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遙望歷史的河流,感受歷史的滄桑,和小編一起走進了解三國常敗將軍黃祖的故事。
還未形成三國鼎立之勢的時候,各方諸侯手下都有幾員大將,他們征戰(zhàn)沙場,雖不說常勝,但也不至于每戰(zhàn)必敗??墒沁€真有一位將軍,他卻是一位常敗將軍,盡管如此,他也總能在戰(zhàn)敗時有意外收獲,也就是斬敵人大將,這可比打勝仗更令人驕傲。也正是因為他總能令對方折損大將,所以讓別人恨他恨的咬牙切齒,尤其是孫權(quán),因為他父孫堅便是死在了此人手中。說到這里,相信你已經(jīng)猜出他是誰了。
此人名叫黃祖,是劉表麾下的將領(lǐng),他也是東吳最憎恨的將領(lǐng),然而東吳歷經(jīng)18年也未能滅了他,真是讓東吳頭疼不已。黃祖這個人打仗很有意思,明明他打不過對方,也總是被對方壓制著打,可是總是能在關(guān)鍵的時候,殺死對方最重要的人,這運氣也太好了吧!
公元189年,18路諸侯齊聚準備討伐董卓,孫堅一直帶部在前方?jīng)_殺,可是袁紹等人卻扣糧餉,坐在那里看他殺敵,不過孫堅沖在前面也不是沒收獲,他在洛陽廢墟中找到了傳國玉璽。之后孫堅帶部離開,可是這傳國玉璽卻為他帶來了殺身之禍。他帶部回東吳必然經(jīng)過荊州,袁術(shù)聯(lián)合劉表想要搶玉璽,雖然玉璽沒搶著,但是孫堅卻被黃祖殺了,這下東吳和劉表的梁子算是結(jié)下了。
后來孫策假意在袁術(shù)手下做事,在周瑜的指點下,孫策把玉璽給了袁術(shù),換回了舊部和他的自由身,此后孫策養(yǎng)兵休息。袁術(shù)拿著玉璽稱帝,引起了其他諸侯的不滿,最終他被劉備打敗自刎而亡。袁術(shù)死后,他的手下都想來找孫策,可是卻在半路被廬江太守劉勛攔住了。孫策一聽很生氣,立即帶兵去攻打劉勛。而劉勛呢,則搬來了黃祖。雖然一開始孫策吊打黃祖,可是一場仗打下來,孫堅的外甥徐琨被黃祖射死了。也正好趕上東吳后方出問題了,孫策只能撤退。
孫策死后,孫權(quán)掌管東吳,這時候他沒有忘記父仇,他決定殺了黃祖。孫權(quán)同樣吊打黃祖,黃祖不出意外的繼續(xù)逃跑,按理說窮寇莫追,可能是孫權(quán)復(fù)仇心切失去了理智,就這樣孫權(quán)等人在追殺黃祖的時候,大將凌操被黃祖的部下甘寧射死。孫權(quán)未能殺了黃祖,也沒有奪回江夏,反而丟了一員老將,再看黃祖雖然被打的逃跑,可是地盤沒丟,還將其大將殺死,收獲不小。
黃祖與東吳的這幾次交戰(zhàn),實在是幸運至極,可是運氣也有用光的時候,孫權(quán)帶著呂蒙,周瑜等人于建安十三年前去討伐黃祖,這一次東吳可是精英全部出動,小小的黃祖哪里是孫權(quán)全體精英的對手,這次他在逃跑的時候,被東吳斬殺。至此孫權(quán)才大仇得報。
結(jié)語:黃祖雖然是個常敗將軍,可是他的運氣很不錯,但是運氣也總有被用光的一天,因此想要真正戰(zhàn)勝對手,還需要真本領(lǐng)??上S祖一直靠著這樣的僥幸存活,始終不提升自己的隊伍,他被孫權(quán)滅掉是遲早的事情。
三國時期是我國非常璀璨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出現(xiàn)了非常多的名人,他們留下的事跡足以流傳千古,這一類人一般都是有著非常出色的成績,同時他們一般也很受到自己主公的器重。與之相反的一些沒有真才實學的人,是不會受到自己主公的,但是有著?常敗將軍?之稱的曹仁卻非常受到曹操器重,這難道是因為曹操沒有識人能力嗎,這顯然是不可能的。曹操既然這么器重曹仁,肯定是因為曹仁有自己的過人之處的,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曹仁的優(yōu)點吧。
第一點,兩人的關(guān)系親近。曹操從一開始爭霸天下的時候,曹仁便跟隨在了曹操身邊,是曹操的左膀右臂。曹仁對于曹操的忠心可以說是日月可見,曹操用曹仁的時候自然也是無比的放心,要知道忠心比能力更加的重要。
第二點,曹仁并非只有敗績,他也為曹操立下了很多功勞。如果曹仁只是一個光有忠心的酒囊飯袋,相信曹操也不會太過看重他,相反既然曹操器重曹仁,那么曹仁肯定有他的可取之處。曹操的數(shù)次大戰(zhàn)當中,都有著曹仁的身影,不是沖殺在最前方,就是率軍在側(cè)翼為曹操披荊斬棘,對于曹操來說,曹仁那是居功至偉的。
第三點,曹仁并非演義里的那樣。大家對于曹仁的認識,多數(shù)是從演義當中留下的,其實真實歷史上的曹仁和演義當中的是有很大差別的。真實歷史上的曹仁多次的給曹操處理一些沒有人愿意接手的爛攤子,并且曹仁的統(tǒng)兵也屬一流。比如在曹操被張繡追殺的時候,全軍幾乎都沒有了戰(zhàn)心,都只顧著倉皇逃竄,也是曹仁鼓舞士氣,率領(lǐng)軍隊將曹操救回,并且反擊張繡,將其擊敗了。
劉備得到徐庶以后,招軍買馬,積草儲糧,積極備戰(zhàn)。鎮(zhèn)守襄樊的曹仁得知以后,擔心劉備日后會成為大患,于是出兵討伐,結(jié)果屢戰(zhàn)屢敗。曹仁不甘心,還想晚上劫營翻盤,于是令曹仁遣騎攻打劉備,將其擊走,曹仁終于盡復(fù)收各個叛縣而還。后來袁紹遣別將韓荀想鈔斷曹軍西道,卻被曹仁破之于雞洛山。袁紹自此不敢再別遣分軍。
曹仁比較謹慎,善于防守,膽略方面弱一點,但是武藝武力超群,綜合實力一流。低于西蜀五虎將,持平于東吳甘寧,周泰,凌統(tǒng)等將領(lǐng)。在曹操的這些親戚們當中,要說軍事指揮才能,曹仁當屬第一。他是個帥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是他的強項,而親自上陣廝殺的場景并不多,遠不如兄弟曹洪,,從其在三國演義中的表現(xiàn),就單獨對戰(zhàn)以武功來論,姜維沒有戰(zhàn)敗過,屬于常勝將軍。而且就當時他的武力值,五虎將趙云也無法打敗。因此可以斷定,姜維的武力值。
曹操的布局是成功的,控制要塞和重要城池,精兵守衛(wèi),無論孫權(quán)還是劉備,都不可能短期內(nèi)速勝曹仁兵團,一旦孫劉北伐,至于呂布那屬于特一流。其于如東吳甘寧,太史慈,蜀魏延馬貸關(guān)興張苞與魏曹仁曹洪張遼夏侯兄弟張合李典樂進只能是二流水平,若后期姜維鄧艾鐘會皆統(tǒng)帥之才,曹仁前線狙擊,曹操可以從容調(diào)動后方的軍事力量進行支援。
一個將領(lǐng)不能單靠個人武藝出眾,靠的是能為謀略,個人武藝再好能殺幾人,是匹夫之勇。經(jīng)常糾結(jié)這問題的人是被羅貫中帶偏了。曹仁武力不如曹洪,強于李典樂進。統(tǒng)御力略遜關(guān)羽,高于徐晃張郃。智力應(yīng)該和張任差不多吧。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lishitanjiu/4462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