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秦朝負擔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秦朝一向以暴虐著稱,所以也有所謂“暴秦”的稱呼,那么,作為一個秦朝普通的農(nóng)民,他的負擔有多重呢?
圖/秦帝國疆域圖
古代農(nóng)民的負擔通常有兩部分構成,一類是賦,也就是要向官府繳納的稅收,可能是實物也可能是金錢。另一類為役,也就是要義務為官府從事的各種勞動,我們就從這兩方面來看看秦朝農(nóng)民的負擔。
賦
秦朝的賦大致有三種,就是租,定期按照土地的大小征收的糧食和草料。賦,臨時攤派要征收的財物。稅,針對商品征收的錢,比如鹽鐵等。其中租之下又分為兩類,就是糧食和芻藳,糧食自不必提,而芻藳指的是干草與秸稈,是牲畜的食物。
董仲舒曾經(jīng)夸張的表示秦朝征收的賦稅比古時要多三十倍。那么,秦朝在征收賦的方面,究竟算不算重呢?幸運的,在里耶發(fā)現(xiàn)的里耶秦簡就含有這樣一條信息,簡文表示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遷陵縣的田租共收取677石,來自152戶人家的400畝稅田。
這樣算來,秦朝平均一畝征收1.5石糧食。根據(jù)戰(zhàn)國初年魏國李悝的統(tǒng)計,那時一畝能產(chǎn)1.5石糧食。不過在李悝的計算中,每畝是100步,但在商鞅變法后,秦的每畝擴張為240步。再加上鐵犁牛耕的使用,產(chǎn)量必然有比較大的提升,這樣看來,秦的稅率大致在五分之一到十分之一之間。
圖/里耶秦簡
不過秦的稅率與漢代的什五稅一(十五分之一)、三十稅一(三十分之一)相比仍舊是一個很高的稅率。況且,除了固定的租,還有擁有各種名頭不時出現(xiàn)的“賦”,這樣看來,秦朝農(nóng)民的負擔是相當重的。
役
秦施行的“普遍義務兵役制”就是成年男子都會被“傅籍”就是寫在一種花名冊上,每當有什么大的工程,你就會被按照名單的先后被拉去服徭役,這叫做“踐更”。根據(jù)《漢書·食貨志》的記載,秦帝國一個男丁一生中服兵役一年,服預備役或屯墾一年,然后每年值更卒一個月,這樣算來,假設一個五十歲的男丁,他目前服的徭役時長應該是四年半。
圖/《漢書》書影
這已經(jīng)相當重的勞役了,更何況,秦朝大興土木,各種大工程同時進行,隨時都有可能有臨時征發(fā),而且干活的地方離你可能十萬八千里。所以,對于勞役的逃亡就相當普遍,最為著名的是劉邦曾經(jīng)押送應該赴驪山服勞役的農(nóng)民,在路上逃亡的所剩無幾,劉邦只得把他們全部解散然后落草為寇去了。
綜上所述,秦朝的負擔著實是很重的。
參考資料
《史記》
《漢書》
《里耶秦簡牘校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0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