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做了個夢,要取讀書人心肝,馬皇后一句話救他們性命,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著小編一起往下看。
朱元璋稱帝以后,將原配妻子馬氏封為皇后,長子朱標立為皇太子。經(jīng)歷了戰(zhàn)亂時期的朱元璋,如今只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于是決定休養(yǎng)生息。他在洪武元年召地方官員入京,對他們說:“天下初定,百姓財力俱困,譬猶……新植之木,不可搖其根,要在安養(yǎng)生息之而已?!?/p>
大意就是說,明朝剛剛建立,局勢還沒有徹底穩(wěn)定,百姓依然過著貧窮的日子。此時一切就像剛栽種的樹苗,不能動搖根基,要休養(yǎng)生息,才能讓其茁壯成長。于是他鼓勵百姓開墾荒地,又減免各地稅賦,獎勵百姓耕牛和種子,希望他們能夠積極發(fā)展農桑。
除了為百姓減輕負擔外,朱元璋自己也十分節(jié)省,他和馬皇后貴為一國帝后,每天也節(jié)衣縮食,只希望國家能夠安定,百姓能夠過上富足的生活。在他的治理,以及馬皇后的輔佐下,明朝經(jīng)濟漸漸復蘇。不過這時,朱元璋又遇到新的問題。
那就是發(fā)行紙幣的問題。眾所周知,北宋時期,一開始交易都用鐵錢。但是鐵錢重量大,面值小,有時候買一匹絹,就需要用到90斤重的鐵錢,這樣很不方便。于是商人就發(fā)明了一種紙幣,來代替鐵錢在市面上流通,結果廣受歡迎,這種紙幣就是著名的“交子”。
到了明朝,朱元璋出于兩個原因,也想發(fā)行紙幣:其一元朝末年市面上使用的是白銀和銅錢,但是用起來很不方便;其二明朝初年國家剛剛安定,朝廷十分缺乏銅礦,要鑄造銅錢很不容易。于是,朱元璋就想發(fā)行更為便利的紙幣,可總是遇到各種困難,導致遲遲不能發(fā)行。
《智囊》中記載:“高皇帝初造寶鈔,屢不成。夢人告曰:‘欲鈔成,須取秀才心肝為之。’覺而思曰:‘豈欲我殺士耶?’”
就是說有一天朱元璋做了個夢,夢中有人告訴他,想順利制成紙幣,就要取讀書人的心肝。朱元璋醒后就一直在猶豫,難道真的要這樣做,才能制成紙幣嗎?
都知道,朱元璋晚年時期大肆清算功臣,所以按理來說,他應該會決定殺讀書人,取他們的心肝才對。其實不然,朱元璋在早期,并沒有這么狠心,而且他是很尊重讀書人的。他自己就曾說過,想要治理好天下,還是要靠讀書人。
不過做了這個夢,還是讓朱元璋很猶豫,畢竟他真的很想制成紙幣,卻又不忍殺害讀書人。于是他在朝堂上提出此事,可是群臣都沒有什么主意,朱元璋不由得開始考慮,難道真要殺讀書人?
馬皇后見朱元璋愁眉不展,詢問他有何煩惱,得知實情后,馬皇后用一句話救了讀書人的性命。她告訴朱元璋,可以不殺一人,便能制成紙幣,朱元璋忙問有何辦法。馬皇后回答:“以妾觀之,秀才們所作文章,即心肝也。”
什么意思呢?就是說在讀書人的心中,他們所寫的文章,就是自己的“心肝”。而取心肝,并不是要朱元璋殺讀書人,是要他聽取讀書人的意見,讓他們將造紙幣的看法寫成文章呈上來。這樣集思廣益,自然就能制成紙幣。
朱元璋聽后十分興奮,急忙下令讓讀書人提出意見和看法,朝廷根據(jù)他們的建議,開始改良造紙幣的方法。洪武七年,朱元璋正式設立寶鈔提舉司,順利造出不同面額的紙幣,就是著名的“大明寶鈔”。
馬皇后雖然出身不高,但她一直盡心輔佐朱元璋,對丈夫的幫助極大。可以說,明朝能夠得到快速發(fā)展,馬皇后功不可沒。這次馬皇后用一句話,不僅保住了讀書人的性命,還為朱元璋解決了燃眉之急。
而事實上,每當朱元璋暴怒之時,馬皇后都會及時勸解,為此不知救了多少大臣的性命。馬皇后堪稱一代賢后,而她也成為明朝歷代皇后,所學習效仿的對象。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17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