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貴妃,接下來聽聽小編講一講他的一些故事。
荔枝是一種極具歷史韻味的水果,可以說從唐朝開始就是很多,達官貴人家中的必備水果之一。荔枝味道清香、入口甘甜、回味無窮,雖然這種水果盛產(chǎn)于南方地區(qū)。但現(xiàn)在又越來越多的北方人,希望能做一個“日啖荔枝三百顆”的嶺南人。
當(dāng)甘甜爽口的荔枝遇到傾國傾城的美人,可能不會產(chǎn)生化學(xué)作用但卻可以發(fā)生很多故事。提起美女很多人都會想到“四大美人”,她們的美可謂“閉月、羞花、沉魚、落雁”。其中“羞花”就是的楊貴妃?!盎仨恍Π倜纳?,六宮粉黛無顏色”說的就是這位大美人。
唐代現(xiàn)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曾寫過一首極為著名的《長恨歌》。其中就又“天生麗質(zhì)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cè)”的詩句。自從她入宮之后可謂“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相傳楊貴妃特別喜歡吃荔枝唐玄宗為了博美人一笑,曾開辟了一條專門運送“荔枝”的御道。
后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楊貴妃與唐玄宗的愛情故事盡人皆知,而且往往會成為唐朝詩人筆下的經(jīng)典詩句。有人為這段愛情歌功頌德,也有人把它當(dāng)做唐玄宗禍國殃民的罪證。筆者認為無論哪種觀點,其實都有相關(guān)的佐證和事實。愛情來了就像山雨欲來風(fēng)滿樓,當(dāng)愛情走了也只能“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在楊玉環(huán)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可謂既有凄苦也有無上寵愛。因其父曾擔(dān)任過蜀州司戶,所以楊玉環(huán)的童年基本上都是在蜀州度過的。但后來因其父早亡十歲的楊玉環(huán),有輾轉(zhuǎn)來到洛陽投奔其三叔楊玄璬,從這個角度來看從童年開始一直到少女時期,楊玉環(huán)都是在南方地區(qū)生活。
所以這也是她特別鐘愛南方水果的主要原因,正所謂一方水土養(yǎng)育一方人。蜀州的荔枝和一草一木,都曾讓楊玉環(huán)魂牽夢繞。
但是筆者認為她鐘愛荔枝,或許除了喜歡它的清香淡雅之外,最重要的是荔枝也寄予了楊玉環(huán)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
公元745對于正處于花季的楊玉環(huán)來說,可謂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歷史時刻。因為她作為曾經(jīng)的壽王妃,卻被自己的公公唐玄宗李隆基冊封為貴妃。這也是后世很多人曾多次,對“李楊”二人詬病的主要原因。不管世間的流言蜚語有多么洶涌,這對“翁媳”終于走到了一起。
也正是從此時開始“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梢哉f唐玄宗李隆基對楊玉環(huán)的寵愛,即使是用“三千寵愛在一身”都無法表達。當(dāng)?shù)弥獥钯F妃喜歡吃新鮮的荔枝之時,唐玄宗這位“寵妻狂魔”動用皇權(quán),特意為她開辟了一條專屬通道。
1.“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
(1)“妃子笑”中的無奈與慨嘆
晚唐著名詩人杜牧曾創(chuàng)作過三首組詩,其中《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就曾描寫過楊貴妃喜歡吃荔枝的情景。只不過他寫的并非是吃荔枝,而是為了能讓她吃到新鮮的荔枝,不惜大費周折浪費財力與民力的事實。
雖然后人看到這首詩歌之后,都曾為唐玄宗寵愛楊貴妃而感動,也都曾想過擁有這樣的愛情。但是在這種愛情的背后卻付出了勞民傷財?shù)拇鷥r。當(dāng)杜牧路過一片蕭條的華清宮之時,突然想到了“李楊”二人曾經(jīng)的過往,于是大筆一揮寫下了這首經(jīng)典詩作。
“長安回望繡成堆,山頂千門次第開。一騎紅塵妃子笑,無人知是荔枝來”。詩人杜牧在長安回望驪山,峰巒疊嶂、層林盡染好一派華美之向。但是這一切都都成為過往,人們現(xiàn)在卻只記得飛馳而過的駿馬,以及楊貴妃吃到荔枝時的嫣然一笑。
這首詩歌中的“妃子笑”雖然極盡諷刺之意,但是后世卻取其嫣然一笑之意,將蜀地的荔枝命名為“妃子笑”。既是在彰顯荔枝的品質(zhì)同時也希望人們能夠記住,歷史上曾經(jīng)有過一位愛吃荔枝的楊貴妃。
(2)運送荔枝的方式“一騎紅塵”
《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中,曾有“一騎紅塵”四個字。其實就已經(jīng)點明了運送荔枝的方式。唐成都城長安就是現(xiàn)代社會中陜西省的省會西安。筆者試想楊玉環(huán)生于蜀地長于洛陽,而當(dāng)時盛產(chǎn)荔枝的地方基本上集中于,四川、廣東、廣西、福建四省。
據(jù)史料記載楊貴妃深居長安皇宮之時,幾乎隨時想吃荔枝就可以馬上吃到。并且她所食用的荔枝,也基本上來源于蜀、粵、桂、閩四個地區(qū)。但是無論是哪一個地方,其實距離長安都有很長一段路程。而且運送過程中也涉及到保險問題。
尤其是在古代社會交通特別不發(fā)達,從這一點來看楊貴妃吃荔枝的喜好,真的是一點都不容易實現(xiàn)。但是為了能夠讓自己的寵妃吃到新鮮荔枝。曾經(jīng)締造過“開元盛世”,如今只顧著寵愛美女的唐玄宗,可謂不惜勞民傷財也要為楊貴妃解饞。
1)開辟“荔枝御道”
為此唐玄宗曾親命蜀、粵、桂、閩四省官員,為了楊貴妃能夠吃上新鮮荔枝開辟一條綠色通道。大家可以試想一下這種做法,怎么可能是一個明君的所作所為呢?但是唐玄宗一聲令下,在各省官員齊心協(xié)力運作之下,一條從四省分別通往長安的荔枝御道開辟完成。
蜀、粵、桂、閩四省中只有蜀地離長安最近,廣西距離當(dāng)時長安大約有1600多公里。而廣西、廣東、福建三省與長安的距離基本雷同。大家可以試想一下如果從,粵、桂、閩三省向長安運送荔枝,單靠騎馬至少需要10-15天時間。
在有限的時間之內(nèi)想要發(fā)揮出無限的潛能,就只能夜以繼日的策馬奔騰。但是就算是寶馬良駒,單日的行程也只不過才能跑200公里左右。但是為了能夠及時將荔枝送入宮中,并保證楊貴妃吃荔枝的時候依然十分新鮮,不知道累垮了多少官員累死了多少匹良駒。
筆者認為只有皇帝的女人才能如此豪氣,但是這種做法與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又有多大的區(qū)別呢?唯一的區(qū)別就是為了博美人一笑,能讓傾國傾城的美人發(fā)笑的方法不同而已。但實質(zhì)上卻都是勞民傷財?shù)摹白飷骸敝础>退闶菞钯F妃喜歡吃蜀地的荔枝,其結(jié)果與其他三地也都大同小異。
2)古代荔枝保鮮方法
荔枝從采摘到入口的最最佳時間基本上是1-3天。所以就算運送荔枝的官員,在驛站輪番換人換馬也需要10-15天才能到達長安。這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如果荔枝不新鮮了,不僅楊貴妃不能食用,而且負責(zé)運送荔枝的官員也會受到處罰。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問題出現(xiàn),并且保證荔枝的新鮮度和口感,就只能絞盡腦汁想出一些可以保鮮的方法。據(jù)史料記載當(dāng)時比較管用的方法就是,將荔枝放入密封瓷壺或新竹筒之中。這兩種容器的密封效果相對來說還不錯。即使“一騎紅塵”遲到了也不會影響荔枝口感。
3)“無人知是荔枝來”中的悲哀
實際上詩人杜牧在《過華清宮絕句三首·其一》中。最后一句看似寫出了慨嘆與無奈,實則卻是一句帶有一語雙關(guān)的反問句。
“無人知是荔枝來”并不是沒有人知道,而是反問你們知道楊貴妃愛吃的荔枝從哪里來的嗎?通過反問表達出了唐朝由盛而衰的悲哀與凄涼。
筆者認為通過楊貴妃愛吃荔枝這一件事,就可以形象的表現(xiàn)出唐玄宗,晚年之時嬌淫奢侈與昏庸無能。如此勞民傷財、興師動眾只是為了,讓寵妃能夠吃上新鮮的荔枝。這種荒唐的做法竟然能出現(xiàn)在盛唐時期,或許這也是唐朝由盛及衰的關(guān)鍵所在。
一顆“荔枝”的傾國之恨
朝代更迭既是以舊替新的重要表現(xiàn),同時也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需求。正所謂符合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就可以長治久安,但不顧一切逆流而上結(jié)果只能是覆亡。筆者猜想或許楊貴妃在“華清池水洗凝脂”之時,根本沒有意識到一場危機正在悄然而至。
公元755年一場由安祿山和史思明牽頭,多個藩鎮(zhèn)勢力參與的反唐內(nèi)戰(zhàn)打響了。并且以勢如破竹之勢大敗唐軍,并且直逼唐朝都城長安。在馬上就要兵臨城下之際,大勢已去的帝王唐玄宗只能帶著楊貴妃倉皇逃入蜀地。
筆者認為或許冥冥之中自有注定,唐玄宗李隆基最寵愛的貴妃楊玉環(huán),就是在屬地出生并度過凄苦童年。從她十歲離開蜀地奔赴洛陽之時,恐怕從來都沒有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再次回到故鄉(xiāng)。那些讓她魂牽夢繞的荔枝樹,一顆顆鮮嫩欲滴的“妃子笑”。
在此情此景之下恐怕都已經(jīng)黯然失色,就算她再次品嘗家鄉(xiāng)的荔枝,恐怕也吃不出甘甜清香的味道了?;蛟S此時楊玉環(huán)再次咀嚼荔枝之時,仿佛就像嚼蠟一般苦澀與無奈吧。曾經(jīng)的“三千寵愛在一身”與“從此君王不早朝”,都已經(jīng)化為烏有蕩入塵埃。
當(dāng)隨行的大唐將士們開始逼宮之時,這個曾經(jīng)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帝王,最終還是選擇了他的江山。而曾經(jīng)的海誓山盟與柔情蜜意仿佛都在不停訕笑,那個曾經(jīng)愛吃荔枝的貴妃,最終變成了“馬嵬坡下泥土中”,從此“不見玉顏空死處”。
曾經(jīng)為了讓她吃到新鮮荔枝不惜勞民傷財?shù)摹叭伞?,雖然希望能夠在夢中見到他的貴妃??墒恰坝朴粕绖e經(jīng)年,魂魄不曾來入夢……一別音容兩渺?!?。這位多情的帝王孤獨的坐在“七月七日長生殿”,依然癡癡的想著“在天愿作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
結(jié) 語
唐玄宗晚年獨寵楊貴妃一人為了完成她吃荔枝的心愿。不惜大費周折派遣宮人往返于千里之外,目的就是為了博美人一笑。通過這一點雖然可以證明他對楊貴妃的寵愛,但是也足以彰顯出唐玄宗的昏庸無道。這種不顧江山社稷、百姓疾苦的做法,最終導(dǎo)致“安史之亂”爆發(fā)。
筆者認為吃荔枝確實是一件不足為奇的小事。然而作為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克制自己的行為,置江山社稷于危難之中,這絕對不是一位明君的做法。雖然唐玄宗曾開創(chuàng)了“開元盛世”,但曾經(jīng)的輝煌并不能替代唐朝由盛轉(zhuǎn)衰的悲涼。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53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劉唐是什么人在梁山是什么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