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化的故事是怎樣的?廖化是怎么死的?如何評價廖化?這就為你介紹:
廖化生平簡介
廖化(?-264年),本名淳,字元儉,荊州襄陽郡中盧縣(今湖北省襄陽市)人。三國時蜀漢將領(lǐng)。
廖化曾為前將軍關(guān)羽帳下主簿,關(guān)羽敗亡后,他歸入孫吳,用詐死之計回歸蜀漢,被劉備授為宜都太守。
劉備去世后,轉(zhuǎn)拜丞相參軍,后為廣武都督,遷陰平太守,多次參與蜀漢的北伐。官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lǐng)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蜀漢滅亡后,被遷往洛陽,于中途病逝。
廖化以果敢剛直著稱,是蜀漢后期的重要將領(lǐng)。
廖化的故事
一、思漢西歸
廖化本名淳,世代為沔南的豪門世族,初任劉備屬下前將軍關(guān)羽的主簿。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冬,孫吳襲取荊州,關(guān)羽兵敗遇害,廖化亦歸入孫吳。廖化思念漢主劉備,于是詐死,當(dāng)時人們信以為真,廖化趁機帶著母親晝夜西行,奔赴蜀漢。
章武二年(222年)春,劉備親率諸將東征孫吳,在秭歸與廖化相遇。劉備見到廖化后非常高興,任命廖化為宜都郡太守。隨后劉備進軍至夷道縣猇亭,以廖化為別督,與陸遜率領(lǐng)的吳軍相對峙。但同年閏六月,劉備軍被陸遜擊破,廖化隨敗軍退回蜀中。
二、北伐建功
章武三年(223年)四月,劉備病逝于白帝城。五月,太子劉禪即位,改元建興。廖化升任丞相參軍,后來又為廣武都督,陰平郡太守。同年,諸葛亮舉蔣琬為茂才時,蔣琬堅持推讓給劉邕、陰化、龐延和廖化。
延熙元年(238年)九月,廖化率兵攻打魏國守善羌侯宕蕈駐守的營寨,魏雍州刺史郭淮派遣廣魏郡太守王赟、南安郡太守游奕率兵救援,兩軍沿東西兩面分兵合進,欲夾擊廖化軍。但同時兵力分散的弱點暴露,游奕軍不少營寨更是駐扎在非險要之處,廖化抓住機會進攻,擊敗游奕,王赟亦在交戰(zhàn)中箭身亡。
延熙十一年(248年),涼州羌胡叛魏來降,廖化隨姜維率軍西迎,于成重山筑城留守,抵抗郭淮進攻,幫助姜維迎回胡王治無戴等部落。
延熙十二年(249年),廖化隨姜維進攻雍州,姜維留廖化在白水南岸扎營,與駐扎北岸的魏將鄧艾對峙,欲牽制鄧艾軍,借以出兵襲取洮城。但被鄧艾識破,搶先占據(jù)洮城,漢軍于是隨撤兵退走。
三、老將遲暮
景耀二年(259年)六月,廖化升任右車騎將軍,授予節(jié)符,兼領(lǐng)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官位與張翼相等,而在鎮(zhèn)軍大將軍宗預(yù)之上。當(dāng)時的人說道:“前有王平、句扶,后有廖化、張翼?!?/p>
景耀四年(261年),都護諸葛瞻開始統(tǒng)領(lǐng)朝政,廖化路過宗預(yù)府上看望他,想同宗預(yù)一同到諸葛瞻住所拜訪。宗預(yù)說:“我們年過七十,所得到的已過多,只缺少一死罷了,為何要相求晚輩而登門拜訪呢?”于是沒有前往。
景耀五年(262年)秋,姜維率眾出狄道北伐曹魏,廖化說:“用兵如果不收斂,必將自食惡果‘,說的就是伯約(姜維字)啊。智謀并未超過敵人,力量比敵人要弱,但用兵卻沒有滿足,這樣的話怎么能夠生存下去呢?《詩經(jīng)》說‘我生得不早不晚,偏偏趕上這個時候’,講的就是現(xiàn)在的事。”
果不其然,同年十月姜維在侯和被鄧艾擊敗,退軍駐扎于沓中。
廖化是怎么死的?
景耀六年(263年)八月,司馬昭興兵進攻蜀漢。后主劉禪派遣廖化去往沓中支援姜維,張翼、董厥前往陽安關(guān)口作為各圍守的外援。廖化率軍北至陰平,聽聞魏將諸葛緒攻向建威,于是停下來等待,觀察其動向。
同年九月,姜維為鄧艾所逼,從沓中退駐陰平,與廖化合軍,欲前往救援陽安關(guān)口。中途得知陽安關(guān)口被攻克,鐘會軍長驅(qū)直入,于是放棄陰平,撤往白水,后又與剛好到達漢壽的董厥、張翼軍會合,一同退守劍閣,抵御鐘會的進攻。
十一月,諸葛瞻在綿竹被鄧艾擊敗,后主劉禪動向不明,廖化等人于是隨姜維向東進入巴西郡,繞道退至廣漢郡郪縣一帶,以察明虛實,不久后得到后主劉禪投降的敕令,于是與姜維等到涪縣向鐘會投降。
景元五年(264年)春,廖化與宗預(yù)一起向內(nèi)遷移前往洛陽,在中途病逝。
廖化的墓址在哪里?
廖化身后葬在哪里?正史中沒有半個字記載,翻遍古書,只要一本叫《吳門表隱》的記載:漢廖化墓在金山??滴踔?,山裂見石碣,有“漢前將軍廖化墓”七字,后沒為蕩。
即是說金山在一次地震中崩裂,露出了廖化的石碑,但后來地質(zhì)變動,廖化墓遺址被湮沒在水下,《吳門表隱》是清朝的顧震濤編纂,據(jù)估測這個金山應(yīng)當(dāng)是姑蘇的金山,姑蘇金山長1.6公里,寬0.9公里,峰頂海撥126.7米,以出產(chǎn)金山石聞名。
由于長時間開山采石,現(xiàn)已形成了一個大坑,2000年后開山采石被叫停,大坑所在現(xiàn)已建成了壽桃湖景區(qū)。但廖化是在去洛陽途中病逝(大概在河南境內(nèi)),他的家鄉(xiāng)在湖北的襄陽,真實不可能葬在八桿子打不著的姑蘇金山,且金山石質(zhì)堅固,也底子不適合建墓穴,廖化究竟埋骨何處,肯怕永久也沒辦法知道了。
廖化的相關(guān)典故
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zé)。但歷史上廖化的能力并不平庸。
如何評價廖化?
時人語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后有張(張翼)、廖。
陳壽:以果烈稱。
英雄不英雄這真不好說,畢竟廖化在蜀漢陣營混了那么多年,也官至右車騎將軍,要是沒點戰(zhàn)功是說不過去的。但要說跟五虎上將相比、跟魏延、姜維等蜀漢名將的才能和勇武相比,那么廖化又算不上是什么厲害的角色。
其實,所謂的?蜀中無大將,廖化當(dāng)先鋒?,是后世對蜀漢后期人才凋零的一種感嘆,而并非是對廖化個人的一種諷刺。
的確,作為《三國演義》中時間跨度最長的人物,廖化的人生雖然漫長,但卻沒干出什么驚天動地的英雄事跡,能說得出的戰(zhàn)績也就是?攻破游奕,擊殺王赟?。不過,游奕和王赟兩人畢竟都是不懂軍事謀略的?水貨?,而廖化即便才能再怎么一般,也是名久經(jīng)沙場的老將。因此,廖化擊敗他們兩人算不上是什么了不起的事。
雖然廖化沒啥英雄事跡,但他的人生閱歷卻是相當(dāng)?shù)木?,?jīng)歷了《三國演義》中的眾多重大事件。
廖化第一次出場時,他的身份是一名黃巾軍;后來廖化跟隨關(guān)羽,在其軍中任主簿,經(jīng)歷了千里走單騎、襄樊之戰(zhàn)等;關(guān)羽敗亡后,他自己也上演了一出千里走單騎,靠著裝死從東吳那里逃回到蜀漢;此后,廖化又先后跟隨諸葛亮和姜維,后來的六出祁山、九伐中原,我們都能看到他的身影。最后,蜀漢為曹魏所滅,廖化也沒戰(zhàn)死,而是在與宗預(yù)一同遷往洛陽的途中病逝的。
廖化雖說沒什么英雄事跡,可是經(jīng)歷這么多此戰(zhàn)爭,最終都還是能存活下來,也算是了不起的能耐,至少也可稱得上是?戰(zhàn)場不死鳥?吧。
中國有一句盡人皆知的俗語: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 比喻辦事缺乏好手,讓能力一般的人出來負責(zé)。一句話蓋棺論定,把廖化說成了一錢不值的平庸之輩:廖化這個人能力一般般,純屬矬子里面拔將軍,任用他當(dāng)先鋒是沒辦法的辦法。實際情況是這個樣子嗎?曾看陳壽的《三國志》與羅貫中的《三國演義》,廖化不但不象成語中說的那樣窩囊,而且他高調(diào)精彩亮相,武藝無比高強,也曾千里走單騎,差點活捉司馬懿,是一位叱咤疆場的三國英雄。
高調(diào)精彩亮相。關(guān)羽假降曹操,聞?wù)f劉備投了袁紹,便整頓車馬與二嫂嫂千里尋兄,曹操聽說關(guān)羽不辭而別,率眾人趕去送行。關(guān)羽見曹操趕來,便讓二嫂嫂車馬先 走,自己斷后,待到把曹操一行打發(fā)走了,騎赤兔馬追趕嫂嫂時,兩位嫂子早就讓山大王杜遠搶到山中做押寨夫人去了。危難之際,廖化高調(diào)精彩亮相了,他是山上的大王之一,見同伴杜遠搶來的是大漢皇叔劉備的夫人,執(zhí)意要將其送回,杜遠不從,二人發(fā)生口角,廖化武藝高強,一刀把杜遠殺了,把二夫人送還關(guān)公。可以說,沒有廖化的見義勇為,根本就不存在關(guān)羽的過五關(guān)斬六將,千里走單騎的傳奇故事。
武藝無比高強。
因為與關(guān)羽有這一段淵源,劉備赤壁大戰(zhàn)取得荊州后,議取西蜀,此時廖化趁機來投,當(dāng)了關(guān)羽的主簿,輔佐關(guān)羽鎮(zhèn)守荊州。主簿是文職官員,說明廖化除武藝高強外,文才謀略也在一般人之上。
劉備命令關(guān)羽率部領(lǐng)兵襲取樊城,關(guān)羽起初差傅士仁、糜芳為先鋒,這多半是看在糜芳乃是劉備的小舅子的面子上,有點任人唯親的嫌疑。傅士仁、糜芳飲酒失職,關(guān)羽震怒,免去二人職務(wù),轉(zhuǎn)命廖化為先鋒,關(guān)平為副將,征討曹軍。眾位請想,此時可不是蜀中無大將之時,而是蜀國最興旺時期,五虎大將俱在。廖化當(dāng)了第二梯隊的主要角色,位在關(guān)平、周倉之上,說明廖化在武功上確非碌碌之輩。關(guān)公敗走麥城,被吳兵包圍得水泄不通。急需搬兵求救,公問曰:‘誰敢突圍而出,往上庸求救?’廖化挺身而出:‘某愿往’。廖化能成功突破吳軍重重包圍,再一次說明他的武藝確非常人可比。
諸葛亮與司馬懿對決祁山,廖化以副將的身份參戰(zhàn),遇曹真的副將秦良,秦良死戰(zhàn),被廖化一刀斬于馬下。姜維與鄧艾對決祁山,令廖化、張翼為左右先鋒,鄧艾催督先鋒鄭倫來襲山后。倫剛轉(zhuǎn)過山角,忽然一聲炮響,鼓角喧天,伏兵殺出,為首大將,乃廖化也。二人未及答話,兩馬交處,被廖化一刀,斬鄭倫于馬下。鄭倫是智謀有如諸葛亮的魏國大將鄧艾的先鋒官,武藝不會稀松平常。據(jù)史書記載,公元238年,廖化還曾擊破魏國南安太守游奕,射殺廣魏太守王S。用事實證明他不是個人們認為的孬種。
也曾千里走單騎。
人們都知道三國中有個關(guān)羽千里走單騎的故事,卻不知廖化也曾千里走單騎,而且比關(guān)羽走的更為艱難?!度龂尽酚涊d:廖化字元儉,本名淳,襄陽人也。為前將軍關(guān)羽主簿,羽敗,屬吳。思歸先主,乃詐死。時人謂為信然,因攜持老母晝夜西行。會先主東征。遇于秭歸。先主大悅,以化為宜都太守。這話說的意思是,廖化在關(guān)羽兵敗后,和當(dāng)初關(guān)羽假降曹操一樣,身在吳營心在漢,他假裝投降了孫權(quán),卻在時時刻刻尋找逃走的機會。終于,廖化想出了一個難以令人想象的主意:詐死??赡苓@個廖化還是個氣功高手,會裝死的龜息大法,不然怎么會騙得了精明的吳國君臣呢?不管怎么說,他成功了,且?guī)е睦夏赣H歷經(jīng)千里從吳國跑到了蜀國找到了劉備。這么遠的路程,得用多長的時間啊,吳國突然丟失了一位蜀國詐死的大將,能不全國通輯圍追堵載嗎?廖化 歷盡的艱辛可想而知,他使我想起了用小車?yán)赣H逃跑日行二百里的春秋時期宋國第一大力士南宮長萬。怨不得劉備見到他以后,感動的當(dāng)時就封官許愿,給了他個宜都太守當(dāng)。
差點活捉司馬懿。廖化最露臉的一次戰(zhàn)斗是在諸葛亮第六次兵出祁山對陣司馬懿的戰(zhàn)役中。諸葛亮用木牛流馬誘敵之計引得老奸巨滑的司馬懿上當(dāng),卻說司馬懿被張翼、廖化一陣殺敗,匹馬單槍,望密林間而走。張翼收住后軍,廖化當(dāng)先追趕??纯蹿s上,懿著慌,繞樹而轉(zhuǎn)?;坏犊橙ィ吃跇渖?,及拔出刀時,懿已走出林外,廖化隨后趕出,卻不知去向,但見樹林之東,落下頭盔一個。廖化取盔捎在馬上,一直望東追趕。原來司馬懿把金盔棄于林東,反向西去了……廖化獻上金盔,錄為頭功。在戰(zhàn)斗中,廖化一馬當(dāng)先,他懂得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的道理,不顧一切地要活捉敵猷司馬懿。要不是廖化一刀沒砍正砍在了樹上,要不是司馬懿老奸巨滑聲東擊西,說不定三國歷史要讓他這個平庸之輩 改寫了。
廖化不但在征伐中屢立奇功,在政治謀略上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姜維為大將,廖化為先鋒第七次兵伐中原,連番用計殺的魏將鄧艾丟盔卸甲,廖化刀斬魏先鋒鄭倫,鄧艾也挨了四箭身受重傷,正要建成大功之際,劉禪卻中了鄧艾的反間計命令姜維退兵,原來是鄧艾派黨均到成都買通奸臣黃皓,散步流言,說姜維怨望天子,不久投魏。姜維傳令退兵,此時廖化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今雖有詔,未可動也,可惜姜維不聽。象后來岳飛十年之功,毀于一旦一樣,喪失了伐魏的最好時機。姜維九伐中原,征取廖化的意見,廖化見伐魏的最佳時機已經(jīng)失去,再次用兵純屬勞民傷財了,所以不同意用兵,他說:連年征伐,軍民不寧;兼魏有鄧艾,足智多謀,非等閑之輩。將軍強欲行難為之事,此化所以未敢專也。姜維大怒,留廖化守漢中,自伐中原,結(jié)果可想而知。
廖化一生,先后跟著關(guān)羽、諸葛亮、姜維南征北戰(zhàn),屢立戰(zhàn)功,以勇敢果斷著稱,最后官封至右車騎將軍,假節(jié),領(lǐng)并州刺史,封中鄉(xiāng)侯。在三國時就有前有王、句,后有張、廖之譽。王是王平,句是句扶,張為張翼,廖就是指的廖化。蜀國后期人才缺乏不假,但把廖化這樣文武雙全,有勇有謀的人才比喻成平庸之輩,只能是伯樂瞎了眼,豈不是歷史上最大的冤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14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