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是什么人,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大唐帝國曾經(jīng)的鼎盛時期真正做到了萬國來朝,不過隨之而來的安史之亂徹底終結(jié)了大唐的盛世。一提起安史之亂,大家往往想到的是安祿山,還有一位比起他往往有過之而無不及,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史思明。和安祿山最后的結(jié)局一樣,都是被自己的兒子殺死,也是挺悲催的。第一:早期個人的一些經(jīng)歷,用計謀騙取奚王
1:早年的一些經(jīng)歷,跟安祿山的關(guān)系還不錯
史思明是突厥人,本姓叫阿史那,少年時和安祿山一起在營州柳城一起長大。成年之后,兩個人依舊保持著非常友好的關(guān)系。沒過多久,二人同時被政府任命為捉生將。不要看他人瘦小,但極其驍勇善戰(zhàn),因此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賞識。賜名為“思明”。
2:唐玄宗很看重他,叫史思明多多努力,日后一定會大富大貴
唐玄宗在執(zhí)政前期雖然英明神武,把大唐帝國推向了頂峰。不過到了后面,他越來越放縱自己,寵幸李林甫等。有一次,唐玄宗召見了史思明,親自賜座,并且和他親密交談,對他的軍事才能可謂是贊不絕口。唐玄宗問他年齡多大?他說:“已經(jīng)四十多歲了!”唐玄宗接著說:“那你好好努力吧,爭取多立下戰(zhàn)功,這樣你也能大富大貴?!?/p>
3:用計謀騙取奚王,再一次展現(xiàn)出過人的才能謀略
唐玄宗開元24年,史思明由于欠下官府巨額債款,走投無路的他于是投奔了當(dāng)時的奚族。奚族人想要殺死眼前的這個外地人,可是史思明卻一本正經(jīng)的說道:“我是大唐帝國派人和你們大王和親的使者,如果把我殺掉,得罪了大唐后果自負(fù)!”少數(shù)民族的人一般都很誠實,還真以為他是大唐帝國派人的使者,于是按照賓客的禮儀接待了他。
奚王懼怕大唐王朝的實力,于是決定派100人跟隨史思明一起參見大唐皇帝。史思明接著說:“你派出去的不過都是一些無名之徒,朝廷覺得你這樣做誠意不夠。聽說在你手下有一個極其驍勇的將領(lǐng)叫“瑣高”,何不讓他去呢?”奚王不敢違抗,于是讓他帶著上百人出使大唐王朝。
他們一行人走到平盧的時候,史思明欺騙城中守將說奚族人派了第一名將名義上是朝見天子,實際上則圖謀不軌。于是等到他們一行人悄無聲息進(jìn)入平盧的時候,把他們一行人殺的一干二凈,只留下了瑣高。把他活捉送給了幽州節(jié)度使,因此被任命為將軍。第二:跟隨安祿山一起叛亂,殺死安慶緒,成為大燕皇帝
1:平常和安祿山關(guān)系要好,于是跟隨他一起發(fā)動叛亂
史思明和安祿山平時的關(guān)系就比較要好,都是少數(shù)民族的人,為人比較狡猾。唐玄宗統(tǒng)治后期任用奸臣楊國忠把持朝政,生活腐敗。那時候胡人出身的安祿山頻繁得到了唐玄宗的賞識,任命他為三鎮(zhèn)節(jié)度使,掌握了很大部分的軍權(quán)。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史思明和安祿山一起以討伐楊國忠為借口,在范陽起兵15萬反唐。很快叛亂便卷席了河北,攻打京城長安便是由他當(dāng)先鋒。第二年安祿山順利打下了洛陽,他在洛陽登基稱帝,國號大燕。封史思明經(jīng)略河北,范陽節(jié)度使,掌管兵馬多達(dá)八萬之眾。
2:投降大唐實在是權(quán)宜之計,安祿山這邊被安慶緒殺死
安祿山這個人為人兇悍殘暴,由于過度肥胖最終導(dǎo)致他逐漸雙目失明。這時的他越來越殘暴,揚言要全部殺死自己的身邊人,他們一行人攛掇安慶緒最終殺死了安祿山。沒過多久安慶緒失守洛陽,逃往鄴城。這時候史思明思慮再三決定暫時投降大唐,暫避鋒芒。于是向朝廷獻(xiàn)上投降書,表示愿意帶著本部統(tǒng)領(lǐng)的十三萬人馬投降大唐,一起征討反賊安慶緒。
3:殺死安慶緒,安氏集團(tuán)覆滅,接著被史氏家族取代
雖然假裝投降,但實際上他卻仍然招兵買馬,暗中圖謀不軌。恰好“烏承恩”是一代名將李光弼的心腹,讓他到史思明軍隊做策反行動,找機(jī)會把史思明殺死??墒匪济饕膊皇呛萌堑?,他人非常狡猾很快。沒過多久發(fā)現(xiàn)了“烏承恩”的不對勁,于是把他全家全部殺死,他打著朝廷不信任的旗號再度反叛。
這時候史思明和安慶緒雖然不對付,但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敵人就是大唐。得知安慶緒受到威脅之后,立馬帶著軍隊前去解圍。史思明在城外表示愿意去除君臣禮節(jié),改為兄弟,邀請安慶緒前來“喋血為盟”。實際上等到安慶緒一來,史思明命令手下的心腹把他們一行人全部綁起來,大聲斥責(zé)道:“你作為大燕國的皇子打了敗仗就罷了,還殺死自己的父親,簡直天理難容?!庇谑亲屖窒掳岩恍腥巳繗⑺?,安慶緒的舊部歸了史思明,安氏家族退出了歷史舞臺,替代他的就是史思明。第三:和安祿山最后一個下場,被兒子史朝義所殺,沒過多久安史之亂被平定
1:由于矛盾很多,最終和安祿山一樣被兒子所殺
安史之亂的罪魁禍?zhǔn)装驳撋胶褪匪济髟谀承┓矫鏄O其的相似,都是胡人生性狡猾,最終都是被兒子所殺。安祿山是被兒子安慶緒所殺,史思明是被兒子史朝義所殺。被殺的原因還是利益問題,當(dāng)時史思明的手下駱悅經(jīng)常被他打罵,于是離間父子之間的關(guān)系。再加上史思明本身不寵愛史朝義,沒有立他為太子。最終史思明被活活勒死,史朝義成為這支軍隊的領(lǐng)袖。
2:史朝義本人不爭氣,兵敗自殺
史朝義殺死史思明沒過多久,朝廷軍隊陸續(xù)進(jìn)行了反攻。叛軍的勢力逐漸獨木難支,很難抵抗朝廷軍隊的勢力。首先史朝義連戰(zhàn)連敗,被迫逃往莫州。首先很多人包括大將田承嗣相繼投降了唐軍,內(nèi)憂外困的情況下被朝廷軍隊步步緊逼。在眾叛親離,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于林中自殺。歷時七年多的安史之亂,最終被平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41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被呂后妒忌,劉邦最得寵的夫人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