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岱的故事是怎樣的?馬岱是怎么死的?如何評價馬岱?這就為你介紹:
馬岱生平簡介
馬岱(生卒年不詳),扶風茂陵(今陜西興平)人。三國時期蜀漢將領,馬超的從弟。
早年追隨馬超大戰(zhàn)曹操,反攻隴上,圍攻成都,漢中之戰(zhàn)等。后在諸葛亮病逝后受楊儀派遣斬殺了蜀將魏延。曾率領軍隊出師北伐,被魏將牛金擊敗而退還。官至平北將軍,陳倉侯。
馬岱的故事
建安十六年(211年),馬岱追隨兄長馬超逆戰(zhàn)曹操于潼關。九月,馬超兵敗,馬岱隨馬超退軍回到隴上郡縣。
建安十八年(213年)九月,馬岱隨馬超投奔漢中依附張魯。
建安十九年(214年),張魯家將楊白等人害怕馬超才能,要迫害他。馬岱隨馬超奔往蜀,劉備派人迎接馬超軍。馬岱隨馬超圍攻成都,劉璋懼怕馬超,不到十天就投降了。
建興十二年(234年)諸葛亮死了以后,魏延、楊儀爭權,馬岱奉楊儀命率軍斬殺魏延。
建興十三年(235年),平北將軍、陳倉侯馬岱率眾伐魏,為牛金擊退。
馬岱的字
一、德山
根據(jù)《北堂書鈔》引用謝承《后漢書》記載,馬岱字德山(此為《北堂書鈔》誤將馮岱[10] 之名抄錯為馬岱,與馬岱無關)。
二、伯瞻
馬岱字伯瞻一說,是因為日本的三國研究者在中國的地方志·《陜西省扶風縣鄉(xiāng)土志》[12-13] 發(fā)現(xiàn)有“馬岱字伯瞻騰之從子蜀漢拜平北將軍封陳倉侯謚曰武侯”的記載而來。
依據(jù)為《江都縣志》中有“馬岱字伯瞻成化丙戌進士。”及《甘泉縣志》中有“馬岱字伯瞻江都人成化丙戌進士”,而兩書的年代又似乎要早于《扶風鄉(xiāng)土志》,扶風縣鄉(xiāng)土志一書將此馬岱誤認為三國時的馬岱而錯誤記載。
三、仲華
馬岱字仲華一說,是出現(xiàn)于民國時期,周大荒所著的小說《反三國演義(又名反三國志、超·三國志)》中作者周大荒給馬岱起的字,是否有任何依據(jù),作者似乎沒有說明。
馬岱是怎么死的?
馬岱是馬超僅存的血親,承了馬超的爵位,延續(xù)了馬家的香火。正史以及演義都沒有提及馬岱的后事。
在蜀漢的后期征戰(zhàn)中馬岱在也沒有出現(xiàn),所以可以排除戰(zhàn)死的可能。估計馬岱最終是自然死(老死或病死)吧。
馬岱的墓址在哪里?
馬岱墓遺址位于四川省新都縣軍屯鎮(zhèn)與彌牟鎮(zhèn)交合之處。其墓雖不甚宏大,周圍卻是蒼松翠柏,茂林修竹圍繞,無侵葬野墳。
墓前有石桌祭臺有石碑,碑高約二米,碑上刻有:“漢平北將軍馬公諱岱之墓。”墓室依山坡而建,封土高約3米。1950年代曾于封土下發(fā)現(xiàn)花邊磚,磚上隸書“馬岱之墓”字樣。
廣漢市向陽鎮(zhèn)(與青白江接壤)在修大件路時也發(fā)現(xiàn)馬岱碑,現(xiàn)存于政府院內(nèi)。
馬岱的藝術形象
一、小說形象
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馬岱初次登場隨馬騰入許昌。后來馬騰和其余諸子盡皆被殺,馬岱喬裝逃出。馬超起兵,馬岱隨之周旋。曾在潼關前打敗鐘繇。
建安十九年,馬岱隨馬超救援劉璋,曾與張飛大戰(zhàn)十余合敗北,旋即隨馬超歸降劉備。劉禪登基后,跟隨丞相諸葛亮南征孟獲和北伐曹魏。
馬岱久經(jīng)沙場、多負辛勞,作戰(zhàn)冷靜而勇猛,深得諸葛亮信任。諸葛亮臨終授命于馬岱,襲斬魏延。馬岱成功的完成任務。
二、戲曲形象
大平調(diào)與豫劇《收馬岱》(即《對金抓》),寫黃三耀獨闖飛虎山,為女大王所擒結為夫妻,之后就是“兄弟相認”一折了。寫黃三耀千里尋兄,與胞兄馬超相認的故事。
他們多年未見面,姓氏又不一樣,他們是怎樣相認的?戲中說他們有一件馬家祖?zhèn)靼灯鳌敖鹱ァ?,使得兩軍陣上黃三耀、馬超以祖?zhèn)鳌敖鹱ァ毕鄬r,黃方知馬就是自己胞兄(《三國演義》說他們是堂兄弟),在諸葛亮敦促下兄弟相認,黃三耀改名馬岱,兄弟同保蜀漢。
如何評價馬岱?
馬超:惟有從弟岱,當為微宗血食之繼。
陳公篤:延因爭功奪柩而叛,幸侯早伏馬岱以誅之,否則蜀漠早危。
馬岱的墓在哪里?三國蜀漢名將馬岱生平簡介以下文字資料由校易搜為大家收集出版。讓我們快速看看他們!
馬岱的墓在哪里?三國時期著名的蜀漢馬岱生平簡介
馬岱墓位于四川省新都縣軍屯鎮(zhèn)和彌牟鎮(zhèn)的交界處。雖然它的墳墓不是很宏偉,但它被松樹、柏樹和竹子包圍著,沒有入侵和埋葬野生墳墓。
墓前有一張石桌,祭壇上有一塊石碑,高約兩米,上面刻著漢平北將軍馬工的墓。這座墓建在山坡上,高約3米。20世紀50年代,在密封的泥土下發(fā)現(xiàn)了花邊磚,磚上寫著馬岱墓。
解放前,崇州有一個叫范的縣,曾三次試圖挖掘,但每次都被同樣的大雨攔住。據(jù)黃帝內(nèi)經(jīng)記載,范的助手帶領一個官員挖地時,天突然變了,黑色的雨像一張紙條。如果它發(fā)生三次,它就失敗了。
在50年代,有人用漢磚燒了寫著馬岱墓的字樣。韓組位于馬岱墓下約一公里處,是當?shù)剞r(nóng)民通過取土燒磚挖出的。在主房間、耳房和主房間里還有鐵和陶器。有一個墳墓,里面有一盒五種植物,大約有1000塊錢,除了一些可以模糊地識別為劉秀的五種植物。墓室均為漢磚制,邊緣有裝飾,隨墓的圓形而異。裝飾圖案分為許多類型,如回文鏈扣和重疊波。每塊磚大約2英寸厚,1.5英尺寬,重量超過10公斤。墓上覆蓋著漢磚,這是超過一半的漢磚。瓷磚大約有1.5厘米厚,在瓷磚弧的背面有一個大約1.5厘米的線條槽?,F(xiàn)文化站收集了不完整的中國磚瓦和幾個不同規(guī)格的中國磚樣品。出土的大量漢磚散落在當?shù)卮迕窦抑小?br>馬岱簡介
馬岱扶風茂陵平北大將軍,馬騰之子陳倉侯,馬超之弟。馬岱是馬超的堂兄弟,是蜀漢中后期的重要將領。早年曾九死一生地逃離曹操,后跟隨馬超與曹操作戰(zhàn)。建安十九年,馬岱與劉備會合,馬超在劉備死前把馬岱托付給了劉備。繼諸葛亮南征孟獲、北征曹魏之后,馬岱身經(jīng)百戰(zhàn),艱苦卓絕,英勇善戰(zhàn),贏得了諸葛亮的信任。諸葛亮在馬岱死后,攻打魏延,馬岱成功地完成了任務。史記中沒有關于馬岱的記載,甚至三國演義中也沒有關于馬岱的傳記。他的事跡只能在三國志·馬超傳、三國志等相關傳記和裴松之的筆記中看到,在其他相關史書中也有零星記載。
馬岱是馬超的從弟,也就是同一個家族平輩的弟弟,東晉史學家孫盛在《蜀世譜》中說馬岱的父親叫馬翼,說馬翼是馬超父親馬騰的兄長,如果馬翼與馬騰是親兄弟的話,那馬岱就是馬超的堂弟,《蜀世譜》中說馬岱還有一個弟弟叫馬抗,馬翼在東漢朝廷擔任過北軍中侯,后來帶著兒子馬抗一起從涼州向西一直到達今天中亞的里海。
馬騰家族是東漢伏漢將軍馬援的后裔,馬岱自然也是,世代居住在西涼一帶,但是到了馬騰這一代時,其家族就沒落了,馬騰因為涼州動亂參了軍,后來因功被封官,之后馬騰居然以東漢官員身份加入了涼州叛軍,成為一方軍閥。
馬超的父親馬騰自從被曹操騙到朝廷擔任衛(wèi)尉之后,馬岱就一直跟著馬超,曹操借攻打張魯之際進入關中,馬超聯(lián)合韓遂及關中十部軍閥一起反曹操,馬岱也跟隨馬超一起作戰(zhàn),但是被曹操用賈詡的離間計打敗了,一年之后,馬超、馬岱卷土重來,再次攻打曹軍占據(jù)的城池,曹操大怒,殺了馬超的父親馬騰以及整個家族二百口人,只有馬超和馬岱因為在外而幸免于難。
馬超、馬岱再次被曹軍擊敗,于是逃到漢中,投靠了張魯,馬超還向張魯借兵反攻關中,但是仍然不成功,后來馬超、馬岱被張魯?shù)氖窒滤莺?,再加上張魯確實胸無大志,而劉備則極力邀請馬超加入自己,所以馬超就帶著馬岱投靠了劉備,劉備暗中給了馬超、馬岱一支軍隊,馬超就率領這支軍隊來到成都參與圍攻劉璋,十幾天工夫,劉璋就投降了。
之后,馬超、馬岱就成為劉備的部將,隨劉備參與了漢中之戰(zhàn),公元222年,47歲的馬超重病,臨死前給劉備上書,主要內(nèi)容就是托劉備照顧他活在這世上唯一的從弟馬岱,馬超這樣一個連自己父母宗族死活都不顧的人,臨死前能托劉備照顧馬岱,可見馬超對馬岱感情還是很深的。
馬超去世后,馬岱繼續(xù)為蜀漢效力,跟隨諸葛亮多次北伐,在諸葛亮去世之后,馬岱還殺了在蜀軍擔任最高軍職的魏延,馬超為什么要殺魏延呢?他是如何殺死魏延的?
諸葛亮去世后,遺命讓楊儀率領大軍班師回成都,姜維、費祎、王平、魏延等將領都要聽從楊儀的命令,并且讓魏延斷后,但是魏延不愿意服從諸葛亮的命令,而且他也不想撤軍,于是魏延就提前率領自己手下的軍隊趕到回撤,并且燒毀了棧道,讓楊儀大軍無法從棧道撤退,楊儀率領大軍不得不走其他的道路撤退。
而魏延提前走出秦嶺,并且在路口設伏,等到楊儀大軍到來時,魏延率軍攻打楊儀,楊儀派出王平迎戰(zhàn),王平不忍心對魏延下手,因為都是自己人,王平就勸退了魏延的士兵,那些士兵都明白魏延的做法是不對的,于是一哄而散,就這樣,魏延手下只有親屬和少數(shù)親信跟隨,無力對抗楊儀,于是魏延就逃走了。
楊儀又派出馬岱追殺魏延,馬岱率軍追上了魏延,直接斬殺了魏延,并把魏延的首級獻給了楊儀,三國演義中說諸葛亮在臨死前就安排了錦囊妙計,這些都是虛構的,真實的情況是魏延主動作死攻擊楊儀,楊儀再公報私仇,派出馬岱殺了魏延,一代猛將魏延就這樣被殺。
馬岱是奉命行事,并不是他真的想殺魏延,而是楊儀與魏延有仇,在魏延兵敗的情況下,楊儀自作主張殺了魏延,并且誅滅了魏延的三族,楊儀這么做有點過分了,魏延并無謀反之實,只不過沒有聽從諸葛亮遺命,屬于公然抗命,而馬岱則屬于聽從楊儀的命令行事,所以馬岱沒有錯。
這事結束后,楊儀因為自身原因沒有得到朝廷重用,劉禪重用了諸葛亮推薦的蔣琬和費祎兩人,而馬岱也因功被封平北將軍,陳倉侯,后諸葛亮時代,蜀漢的人才并不多,當時王平提供安漢將軍兼漢中太守,鎮(zhèn)守漢中,而馬岱的平北將軍多半是用來北伐的名號。
諸葛亮去世后,馬岱在史書只有一次記載,就是在第二年(公元235年),馬岱率軍北伐,被魏將牛金擊退,這應該是一次規(guī)模很小的戰(zhàn)役,因為當時的主要將領,比如王平、姜維都沒有參與,平北將軍馬岱這個時候已經(jīng)成為一軍之主將,可以獨自北伐了,從此之后,就沒有馬岱山的記載了。
史書并沒有記載馬岱最終的結局,不過以當時的局勢來看,在諸葛亮去世后的很長一段時間中,蜀漢并沒有大規(guī)模北伐的戰(zhàn)爭,蔣琬當政期間,意圖從上庸北伐,但是準備不成熟,并且這個計劃也不被人看好,后來被終止,直到諸葛亮去世的十年后,曹魏大將軍曹爽才有一次大規(guī)模進攻蜀漢的軍事行動,但被王平在興勢一戰(zhàn)中打得大敗。
所以,從當時的形勢來看,既然沒有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所以馬岱也不太可能戰(zhàn)死沙場,一般情況下就是善終,要么病死,要么正常去世,馬岱之后也沒有什么事跡。
從年齡上看,馬超去世的時候是公元222年,47歲,馬岱是馬超的從弟,那么年齡比馬超小,但也不會小太多,也就是說,公元222年時馬岱也差不多40多歲吧,到諸葛亮去世的234年時,馬岱有50多歲了,就算馬岱活到60多歲的話,他也會在公元244年左右去世。
前面說過馬岱的父親帶著弟弟以及宗族一路向西到達了里海附近,馬岱肯定是沒有跟隨一起的,因為馬岱的父親馬翼在朝中擔任過北軍中侯,這個官職應該是在公元189年漢靈帝去世前后,因為這個時候,東漢朝廷還在,而在189年之后,東漢朝廷相繼被董卓、王允、李傕、郭汜、曹操等人控制,也就是說馬翼離開涼州到里海的時間大概是在190年之后,196年曹操控制天子之前,這個時候正是涼州及長安、洛陽一帶大亂的時候。
而馬岱在公元211年~235年的時間段都記載了他在涼州或者益州的事跡,所以馬岱不可能和他的父親及弟弟一起到里海,而亞美尼亞人在公元四世紀寫的一本叫《亞美尼亞人史》的史記中,記載了亞美尼亞的馬米科尼揚家族祖先來自中國,有人就推測馬岱的家族就是馬米科尼揚家族的祖先。
因為馬岱的家族,他的父親馬翼和弟弟馬抗來到了里海附近,亞美尼亞離里海非常近,雖然高度重合,但這畢竟只是一種推測,并沒有準確的歷史依據(jù)。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19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