒子李存勖三只箭,讓他滅燕國,滅后梁,滅契丹。李存勖完成了前兩項,原本他的國家應(yīng)該叫晉,但是,考慮到自己被唐朝皇帝賜姓,自己又是唐朝的忠臣,因此,李存勖就把自己的國家也稱為大唐。只不過史家為了區(qū)分,才寫作后唐。
所以,這個后唐乃是沙陀人建立的一個新王朝,其與咱們歷史上熟知的“李唐王朝”沒有關(guān)系。但如果拋開血統(tǒng)不談,在法理上,這個“后唐”與“唐朝”又存在一定的存續(xù)關(guān)系!
首先在朱溫代唐以后,李克用父子一直都是打著唐朝的旗號,用的也是唐朝的年號。所以從名義上來講,李克用父子只是一個唐朝的軍閥,他們乃是為大唐而戰(zhàn)。后來滅掉朱梁,李存勖也沒有用“晉”這個國號,而是用的“唐”。而且他奉唐高祖、唐太宗、唐懿宗、唐昭宗為宗廟,說明他是奉唐朝為正統(tǒng),奉李氏為先祖。
從某種角度來講,在他這里,唐朝還沒有滅亡。倒是有點東漢光武帝劉秀中興的感覺,只是劉秀好歹也是劉家親戚,宗室之后。李存勖則基本上是一點關(guān)系沒有了。
“五代領(lǐng)域,無盛于此者”,后唐是五代時期統(tǒng)治疆域最廣的朝代,之前梁晉吳蜀四分天下,李存勖滅其二,天下四分已得三分,但李存勖晚期治國無方,造成內(nèi)亂,死于興教門之變,后唐從此衰敗,李嗣源統(tǒng)治時期雖有所起色,但他死后,后唐很快就被契丹扶持下的河?xùn)|節(jié)度使石敬瑭所滅。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后唐之外,在五代十國時期,還有一個以“唐”為國號的政權(quán),即“南唐”,其建立者是李升,這哥們自稱是唐憲宗李純的四世孫。如果其言非虛的話,他這個南唐倒是比后唐更正宗。不過這個李升的身份來歷也不是太光彩,一切都是他自己說的。
因為他之前不叫李升,而是叫徐知誥。后唐被滅后第二年,南吳大元帥徐知誥建立齊國,以建康(今江蘇南京)為西都,以廣陵為東都,改元升元。
升元三年,徐知誥“復(fù)姓李氏,改名曰昪,自言唐憲宗子建王恪生超,超生志,為徐州判司;志生榮。乃自以為建王四世孫,改國號曰唐?!睘榱伺c唐朝及“后唐”區(qū)分,宋代編史時將李昪建立的“唐”國稱為“南唐”。
不過這個南唐政權(quán)還頗為出名,在當時的南方頗有勢力是十國當中版圖較大的國家,極盛時大約地跨今江西全省及安徽、江蘇、福建、湖北和湖南等省的一部分,傳三世一帝二主,享國三十九年,最后被北宋太祖趙匡胤所滅。
值得一提的是,其最后一任國主李煜,是個大才子。
綜上所述,五代十國兩個國號為“唐”的國家中,“后唐”皇帝并不是唐朝皇帝的后裔,只是以被唐朝賜姓為李的借口立國,“南唐”則自稱唐朝李姓皇帝之后,其真?zhèn)坞m無法分辨,但姑且信其有吧。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nèi)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他們關(guān)系不大。
后唐是由唐代的晉王李克用部分展而來。李克用是沙陀突厥人,因平定黃巢之亂有功被封為晉王。早在唐朝未亡之前,李克用與朱溫便是死對頭。后來朱溫滅唐,一些忠于唐朝的人投奔了李克用。李打著恢復(fù)唐的旗號,與朱溫進行了長期的對抗。李克用死后,其子李存勖繼晉王位,很快滅掉了梁,建國號為唐,史稱后唐。
沙陀突厥李氏本姓朱邪。其先祖朱邪赤心被唐朝賜姓李。 至于南唐則是由是由李升建立。李升只是姓李,與唐朝的李氏皇族有沒有關(guān)系,這個連他自己都不知道。他本人是個孤兒,只知道自己姓李。后來被楊行密收為養(yǎng)子,后來又成為徐溫的養(yǎng)子。
擴展資料
唐朝(618年—907年),是繼隋朝之后的大一統(tǒng)王朝,共歷二十一帝,享國二百八十九年,因皇室姓李,故又稱為李唐,是公認的中國最強盛的時代之一。
后唐(923年—936年)是五代十國時期由沙陀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定都洛京(今河南洛陽),傳二世四帝,歷時一十四年。923年李存勖在魏州稱帝,改元同光,沿用“唐”國號,升魏州為東京興唐府。后唐是五代十國時期統(tǒng)治疆域最廣的朝代。
南唐(937年—975年)是五代十國時期李昪在江南建立的政權(quán),定都江寧(今南京),傳三世三帝,享國三十九年,是十國當中版圖最大的國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395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