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趙高的事情,接下來跟著小編一起欣賞。
趙高,贏姓,趙氏。秦朝二世皇帝時丞相,趙高本為秦國宗室遠親,他的母親因觸犯刑法遭到處刑后身體殘缺,被收入秦朝官府專門設(shè)立的收容刑滿釋放人員工作的隱官,趙高兄弟皆出生于此。
秦始皇聽說他為人勤奮,又精通法律,便提拔他為中車府令掌皇帝車輿,還讓他教自己的少子胡亥判案斷獄。由于趙高善于觀言察色、逢迎獻媚,因而很快就博得了公子胡亥的賞識和信任。有一次,趙高犯下重罪,蒙毅不敢阿法,要按律處他死刑,趙高巧言令色,最終使秦始皇赦免了他并復(fù)其原職。
趙高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管事二十余年”。秦始皇死后,趙高發(fā)動沙丘之變,他與丞相李斯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并自任郎中令。他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quán),結(jié)黨營私,征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公元前208年又設(shè)計害死李斯,繼之為秦朝丞相。
李斯死后,趙高名正言順地當上了丞相,事無大小,都完全由他決斷,幾乎成了太上皇,漸漸不把胡亥放在眼中了。一天,趙高趁群臣朝賀之時,命人牽來一頭鹿獻給胡亥,說:“臣進獻一馬供陛下賞玩?!焙ルm然糊涂,但是鹿是馬還是分得清。他失聲笑道:“丞相錯了,這明明是頭鹿,怎么說是馬呢?”
趙高板起臉地問左右大臣:“你們說這是鹿還是馬?”圍觀的人,有的懾于趙高的淫威,緘默不語;有的慣于奉承,忙說是馬;有的弄不清趙高的意圖,說了真話。胡亥見眾口不一,以為自己是沖撞了神靈,才會認馬為鹿,遂召太卜算卦,太卜道:“陛下祭祀時沒有齋戒沐浴,故至于此?!焙バ乓詾檎妫阍谮w高的安排下,打著齋戒的幌子,躲進上林苑游獵去了。二世一走,趙高便將那些敢于說“鹿”的人紛紛正法。
公元前207年趙高迫秦二世自殺,另立子嬰為秦王。不久被子嬰設(shè)計殺掉,誅夷三族。
那么指鹿為馬的趙高到底是不是太監(jiān)呢?
《史記·李斯列傳》記載說趙高是“宦人”,有“宦籍”。這是趙高被認為宦閹的一條材料。然而,根據(jù)新出土的《張家山漢墓竹簡》,“宦”,就是在宮中內(nèi)廷任職的意思?;氯耍褪侨温氂趯m內(nèi)之人,相當于王或者皇帝的親近侍衛(wèi)之臣?;录?,就是用來登錄出入于宮門者的登記冊。秦漢時代,不管是“宦人”、“宦籍”,還是“宦官”的用語,都沒有指被去勢的男人出仕宮內(nèi)官職,也就是后代所謂的“宦官”的語義。當時,被去勢后的男人被稱為“閹人”,在宮中任職的閹人被稱為“宦閹”,定義非常清楚。根據(jù)這個最新的材料,趙高是任職于宮中的宦人,也就是皇帝的親近之臣,而不是被去勢的宦閹。
《史記·蒙恬列傳》說“趙高兄弟皆生隱宮”。這是另一條材料?!半[宮”一詞,本來語義不明。東漢以后,一位為《史記》作注解的劉姓人士借題發(fā)揮,他將“隱宮”之“宮”解釋為去勢的宮刑,進而生發(fā)開去說,趙高的父親受宮刑去勢,母親與他人野合生下了趙高兄弟。趙高兄弟冒姓趙,也受宮刑被去勢成了宦官。以訛傳訛,到了唐代以后,趙高一家都是宦閹的不經(jīng)流言,就逐漸固定下來。秦史專家馬非百先生早就根據(jù)《睡虎地云夢秦簡》指出,“趙高兄弟皆生隱宮”的“隱宮”一詞,是“隱官”的誤寫?!稄埣疑綕h墓竹簡》出土以后,隱官的意義更加清楚明白。隱官,既用來指稱刑滿人員工作的地方,也用來指稱刑滿人員的身份,與宮刑和“去勢”完全沒有關(guān)系。
東漢因為宦閹之禍亡了國,劉氏的曲解投合了當時人痛恨宦閹的心情,大家都愿意傳布亡國禍首都是宦閹的流言。唐代又是宦官專權(quán)亂政,古來宦閹亡國的陰魂未散,在類比聲討的風(fēng)氣下,趙高是宦閹的流言蜚語,自然光大發(fā)揚,成了不刊定論。明代,宦閹之禍愈演愈烈,到了清末,大太監(jiān)李蓮英還在慈禧宮中肆意擅權(quán),人們對宦官的痛恨無以復(fù)加。如此代代層累之下,曲解的歷史也就一直被作為正史流傳下來,一直到今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33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