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著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神機營。
清朝末年,內(nèi)憂外患,公元1840年鴉片戰(zhàn)爭,西方列強通過洋槍火炮,科技碾壓清軍,迅速的打開了中國的大門。其實早在200多年前的明朝,當時的明軍在科技上其實也是碾壓清軍的,那為什么,明軍打不過清軍呢?
早在明朝早期就對火器有了一定的研究,而且還形成了規(guī)模批量生產(chǎn),明朝三大營,其中的神機營就以火器著稱。到了明朝中期,明朝的中興名臣張居正去世后,朝綱逐漸敗壞,官員腐敗,國家實力下降,軍隊喝兵血,士兵的軍餉都發(fā)不出來,基本的武器裝備尚且不能及時發(fā)放,更不會投入金錢去生產(chǎn)火器了。
當時有一種知名的火器叫做魯密銃,在當時算得上頂尖的遠程武器,萬歷皇帝見識過此物的厲害親自下令批量生產(chǎn)。正所謂“政令不出紫禁城”,到了下邊各個部門互相之間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最后終究是無法生產(chǎn),只能不了了之。
國家的衰敗,同樣導致了軍隊訓練跟不上,上邊但凡給點好處,幾個長官輪番“扒皮兒”,到了士兵手里往往連最基本的裝備都無法保證,最后軍官無心帶兵,士兵無心訓練,導致戰(zhàn)斗力大打折扣。真正上了戰(zhàn)場,這些人最終都成了炮灰,武器也發(fā)揮不出實力。
清軍當時恰好相反,清軍斗志昂揚,打不堪一擊的明軍真是手到擒來,繳獲了大量的明軍武器,當然也包括火器。清軍得到明朝的火器后,如獲至寶大量仿制,加上清軍紀律嚴明、訓練有素,很快便組建了一支強大的火器部隊。
公元1621年,天啟元年,清軍攻打遼陽。八旗軍火器部隊700人,明軍火器部隊1000人,交戰(zhàn)過后,明軍只活了7個人。此時正是清朝蒸蒸日上的時期,而明朝正日薄西山。后來,清軍乘勝追擊又從澳門引進紅夷大炮,明軍則更加不堪一擊。
明崇禎年間,崇禎皇帝決定在登州建廠自主生產(chǎn)紅夷大炮,不幸的是登州后來發(fā)生兵變,巡撫孫元化精通火器,但是兵變孫元化作為巡撫難辭其咎,而崇禎帝是一個要求官員近乎變態(tài)的人,處死孫元化,等于明朝又自斷一臂。此消彼長,清軍越來越強,明軍越來越弱?;侍珮O登基后,大規(guī)模組建火炮部隊,大大提高攻城效率,所到之處攻無不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39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朱由檢真的是昏君嗎明朝被低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