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知道讀者都很感興趣李景隆的故事,今天給大家?guī)砹讼嚓P內(nèi)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明太子朱標死后,朱元璋并沒有在諸子當中選擇接班人,而是選擇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為了替自己的孫子掃除障礙,朱元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等到朱元璋死后,朱允炆順利繼位,也就是建文帝。但是建文帝的屁股還沒坐熱,自己的叔叔朱棣就起兵造反了。
雖然建文帝是正統(tǒng),但是經(jīng)過之前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名將,使得朝廷已無將可用,朱允炆只能啟用年近古稀的幸存老將長興侯耿炳文為大將軍,率軍討伐朱棣。
不過明顯耿炳文不堪大用。所以在黃子澄的推薦下,建文帝任命李景隆為大將軍,代替耿炳文對燕軍作戰(zhàn)他率五十萬大軍北伐。為此,建文帝還親自到江邊踐行,行“捧轂推輪”之禮,賜“便宜行事”之權。
然而,沒想到的是李景隆還不如自己的前任,前前后后損失了數(shù)十萬軍隊,這樣的損失讓本占據(jù)巨大優(yōu)勢的朝廷一方開始處于守勢。
李景隆的失敗,讓朝廷是一片嘩然,朝野上下紛紛建議建文帝誅殺李景隆,以謝天下。建文帝對此一概不聽。等到燕軍打到南京城外,建文帝竟然又派李景隆等人前去求和,希望可以劃江而治。
但李景隆卻和谷王朱橞開門投降,把自己最大的敵人給放了進來,建文帝也在一場大火中失蹤,史稱“金川門之變”。至此,靖難之役以朱棣的完全勝利而告終。
李景隆先是北伐大將軍,后打開城門迎接朱棣,那么他的下場如何呢?
說起這個李景隆,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父親是曹國公李文忠。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外甥,年輕時來投奔自己的舅舅,還被朱元璋收為了養(yǎng)子。這樣說來,李景隆還是建文帝的表兄。
李文忠是朱元璋的唯一的親外甥,他在舅舅朱元璋麾下一步步成長為一代名將,為大明開國立下赫赫戰(zhàn)功。
正所謂虎父無犬子,按理說李景隆不一定能夠達到他父親那樣的高度,至少可以有自己的優(yōu)勢所在。可事實是李景隆貴為將門之后,表現(xiàn)得可真是差強人意。李景隆年輕時喜讀兵書,舉止雍容,但更多的是紙上談兵。
當朱棣得知李景隆北伐時,卻并不感到害怕。因為他太了解李景隆這個人了,知道他只不過是外表強硬,卻沒有真材實料,朝廷用他無異于毀了自己的江山。
從中可見李景隆空讀兵書,跟趙括沒有什么兩樣。果不其然,李景隆一敗涂地,簡直是個草包。
不過自從打開城門迎接朱棣進城后,李景隆的命運改變了。
朱棣登基后,自然要論功行賞,李景隆因為獻城有功,位列諸功臣之上,甚至比一直跟著朱棣的老臣功勞還要大。當時,朝廷每當議論大事,李景隆都為位于班列之首。
但是,這只是開始,并非最終結局。自古叛將善終少。果不其然,李景隆沒多久便不斷遭到彈劾,罪名更是五花八門。朱棣趁機削了他的一切爵位,還將他軟禁在家,不得外出。
失勢之后,李景隆也曾絕食過,但沒有死成。不過他也是真真切切的體會到了“狡兔死,走狗烹”之悲痛命運。
不知道,李景隆在臨終之際,是否會想起建文帝是如何對待他的,是否曾經(jīng)對于自己的行為有過懺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06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